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海明威研究

ISBN:10190·028

出版日期:1980-11

页数:327

字数:243.0千字

丛书名:《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

点击量:11218次

定价:1.05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海明威这个名字,我国读者并不陌生。不少人知道他是美国现代大作家,国际上负有盛名。在我国,他的作品解放前就有过介绍,解放后又有新译。他的《永别了,武器》(旧译《战地春梦》)、《丧钟为谁而鸣》(旧译《战地钟声》)和《老人与海》,许多人是熟悉的,或者听说过。但是,海明威是一位怎样的作家,他的基本倾向是什么,他的独创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他何以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的分析和研究是不够的。现在编选这本集子,目的是介绍美国和国际评论界部分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以便我国读者深入了解海明威的思想和艺术。

我个人认为海明威的创作有三个特色,也可以说是三个方面的创造。首先,海明威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描写了两次世界大战。欧美现代文学中,描写世界大战的作家并不缺乏,问题是有没有自己的创造。海明威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负过重伤,他对那次战争的印象很坏,象当时欧美许多反战作家一样,用怀疑、否定的态度去描写它。他的《太阳照样升起》和《永别了,武器》都带有强烈的反战情绪。他的特点在于他把这场掠夺战争看成残酷的、冷漠的社会现实的一种表现,这样,他的憎恶和否定就不限于战争,而扩大到资产阶级社会及其精神价值。这样的主题显然比一般的反战小说高出一筹。不仅如此,海明威从厌恶战争、怀疑社会出发,锻铸成一种苦痛到了麻木程度,除了个人感觉、别无可信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它反映了资产阶级文明崩溃时代的社会精神面貌。如果我们不要求一个资产阶级作家提出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案的话,那么,应该承认海明威这种态度和倾向有相当的真实性。海明威正是由于这一点成了二十年代“迷惘的一代”的歌手。

西班牙内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海明威支持年轻的共和政府,他的反法西斯主义的立场是明确的。他认为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他从民主主义的立场出发,在作品中妥善地处理了个人与全局、爱情与责任之间的矛盾,与他二十年代的反战小说迥然不同。不过,他仍然有他自己的方式。他在《丧钟为谁而鸣》中描绘的不是一幅黑白分明的画面,在他的笔下,反法西斯阵营并不因为它反法西斯就一切都美好,应当用瑰丽的彩色加以理想化。不,在他的世界中,我们看到,既有朴质的西班牙农民,即反法西斯的基本群众,也有自私、卑劣的游击队长,即无异于内奸的领导;主人公既有强烈的正义感与责任感,又有无法挽回危局的失败感;支持共和政府方面的国际军事领导机构内部不协调,又面临巨大的客观困难。这一切都镶嵌在一场混乱的战争背景上,表现出作者对战争的根本看法。虽然西班牙批评家阿·巴雷亚指出海明威描写的西班牙有许多失实之处(《不是西班牙,而是海明威》),但海明威还是以其独有的方式表现了这次战争的复杂性。

描写战争是海明威创作的一大题材,由于他独创性的处理,他两部分别描写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成了现代世界文学名著。

海明威的思想是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发展变化的。他笔下的二十年代那些生活目标被战争摧毁的主人公,到了三十年代以后发展成为一种坚强不屈的性格,即所谓“硬汉子”。这是海明威创作的第二个特色。他喜爱的斗牛士、猎人、拳击家和渔夫都是这种人物形象。他们或者为了保持个人的荣誉、职业的尊严,或者为了生计,表现出临危不惧、与厄运斗争到底的“硬汉子”精神。把这种精神升华到寓意高度的是《老人与海》,小说主人公桑提亚哥在同象征着厄运的大鱼的斗争中,完美地表现了海明威所谓的“重压下的优雅风度”,老人是失败了,但是他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取得了胜利。他那句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已经成了海明威式硬汉子的一种精神标志。

海明威创造的“硬汉性格”引起了不同的反响:有人认为这类人物表现了人的本质及其永恒不变的悲剧性,有的脱离海明威的思想实际,把这类形象同美帝国主义海外侵略的形象联系起来,而英国一派批评家把海明威三十年代短篇小说中塑造的人物称为“冥顽不灵的、只会说单音词儿的呆子”,是“没有头脑、没有过去、没有传统、没有记忆”的“哑牛”(《海明威评论中的分歧》)。在创作方面自有不少人继承和模仿海明威某些写法,但他们笔下的硬汉子形象常常徒有其表,缺少海明威笔下人物那种感情的内涵,看起来倒象是亡命之徒。这自然不能由海明威来负责。

这些分歧的起因,除了批评者和追随者那方面的原因之外,也有海明威的主观因素。他在塑造这类形象的过程中,对于人物的特定环境和背景十分吝惜笔墨,以致有时造成人物的某种思想品质的抽象化和孤立化。这就给多种解释留下了较大的余地。

海明威第三个特色在于他创造了一种极有个性的散文风格。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诺贝尔奖金时称赞他“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英国作家赫·欧·贝茨说他的小说作法引起了一场“文学革命”,这都说明他的作品影响很大。那么,他的“叙事艺术”包含什么内容呢?我认为贝茨的分析是中肯的,他说:“随着亨利·詹姆斯复杂曲折的作品而登峰造极的一派文风”,象是附在文学身上的“乱毛”,被海明威“剪了个干净”,所以,“海明威是个拿着一把板斧的人”,“斩伐了整座森林的冗言赘词,他还原了基本枝干的清爽面目。他删去了解释、探讨、甚至于议论,砍掉了一切花花绿绿的比喻;清除了古老神圣、毫无生气的文章俗套;直到最后,通过疏疏落落,经受了锤炼的文字,眼前才豁然开朗,能有所见”(《海明威的文体风格》)。

这种把作者、对象与读者三者之间的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的写法,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处处可见。他常常训练自己去寻找“产生感情的东西”,“使你激动的行动”,然后“写清楚”,“叫读者也看得见,产生与你同样的感觉”。这指的是表现形式,重要的还在形象的内涵。他使用简约含蓄的笔墨,为的是追求深远的效果。用他自己的话说,“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他所强调的是“水面以下的”八分之七:

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很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象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谈创作》)

他谈到《老人与海》时说过:这部小说“本来可以写成一千多页那么长,小说里有村庄中的每个人物,以及他们怎样谋生,怎样出生,受教育,生孩子等等的一切过程。”(《海明威访问记》)。他还告诫初学者:“一切蹩脚的作家都喜欢史诗式的写法”(《谈创作》)。这里海明威反对的不是一切史诗类的作品,他所推崇的斯汤达、托尔斯泰都是史诗性作品的作家,他提到的一本作家必读书——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也是叙事体小说。他所反对的是那种没有创作个性,尽人皆知的内容,那种铺陈冗繁、旁见侧出却又一览无余的描写。

海明威不赞成逐节铺陈而讲究意境,宁可留下很多空间也要突出人物的动作和神态,让读者用自己想象去填补空白的天地,因此在表现形式上重简不重繁,以少胜多,意在言外。这种艺术主张类似我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和戏剧艺术。

我这样概括海明威的特色完全是个人所见,未必全面,而且特色的每一个方面也未必说得准确、透彻。因此,编辑本书时不仅尽可能选用有代表性的论文,而且注意收入观点不同的、甚至针锋相对的文章,以供读者全面了解和研究海明威;在主要收集美国批评界意见的同时,也照顾其它国家批评家的看法,以资比较和鉴别。

这本集子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有关海明威的生平、性格、创作经验和艺术见解,重点放在创作经验上。美国作家丽莲·洛斯的《海明威肖像》一文对海明威的性格、脾气、风度和生活方式,写得生动、传神,其中有一部分涉及他的艺术见解。《海明威访问记》和《谈创作》集中了他的创作经验谈。

第二部分是总论性的文章。首先介绍海明威评价中的分歧及其发展。《海明威作品中的噩梦和宗教仪式》与《海明威的文体风格》是两篇有代表性的评论:前者首次提出海明威属于美国文学中浪漫主义传统的观点,后者对于海明威艺术风格的分析,我认为颇为精当。《逃避的艺术》与《为海明威一辩》是一组针锋相对的评论,就海明威究竟是一流作家还是二流作家各抒己见。《我的楷模海明威:模特还是挑战》和《海明威在俄国》反映了他在国外的影响。

第三部分是对海明威重点作品的分析。《涅克·阿丹姆斯的历险》和《邪恶的发现——〈杀人者〉分析》两文研究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前者是总论性的,以贯穿他许多短篇的中心人物——涅克·阿丹姆斯为主要研究对象;后者细致地剖析一篇代表作。《太阳照样升起》是海明威头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也是“迷惘的一代”代表作,我国没有介绍过,这里刊登一篇评论。《高山与平原》和《海明威的双重性:象征主义和讽刺》又是一组针锋相对的评论,双方以《永别了,武器》为例,展开了不同的分析。《高山与平原》的作者卡洛斯·倍克尔是海明威正式认定的传记作者,他掌握海明威的生平材料翔实可靠,而且分析细致,但对于海明威作品中象征手法的分析走得过远,似乎海明威时时、处处都是象征,成了一个象征派作家,所以E.M.哈里代逐点批驳,结论是海明威使用象征手法是有节制的,他的作品还有其它因素,例如讽刺,这种分析较为全面。《一个在西班牙的共和主义者》和《不是西班牙,而是海明威》都评论分析《丧钟为谁而鸣》,前者全面肯定了这部小说;《不是西班牙,而是海明威》的作者是西班牙人,指出小说描写多有不合西班牙民族习惯之处,都值得我们参考。《后期海明威》、《虽死犹生》和《马林鱼与鲨鱼》三篇短文,分析《老人与海》的思想倾向。作者们立足点不同,批评标准不同,因而评价也不尽一致。《海流中的岛屿》是一九七〇年发表的海明威的遗作,评论和研究尚不多,这里刊出一篇介绍,以供读者了解海明威后期的创作情况。

编者限于水平,本书的错误与缺点一定不少,望读者指正。

董衡巽

1979·12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海明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海明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和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1980).海明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