收藏 纠错 引文

经济哲学的沉思

ISBN:7-5004-5076-1

出版日期:2005-05

页数:383

字数:287.0千字

点击量:10539次

定价:27.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经济哲学的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兴起的。经济学工作者与哲学工作者交流对话,共同探讨,从新的视角审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重大问题,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陈太福教授的《经济哲学的沉思》一书是积十年之功辛勤探索的结晶,是值得重视的专著之一。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那里本来是融为一体的。从这个意义说,马克思主义历来就有经济哲学的传统。然而经济学和哲学毕竟是有不同研究对象的学科,各自的理论又博大精深,内容浩瀚无垠,后世的学者在一个领域中有所创获已属难能,在两门学科的交叉地带继续前进尤为不易;至于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有成效的探索,则更是创造性的艰苦工作。陈太福教授锲而不舍,坚持耕耘,终有所获。他的这部论著的字里行间渗透着的追求新知的欲望和严谨治学的精神,是极可宝贵的。

我初读书稿,感到有几个显著的特点:(1)全书从历时态与共时态两个层面,阐明经济哲学是哲学的形式与经济学内容的统一,是经济学的哲学观与哲学的经济观的整合,展现了哲学与经济学“合则两利,离则俱损”的思想,融哲学的哲理性与经济学的现实性于一体。本书的第一章(代绪论)就是从阐述哲学与经济学的世纪汇流开始的,以后各章对问题的分析都蕴含和体现了这一精神。(2)本书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理性审视与哲学反思。如对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和一体化的阐述,经济的人文意蕴、经济发展的伦理审视以及对经济发展的新形态及其影响等问题的论述,都涉及我国学术理论界研究的一些前沿问题。既有经济学的实证分析,又有哲学的理性思辨。尤其是对货币化与人性的异化的分析和社会主义与真善美问题的阐述,更能给人以哲理的启示。(3)对一些理论问题的阐释与分析有相当的深度。如“社会主义社会的分工”一节,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分工的特点是旧形式新内容的统一,从新的视角阐发了毛泽东关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论点。又如作者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哲学相结合的传统作了纵向的剖析,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这一传统论述起,依次论述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发展,从纵向层面勾画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所作的历史性的贡献。既总结了历史经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发展的轨迹,又结合时代特征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基本内容,材料翔实,分析透彻。

2003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确立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五大统筹”正是为了正确认识和处理的五个方面的矛盾,这就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平台;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也提供了这种研究和创新的沃土。最近,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再次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四个同样重要”。我认为陈太福教授的这本著作是符合这一要求的。它的出版必将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陶德麟

2004年5月于武汉大学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陈太福.经济哲学的沉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陈太福.经济哲学的沉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陈太福(2005).经济哲学的沉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