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认知隐喻学经典文献选读:英文

Selected Classic Readings For Cognitive Metaphor

ISBN:978-7-5004-9031-9

出版日期:2010-07

页数:487

字数:551.0千字

点击量:8936次

定价:48.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从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的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问世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尤其是语言学界,刮起了一阵又一阵的“隐喻旋风”。有关隐喻学,尤其是认知隐喻学方面的文章和论著可谓炙手可热、汗牛充栋。但是在承认国内认知隐喻学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学者的创新思维仍然相对滞后,具有标志性的学术成果仍然不多,也没有得到国际学术界的普遍认可,更没有形成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认知隐喻学理论。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在于基础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地基没有打牢,这样即使建起的摩天大楼也必然有随时倾覆的可能性。由此而生的要么是低水平的重复性劳动,要么是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泛泛空谈。

本人于2009年秋季给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三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开设了《认知隐喻学》的课程。给仅仅具备最基本的普通语言学常识的研究生开设专业性如此强的课程,难度可想而知。怀揣极大的学术热情,广大研究生一开始便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般如饥似渴地一头扎到繁杂但新颖的认知隐喻学的文献大海当中汲取营养。大家都反映《认知隐喻学》是一门容易入门、理论深邃,但逐层深入、令人生畏的课程。得出这样的评价让人长舒一口气,毕竟没有白费力气。

开设如此前沿的语言学课程没有给广大学生以“泰山压顶”的印象是与课前分配学生阅读相关的经典文献分不开的。课程所涉及的系列文章深入浅出地勾勒出认知隐喻学的发生、发展与方向,将全世界具有权威水准的认知隐喻学专家“齐聚一堂”,将具有代表意义的学科分支做一番全景式的展示。授课期间,我们的做法比较“原始”,直接将原版的Searle、Reddy、Lakoff、Johnson、Allbritton、Fauconnier、Turner、Gibbs、Grady、Steen、Crisp、Sperber、Wilson,Vega Moreno,Rakova等人在权威的英文期刊(尤其是与认知隐喻学息息相关的《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隐喻与象征(Metaphor& Symbol)》、《语言与文学(Language& Literature)》、《心智与语言(Mind& Language)》等)上发表的经典著作影印给各位学生,时间跨度从1979年到2009年整整三十年,让他们在第一时间获取原始的理论源头的同时把握学科发展的最新脉搏。但存在的问题还是不少的。尤其每节课之前给学生布置的几篇文章可能由于研究生选修课程和必要的社会实践较多,时间仓促而无法完成所有的文献阅读,课堂上有时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如果学生学期结束后再没有认真总结,消化吸收,那么这一叠叠厚厚的复印材料就很容易成为“故纸堆”,落一个被“束之高阁”的下场。等哪一天学生再心血来潮地想就认知隐喻学做点文章,或想借用有关理论做一点学问的话,在凌乱的“故纸堆”里理清其中的来龙去脉想必是难于上青天的。当然,也有少数对认知隐喻学怀有极大兴趣的学生“吃不饱”,他们要等全学期临近结束时才能洞悉认知隐喻学的全貌,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给学生以“填鸭”式的概要引介,很容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尴尬境地。

编者还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攻读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之时,就拜读了由何兆熊先生主编的《语用学文献选读》,受益良多。国内不少语用学界的论文专著也都是从这本文献选读为契机拓展开去的。毫不夸张地说,经典文献是科学研究的奠基石和起跑线,逾越阅读经典文献而进行深刻的学术研究是难以想象和无法企及的。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术论文的撰写,尤其是动辄几万字、甚至十几万字的学位论文,前期的经典文献阅读和消化是必不可缺的,学生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在学术上有所创新,有所提高。凭空想象,夜郎自大,闭门造车,是学术研究的大忌。不阅读已有的先进理论成果,就不知道理论界正在发生着什么;不阅读已有的先进理论成果,就不知道研究的前沿和发展方向在哪里;不阅读已有的先进理论成果,就无法洞悉各种理论存在的漏洞与缺陷;不阅读已有的先进理论成果,就无法找到研究的切入点并进而展开深入细致的调查。为了免去广大研究生四处奔波复印材料之劳苦,为了满足大多数学生急于迈进语言学广阔天地的迫切愿望,帮助读者从“零起点”即可比较顺畅地打下认知隐喻学的基础,我们下定决心编纂一部《认知隐喻学经典文献选读》,填补目前国内相关著作不全面、不系统的遗憾。鉴于以上考虑,本人在周世清、朱文静、杨秋红三位研究生的帮助下,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前提下,将数以百万字的原始的PDF文件格式转换为WORD文档,并逐字逐句地参照原文予以校对、勘正。

与此同时,《精选》还为每一篇文章撰写详略得当的导读和述评,帮助读者高屋建瓴地把握其要旨和实质。

本论文精选共选取认知隐喻学权威文章十四篇,基本上可以将其划分为四个总体板块。

第一个板块包括三篇文章,为认知隐喻学的肇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精选》的第1篇“隐喻(Metaphor)”是塞尔于1993年发表于奥特尼主编的《隐喻与思维(第二版)》第83-111页的文章。约翰·塞尔(John R. Searle)是当今世界知名的心智和语言哲学家,是日常语言学派在美国的代表人物,其言语行为理论和语言哲学思想对语言学的总体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首先、塞尔认为,比较理论试图把隐喻解释为一种指称间的关系;而语义互动理论则力求把隐喻解释为句义和指称真值含义间的一种相互作用,这两类理论在解释能力上都显得苍白无力。隐喻涉及“词语和句式意义”与“发话者意义或话语意义”之间的关系。塞尔将前者叫做词语或句式意义(word or sentence meaning),后者叫做发话者话语意义(speaker's utterance meaning)。句式意义与隐喻性话语意义之间的关系不是随意的,而是系统对应的。其次、文章认为,句式的字面意义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系列真实条件。因为在这些句式中唯一的言外之力是宣称性的(assertive),这些句式中的一则字面话语使得发话者必须确保一系列由该句式意义所决定的真实条件。句式的字面意义与隐喻意义相同,句式的字面意义只决定与非句式语义内容的背景假设有关的一系列真实条件。为此,塞尔把隐喻理论的主要任务定位在“解释句子字面含义与话语隐喻含义的关联原则”上。从发话者的角度而言,隐喻理论应说明发话者怎样表达出与字面意义迥异的发话者意义。从受话者的角度来讲,隐喻理论应解释受话者怎样理解发话者意义。再次、塞尔指出,隐喻话语的总体形式是发话者以“S是P”的句式形式来表达“S是R”的隐喻意义。在分析隐喻述谓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这三个元素的集合区分开来。换言之,我们需要搞清楚发话者是如何以“S是P”的话语形式传递出“S是R”的隐喻命题。塞尔接着论证并举例分析了由话语表达式隐喻性地激活由字面意义所决定的一系列真实条件的八项原则。原则(一):根据定义,P具有R属性。通常情况下,如果隐喻表达成功,R是P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原则(二):P在一定条件下具备R属性。如果隐喻表达成功,R属性将是P最明显和最突出的属性。原则(三):即使发话者和受话者都知道P不具备R属性,但操这种语言的人往往认为P(或P往往被说成)具有R属性。原则(四):P不是R,也不像R,也没有被说成或看成具有R属性。只是受话者感觉到了一种关联,这种关联在受话者脑海里使P与R的属性联系在一起。原则(五):P的存在条件与R相似。原则(六):P和R一样或语义一样,但通常P在应用时,其语义不能用于S。原则(七):根据定义,P类关系等同于R类关系。原则(八):由于P和R可能存在诸如“部分-整体”、“容器-装载”和“服装-着装者”等关联,发话者凭借这种关联,在说“S是P”时,表达出“S是R”的含义。由于塞尔明晰而精确地刻画出隐喻阐释的各个阶段和运作程序,塞尔的研究成果至今仍被称颂为隐喻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

《精选》的第2篇“管道隐喻:我们关于语言的语言之框架冲突的个案(The Conduit Metaphor:A Case of Frame Conflict in Our Language about Language)”是美国语言学家麦克·雷迪(Michael Reddy)于1993年发表于奥特尼主编的《隐喻与思维(第二版)》第164-201页的文章。首先、雷迪指出,话语交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语言本身的语义结构所决定的。每种语言都具有自身概念化交际过程的倾向性框架,而这一框架对我们的社会和文化行为至关重要。其次、文章指明,英语语言交际的迁移过程不是通过个人在大脑中直接加工而成的,而必须借助身体来进行。雷迪创造性地提出,人们对交际进行概念化的时候会设定一个具有倾向性的框架,可以称作管道隐喻(conduit metaphor)。管道隐喻的主要特征有:(i)语言的功能如同一座管道。(ii)在书写和言语的过程中,人们需要首先将内部的思想、情感、意念或意义放置于或“插入”语言的外部信号(词语)当中。(iii)词语通过包裹自身的思维或情感并将其传导给他人来完成迁移的过程。(iv)在听与读的过程中,受话者又需要重新将包装在词语中的思想和情感拆解并提取出来。换言之,我们将交际概念化为一种思维、词语和意念的迁移,就如同这些思维、想法和词语一样具有存在的物质性。这种物质可以沿着一条管道由一地迁移到另一地。具体而言,发话者将思想(物体)放入词汇(容器)中,然后(沿着某种管道)传递给受话者,受话者再将思想(物体)从词汇(容器)中提取出来。受话者的任务就是从语句中提取信息并将其置于脑中。最后,雷迪断定,管道隐喻是英语中最为基础和强大的语义结构,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在大量收集并分析语料的基础上,雷迪提出有超过百分之七十的与交际相关的英语词语和短语都是管道隐喻的例证。管道隐喻理论摧毁了传统理论对字面语言和修辞语言的割裂,让人们意识到日常的、规约的、庞大的隐喻系统的切实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雷迪是一个上承里查兹,下启莱考夫和约翰逊等人的认知隐喻学研究的关键人物。

《精选》的第3篇“管道隐喻的重新审视:交际中隐喻的再考量(The‘Conduit Metaphor’Revisited:A Reassessment of Metaphors for Communication)”是格瑞迪于1998年发表于科尼格主编的《话语与认知:弥合沟壑》第205-218页的文章。首先、格瑞迪简要地回顾了由雷迪所肇始的管道隐喻的历史沿革及其理论价值。在分析与综合教师对学生作文所做的评语的基础上,雷迪发现正是少数的隐喻掌控着交际的顺利进行。语言就如同管道,将思想、情感、语义等内容从一人传往另一人。在说话或书写的过程中,人们需要将信息承载于外部信号当中并发送出去。在另一端的听或读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这些外部信号并将其纳入脑中。信息传送的全过程均反映出交际的隐喻性途径。作为交际与发送、接收信息包之间假设性认知联系的管道隐喻理论,极大地激发了莱考夫及其追随者的创作灵感,为其创始并拓展概念隐喻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前期基础。其次、文章指出,无论是对语言实据的阐释力,还是与概念隐喻领域其他更加宽泛的问题而言,管道隐喻都存在不少问题。概念隐喻的哲学基础即在于体验主义,但在管道隐喻中却很难寻觅到体验性的痕迹。同时,该理论亦无法解释管道隐喻与其他隐喻之间的关系,两者究竟遵循何种相似的概念化过程等等。最后、文章就上述问题予以一一解答并为管道隐喻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二个板块包括三篇文章,是概念隐喻理论发展的初期成果。

《精选》的第4篇“人类概念系统的隐喻结构(The Metaphorical Structure of the Human Conceptual System)”是认知隐喻学创始人莱考夫与约翰逊于1980年发表于《认知科学》杂志第4期第195—208页的文章。首先、莱考夫和约翰逊开门见山地指出,居于认知科学核心的是人类概念系统,而居于人类概念系统核心的是隐喻。隐喻概念的理解和规约都不是通过自身概念来完成的,而必须借助于其他概念。换言之,隐喻涉及以一种物体或经验去概念化另一种物体或经验。其次、两位学者总体上将隐喻概念分为三大范畴:方位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在整体概念隐喻的统帅下,还存在大量细微的隐喻蕴含,从不同的视角概念化事物的隐喻性质。一般来讲,抽象概念总是需要借助更为具体且具有更为清晰结构的概念来进行隐喻性的界定。但源域概念与靶域概念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隐喻映射具有部分性、非一致性和覆盖性等特征。最后、文章认为,各种类型的隐喻概念都衍生于自然的物理和文化体验,隐喻概念究其实质是一种体验格式塔。本文的重大价值在于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的主要观点和精华论述不遗余力地浓缩成一文,使读者可以轻轻松松地“管中窥豹”。

《精选》的第5篇“隐喻的现代理论(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是加州伯克利大学生成语义学者莱考夫于1993年发表于奥特尼主编的《隐喻与思维(第二版)》第202—251页的文章。首先、莱考夫批驳了传统的“隐喻是为表达相似概念而超越其普通规约意义的新颖或诗性用法”的定义。隐喻的精要之处不在于语言本身,而在于我们以一个心理域去概念化另一个心理域的过程。日常司空见惯的视角、状态、变化、致使、目的等最为重要的抽象概念均是隐喻性的。隐喻在主体上是概念性和规约性的,而这一基本认识可以溯源至雷迪的管道隐喻理论。正是由于雷迪对交际概念的隐喻性认定引发了人们对庞大的概念隐喻系统轰轰烈烈的探讨。现代隐喻理论彻底摒弃了传统修辞学将语言切分为字面性和修辞性的两分法。根据现代理论,隐喻属于一种思维和推理的范畴,可以被理解为由源域向靶域的映射,映射决定着源域向靶域的衍推过程,而这一映射具有严格的结构框架。其次、文章指出,现代隐喻理论中的隐喻指的是概念映射,而隐喻表征指的是单独的语言表达式。从源域向靶域映射需要遵循“恒定原则”:隐喻映射需要在与靶域的内部结构相一致的同时保持源域的认知拓扑(亦称意象图式结构)。具体地讲就是不能违背源域中固有的意象图式结构,源域的内部元素映射到靶域的内部元素,而源域的外部元素映射到靶域的外部元素。这一原则不仅可以运用映射的不同方面来衍推靶域的不同方面,还可以自动地限定双域映射的数量。最后、文章将拟人、谚语、类比等多个传统修辞学范畴的辞格统统纳入到隐喻的现代理论中统一予以考察。文章还对格拉斯伯格-吉萨的“范畴赋予论”和塞尔的语用理论及其八项原则进行了批判性的回顾。莱考夫指出,众多概念隐喻均具有自身深刻的体验性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形形色色的隐喻表达式和体征形式。

《精选》的第6篇“当隐喻充当图式的功能:概念隐喻的一些认知效果(When Metaphors Function as Schemas:Some Cognitive Effects of Conceptual Metaphor)”是美国西北大学心理学教授奥布里顿于1995年发表于《隐喻与象征活动》杂志第1期第33-46页的文章。首先、奥布里顿指出,隐喻的本质、隐喻理解的过程和隐喻的功能构成了隐喻研究的三大方向。其次、文章提出,发话者舍弃更加直接的字面性话语而选择隐喻,意味着隐喻一定是在执行着某种重要而实际的功能。隐喻具有联系和加强发话者和受话者间人际关系的作用。发话者可以在会话当中以隐喻方式来强调话语双方的共同点。隐喻还可以借助某个熟悉的语域来为理解一个新语域搭建框架。广为人知的语域知识能够成为洞悉鲜为人知的语域的理想的填充物。最后、文章指出,由概念隐喻所掌控的图式知识是隐喻源域在大脑记忆中加工和表征的方式。图式起到的是“过滤器”的作用,凸显出与图式相关的信息而遮蔽不相关的信息。此外,这些图式还可以将原本各自为政、相互分离的信息串联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篇章衔接与连贯的重要手段。

第三个板块包括三篇文章,是概念隐喻理论向概念整合理论的跨越式发展。

《精选》的第7篇“概念整合网络系统(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是美国心理学教授弗科尼亚与特纳于1998年发表于《认知科学》杂志第2期第133页-187页的文章。首先、文章指出,概念整合是基于类比、递归、心理模式化、概念包、知识框架等心理活动之上的,由心理空间及其联系构成的、具有连续性的网络结构,其基本元素包括两个与概念隐喻理论中源域和靶域相关的输入空间(Input1和Input2)、表征两个输入空间共有概念结构的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以及输入空间中元素组合、交互的复合空间(Blend)。这四个心理空间通过投射链彼此连接起来并构成了一个概念整合网络。概念整合理论主张概念整合是一种人类进行思维和活动,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和活动的基本心理认知机制,机制中的一系列基本的组成控制运作法则,可以掌控包括隐喻在内的所有认知活动。其次、文章认为,心理空间理论借用数学中的映射原理来分析联想和认知推理过程,认为这一过程就是使一个心理空间中的概念与另一个或多个心理空间中的概念产生映射关系,从而形成新的心理空间,即形成新的概念。心理空间理论系统地考察了人类语言结构在认知结构中的体现,认为人类之所以能理解言语就在于我们拥有跨越心理空间的联想能力和整合多个空间的概念的能力,语义的产生是一种是动态的、在线的处理过程。再次、文章提出,复合空间中的层创结构以三种方式产生,即输入空间投射的排列(composition)、建立在独立框架基础上的配置(completion)和最后的拓展(elaboration)。其中排列过程是最为直接、由两个输入空间分别向整合空间映射的阶段。配置过程是指当两个输入空间映射而来的结构与人们的长时记忆相匹配时,在整合空间中激发出特定的图景内容。拓展过程通常是复合空间中新概念的来源发展过程,是指人们无限期在复合空间中对事件进行的模拟心理活动。在三个阶段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有可能出现新的内容,而这些新的内容是输入空间所不具备的。最后、两位学者认为,要得到合理的复合空间,概念整合必须遵守一系列优选原则(optimality principles),在这些原则的限制下,概念整合程序可以最有效地发挥作用。这五项原则分别是:(i)整合:复合空间里必须包含一个经过整合能够得到的、可以作为一个单位运作的场景。(ii)布局:输入空间里的成份与从输入空间投射到复合空间里的成分最好要有匹配关系,换言之,复合空间里的成分之间应该和输入空间里相对应的成分之间具有同样的关系。(iii)网络:将复合空间作为一个单位来运行必须维持复合空间与输入空间之间适当的网络关系,复合空间与输入空间之间要保持紧密的联系,输入空间中的事件可在复合空间里找到自己的对应成分。(iv)拆解:理解者必须能够对复合空间进行拆解处理,重构输入空间跨空间映现、共有空间以及所有这些空间之间的连接网络。(v)充分理由:假如一个成份出现在复合空间里,那么它就必须有出现的充分理由。该成分必须与其它空间能建立相关连接,在运行复合空间时必须能执行相关功能。(vi)转喻投射制约:输入空间里涉及转喻的成分投射到复合空间时,这些转喻成分之间的距离必须尽量缩短。这六项优选原则是自然语言中建立概念结构的有力机制,允许大量的概念结构跨越心理空间进行迁移。我们根据这些原则就可以对概念进行整合,进而构架合理的概念整合网络。此外,文章还将概念整合网络分为四种类型:单一框架网络、框架网络、单向网络和双向网络并结合案例逐一予以阐析。

《精选》的第8篇“整合与隐喻(Blending and Metaphor)”是美国心理学教授格瑞迪、奥克雷、库森三人携手于1999年发表于吉布斯和斯蒂恩主编的《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第101页—124页的文章。首先、文章指出,概念隐喻理论的一项重要主张是认为隐喻意义的发生具有单向性,由源域到靶域,或由喻体到本体。这意味着隐喻是由源域向靶域的单方向、不可逆的映射过程。概念整合学者认为,虽然莱考夫等人的从源域到靶域映射的双域模式在认知研究的许多方面都奏效,但其所倡导的映射的单向性及恒定的双域模式在分析实际的语料中遇到了困惑和障碍。其次、文章指出,概念整合理论是在吸纳概念隐喻理论的优势,克服概念隐喻理论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的,试图向人们解释我们在加工隐喻的进程中发生的一切,包括我们通过一个复杂、动态的模型所做出的衍推。构建概念整合网络,必须历经建立心理空间、跨空间匹配、向整合空间的选择性映射、确立共享结构,重新映射回各输入空间等步骤,从而将原始概念重新整合并构建起新鲜意义。最后、文章认为,层创结构中包含了原先输入空间所没有的概念或关系,并且具有认知效果,可以独立参与运演。概念整合理论弥补了概念隐喻观对新生意义阐释不充分的理论缺陷,主要处理将熟悉的概念化过程融合为新的表义元素,聚焦于个体实例的特性表现,为分析复杂而新鲜的隐喻表达开创了一条更加深刻和更具说服力的道路。

《精选》的第9篇“隐喻再探(Rethinking Metaphor)”是美国心理学教授弗科尼亚与特纳再度联手于2009年发表于吉布斯主编的《剑桥隐喻与思维手册》第53—66页的文章。首先、文章认为,概念整合功能突破了传统的语言理解假说,结合了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人类思维、行为和语言,特别是对语言的实时隐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和推理机制进行了研究,使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人们思维和活动这一认知过程,深化了我们对语言意义建构过程的认识。其次、文章指出,概念整合的理论优势在于四个空间的模型操作使我们能够将两个心理空间融合为一处,创造出第三个非前两个空间简单叠加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层创结构,从而能够充分地阐释双语域模型中无法明晰剖解的认知现象。概念整合理论聚焦于新鲜的概念化过程(novel conceptualizations),观察并阐释非规约性跨语域关系的层创性个案。概念整合发生于由至少四个心理空间结成的心理空间网络之中,两个或更多输入空间彼此共享某种抽象结构,并且存在部分映射关系。类属空间把握输入空间共享的抽象结构并决定着跨空间映射的核心内容,复合空间通过排列、配置、拓展等手段提取输入空间的部分结构,整合为全新的层创结构。层创结构的形成遵循自身特有的逻辑,同时不断接受固有知识、认知及文化模式的影响,因而并不直接反映输入空间的内容,而呈现出一种崭新的整合意义。最后、文章总结,概念整合理论为包括新鲜隐喻在内的纷繁复杂的各种语义阐释搭建起一个广阔而极具说服力的平台,也为言语行为、话语指称、指量关系、类指现象等传统问题以及自由间接引语、构建话语的多空间层次、构成空间的社会图式等问题开辟了崭新的研究道路。

第四个板块包括三篇文章,主要涉及隐喻机制在认知语用学领域的新视野。

《精选》的第10篇“隐喻阐释与层创(Metaphor Interpretation and Emergence)”是英国语言学学者莫里诺于2004年发表于《英国科列支大学语言学杂志》第16期第53-66页的文章。首先、文章认为,制约隐喻理论继续发展的瓶颈性问题是层创问题(the Emergence Problem)。不少理论,尤其是“属性赋予论”想当然地认为隐喻阐释即是将隐喻喻体的某些特征映射至隐喻本体上的过程。问题在于:许多发话者在使用隐喻时意图传递的属性并不是喻体自身的特征,而是在理解加工过程中“新显”出来的。其次、文章指出,隐喻阐释过程中出现的“层创”特征既非基于本体,也非基于喻体。在隐喻性话语当中真正得以加工的不仅是由词语编码的概念,还应包括在理解过程中得以语用性调整的百科项目。最后、文章提出,隐喻概念可以通过对明示内容、语境和话语含义的词汇语用微调而得以构建。

《精选》的第11篇“隐喻,关联与‘层创属性’问题(Metaphor,Relevance and the‘Emergent Property’Issue)”是英国语言学教授威尔逊与卡斯顿于2006年发表于《心智与语言》杂志第3期第404页-433页的文章。首先、文章认为,隐喻的语用学阐释是要解释隐喻是如何得以理解的,尤其受话者是如何通过隐喻表达式阐释发话者意义的。这一过程实际上属于更广范畴的“受话者如何填补语言编码义与发话者意义之间沟壑”的语用目标。其次、言语交际时,发话者总是遵守关联原则,寻求对其思想的最佳关联表达,既让话语具有足够的语境效应又尽量节省受话者的处理努力。根据关联理论,人类信息加工过程会自动瞄准最大关联或者说以最小加工努力获取最大认知效果。威尔逊等人认为,在阐释话语的过程中,人类并不像格赖斯所宣称的那般运用合作原则的四项准则,而只存在一条“超级准则(super-maxim)”,即关联原则(Principle of Relevance)。关联原则本身即可充分地解释语言结构与背景知识间的互动作用,所以没有必要设定其他的语用准则或规约。关联的第一条认知原则表明,人类的认知常与最大关联相吻合;关联的第二条交际原则表明,每一个明示交际行为都设想其本身具有最佳关联。关联度的大小取决于语境效果和处理努力——同等条件下,语境效果越大关联度越大,语境效应越小关联度越小;同等条件下处理努力越大关联度越小,处理努力越小关联度越大。最后、文章认为,关联理论将隐喻阐释融入到总体的普通话语阐释当中,将隐喻视同一般的话语。隐喻属于普通话语,是言语交际中一般认知推理能力自然发展的结果,与普通的话语并无明显的分界。隐喻不是正常语言的偏离,也不是对规则的违反,因此不需要特殊的解释能力和加工程序。关联理论认为人们之所以使用隐喻是为了追求最佳关联,这种解释符合人类追求最大认知效率的心理和遵循“经济原则”的倾向。关联理论在阐释交际与认知的同时,提供了看待隐喻的新视角,弥补了传统理论在说明隐喻的成因和工作机制方面的不足,是隐喻理论的最新发展。

《精选》的第12篇“隐喻理解中的认知努力与效果:关联理论与心理语言学(Cognitive Effort and Effects in Metaphor Comprehension:Relevance Theory and Psycholinguistics)”是美国加州圣克鲁兹大学心理学学者吉布斯与坦达尔合作并在2006年发表于《心智与语言》杂志第21期第379-403页的文章。首先、文章指出,传统的隐喻理论想当然地认为隐喻话语是偏离性和非常规性的,因此相对而言较难加工和理解。但大量的心理学实验结果表明,包括隐喻在内的众多修辞性语言在充实的语言环境当中的理解速度同样快捷。关联理论是语用学研究中探讨人类交际和认知的一条主要路径。关联理论旗帜鲜明地提出,隐喻阐释过程当中不必首先经历一个字面性、非隐喻性阐释的过程,两者实质上按照可及性顺序遵循同样的阐释过程。其次、文章细致地考察了作为关联理论核心的认知努力与认知效果在即时隐喻理解过程中的博弈平衡关系。关联理论认为,与所有其他话语阐释相同,隐喻理解同样受制于人类认知的最大关联假设。换言之,明示刺激信号的关联度必须在交际者能力和偏好允许的情况下值得受话者的加工努力。最大关联假设意味着,受话者需要遵循一条最小努力的加工路径,最大化认知效果的同时最小化加工努力。受话者在遇到满足其关联性预期的第一项阐释项时即会停止加工过程。关联理论在隐喻理解方面与大多数心理学实验结果都相符合,可以诠释先前各种语言学理论所无法企及的方方面面。但是有一些心理学实证研究得出的实验结果与关联理论的理论假设不相符合,值得商榷。尤其部分关联理论学者提出的“隐喻需要更多的加工努力并且一定会产生比字面性话语更大的认知效果”观点是谬误的。心理学实验表明,隐喻理解过程中在认知努力与认知效果之间不存在简单而系统的对应关系。仅仅凭借关联理论无法对隐喻的理解做出总体的预测和评估。部分新颖的诗性隐喻确实需要花费大量的加工时间和努力。一言以蔽之,关联理论为语言和认知提供了宽范畴、大视野的观测平台,但仍需今后大量系统的实证性研究,尤其是心理学实验的佐证、补充与完善。

第五个板块包括两篇文章,探讨了植根于认知隐喻学深处的体验哲学理念。

《精选》的第13篇“体验真实主义:得不偿失吗?(The Philosophy of Embodied Realism:A High Price to Pay?)”是英国爱丁堡大学拉科娃博士于2002年发表于《认知语言学》杂志第3期第215—244页的文章。首先、拉科娃指出,莱考夫与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通过对隐喻概念及其在概念化过程中作用的重新审视,为人类认知的研究掀开了崭新的篇章。作为由莱考夫和约翰逊等引领的认知隐喻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用“体验性”的概念来涵盖人类知识全体。体验哲学的核心是要解释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人类体验与各种概念及其结构间的关系究竟如何?体验哲学观将各种概念结构置于我们身体体验的范式之中,区分出“基本层次概念”和“动觉意象图式”两类直接表义的概念。基本层次概念通常也叫做“中等尺寸物体概念”,需要根据知觉凸显度得以识别。动觉意象图式包括容器、途径、力等简单图式和上-下、中心-边缘等方向和关系。人类体验是由各种感觉运动能力所规约的,而各种意象图式是我们的身体在世界中运作的基本原则。由于全体人类都以完全相同的方式直接体验着这两种类型概念,所以它们具有直接的表义性和普遍性。由这些直接表义的概念经由隐喻映射得到的就是抽象的概念结构。其次、文章认为,莱考夫和约翰逊尖锐地批判了在西方占统治地位多年、包括客观主义、形式主义、二元论、天赋论等在内的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的传统哲学观,发展了杜威、梅洛·庞蒂、史密斯、普特南的心智体验观,强调以身体经验和认知加工为出发点来研究范畴、概念、推理、语言等的形成过程,对哲学、认知科学以及认知语言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第一代和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分水岭。认知语言学毋庸置疑的理论优势在于其将隐喻与多义系统等问题置于人类认知和概念组织当中予以统一考量。在体验哲学体系中,隐喻被重新定义为“以一种事物来体验和理解另一种事物的方式”或“存在于人类概念系统中的一种跨域映射”。隐喻扮演起连接直接的表义概念与其余所有人类概念的“桥梁纽带”作用。最后、文章批评性地指出,莱考夫和约翰逊等人提出的“由身体体验和动觉意象图式通过隐喻映射机制获取抽象概念”的哲学理念,与科学客观的实证研究发生了抵触,在哲学角度有自相矛盾之处。拉科娃断定,“概念的隐喻结构”的范畴只有在极端的经验主义下才可能成立,而正是这一极端的经验主义倾向使得体验真实主义备受诟病。

《精选》的第14篇“作为体验性虚拟的隐喻阐释(Metaphor Interpretation as Embodied Simulation)”是美国加州圣克鲁兹大学心理学学者吉布斯再次发力,于2006年发表于《心智与语言》杂志第3期第434—458页的文章。首先、吉布斯指出,认知隐喻学认为,人类的许多概念,包括抽象概念,均植根于我们与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人们的概念、范畴、推理和心智并不是外部现实客观的、镜像的反映,而是由人类的身体经验形成的,特别是由我们的感觉运动系统决定的。人类大部分推理的最基本形式依赖于空间关系、身体部位,这为日常推理提供了认知基础。相当比例的人类知识是从人类参照自己的身体获得的。完全可以想见,我们祖先的思维具有“体认”特征,祖先是从认识自己开始认识世界的,常把人的身体和经验作为衡量周围世界的标准,因此身体部位是我们形成若干抽象概念的主要基础。其次、文章提出,隐喻不是哲学研究的“拦路虎”,而是构架哲学理论体系的基石。隐喻使我们能够正确理解抽象概念域,使我们的知识拓展到新的领域,把哲学中的理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并赋予其强大的解释力。体验哲学主张隐喻认知观,隐喻是形成概念系统的需要,大部分抽象概念是通过隐喻来建构的,抽象的概念来自较为直接的、基于身体概念(感知概念和肌肉运动概念)的隐喻性映射。人类往往遵循“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总体原则,以经验和体察的方式来直接认识世界。无论人对客观事物持什么态度,人自身都能直接体验到,离开了体验就根本谈不上隐喻,各种身体经验为隐喻性地构建诸多抽象概念提供了可靠的源域保障。最后、文章创新性地提出,体验哲学理应在很大程度上涵盖只有在想象中才可能出现的虚拟心理体验,因为相当大比例的体验在现实世界当中是根本不存在的。无论是独立的简单话语还是拓展的复杂陈述,理解隐喻语言的能力在相当程度上都体现在虚拟地构建执行身体行为的图景上面。理解特定的隐喻表达式同样涉及构建虚拟的身体活动场景,即使是超越真实体能限度的。想象中的虚拟过程构成了体验性心智的基础之基础,自始至终引领着隐喻理解的方方面面。虚拟性体验使得隐喻构建上天下地,无所不能。只要不突破想象的空间,隐喻创造就没有极限。

本书得以顺利付梓出版是与认知隐喻学领域的各位专家学者的无私关爱和慷慨奉献分不开的。美籍华裔著名语言学者、加州圣伯纳蒂诺大学英语系Chen Rong教授、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熊学亮教授分别拨冗为本论文精选慨然作序,他们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的育人精神和“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学术品格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特此谨向这两位专家学者致以衷心的感谢和敬意。尤其入选论文的作者及相关各家出版社予以我们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使我们在知识产权方面“畅通无阻”。烦请少数由于地址不详或工作地点发生变化等原因而没有及时取得联系的作者在看到本文献选读之后与我们联系。同时,本书的顺利问世是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任明等编审老师分不开的,他们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劳动,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诚然金无足赤,书亦无完书。从宏观上而言,试图将跨度三十年、全面而真实地反映认知隐喻学的阶段性成果“熔为一炉”,其难度可想而知。在此期间发表的有关认知隐喻学的学术论文可谓车载斗量,由于本论文精选的容量有限,不可能将全部质量上乘的佳作统统呈现在读者面前,编者经常饱尝“忍痛割爱”之苦。从微观上来讲,由于编者知识储备和学术能力的欠缺,在论文选择和编辑方面存在的疏忽和不足之处一定不少,难免挂一漏万。恳请广大专家学者和读者朋友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纠正提高。

孙毅

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

暨《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编辑部

2010年4月17日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孙毅.认知隐喻学经典文献选读:英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孙毅.认知隐喻学经典文献选读:英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孙毅(2010).认知隐喻学经典文献选读:英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