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叔本华

ISBN:11190·211

出版日期:1987-06

页数:234

字数:108.0千字

丛书名:《外国著名思想家译丛》

点击量:9283次

定价:1.45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哲学家一生的标志就是他的那些著作,而哲学家生活中那些激动人心的事件就是他的思想。

——摘自《康德传》

一个多世纪前,一场意志主义的狂飙摇撼了自苏格拉底以来构筑了数千年的理性主义的堡垒,一道意志主义的闪电划破了黑格尔理性主义的浓云重雾所空前笼罩的苍穹。其势既烈且猛,犹如长期被理性压抑在最低层的意志积蓄的能量通过一根点燃的雷管得到了一次总爆发,而这根雷管就是阿瑟·叔本华。

叔本华(1788—1860),出身于一个德国商人家庭,不过诞生地是波兰的但泽(曾祖父迁至此处)。祖上素来是地方上的望族,据说俄皇彼得大帝与皇后凯瑟琳到但泽游览的时候,他家曾作为招待所。到他祖父手中又挣得不少产业,父亲海因里希在商场中亦长袖善舞,实指望他这个独子能够继承家业,但命运注定了他的儿子要成为一个哲学家。除了17岁那一年迫不得已的从商经历之外,叔本华把一生都献给了他所追求的对人类有价值的哲学,无论是事业的坎坷还是迷人的爱情都没有妨碍他。他一辈子没有结婚。为了哲学,他从19岁开始的六年间象一部机器一样不倦地学习,除了哲学,医学、物理学、植物学、天文学、气象学、生理学、法律、数学、历史、音乐等等也都成了这部“机器”所吸收消化的原料,因为他认为哲学不能独立地研究人类问题,而必须与整个世界相关联。他25岁时完成博士论文,随后即着手写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历时五年完成了他的这部代表作。自此哲学的建筑群中又耸立起一座意志哲学的大厦,他的全部余生就都在全力完善这座大厦。

作为一个哲学家,叔本华生活中激动人心的事件就是他的思想。他是一个注定要在人类思维进程中开辟新途的思想家。从他思想的第一个黎明起,他就发觉自己与其生逢的那个时代所充斥的理性主义思潮格格不入,尤其是对将理性主义推至极限的黑格尔哲学的“蒙昧影响”,他一生倾泻了几乎全部的憎恶。因为黑格尔那靠着三段式的拐杖构成的绝对真理的体系,不啻是把现实世界中的一切都强塞进去的铁框,是一张窒息活生生东西的死网。在此情势下,叔本华遂建立他的意志哲学,欲用意志的岩浆去熔断理性主义的框架,用意志之剪去剪破理性主义之网。

不过当时的黑格尔似乎已是思想的君王,他的理性哲学占据了大学神圣的讲坛,俨然是官方哲学,(只因为普鲁士君主国被他安置在世界理性完成的位置上),但时代偏偏产生了一个与之全力对抗的叔本华,一个具有坚强意志和独立个性的叔本华。就在普鲁士国王任命48岁的黑格尔为柏林大学教授的这一年,年仅30岁的无名之辈叔本华,以其信心和勇气建立了他的哲学。他一生蔑视所谓思想“权威”,告诫人们不要让自己的脑袋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虽然他的思想的呐喊最初犹如旷野呼声,他的学说长时期内受到冷遇,但他从不屈服,直至幸运之神在他的晚年向他走来。他的意志主义学说终于受到了人们的崇拜和敬仰,而理性主义终于折损了其锐气锋芒。顿时他名躁全欧,誉满天下。尼采说他一接触到叔本华的代表作,便屈服在叔本华那强力、崇高的天才的魔力之下,连续十四天他几乎是废寝忘食地沉浸在这本著作之中,热心地倾听叔本华的嘴里所吐出的每一个词句。此后,意志主义哲学迅速扩散着它的影响,犹如火山溶岩的流溢,犹如光的辐射,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我们处处都能听到叔本华意志主义的回响,除尼采外,柏格森、詹姆士、杜威、萨特、弗洛伊德……都以这种或那种形式主张过意志主义,因而也都打有叔本华思想的印记。在专门哲学家的圈子之外,意志主义也风行开了,且有日炽之势,这也肇始于叔本华。

叔本华是使现代思潮从理性主义向意志主义转折的第一个推动者,他的意志学说在人类思维发展进程中占有着一个应有的席位。

叔本华的意志主义首先是说,人的本质就是意志。

自古以来,皆认为人的本质在于理性。叔本华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原始谬误。在他看来,理性只不过是外表,犹如地球的外壳层,在它的内部还深埋着意志这个内核。由外表观之,似乎是人的意志、欲望受人的理性的引导、支配,而实际上理性只不过是意志的向导。他说,意志就好比是一个勇猛刚强的瞎子,说它勇猛刚强,是因为它是不可遏止的冲动,是一切欲望的根源,但它是盲目的,所以是瞎子。因此它就要求它所背负的亮眼的理性为它探路寻道,不过这理性又是个瘸子,因为它虽能指明实现某一欲求的道路,但它却不能产生这一欲求。譬如纯数学的运算,或用于市场的买卖,或用于建筑的测量,或用于产品的设计,它总是仅仅作为满足某种需要、欲求的手段、工具而起作用的。叔本华说,我们要想得到一物,并不是先发现了需要它的种种理由,相反是由于我们需要它,才去找出种种理由。人最终是由他的意志、欲望所推动的,只不过经由哪条途径实现它们,才要理性帮忙指点。而不是反过来,理性先探好路,而后无论意志愿意与否,强拉住它的笼头走那条路。概言之,并非理性支配意志,而是意志支配理性。这是叔本华在理性与意志关系上所进行的哥白尼式的转变。

这种转变在叔本华的时代是太惊世骇俗了。叔本华在这里实际提出了当代极为重视的意识的意向性、认识的主体性问题。在人类思维总进程中这种转变具有相当意义,因为从理性转到非理性的意志的探讨,也即是从心灵的易把捉之物到不易把捉之物,由刚性物到柔性物、由显明物到内蕴物的探讨,这是人类思维深入发展的逻辑结果和标志,是历史的必然的召唤,而叔本华正是做了这应召人。

而且不仅是理性,不仅是理性的判断和推理,而且包括我们的知觉、想象等等,在叔本华看来,也都为意志所统率。甚至记忆力也是意志的奴仆,他说,这只要看看我们对胜利的记忆是如何的长久,对失败的遗忘又是如何迅速就知道了。智慧总是从属于欲望,即使是一个最愚笨的人,当问题与他的愿望有密切关系时,他的理解力也会变得敏锐起来。他说,当我们和一个人辩论,先提出种种理由和说明,想方设法企图去说服他,到最后,才发觉他根本就不想听,令人冒火的事莫过于此,这时我们也应知道我们的对象是他的意志,而非他的理智。要想说服一个人,你就必须投合他的利益、他的欲求、他的意志。逻辑在此是没用的,逻辑学家也只不过是以逻辑 口而已。又:一般人总以为恋爱结婚是基于理智的选择,但理智二字实不足以解释那五花八门、千变万化的恋爱和结婚现象,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这些现象最终是基于人的生殖意志。总之,人们表面上似乎仅为前面的某种东西牵引着,其实他们是被后面的某种东西推着走。

既然人的心灵是由意志所支配,那么由人的心灵所驱动的行为也就是意志的表现,推而论之,实现这些行为的器官、肉体也必然是意志的显现,因此,身体的各部分就必定完全和意志所由宣泄的各主要欲望相契合,是其欲望的外现;血液由生存欲望所推动,在胎儿的体内掘沟建造自己的脉管,求知的欲望建立脑髓,抓拿的欲望形成手臂,饮食的欲望发育为消化系统……

总之,人,从心灵到肉体都是由意志决定的。人的本质就是意志。

但叔本华的意志之车并没有开到此地为止。

世界的本质也是意志。

当我们看到水以强大的不可阻拦的冲力流入深渊,磁针总是固执地指向北方,铁屑有向磁铁飞集的热情,电的两极激烈地要求再结合,叔本华说,那就无须我们的想象力费多大的劲就可从中看到和我们人类同样的意志。树木渴望阳光而向上生长,需要潮湿乃向土壤里扎根,无意识的冲动的意志在植物界也显明可见;意志或冲动支配了动物的一切活动,为它创造适应其需要的机体,要吃捕获物的野兽发展它的爪牙和体力,冲撞的愿望而生角……总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与人的内在本质都是同一个意志。这就是叔本华一再重复的“那就是你”所蕴涵的意义,即万物与你(人)具有同一意志。只不过显现意志(或者说意志客体化)的程度有别,在石头那里,意志表现为盲目的力,而在人这里,则有智慧相随。但不论在那里,意志所欲求的也总是同一个东西,即生命或生存,所以意志也即生命意志或生存意志,两者是一回事。

这样把意志泛化至整个宇宙,把我的宇宙与宇宙的意志看成一回事,一是作为哲学家的叔本华本能地探寻终究至极之物的结果,用他的话说,就是要找寻从日影中的一粒尘埃为什么会有重力直到人为什么会有欲望的终极原因;二是德国人喜欢构造无所不包体系的巨大诱惑的表现,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体系,总要选择一个主概念,抓住它然后泛化至一切领域,历来的哲学家大多都是这么干的。不过在这个泛化过程中,总要进行某种冒险或跳跃,这种跳跃有时有意外的收获(如古代的原子论),有时又不免变成臆断。哲学的长处和短处也都在这里。同历史上某些哲学家从外物类推及人,把人视为植物、机器的作法相反,叔本华以人为中心,把人的某一方面的因素加以膨胀然后泛化至万物,在此途中,同样有些头脑的想象物,这点无庸赘述。不过叔本华的本意却正是要驱除哲学中的臆断、虚构之物,如黑格尔的绝对理性。他说,“世界之谜的答案必须来自对世界本身的理解”4631654。他的理解就是意志。譬如面前有棵树,黑格尔皱着他那思辨的眉头说,它是世界理性的显现,叔本华则反驳说,这根本不是在它之外的理性的外化之物,而是它自身的生命意志的表现。

使人感兴趣的是,意志是世界本质的思想,是直接受了印度经典的影响,“那就是你”一语直接援引自《奥义书》。据说这本《奥义书》中有两段对话是叔本华常读而爱读的,并用来说明他的理论的核心思想。这两段对话是父与子的对话,一段是说父亲叫儿子从树上摘一只无花果,并叫他剖开,然后问他看见了什么,回答说他看见很小的种子。父亲叫他把其中的一粒种子再剖开,然后又问他看见了什么,回答说,没有看见什么,于是父亲就说道,那里面实际有你所看不到的至精微者,正是由于这至精微者,这一无花果树才能够挺然而生。它也就是宇宙万物的本质,那是实在,那是灵魂,“那就是你”。另一段对话是说父亲叫儿子把一块盐放入水中,第二天叫儿子把放在水中的盐拿给他看,但儿子探之水中而不得,因为它已全部溶解了。再尝尝水都是咸的。于是父亲说,盐还是在水里,只是你不能看见它,它是至精微者,宇宙万物的本质也就是它,那是实在,那是灵魂,“那就是你”。

印度哲人这种万物同一本质、同一实在的思想,叔本华全盘接受了下来,这本质、这实在即是生命的生命,灵魂的灵魂,抓住了它,也就从混乱的现象世界回到了世界之本质、之实在中来。

这本质、这实在,也就是意志。

人与世界的本质是意志。叔本华认为这是他获得的真理。他在获得了这个真理之后立即奔赴“美”的领域。因为在他看来,真的东西同时也就是美的东西。

譬如动物的雕刻之所以美,就是因为出现于我们眼前的就是构成我们本质的那一意志的欲求,这一欲求在雕刻的形态中是粗线条地以一种近乎离奇不经和粗犷凶顽的明显性表出的,不过是天真的、坦白的、无所掩饰的,而这正是我们审美观赏的兴趣所在。

当我们客观地观审动植物时,美的感受的产生,也是由于它们丰富多采、稀奇美妙的形态和举止显露着意志的各种程度和方式。

特别是音乐,它最普遍、最多方面地展现给我们看意志是什么。它表现出意志各种复杂的努力,表现它的欲求、满足、到新的欲求的过渡、永不休止的挣扎、奋斗、激动、沉闷、悲伤、焦灼的痛苦的感触,瞬时的解救,惊心动魂的如怨如诉……。叔本华说,音乐揭露着人类欲求和情感的最深秘密,因此它的艺术效果也最强烈。

不过在所有的审美对象和艺术形式中,也只有音乐是直接表现意志的艺术,其它则都是间接表现的,即都是通过各级事物的形式(形状、形态)和属性(叔本华又称之为理念)来表现的,是通过它们当中显露出来的普遍的力来表现的。如意志在砖石中就显现为重力、内聚力、固体性、硬性这几个最普遍的属性,建筑艺术的美也就在于使这些属性最鲜明地显露出来。他说,建筑物的质量若全委之于它原来的倾向,就会不停地向地面挤去,但这时也是意志表现的固体性起而抵抗,不让那指向地球的冲动有直接的满足,如横梁只有借助于直柱才间接地落到地面上,圆顶只有借助些桩子才能满足它指向地球的冲动等等。正是在这被强制的间接途径上,隐藏于顽石中的那些自然力才得以最明晰地,多样化地显露出来,除此之外,建筑艺术也就不能再有什么纯艺术的目的了。

不过建筑艺术的材料——砖石还只属于最低级别的意志现象。在叔本华看来,意志现象的级别越高也就越美,所以意志现象最高级别的人,也就是最美的。他说:“没有一个对象能够象美人的容貌和身段那样迅速地把我们移入审美的直观”4631655,这种美是意志在这最高级别上把自己顺利地显现于一个个体中的结果。但人要完全显露在他身上显现出来的意志,除了体形之外,还需一系列的动作。如果这种动作是纯粹符合动作的意图,符合意志活动的表现而没有多余的话,那就显出优雅的美。人的美就在于其体形美与优雅美的统一。

从意志这个角度来论美,无疑是个新角度,这是个一直被忽视的地盘,叔本华在这上面进行了细心的耕耘、浇灌,获得了一些令人注目的果实。特别是他的音乐哲学“使哲学界和音乐界对音乐的神秘力量的难题,产生了深刻印象”4631656。1854年瓦格纳致赠他一部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并称赞了他的音乐哲学。对于建筑艺术他也不乏灼见。当然以主概念泛化的方式来考察问题,或多或少总有所失。对叔本华来说,他也就或多或少贬低了美感的其他客观来源,如他认为建筑的美仅仅在于所表现的大自然的力,因而即使是匀整性在他看来也不是万不可少的,“就是废墟也是美的呢”4631657,由此木建筑也根本无艺术性可言,因为木料之中自然力的表出极微弱。

这上面说的还只是美感的客观来源。美感的获得还需要主观条件,这条件就是主体必须摆脱意志,因为譬如要在建筑中把握到大自然的力,主体就须全身心地浸沉于直观,这也就要求注意力不再集中于欲求的动机上,由此他说明了壮美、优美、媚美的问题4631658。但无论是美感的客观来源还是主观条件,这两个轱辘都是围绕意志而旋转的。

意志继续进发,就来到了“善”的领地。这里原先也是理性所占据的地盘,因为作为人类独有的理性,既有综览无穷事物的优越地位,那么用它指导人类也必将产生美德的行为。叔本华来到这道德的殿堂,则请走了理性而代之以意志。他说,理性诚然能够与美德结合,但也可以与恶行联姻,并且正因为如此,恶行也更为可怕。(叔本华把理性界说为构造概念的能力,即反省思维)。“如果一个恶棍以思虑过的狡诈,按一个思想精密的计划为他自己获得了财富、荣誉,甚至坐上了龙椅,戴上了王冠,然后又以最细致的诡计使邻国都陷入他的罗网,一个个压服了它们而自己却成了世界的征服者,同时他也不因为任何正义或人道的顾虑而有所动摇,而是以酷辣的一贯性践踏、摧毁着一切阻碍他计划实现的东西,毫无同情心地陷千百万人于各种的不幸,使千百万人死伤流血,……那么谁又看不到这样一个恶棍必然是特别合乎理性地从事他的勾当呢?看不到如在拟订计划时需要强有力的理智一样,在计划的实施时也要求理性有完全的支配力呢?”4631659所以叔本华说,理性与德行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即使某人由于神经问题而无法使他的行为受思想的指导,而是由眼前的印象来指导,几乎是按动物的方式来指导,这样人们虽说他是非理性的,但也并没有以此责备他在道德上不对的意思。

所以美德的源泉,与美感的来源一样,并不在理性,而要仍从意志的视角来探索。叔本华说,其实亚里士多德早在《大伦理学》中就明确说各种美德都坐落于“精神的非理性部分”中而不是在“理性的部分”中。人们之所以总是认为理性是美德的来源,是因为他们总是认为人的本质是理性、思维,认为人是“作为道德上的零而来到这世间上的,是在世上认识了事物之后,然后才作出决定要成为这、成为那,要这样作,要那样作的”4631660,而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是由于他的意志而是他”,欲求才是“他的本质的基地”4631661。认识仅仅只能影响按自己的内在本质所追求目的的手段而已,而决不能取消那个“欲求”本身。就如同一个人或是以莫大恩德施于穷苦无告的人,或是将同一金额用于田产的改良而获利,其本质是一个。因为他之所以把钱财施予穷人,是因为他坚信来世可以收回十倍于所施的总数。他只是在不同于前此的一条途径上来寻求他始终一贯所追求的东西罢了。叔本华从意志来说明伦理领域的每一个问题,譬如“懊悔”,就是事后知道按原先的错误概念行事而不能完全准确地与意志相符而发生的,而绝不是由于一个新的认识使一个人的意志有了改变的结果。“非义”则表明侵入了别人意志之肯定的范围。而崇高的品质呢?说明了对本来适于激动意志的对象而意志究不为所动,譬如他看到别人的幸福而并不感到嫉妒,看到妇人们的美貌而并不想占有她们。

美德既然不是来自于理性,那就是说,具有美德的人并不是用道德的说教或训条所能造就出来的,正如所有的美学,从来就没有造就出一个诗人一样。美德是由直接领悟到别人和自己的个体是同一个意志而产生的。譬如有这样一个具有美德的人,他虽然拥有一份相当可观的收入,但是它几乎都赠与贫困的人们,自己却缺这缺那,少了许多享受和舒适。他所以有如此美德,是因为他无庸逻辑推论就直接领悟到人我皆同一本体即生命意志,由此他才把别人的痛苦看作自己的痛苦,也才割舍自己的享受,宁愿自己缺这缺那以缓和别人的痛苦。叔本华就这样建立了他的同情伦理学或恻隐之心伦理学。

至此叔本华的意志就在真、美、善三领域一以贯之了。

意志在真善美领域颇为自在地驶过之后,最后终于找到了归宿,到达了目的地,但令人意外的是,这里是痛苦之所、悲观之地,从此处不时传出一阵阵人生痛苦的悲鸣。

意志怎么会导致如此结局呢?

这首先是因为意志即欲求,而欲求即痛苦。因为欲求总是因需要而生,需要又因缺乏、因对自己状况的不满而起,而缺乏、不满也就是痛苦。这欲求在人就如不能解除的口渴,所以人生来即有痛苦。

第二,人是千百种欲求和需要的凝聚体,如此多的欲求和需要很少能够得到满足。即使“一面有一个愿望得到满足,另一面至少就有十个不得满足”4631662,所以人总在痛苦的阴影之下。

第三,欲望永无餍足,需求无穷无尽,满足则瞬息即逝。欲求获得的对象“永远只是象丢给乞丐的施舍一样,今天维持了乞丐的生命以便明天延长他的痛苦”4631663。叔本华说,即使有人能够消除生存条件缺乏的痛苦,那么立刻也会有其它千百种形态的痛苦接踵而来,如性欲、狂热的爱情、嫉妒、仇恨、恐惧、好名、爱财、疾病……,即使这些又能够获得满足,那么痛苦又会穿上无名的烦恼和空虚无聊那件令人惆怅的灰色褂子而来,而当你撵走无聊时,前述痛苦则又将重新踏着原先的舞步跳进来。因而人生痛苦也就永挣不脱。

第四,每一意志的现象都要肯定自身,因而也就必然发生冲突斗争,从而导致痛苦。动物界中的猛犬蚁是这种斗争最触目的例子。当它被切断之后,头部和尾部之间就展开一场厮杀。头部以上下颚咬住尾部,尾部则力刺头部而勇敢自卫。而人把这种斗争暴露到了最可怕明显的程度,因此世间就成了同一个意志所有的个体之间自相斗争、自相屠杀的战场。叔本华说,“很大一部分人生本质上的痛苦都在这种个体对抗上有着它不断流的来源”4631664。而理性为了减轻这种痛苦而建立国家契约和法律也无济于事。一是国家还停留在离这目标很远的地方,二是个体间的争端并不是国家所能完全消灭得了的。即使消除了,纷争之神又将从外面作为国际战争而卷土重来。即使这国际战争也消除了,那结果将是星球上人口的真正过剩,这个结果的可怕的祸害现在还只有大胆的想象才能加以臆测。

最后,人生痛苦还来自于为意志服务的理性。抽象的概念、恼人的思虑常使我们难以忍受,带来我们精神的痛苦。动物无理性,所以也就无此痛苦。而且这种精神的痛苦要比肉体上的痛苦还要大得多,所以人在精神极度痛苦时要捶胸,扯发,目的就是要使痛苦转移到肉体,以驱散一个难以忍受的思想。

此处所论就似一块块冰砖冻石所垒成的一座深井冷宫,使人寒彻肌骨,不胜凄凉。总之,痛苦是生命本质的和不可避免的东西,人生简直是一种迷误。而且人生的结局——死亡又更增添人生的悲伤。叔本华说,人生的追求挣扎就如同吹肥皂泡,这肥皂泡无论吹得多大,最终也总是破灭。人生又似在灼热的红炭所构成的圆形轨道上不停地奔跑,直至死亡为止。

但幸好生命意志能够战胜死亡,它的办法就是繁殖后代。因此生命意志必然表现为“生殖的淫欲”,它是生命意志最坚决的肯定,因为只有它,人类才能永久地保有生命。生命意志以其全部的力量鞭策着人去繁殖,它在性冲动中把自己表现得最为强烈。所以我们见到在古代棺木的雕刻中有从集体宣淫,直至那些长着羊足的森林神与母羊性交的场面,这里是以最强调的方式在个体死亡中指出自然界不死的生命。所以我们见到希腊人在“法卢斯”(Phallus象征丰产的男性生殖器),印度人在棱迦中崇拜那“可说是意志的真正焦点的”性器官。

正因为生殖意志是最强烈的生命意志之肯定,所以性爱这件事就显得比人生其他一切目的都更重要。它占据了人类黄金时代一半的思想和精力,有时连最伟大的思想家也会受到短暂的迷惑,它会光明正大地闯进政治家的会议室或学者的书房。英雄也惟独对恋爱的叹息不以为耻。

但人的两性关系、恋爱、婚姻的外观不管如何神圣、玄妙,都是实现生殖、即实现生命意志的工具。而当事人则全然不知,他们幻想追求异性、恋爱、结婚等等必获无上幸福,而实际上他们只是为了两人所产生的特定的个体的生命而努力,因此在享乐达到之后即感失望,惊讶他们如此热衷追求的,除了性欲之外竟再也得不到什么。叔本华说,恋爱结婚的结局通常都是不幸的。正如柏拉图所说:“肉欲,你欺骗了多少人!”

由此不幸还带来了新的不幸,因为所生的新的个体仍摆脱不了痛苦的命运,再生了生命等于再生了痛苦,叔本华说,这也就是性行为与羞耻相连的理由。情侣们思慕的目光为何总是显得那么隐秘,那么畏惧旁人,那么偷偷摸摸,就是因为他们将使所有即将结束的穷困和悲惨的故事又传续下去。

人生如此的不幸,还能有解脱之途吗?还是有的。如实行禁欲,第一步就是自愿的、彻底的不近女色,不要性的满足。此处还表现于自愿的、故意造成的贫困、苦行,以使生活的甜蜜不来激动意志,使欲望之火无从点燃。又:谁要是达到对世界本质的完整的认识,即将狂欢与享乐、痛苦与折磨都看作只是同一个生命意志的不同方面,由此而产生一种不动心,由此导致清心寡欲、导致生命意志的否定,谁也就获得了解脱。另外还可从陶醉于审美观赏,特别是陶醉于音乐之途寻得瞬时的解脱。

叔本华由意志主义而悲观主义,显然是与黑格尔理性主义的乐观主义相颉顽,由此也提出一些本来被人忽视的问题,后来欧洲的悲观主义大多可从这儿找到根源。不过在他的体系中,原先形而上学上作为肯定东西的意志,最终在伦理上成了否定的东西,这两者之间的联结显然是不完满的,这在其他思想家那里是不多见的,他的对手黑格尔和后继者尼采都不是如此。

在痛苦的解脱之途上,叔本华显然不主张奋斗进取以改造外在环境而使人与之谐和,而是向内以消除欲念,即排斥外除法主张内省法。而且最终的目标又显得过于消极,它不是象西方的某些人追求与神的和谐,而且据他说与佛教的涅槃也有别,它是一个无。

叔本华的悲观哲学是叔本华这颗奇异的种子在时代所提供的特定土壤中的生长物。而这颗种子是他特殊的经历、遭遇所造成的。自小他即生活在一个父母不太谐和的家庭,他父亲是个具有商业头脑的商人,而他母亲并不喜欢商业社会,她是但泽市议员的女儿,富有文学才华,结婚时的年龄比他父亲小一倍。父亲性情暴躁、抑郁,而母亲则活泼、开朗,两者性格差距很大。而叔本华的性格,据他自己说,是遗传自父亲,因此他与母亲很早就埋下了不和的因素。母亲对他确实没有什么母爱,常告诫他不得夸夸其谈和有空洞的伤感,母子间的隔阂随着父亲的惨死(一般认为是自杀)而更加深了,父亲的死使他失去了唯一的朋友。他讨厌母亲周旋于文人雅士之中,跟旁人耍弄风情,母亲也无法容忍他孤癖、忧郁的性格、默想人生的凄惨。母子间由不和而成敌意、由敌意而变憎恨。当他将博士论文《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送给母亲时,母亲讥讽说,这本书听上去就象一本药剂师的处方书,说它根本不能销行;叔本华反唇相讥,说等到他的著作连堆破烂的屋子都不藏一本的时候,还会有人读它。1814年,他与母亲彻底决裂,此后再也未曾见面。

1805年,在父亲的意愿下被迫从商,是他一生中最暗淡的岁月,据称,他当时情绪忧郁、恶劣,几乎到了绝望的地步。

对他一生最大的打击还是他思想旅程的坎坷。从30岁他的学说体系的建立直至63岁出版《附录与补遗》这三十多年间,他的著作一直未引起世人重视,对于他这个极自信的人来讲,不能不因此而愤世嫉俗。不过他的著作赢得了歌德的赞赏,也唯有歌德器重他。反过来,这个世界上谁也不在叔本华眼里,只有歌德例外。但他还是批评歌德是“自高自大的人”,说他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无意义的消遣上。

1818年,他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写成后不久,他的生活又发生了一次波折。他在但泽投资的一家公司濒临破产,幸好经过一番搏斗,及时地把财产取了回来。为保障日后生活安全起见,他遂到柏林大学谋取教职,但这时的柏林大学完全是黑格尔的一统天下,结果又落得个使他愤愤然的下场。

有人说叔本华的悲观哲学,是由于他的著作未能为世人所理解和接受、失望之余所产生的变态心理所致,不过事实是悲观哲学先已产生,尔后才未为世人理解和接受。他的悲观哲学的产生有其时代的特定土壤,当时的欧洲,法国大革命已经逝去,“大革命的产儿”在演出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血剧后正在海角孤岛凋谢余生,波旁王朝复辟,神圣同盟建立,全欧洲蜷伏了,一切都黯然失色。在这种时代所提供的土壤中,叔本华这粒种子自然会发芽,生长,从而结出悲哀的果实——悲观哲学,而在1848年革命后的德国和欧洲更为暗淡的气氛中,它受到了人们狂热的崇拜和欣赏。

真正的哲学家多为怪人。叔本华尤其如此。他那长期的不得志以及孤独的生活所造成的孤癖、乖戾的性格,即使在哲学家圈内也是罕见的。据说他常被恐惧和邪恶的幻想所困扰,睡觉时身旁放着手枪,一听到传染病的谣言便吓得飞奔,公共场所总是带着只皮制的杯子以免传染,票据藏在旧信封中间,硬币藏在墨水台下。他天天到“英国饭店”吃午饭,有一段时间,忽然心血来潮,每餐开始,总是放一枚金币在桌上,吃完饭后,又放回口袋,跑堂问他这项仪式有何用意,回答说,这是一种静默的睹注,只要听到在这儿的顾客,不谈马、女人或狗,就把这枚金币投入济贫箱中。他的饭量很大,他的公式是消耗与供给应成正比。有一日一位陌生客人惊讶他的食量,他竟对那人说,我吃得比你多三倍,但我的脑力也比你高明三倍以上。晚餐他都要一瓶淡酒,以激发灵感,后来对酒又有了心得,认为酒是一个人智力的测验,一个酒量大的人,决不会是个傻瓜。

他一生对自己的祖国——德国抱轻蔑的态度,每天阅读伦敦时报,假如不是后来因为德国报纸登载关于他的新闻,他也许永远不会去光顾。这是受他父亲的影响,他父亲认为英国才是自由和理智的国土,甚至家庭布置和家俱都仿照英国风格。

对于美和艺术的欣赏,他达到入迷的程度。在德累斯顿,他常去参观有名的展览室,在一幅画前他可以连续注视几个小时,他说对待一件艺术品,你必须象对待一个伟大人物一样,耐心地站在他面前,等待他屈就与你讲话。

他极端痛恨噪音,尤其是小巷中的马鞭声,说它实在是最不可恕、最可恨、最可耻的噪音,夺取了人生一切的安静和思虑,说它闯入思想家的冥想境界,就如同一把利剑刺在身上,其破坏性之大,痛苦之甚,实难以言喻。这不禁使人想起康德对噪音的痛恨,康德甚至忍受不了邻居一只公鸡的啼叫而不得不搬了一次家。(看来思想家极需安静,而哲学家尤为敏感。)

叔本华有过一次疯狂的恋爱。但使人不可理解的是,他对女人的极端轻蔑是出了名的,甚至达到刻薄的程度。其中某些怪论是有感于其母的所为而发的,如说女人有浪费癖,缺乏诚实、正直的德性等等,他极其憎恨所谓“女性崇拜”,说女人地位的错置是社会状态的根本缺陷,由此缺陷而波及所有其他的部分,如路易十三以来,宫廷女人的奢靡浪费,带来政府的贪污腐败,由此腐败而引起法国的第一次革命,由第一次革命而导致以后所有的革命。他甚至还反对一夫一妻制。

他力倡禁欲主义,但他本人却从不打算实践。相反,他嗜食美味,极贪口福。他还格外爱争吵,对敌手动辄泼口大骂,除对动物的仁慈外(他是德国“爱护动物”的提倡者),在他一生中很难找到其它美德的痕迹。这可真是个天才与庸人的混合体。

他性情孤癖,文字却极清新,如行云流水。但这样一位思想家竟然又有点神秘意味,不但相信而且还津津乐道地推销他的相面术。说什么人的相貌,尤其眼睛是象形文字,从中可辨认出智慧的性质,眼睛分好几等,有的小如猪眼,黯淡无光,天才的眼睛则炯炯有神。而他关于读书、思考的妙论可又使人耳目一新。他说,终日只知读书的人,就和长期被重物所压的弹簧一样,精神弹力便要消失怠尽。因而他提倡独立思考,说那记录在纸上的思想,不过是在沙上行走者的足迹,我们也许能看到他所走过的路径,如果我们想要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则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他自信自己的学说是独立思考的产物,为此他极自负。这种自负在哲学家中也是罕见的。他认为只有他才发现了真理,虽说遭冷落而感不快,但他又自慰说,适合他哲学的时代定会到来,这个悲观论者唯独对自己学说的前景不悲观。而且还说,痛苦和失败对一个哲学家是很需要的,就象一艘船,必需由重物来压舱,否则船就成了风的玩物,极易倾覆。在晚年他也确实大大得到了补偿,他热切地收集、阅读所有关于他的报道和文章,各方的人士也前来拜访他,随着声誉的增加,他的为人也日渐和蔼,这位悲观论者是乐观地死去的。

叔本华,无论是他的学说还是生平,都有使人惊异之处。人们可以批评他,但不能忽视他。

刘金泉

一九八六年十月于复旦大学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苏〕Б·Э·贝霍夫斯基,刘金泉.叔本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苏〕Б·Э·贝霍夫斯基,刘金泉.叔本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苏〕Б·Э·贝霍夫斯基和刘金泉(1987).叔本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