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英国

ISBN:3190·064

出版日期:1987-04

页数:422

字数:289.0千字

丛书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丛书》

点击量:9626次

定价:2.3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当代英国的经济和政治矛盾是在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的根本变化、资本主义总危机加深和科学技术革命这样一些全球性变化的决定性影响下展开的。这些矛盾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有的。但与此同时,在英国,它们又具有为其全部近代史和现代史所决定的特点。

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指出: “整个说来,现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迅速是从前远不能相比的,但是这种发展不仅一般地更不平衡了,而且不平衡也特别表现在资本最雄厚的国家(英国)的腐朽上面。”4949112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英国依旧是居于美国之后的帝国主义大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似乎占有牢固的地位,然而正是在战后时期,那个随着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就开始了的、而后则时强时弱地发展着的漫长历史过程的结束阶段终于来到了:英国由“世界工厂”、最大殖民帝国宗主国变成一个按其实力和影响来说已同现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属于同一等级的资本主义国家。

最近几十年,人们作了特别紧张的努力,以使在过去几个世纪所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政治标准适应变动着的世界发展条件,并寻觅英国在世界中的新位置。这种适应是拖延时日和令人痛苦的。同时,迄今为止,历史包袱仍在颇大程度上影响着英国统治阶级的政策。在国际舞台上阶级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科学技术革命的长足进展和英国工人阶级政治力量的增长的形势下,英国资产阶级在决定其各种经济、政治、社会或军事问题的方针时,就其以往几个世纪所积累的经验来说,与其说是长处还不如说是障碍。

这个使经济和政治适应于现代条件的过程的复杂性表现在:英国在重要经济指标方面逐渐落后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政治力量日益激化,社会冲突也日益尖锐化。在对外关系领域方面,国际生活实践不止一次地暴露出英国外交方针同当今世界现实之间的极大脱节。

当然,决不能象资产阶级书刊中经常所说的那样,据此就永远给英国戴上一顶西方世界“病夫”的帽子。“有病的”是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从历史角度来看,那些使这种制度感到万分痛苦的矛盾的“震中”是经常移位的。与此同时,也没有理由否认,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链条中,首先在经济领域,英国过去是、现在暂时仍然是相对薄弱的一环。战后英国的全部历史,特别是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英国社会的发展都证明了这一点。

五十至六十年代,英国还只是粗显轮廓的许多消极现象,在最近十年表露得更加清楚了。例如,贸易和国际收支赤字,开始人们把它看作是短期经济不景气的暂时现象,但后来逆差持续不断,这就日益显示出长期来英国经济地位的削弱。经济政策在抑制与刺激增长之间的频繁转向使英国统治集团至今得以暂时避免深刻的经济震荡,但与此同时,这种对六十和七十年代有代表性的优先考虑短期而不是长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节的经济政策,不但没有促进反而是阻碍了经济现代化过程。

七十年代初的危机,资本主义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崩溃和能源问题的尖锐化,1974—1975年深刻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使那些多年来尚能得以缓解和藏匿的矛盾尖锐起来。这表现在再生产条件恶化、通货膨胀与失业同时迅速增长以及经济长期停滞等方面。过去几十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节措施的无能为力迫使统治集团——特别在1977年保守党人重新掌权之后——转而采取日益严厉的方针,以通过牺牲劳动人民利益的“节约”来解决经济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过去十年英国阶级斗争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自1926年著名的总罢工以来所未曾见过的水平。同时,特别在大工会中工人运动进一步向左转,工党的左翼大大加强了。1973—1974年冬,正值能源危机炽烈之际,由于基本阶级力量直接冲突的结果,希思的保守党政府倒台了。七十——八十年代之交,在撒切尔政府上任之后,英国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更深刻的社会-政治冲突条件已经开始形成。因此,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的特点是英国社会在经济和国内政治领域中的矛盾明显的尖锐化了。

这个时期在对外关系方面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现象。第一,持续于整个六十年代的,在英国同它的以法国为首的大陆邻国之间,就英国在西欧帝国主义中心的作用和地位问题的深刻冲突最终得到了解决:1972年1月22日签订了关于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协定。这样,正如后来的事志所表明的那样,英国对外关系转向“欧洲化”的长期趋势明显加强了。第二,关于两种制度的不同国家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执政的保守党人的政策中呈现了同内政方针上一样的“严厉”和右翼极端主义因素。这个时期,特别在撒切尔执政期间,英国跟随美国尽力使军事对峙升级,增加军费开支,表示愿意在自己的领土上部署美国的新式核武器系统。与此同时,应当强调指出,在1974—1979年工党执政时期,它曾相当积极地参与了缓和过程和国际合作。

上述复杂和矛盾现象正是本书所要进行考察的。依靠苏联和外国学者,首先是马克思主义者在一般帝国主义问题方面的大量研究成果,借助七十年代出版的有关英国经济和政治问题的著作,凭借最近几年丰富的文献资料和统计数据,本书作者集体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考虑到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来全面分析英国在世界中的现今地位,英国社会的基本经济、社会和政治特点,并希图判明其今后发展方向。这一任务决定了本专著的结构。除了分析英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原因之外,书中还考察了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生产力的特点,垄断资本结构中的变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节经济方面的新趋势,七十年代经济矛盾的尖锐化,对外经济关系结构中的变化。本书考察的英国社会的社会和政治问题——社会—阶级结构、劳动人民的地位和斗争、国内政治生活中的变化——可以看作是对一九七二年出版的《英国》一书的延伸和发展。本书最后分析了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英国外交政策的关键问题。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苏〕С·П·马德佐耶夫斯基,Е·С·赫辛.英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苏〕С·П·马德佐耶夫斯基,Е·С·赫辛.英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苏〕С·П·马德佐耶夫斯基和Е·С·赫辛(1987).英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