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苏联社会科学机构

ISBN:17190·001

出版日期:1978-08

页数:306

字数:192.0千字

点击量:10492次

定价:0.9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苏联整个科学界,主要以苏联部长会议所属计委、科委、建委三个系统的科研教学机构为核心,再辅以群众性学术团体和组织等方面构成的(军界的除外)。据1975年的统计,苏联科研机构总数(包括高教机构)共5,327个,其中研究所和分所2,805个。苏联全部科学工作者总数(包括高校教研人员),1976年为1,254,000人,1977年为130万人。

在上述系统中,关于苏联社会科学的机构队伍情况,虽无完整的统计数字发表,但从1971年苏联科研人员按学科分类人数统计来看,粗略地计算,苏联社会科学队伍大体占科学队伍总人数一百万人的五分之一(20.6%),即20万人。如果按此比例推算,1977年苏联科学队伍总人数为130万人,则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人数当在25万人左右。即在苏联25,790万人口中每千人平均有社会科学工作者一人。这个比例是不算小的,苏联的社会科学队伍无论按绝对量和按人口比例看,都可以说是相当庞大的一支力量。

苏联1976年有高等学校859所,教师几十万人,其中颇大一部分是博士和副博士。近几年来,每年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人数都在70万人以上,如1977年为752,000人, 1977年的入学新生数已超过百万人。这是补充苏联科学队伍包括社会科学队伍的一个很大的来源。苏联科研和高教系统在培的研究生在1976年约为十万人(科研系统39,720人,高教系统55,937人),它每年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人数在二万名以上,如1976年底为23,646人(科研系统9,701人,高教系统13,945人)。据1971年的统计,在研究生中社会科学部分的比重约占22%,如也以五分之一的比例推算,估计每年科研和高教系统培养的社会科学研究生人数当在五千人左右,加上其他来源,苏联社会科学队伍每年补充的规模当在万人左右。

在苏联科学系统中,苏联科学院和各加盟共和国科学院是一支重大的力量。1975年苏联科学院指导160个以上的研究所和250个其他科研机构(如学术委员会),拥有16万名人员,其中不计兼职的科研人员到1976年底为42,951人。苏联科学院下属的与四个总学部(其中之一为社会科学总学部)地位相埒的西伯利亚总分院,1976年就拥有35,000名人员(包括新西伯利亚科学中心的23,000人),其中16,000人是科研人员,大体占其总编制的48%。苏联科学院为配合开发东部地区所设不久的机构:远东科学中心和乌拉尔科学中心,在1976年分别有科研人员1,976人和1,779人(均不计兼职)。除苏联科学院之外,各加盟共和国科学院的全体人员数少则二千人,多则数万人。按科研人员计,1976年土库曼科学院为883人(全体人员为2,035人),乌克兰科学院为12,500人。据不完全统计,1975年各加盟共和国科学院的全体人员数当有十余万名,科研人员至少在四万名左右。

在科学院系统中,社会科学部分究竟有多大规模,虽无完整的统计数字公布,但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仅以苏联科学院社会科学总学部及其所属四个学部而论,1975年共有91个研究所和学术委员会(占科学院410个科研机构的22%);其中研究所29个,学术委员会58个,其他4个。每个研究所和学术委员会的人数虽无从获悉,但以经济学部的非洲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总学部直属的世界文化史综合问题学术委员会为例,也可见其一斑。非洲所1976年有研究人员约四百人,下设14个研究室;世界文化史综合问题学术委员会有科研和领导人员79人,下设研究组和研究专题委员会。其他如远东研究所,其全体人员数至少在五百人以上,又如社会科学情报研究所(包括一所庞大的基础图书馆),最保守的估计,全体工作人员约近千人。因此,苏联科学院社会科学总学部的研究人员总数当在万人左右。此数还不包括西伯利亚总分院和苏联科学院地方分院以及各加盟共和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队伍的数字。据不完全统计,1975年西伯利亚总分院及其分院、苏联科学院地方分院共有社会科学机构32个(研究所13个,研究室10个,学术委员会9个);各加盟共和国科学院有社会科学机构148个(研究所75个,研究室8个,学术委员会46个,其他19个)。二者合计共180个,与苏联科学院91个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合计共有271个研究所和学术委员会等。所以,仅以苏联科学院和各加盟共和国科学院这一系统来看(不包括教育科学院、美术科学院等),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队伍至少有二、三万人。

必须指出,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发展社会科学部门,是为其对内实行法西斯统治对外实行侵略扩张政策服务的。例如,苏联科学院非洲研究所过去以研究历史、文化、语言为主,现在以研究现代非洲、特别是非洲的政治经济为主。新设的远东研究所更其如此,主要是针对我国,其次是日本。

苏联社会科学队伍中,被认为最精粹的是取得苏联科学院院士和通讯院士称号的那部分学者(各加盟共和国科学院也有自己的院士和通讯院士)。因此,在这一部分学者中,社会科学方面所占的比重具有战略性、表征性的特殊意义。苏联在列宁主义时代,对社会科学是极其重视,这反映在院士和通讯院士的总人数中社会科学方面的比重较大。1928年有院士85人,其中,社会科学院士40人,占42%。以后由于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院士和通讯院士的比重相对增加,所以,1917—1947年22次选举共选出的791人中,社会科学方面236人,占29.8%,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比例。自苏修叛徒集团上台以后,社会科学的院士和通讯院士的比重呈直线下降的趋势,甚至绝对量也有减少。1917—1970年共选出1,512名院士和通讯院士,社会科学方面为367人,占24.3%;1971年1月1日共有院士和通讯院士693人,社会科学方面为121人,占17.5%;1977年1月1日共有院士和通讯院士733人,社会科学方面为113人,占15.4%。苏修叛徒集团实行法西斯统治,扼杀言论自由和学术自由,使苏联的社会科学不仅在质上起了蜕变,而且在量上呈现相对萎缩的状态,由这一统计数字也可反映出来。当然,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比重急剧上升,与现代科技革命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但是,如果没有苏修叛徒集团的统治,苏联社会科学本来可以发展到更大的规模,何况现代科技革命带来的很多问题,尤其需要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大力研究不可。

苏联科学界有一套规模相当庞大的辅助性设施,这主要是指各种有关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这套设施当然绝大部分也是列宁斯大林时代的余荫,但是对于目前苏联社会科学来说,却起了不可或缺的物质技术基地的作用。

苏联在1975年有各种图书馆359,600所,其中:公共图书馆127,000所,科技和专业图书馆58,000所,学校图书馆182,000所,儿童图书馆5,000所。最大的图书馆如莫斯科的国立列宁图书馆藏书2,700万册。每个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的首都至少有一个大规模的公共图书馆,如格鲁吉亚国立马克思公共图书馆藏书800万册。在偏远地区还设有流动图书馆。苏联科学院的每个学部和研究所,各加盟共和国科学院、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关都有自己大规模的图书馆。苏联科学院图书馆藏书1,300万册,社会科学情报研究所的社会科学基础图书馆藏书700万册。科学院中最小的土库曼科学院中心图书馆藏书也有50万册。全国约50所大学和800所以上的高等教育机构均有自己的科学图书馆,藏书在几百万册的并不罕见。如莫斯科大学图书馆藏书600万册以上,列宁格勒大学图书馆藏书472万册以上。截止1976年底,全苏公共图书馆已增至131,100所,藏书总量达157,570万册;共有博物馆(包括分馆)1,321所。这些图书馆正逐步在采用现代化的电子技术手段。

苏联科学界也有一套相应的出版发行系统和一套可资利用的现代化宣传教育手段,如无线和电视广播网,电化教育网等。1976年苏联有202所出版社(其中,中央级56所,共和国和地方级146所,有些机关单位和学校也有自己的出版社)。1976年一年出版书籍和小册子84,132种,印数1,698,917,000册,计18,180,175,000印张,平均每百人659册。1976年一年出版刊物4,860种,共52,243期,一次印数187,572,000份,全年印数3,107,085,000份,计16,040,187,000印张,平均每百人73份。1976年一年出版报纸7,844种,共878,804期,一次印数168,994,000份,全年印数38,457,593,000份,平均每百人66份。苏联科学院直属的“科学”出版社,有工作人员5,000人,1976年出版2,200种书籍,1,300期刊物。总印数达55,500印张。实际上,苏联科学院各研究单位的书籍论文,远不是全部在“科学”出版社出版。苏联科学院非洲研究所,从1960年以来,它每年平均就要发表30种专著,与他所合出月刊两种。苏联科学院和各加盟共和国科学院每年发表的社会科学出版物当以千计。

必须指出,由于全世界科学文献的数量剧增,以社会科学文献而论,全世界每年出版的书籍和文章等,数以几十万计。因此,建立和改进社会科学情报业务,成为十分尖锐迫切的问题,在社会科学体系中把情报工作分出自成一个新的独立的方面,形成新的独立的系统,已成为今天社会科学本身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苏联科学院社会科学情报研究所成立于1969年,现在已发展为有近千名工作人员的全苏社会科学情报系统的中心。它除编内人员外,有720名教授和教师作为该所编外的文摘人员参加情报缩编工作,还有数十名最著名的社会科学专家参加文摘编委的工作。近几年来,以该所为基础纠集保捷等七个国家的社会科学情报中心开始建立所谓的国际社会科学情报系统,同时积极扩大与资本主义各国情报中心的联系。1976年该所已开始建立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广泛利用了电子计算机,现代复印设备和微型情报手段。目前,它的情报出版物有:28种图书通报刊物,反映25万到27万份世界各地的书籍和文章;16种文摘书摘杂志,对全世界三十多种文字的社会科学重要论著进行扼要的客观述介;除此之外,还有为数甚多的比较更高级的专题性概括性的情报资料出版物。所有这些情报出版物形成一个完整的情报出版物系统,对口大量发行,为社会科学界包括高教系统的教研人员服务。

最近二、三十年以来,外国社会科学界从事中国研究的机构和出版物数量迅速增长,有如雨后春笋。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研究中国的机构现有188个,日本有126个,苏联研究中国的机构比较重要的约二十多个,英国23个,法国17个,西德14个。在人员方面,美国研究中国的专家约有四千人,仅亚洲研究协会4,758名会员中专门研究中国的会员即达1,135人,《美国男女科学家》一书收录的华裔美籍中国研究者即达千人。日本研究中国的专家在副教授以上指名可数的目前至少有1,067人。苏联自己透露, 1972年有800名中国问题专家,甚至其中有200名是专搞我国台湾省问题的,这800人中有博士50名,副博士数百名。目前来看其总人数当已超过千人。

在出版物方面,从1644—1973年,共出版12,500种西文著作,其中英文9,000种,俄文1,300种,法文1,200种,德文1,000种。日本从1953年以来研究中国的重要著作即达一千多种。据威尔金森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培养出来的第一代史学家继续对中国历史进行的研究,就其质量和真正详细的研究范围来看,都远远超过了中国本身大量的研究,更超过了其他地方所进行的全部工作。”从1945—1970年21年研究中国的西文博士论文共2,217篇,其中美国1,401篇,苏联209篇。沙俄18世纪出过120种书籍研究中国,苏联1917—1965年约五十年共出专著约1,100种,1965—1975年十年至少出三百种左右。估计从1917年迄今当在二千种左右。

苏修亡我之心不死。苏修御用学者们近几年来对我国现实进行全面恶毒的攻击,对我国历史进行肆意的歪曲。他们扬言,“要从真正科学的马列主义立场出发详尽地研究当代中国的各种问题”,而且自吹自擂,说对于“世界上这个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形成以来的各个时期,无例外地进行了研究。对中国古代史、中世纪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中的多数关键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编写了许多教科书和综述整个历史时期的著作。……一些集体编写的巨著……的问世,证明苏联中国学家—历史学家的宏大队伍已经进入创作上的成熟阶段。”

为了知己知彼,我们不仅要研究苏联的一般情况,也要认真了解苏修对我国研究的状况。

本书是从英国《学术界1976—1977》中选译的,共收录苏联社会科学机构(包括有关的教育、文化机构)约一千个。此外,附有苏联科教系统的若干统计数字和资料,主要是从《苏联1975年统计数字要览》(苏联中央统计局编, 1976年版)、《苏联大百科全书年鉴。1977》(1977年版)、《苏联国民经济六十年》(1977年版)、苏联《国际生活》(1974年第5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季刊《国际社会科学杂志》(1973年第3期)、《苏联科学院通报》(1977年)、苏联《共产党人》(1977年第10期)、法国《东西方比较研究杂志》(1977年第1期)、苏联《社会科学》(1976年第1期英文版)、苏联《远东问题》(1972—77年)、美国《亚洲研究杂志》(1974年11月号)、苏联《亚非人民》(1976年第6期)等书刊中选译的。供内部参考。

本书由孙越生同志负责编译。

情报研究所基础资料组

1978年3月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苏联社会科学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8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苏联社会科学机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8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1978).苏联社会科学机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