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马尔库塞

MARCUSE

ISBN:7-5004-0499-9

出版日期:1989-07

页数:156

字数:66.0千字

丛书名:《外国著名思想家译丛》

点击量:8322次

定价:1.7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这位被欧美“新左派”运动奉为“先知”和“新左派思想守护神”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名字,在我国已不那么生疏了。至今欧美的一些30-40岁的中年人提起他的名字,对他在本世纪60年代源于法国、流行于欧美其他各国的青年学生造反运动中的巨大影响,仍然记忆犹新。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一个主要成员,他的思想已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对马尔库塞的思想评价众说纷云;有人认为:马尔库塞“把马克思主义修改到使许多人不再认为他们的著作可以同马克思主义相容的地步”;也有人认为马尔库塞是“发达工业社会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的理论家”;还有人认为马尔库塞的批判理论“是影响最大的最新的假马克思主义流派”,是“不知不觉地鼓励了一种无头脑的破坏性的抗议的态度”。这本小书是这众多评论中的又一个“不谐和音”,并以它在这众多赞扬或批评的“合奏”中的独特“音调”而引人注目。

勇于批判和富有理想精神,这是马尔库塞的两个主要特点。

马尔库塞为哲学设定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批判其他的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从20年代他在德国弗莱堡大学的学生时代起,哲学与现实政治就在这位前社会民主党党员身上如同孪生姐妹一般密切相连。而对象瘟疫一般迅速蔓延的纳粹主义浪潮,他大声疾呼要捍卫“欧洲哲学理性的内核”,把纳粹时代的资产阶级极权主义视为非理性主义的表现。可以说他作为社会“判家”的“先知”地位在他从事哲学之初就已奠定了。他的批判锋芒主要指向资本主义现代社会。在《爱欲与文明》一书中,马尔库塞采取了与马克思主义对心理分析所持的批判态度不同的立场,把弗洛伊德理论与“批判”方法相结合,从人的性欲与“异化”来解释人类文明。他指出:资本主义的现代文明压抑了作为人本质的潜在创造能力,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人是异化的,因此,人们是按照异化的行为方式行事,而不是按人本来所具有的内在感情和能力活动。在他看来,资本主义文明在“性解放”问题上存在着“多余的压抑”,而“死本能”——这个弗洛伊德首创的意志无意识冲动的心理分析概念,则是解释现代战争的有效工具,并且,它在全人类所有破坏性行为中都起作用,这种批判方式是独具特色的,但也显然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以经济利益作为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与文明的方法大相径庭。但是,其意在“批判”却是勿庸置疑的。

使马尔库塞从一个书斋式的黑格尔哲学的研究者转变为一个新左派运动“理论家”的契机,是《单向度的人》一书的出版。《大英百科全书》有关马尔库塞的条目中,也把他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批判称为其理论的“主要贡献”。马尔库塞悲哀地发现: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创造出了崭新的生活方式,满足了那些可能会反抗的人的需要,促进了人们与现存制度的同一。对这些现象他生动地描写道:“如果工人和他的老板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和游览同一个娱乐场所;如果打字员打扮得象她雇主的女儿一样漂亮,如果黑人有一辆卡德拉牌汽车,如果他们全都阅读同一份报纸,那么这种同化并不指出了阶级的消失,而是指出了为保持现存制度服务的那些需要和满足被下层人民共享的范围……”。马尔库塞认为悲剧在于:人的对正在被现存制度所同化这一点恰恰是茫然不知的。而这种现状就包含了自由主义为极权主义所取代的可能性。富裕社会凭借“大众传播媒介”如电视、广告、电影、广播等手段,消灭了从思想上颠覆和改变现状的文化,“人们成了文化机器上的齿轮”。人们虽然有了更多的闲遐时间,却因为被商业和政治所支配,结果仍然是不自由,仍然被控制。无产阶级被单一的资本主义经济管理体系所同化、吸收,为自己的工业生产力所奴役,革命意志减弱,双面人因而成了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的这种分析不可谓不深刻和广泛,但其中也时时让人感受到技术决定论的阴影和阵阵忧愁之情。出路何在!唯有依靠认识这种“单向度”威胁的“社会精英人物”,才有可能摆脱发达资本主义的这种整体控制。在马尔库塞的设想中,这些“精英人物”除了象他这样具有哲学思辩能力并用“醒世恒言”唤起民众的哲学家外,主要还包括激进的新左派大学生、嬉皮士、被社会抛弃而压在社会底层的人如流浪汉和黑人贫民、越南游击战士等,斗争方式则是“大拒绝”。可以这样说,马尔库塞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分析和批判是入木三分的,其中有不少值得认真思考和正确剖析的问题。但他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开列的“济世良方”是不成功的,他的革命理论转化为实践是失败的。这点已为60年代末欧美青年学生的造反运动所证实。

马尔库塞的一生中,其批判锋芒所指也不尽是资产阶级统治的资本主义社会。《苏联马克思主义》就是一例。他对苏联社会结构及制度的剖析,揭露了其制度官僚化的固有弊病,但这种批判的最大弱点是缺乏社会的具体分析,企图依靠一种纯粹的、未受污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提供判断苏联现实的标准,并重建苏联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联系。这实际上正反映了他的另一主要特点:即充满理想精神,但这种精神却又常常是青年黑格尔派观点的再现。

马尔库塞从青年时代接受马克思主义起,就带有自己独特的“创新”色彩。他追求一种“能超越特定时间和地点及特定思维结构的说明”,这实际上是本质范畴(概念)的同义词。因此,他的早期著作就具有浓重的“思想概念决定现实”的黑格尔哲学的气味。这个特点极大地影响了他对哲学史上一些伟大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康德和黑格尔的理论阐述,这也许与他早年醉心于黑格尔哲学有关。以后他对实证主义的批判和对马克思主义的赞扬也正是立足于这样一种本质主义的会场。马尔库塞对资产阶级现代文明的分析批判正是这种观点作为理论指导的。他的结论是:精神界(本质上存在)与物质界(外部世界)的分裂,正是资产阶级文化的特点,资产阶级只有凭借政治化使个体屈服于社会制度才能保留现存制度,这也恰恰是对(精神)内在世界中个人仅有的一小块自由领地的攻击。自由和幸福紧密相连,资产阶级时代这种对自由的限制,实质上也就是对幸福的限制。

重视哲学的力量,注重对人的欲望、行为与痛苦、自由与幸福问题的探讨,这正是马尔库塞多年来力图把马克思主义与自己的导师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并因此而与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派把理论夸大为改造社会的巨大力量的观点相象。如同马克思指出的那样,这是把仅仅是理论推论的因果效用夸大成了社会的力量。这种“批判”的实践固然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及其人们的愿望与焦虑,但是把哲学的批判视为一种自我实现的“绝对理念”只能说是对精神力量的一种“理想化”。这使得马尔库塞以后对马克思关于资产阶级社会和经济的分析的解释同样带上了“理想化”的色彩。这样,不知不觉之间,马克思“变成了”黑格尔,能够改变现实和思维局限性的“绝对精神”又在《资本论》中被马尔库塞重新展现。这种青年黑格尔派的理论特征构成了把握马尔库塞一生主要著作思想脉络的主线。

《爱欲与文明》与《单向度的人》可以说代表了这种理论特点的新发展和具体化。在《爱欲与文明》中,马尔库塞用异化和人的性欲来解释人类文明,爱欲成了人类一切事物的中心和理解异化的社会制度的核心;这无疑是费尔巴哈把“爱”视作理解人的要素的观点的现代化。《单面人》虽然已不再使用明显的马克思主义的范畴,但是对现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的青年黑格尔派式的分析仍然处处可见,并导致他完全忽略民族传统和其他文化的非技术因素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悲观地把英美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与纳粹的极权主义相提并论,急切地希望用一种“纯粹的”“理想的”社会来取代目前这种技术垄断一切并为资产阶级作为控制手段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摆脱异化状态,取得人的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社会批判家加上浓厚的青年黑格尔派气息的“理想精神”,似乎可以大致勾勒出马尔库塞这位本世纪西方社会革命理论和实践大师的主要形象。正因为马尔库塞始终不渝地对一切进行“批判”,他才成为一个人们普遍承认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人物,而不管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也不论你是喜欢他还是憎恨他。但是这种“批判”由于这位批判家的哲学和理论上的原因,往往又是“激进的”或充满理想色彩的。批判的深刻性常常伴随着理论上的空想和浓重的思辩气息,这些注定了他的理论观点会成为人们的兴趣中心和争议的焦点,也注定了这种理论的实践道路将是坎坷不平、充满曲折的。

本书作者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就代表了那种对这位社会批判家的思想进行“批判”阐述的观点。他的观点具有分析哲学家特有的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的特点,因而在众多的评论介绍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思想传记的著作中独树一帜,别具特色。麦金太尔对马尔库塞一生的主要思想和著作作了系统的、概要的介绍。这本书篇幅不大,但却能从历时性角度,把马尔库塞与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进行比较,着重分析马尔库塞的理论渊源和特征;作者还从共时性角度把马尔库塞放在与弗洛伊德及当代各哲学流派的关系中进行考察,探讨了马尔库塞的理论成为西方新左派运动“革命圣经”的原因。同时,如同本书的副题所说的那样,作者又对马尔库塞的观点展开“辩驳”。这个特点表现在各章结构安排上的“一分为二”,每章前半部分是介绍马尔库塞的观点及其形成史,后半部分则以评论分析为主(当然,偶尔也有夹叙夹议的形式),这点提请读者注意。

作者始终站在自己观点的立场上,对马尔库塞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批判。纵观全书,作者的态度是力图做到客观公正,并是十分严肃认真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在阅读这本评传时,大可不必全部接受作者的观点,但麦金太尔的独特观点及其对马尔库塞思想的系统介绍会给人以某种启迪,并有助于我们全面研究马尔库塞这位当代西风云人物的理论与思想,也有助于我们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这也正是这本小书值得一读的原因所在。

译者

1987年12月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邵一诞,余明.马尔库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邵一诞,余明.马尔库塞.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邵一诞和余明(1989).马尔库塞.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