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福克纳评论集

ISBN:10190·017

出版日期:1980-05

页数:291

字数:215.0千字

丛书名:《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

点击量:10030次

定价:0.89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是美国现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从二十年代起,美国出现了“南方文学”这样一个流派,福克纳是这个流派的无可怀疑的主要的代表者,他也有一大批追随者与模仿者。自从福克纳获得一九四九年诺贝尔奖金以来,美国文艺界对他的评价越来越高。今天,他是美国被评论、研究得最多的一个作家。

福克纳不但在美国,在整个西方也被认为是乔依斯以后最突出的现代派小说家之一。在法国,早在三十年代,当美国的批评家还拿不准应该如何估价福克纳的时候,萨特与马尔洛就著文推崇过福克纳。在英国,老作家理查德·休斯为《喧嚣与骚动》英国版作序,对该书的写作技巧作了高度的评价。在意大利,二次大战后,福克纳成为一些新兴作家模仿的榜样。五十年代福克纳去日本讲学,使日本对福克纳的介绍与研究掀起热潮。六十年代,苏联、东欧也加强了对福克纳作品的翻译与评论。据了解,福克纳对拉丁美洲、亚洲与非洲的文学界,也有着程度不同的影响。

福克纳的创作之所以受到如此广泛的注意,不是没有原因的。从许多方面看,他都是一个独树一帜的作家。他的题材、构思的独创性以及他的特殊的艺术风格使他在瞬息万变的西方文学潮流中,象一块屹立不动的孤独的礁石。

从所反映的题材上看,福克纳创造了一套“约克纳帕塌法”世系。这套小说规模庞大,人物众多,时代漫长。福克纳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二百年来美国南方社会作了写照。南方社会的变迁,各阶层人物地位的浮沉,各种类型人物精神面貌的变化,都可以在这里见到映影——当然,这种映影主观色彩很强烈,有时甚至是扭曲的。

从表现人们的精神状态看,福克纳反映了现代西方不少知识分子普遍感到苦闷的一些问题。作为一个眼睛常常向后看,对过去时代显然有所眷恋但又有所批判的敏感的作家,他所反复描写的南方种植园主世家飘零子弟的精神苦闷,也恰好可以与西方一些思虑重重的知识分子(而且也不仅仅是知识分子)的烦恼相通。象如何对待祖先传下来的有罪的历史负担、如何保持自己精神的纯洁性、在何处寻求精神上的出路等等,这都是福克纳创作中不断提出与探索的问题,也恰恰是使西方一部分知识分子感到困惑的问题。正因为如此,他们认为福克纳表现出了他们心目中的时代精神。

从艺术表现手法上看,福克纳也有很多独创性。他在乔依斯以后进一步运用“意识流”手法,在发掘人物的内心生活上达到一个新的深度。他尝试各种“多角度”的手法,以增加作品的层次与逼真感。他运用“时序颠倒”的手法,借以突出历史与现实的因果联系。此外,他还采取“对位式结构”、“象征隐喻”等艺术手段,企图使他的作品象万花筒般繁复、杂乱并且引人入胜。在语言风格上,他想突破常规,试图通过晦涩、朦胧、冗长、生硬的文体来取得特殊的效果。这些手法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应当如何评价,这都是可以研究的。但西方评论界几乎毫无例外地认为,福克纳在探索新的艺术手段方面,的确作了认真的努力。

福克纳作品中存在着一些残暴行为与性变态心理的描写,某些批评家曾因此认为他是一个颓废的甚至是反动的作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批评界一般都不再持这种看法。他们认为,尽管福克纳作品中有一些骇人听闻的场面,但总的来说,他还是一个扎根于美国乡土,对普通人怀有深挚感情的作家。他们认为,他在远离金钱文明的“原始人”(印第安人、黑人、儿童)身上找到了纯洁的道德力量;并说,他之所以写违反人性的事物,是因为他希望这些事物不再存在。

福克纳的创作在西方如此受到重视,作为想对西方现代文学有较全面的了解的文学工作者与文学爱好者,自然不应忽略这样一个方面。我国过去无论是介绍福克纳的作品还是对福克纳的研究,都很欠缺。编译本文集的目的就是想在一定程度上填补这个空白。当然,最好的填补办法还是把福克纳的代表作迻译过来,让读者自己作出适当的判断。

下面,把文集中所收的论文与资料的情况作一交待:

文集的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对福克纳创作的总倾向的较全面的研究与评论。通过排列的次序,也大致可以看出福克纳评论历史本身的发展趋势。奥唐奈的《福克纳的神话》是一篇开拓疆域性质的文章。现在看来,他对“象征”在福克纳作品中的地位作了过分的强调。马尔科姆·考利的《<袖珍本福克纳文集>序》是一篇公认的重要文章,现在收入本文集的文章经过了作者新近的修订与补充。但是,克林斯·布鲁克斯也曾指出这篇文章的片面之外,他认为,考利把福克纳小说中人物的阶级关系,作了简单化的分析;在他看来,复杂的作家从来也不是从概念出发观察世界的。罗伯特·潘·沃伦在肯定考利的功绩的前提下,又提醒人们注意福克纳创作中的另一些重要方面。他文章的最后那个警句曾引起许多人的深思。艾肯与贝克则着重研究福克纳的艺术表现手段。以上这些,都是研究福克纳不可不读的文章。

文集中除了收入有定评的重要论文外,也选收一些论点不同的文章。例如,芬克尔斯坦认为,福克纳就是南方复旧势力的代言人。这样的文章似乎也能促使我们从各方面思考一些问题,避免作出不够恰当的结论,因而也是有参考价值的。

文集的第二部分是对福克纳几部重要作品的分析性论文,可供我们进一步研究福克纳时参考。文集中没有更多地收入分析其它重要作品(如《八月之光》、《我弥留之际》、“斯诺普斯”三部曲、《寓言》、中短篇小说)的文章,固然是因为本书篇幅有限,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福克纳的作品基本上都没有译成中文。在读者未读原著的情况下请他们先看太多的有关评论,恐贻本末倒置之讥。

文集的第三部分是介绍福克纳的评论、评价情况的文章。我们不能一一阅读这个领域内所有的重要论文,但是通过间接介绍,对它们的论点也大致可以有所了解。这对我们思考问题,不是没有帮助的。布鲁克斯文中着重批评了“象征贩子”。“象征”固然在福克纳创作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但是否系主要方面,或是唯一的方面,的确值得研究。

文集的第四部分,是福克纳自己谈生活、艺术与创作的第一手资料。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说是一篇有名的文章,从中可以看出福克纳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看法。吉恩·斯太因的访问记在同类文字中算是内容最为充实具体的一篇。在这里,福克纳一反过去保持缄默的习惯(这一习惯也许就是从这篇谈话起抛弃的),介绍了不少关于自己生活、创作与文学渊源的情况。这是一份有用的资料。

文集的最后部分是有关资料。由于我国对福克纳的研究、介绍还刚刚开始,这部分的资料也相应比较简略。

文集编辑过程中,得到外国文学研究所有关同志的支持与鼓励,得到兄弟单位的大力帮助,谨在这里表示感谢。

一九七九年七月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从刊编辑委员会.福克纳评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从刊编辑委员会.福克纳评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和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从刊编辑委员会(1980).福克纳评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