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汉语空间表达与事件语义学

Spatial Language and Event Semantics in Mandarin

ISBN:978-7-5203-2668-1

出版日期:2018-06

页数:238

字数:231.0千字

点击量:9980次

定价:66.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人们如何解读含有空间短语的句子,又如何表达空间概念? 本书以汉语普通话为例考察事件类型和事件结构对空间表达的影响。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空间表达的句法语义基础,以及事件语义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论元结构和事件结构。第二章通过中英文对比探讨空间短语作为事件修饰语的歧义现象。第三、四章分别讨论汉语普通话表达空间关系最重要的几种句式:含有“在”引领的空间介词短语的句子、处所主语句和处所宾语句。作者将Davidson(1967)和Parsons(1990)等学者建构的事件语义学应用到这些句式的考察中,发现事件语义原则可以统一地描写或解释“在”引领的空间介词短语和处所主语句的句法语义特征。第五章介绍了空间参照系统或参照策略的选择、目的物-参照物非对称性两个现象,并以此来讨论空间语言、知觉及一般认知系统之间的关系。第六章讨论了用事件语义学来分析汉语空间表达主要句式的优势所在,以及这种分析给我们带来的新的认识。

本研究中讨论的事件语义学语义原则包括:动词的事件类型转换(Smith 1997;Rothstein 2004),以及空间介词短语是事件修饰语(Parsons 1990)。这些普遍的语义原则使我们能够解释和描述汉语普通话中“在”引领的空间介词短语的分布和解读,它们是由与“在”连用的动词的事件结构决定的(Fong 1997;Liu 2009)。当“在”短语出现在放置类动词(一种完成体动词)前时,它们可能会有歧义,因为它们可以修饰两个子事件中的任何一个。当“在”短语出现在姿态类动词后时,它们表达一个静态位置或是一个动作的结果位置,因为动词经历了从状态体(它的预设事件类型)到成就体(它的衍生事件类型)的事件类型转换。在普通话口语中,只有事件结构中含有动态或结果状态的动词可以后接“在”短语。能进入双论元处所主语句的动词的事件结构中也必须含有动态或结果状态。除了可以被事件语义学解释的一系列语法现象外,汉语普通话空间表达还有一些独特性和复杂性:参照物的轴向信息在普通话中是由方位词表达的,方位词的词类是名词还是后置词仍在讨论之中;方位词短语的构成规则很复杂,根据方位词所带的名词短语的性质不同有不同的变体。

总而言之,汉语空间表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既有规律性,又有不规则性。在事件语义学的理论框架下,本书以跨语言的视角来研究汉语普通话中空间表达方式的句法语义问题,对比考察了英语、德语、Chichewa语和上海话等语言或方言中的对应词汇、句法表达。我们的理论框架以及研究方法使我们能从复杂的语料中整理出一条清晰的思路,对汉语普通话中一些基于普遍语义原则的语言现象以及一些独特性有了全新的更为深入的认识。此外,本书将语言学理论和儿童语言习得联系起来,介绍了儿童空间语言习得的相关研究。我们相信本书对理论研究者、儿童语言研究者、汉语学习者、语文教师及对外汉语教师都有益处,能够帮助他们加深对汉语空间语言和事件语义学的了解。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邓湘君.汉语空间表达与事件语义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邓湘君.汉语空间表达与事件语义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邓湘君(2018).汉语空间表达与事件语义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