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学习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

ISBN:4190·063

出版日期:1980-11

页数:321

字数:158.0千字

点击量:10901次

定价:0.91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已经有三十年历史了。在向现代化目标的前进中,回顾三十年走过的道路,哪一段比较顺利,哪一段受过挫折,有哪些成功的经验,有哪些失误的教训,就这一切进行认真的分析,十分必要。其意义不仅在于总结过去,而且可以对今后的工作起到借鉴、指导的作用。而做好这件事,一方面要根据以往的实践和积累的材料,同时也要掌握科学的思想理论武器。其中,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有着重要的地位。

这本书,包括《<资本论>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节录》和对第二卷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的三篇文章,就是为了这一需要而编写的。

也许有的同志会感到不好理解,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与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直接联系。的确,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作为《资本论》中的一部分,与这部宏伟著作一样,是一个多世纪以前马克思从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中所产生的科学成果。然而,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说,“……社会生产过程既是人类生活的物质生存条件的生产过程,又是一个在历史上经济上独特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过程”。4948523《资本论》中研究的,虽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不过,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这种人类历史上特殊的社会经济形态,在对其性质、特征以及形成和发展规律的论述中,始终注意了它的一般物质生产的基础,从而大大超出资本主义界限,涉及了人类社会生产的一般规律,使之具有十分宽广的科学意义。

《资本论》第二卷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考察资本在运动中的形态变化。循环、周转、再生产三篇,要点在于说明资本运动的连续性,资本运动的速度,资本运动的条件。这些概括起来,就是资本的流通,是包括生产过程在内的总流通。第二卷从流通过程进一步阐发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揭示了它内在的深刻矛盾。但是,假如撇开资本主义的形式,那末马克思论述的流通过程的许多基本原理,对于其它社会化生产也适用。在整部《资本论》的思想体系中,第二卷阐述的流通理论,其适用程度可说最为广泛。特别是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主要是说明进行社会再生产需要具备的条件,也就是说要保持一定的比例。无疑,任何社会性的生产活动,都是不能离开这个最基本的客观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实践也无例外。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指出:“马克思的再生产公式决不只限于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它同时还包含有对于一切社会形态——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发生效力的许多关于再生产的基本原理。”4948524这一评价应该说是十分中肯的。

当代世界经济的状况与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时候已有了显著的不同,但是由《资本论》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并未因时光的流逝泯灭它的重大价值,而是在历史进程中继续闪烁着科学的光辉。许多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表明,符合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原理,保持协调的比例关系,国民经济才能获得持续高速的增长。而经济结构不合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比例失调而大起大落或停滞不前,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违背了这一基本原理。

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以比较困难和复杂的局面为基点起步的。其中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和轻工业薄弱,重工业过于臃肿,而重工业内部又发展不平衡。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两部类比例关系的失调。为此,党中央确立了包括调整在内的八字方针。然而,我们还应进一步看到,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并非自近日形成。“四人帮”为虐下的大混乱先不去讲,向上追溯到五十年代末与六十年代初,由于片面追求钢铁和其它重工业产量的高指标,忽略了各部门的协调发展,致使经济结构畸形,比例严重失调,造成尔后困难的经济局面。结果,不得不以三年时间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情况才有了很大扭转,但是,偏重于重工业而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倾向并未完全克服。总的来说,比例关系不协调,是我们由来已久的老问题。再从对于经济效果的讲求来看,资金的循环和周转长期不为人所重视,存在着循环缓慢、周转不灵、资金占用效果差的弊病。

造成经济结构不合理以及经济效果差的原因存在于多方面。多年来我们实行以行政手段为主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在国家计划调节的同时不注意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缺乏一种对比例关系自动予以平衡的经常的力量,不能不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然而,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带来的影响,也不应该低估。过去一个较长的时间里,我们将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虽然早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毛泽东同志就注意到处理好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关系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发展国民经济应以农轻重为序,但是,我们在对待比例关系的问题上,还是习惯于依照外来的某个固定的模式行事。那种以重工业为中心和基础,从生产资料的生产开始去实现工业化的理论,一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此外,长达几千年的封建自然经济,使得官工官商的、宗法式的、小生产者的经营方式以及经营习惯,不可避免地会带到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中来。我们往往对于从生产中、从劳动消耗上取得经济效果注意得不多,对于从流通中、从周转时间上取得经济效果则注意得更少。

总之,实践表明我们没有能运用好再生产理论和循环周转理论,也就是说,还没有完全掌握以社会化生产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流通规律,尤其是社会生产两大部类间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复杂的联系。理论上有欠缺,很容易导致思想认识发生偏差,最终又造成我们经济实践上的失误,助长了经济肌体中的弊病,使我们至今处在不发达的状态,几度尝受挫折的苦果。

由此可见,必要的理论水平和相当的理论素养对于一个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过去我们学习《资本论》时,一般比较地着意于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论述,而对社会生产一般规律的分析却较少思索。这是与以往多年中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时代特点、社会气氛有关的。因为强调抓阶级斗争,强调防止资本主义复辟,阅读《资本论》,注意力显然集中在揭露和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关章节,领会时也旨在认识这一制度残酷、黑暗的特征以及必然被埋葬的历史命运。所以,诸如剩余价值的榨取、无产阶级贫困化等论述,比较地为人熟知一些;至于资本的循环、周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等思想,似乎离现实斗争较远,用处不大,懂与不懂无关紧要。特别是“四人帮”独霸理论阵地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被搞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甚至变成服务于反革命政治目的的工具。生活于这种被毒化的理论空气中,我们的同志很容易受到简单化,庸俗化、实用主义等恶劣学风的影响,包括学《资本论》这样成体系的科学著作,也难以完全避免。

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战士,《资本论》本来应是必修的课程。但是就干部队伍的普遍状况来看,可以说,《资本论》的学习并未摆到应有的地位,对第二卷所着重阐述的流通理论的学习,更是薄弱中的薄弱环节。

今天,那种不重视也不需要经济科学的时代已经过去。正在向前推进的现代化建设,要求关于经济结构、经济效果等方面的理论作为科学依据。与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无产阶级革命年代不同,在以实现现代化为工作重点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对《资本论》的学习也应注重于其中有关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的论述。尤其现阶段,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还是商品经济,社会生产中同样存在着物质补偿与价值补偿两重关系,存在着它的实现条件问题。《资本论》第二卷中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第三篇,正是从理论上讲清楚了这些问题,所以应作为我们学习的重点。其次,第一、第二篇也建议同志们读一下。因为弄懂资金循环、周转的规律,对于提高经济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这里还需要指出一点,马克思再生产原理中关于两大部类的规定,确实是极宝贵的思想遗产,这样的划分是一种很高程度的概括,现实经济活动中各部门间一些具体的、复杂的联系过程则被舍象掉了。特别是,自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问世至今,世界经济的形势有了巨大变化。在科学技术进步基础上,劳动生产率迅速地、大幅度地提高,给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带来深刻的影响。现代发达的工业化社会中,一些属于非物质生产的部门不断扩大,无论从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转所起的作用,还是从其收入量占全部国民收入的比重以及在其中就业的人数来看,都表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商业、金融、交通和通讯、城市公用设施、服务以及旅游等,这些部门的兴盛是整个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当其扩展到相当的规模,又越加成为经济总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保证和先行的意义。这样,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由于现代经济中新的特点,需要适当地发展和丰富。这是应由经济理论工作者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八八五年十一月,恩格斯在致尼·弗·丹尼尔逊的信中写道:“我不怀疑,第二卷也会使您象我一样感到高兴。在这一卷里,理论阐发得确实是精辟高深,庸俗的读者是不会花力气去深入领会它们并坚持到底的。”4948525《资本论》第二卷是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遗稿整理出版的,与第一卷相比,带有很大的手稿的特点,一些地方论点较为分散,不易读懂和掌握。再者,我们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一般年龄都比较大了,担负的工作又很繁重,学起理论来无论在时间还是精力方面,都有一些困难。这就需要有较大的决心,舍得拿出时间,肯于花费气力。只要坚持不懈地学下去,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当前正在兴起的,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重新学习的热潮。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是重新学习的重要内容,社会科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也同样重要。可以相信,随着重新学习的深入,在各级干部当中,理论兴趣会越来越浓,理论修养会越来越高,大批肯埋头实干又善理论思维的优秀人才会相继涌现出来。我们党一定能出色地完成现代化建设这一伟大实践的理论准备,以新的姿态和新的面貌奋斗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时代。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学习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学习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1980).学习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