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普鲁斯特

PROUST

ISBN:7-5004-0274-0

出版日期:1989-05

页数:317

字数:144.0千字

丛书名:《外国著名思想家译丛》

点击量:7819次

定价:1.95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在此之前,我只知普鲁斯特是现代法国文学史上一位著作颇丰的意识流作家,有人将他与德语作家卡夫卡(F·Kafka)、英语作家乔伊斯(J·Joyce)并称现代派三大开山祖。但他的作品除了极小的几个片段,我并未读到一个完整的中译本,因此当我的朋友送来莫里亚克这本《普鲁斯特》的译稿后,我迫不及待地通读了全书。记得它的最后几章是那样激动人心,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在此之后,马尔丹维尔钟楼沐浴着阳光的金色屋顶便每每从我的记忆中浮现出来,我总是隐约听到它的钟声叮当叮当振响,却毫无把握说这是普鲁斯特曾向我们描绘过的,因为它完全可能是我的联想。

现在,我愿把这本书推荐给更多的读者,我愿对每一位读者谈谈我的感受,更希望有机会和感兴趣的读者随便地讨论上几句,这是读书人的乐事。

我曾观摩过油画人物写生的全过程,艺术家在最初勾勒的一些简单的轮廓线上匆匆地铺上大面积的色块,把主要的色彩对比确定下来,然后细心地刻画那些重要的局部,随着一个活生生的人物从背景深处浮现出来,艺术家的情绪也逐渐亢奋,当最后小心翼翼地把画面几处高光部分提亮,用调色板上所剩不多的颜料在背景部分潇洒地涂抹时,艺术家的情绪也达到了高潮。我猜想,那时他心中艺术圣殿的钟声也敲响着,不断敲响着,传得很远,久久不息……

我觉得这本书的前一部分很像人物写生过程中铺下大致的色彩关系和专心地描绘人格肖像各种细节的阶段,而本书后一部分又用了两章篇幅的过渡,才通过玛德莱娜小点心带来的神秘体验和马尔丹维尔钟楼金色屋顶做为烘托,最终展现出全书的精华——“幸福之谜”。它几乎是在做了所有的铺垫之后,才把读者的情感推上体验高峰的。

但完全可能有人读了前几章就怀疑这本书的语言是否精炼,表达是否晓畅,是啊,有谁又能剥夺读者提出问题的权利呢?但做为本书中译本的第一位读者,我很愿把这部书吸引我的地方说出来,或许它不免是几句赞许的话。

首先,我感到作者是一位很高明的拼贴艺术家,自己惜墨如金,只是把普鲁斯特的作品片段、书信笔记摘录下来,连缀成篇。他并不插手普鲁斯特任何具体的传记材料,只将他的作品当作传记材料处理。如果说文学家总是将个人的经历、体验和思想经过艺术升华变成一种普遍象征的话,我们这位传记作家却正相反,他要从普鲁斯特的宏篇巨制中还原出、重现出文学家的本来面貌。这样做的优点恰好是,当我们读这本书时决不至因未能遍览普鲁斯特的原作而时时产生隔膜感,因为我们在最终合成普鲁斯特的完整形象之前已频频领略到他的文采、情趣和心态。

其次,我感到作者在结构上颇具功夫。尽管作者着墨不多,但这本书的内容却十分丰富。在前一部分的六章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三重眼光及由此而来的三层内容。第一,我们可以了解到普鲁斯特人格的六个侧面,而且每一个侧面又都由一对矛盾冲突构成,它们是:他对母爱、友谊的渴望与深刻的孤独感;他对享乐生活的沉湎与疾病对这种生活的限制;文学表达的强烈欲望和自信心不足造成的怠惰;火一般的情爱与火一般的嫉妒;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成就、理想、永恒的追求。这六方面的矛盾无休止地冲突,交织在一起造成了一个多少有些扭曲和变态的灵魂,这就是普鲁斯特的一生。

其次,由于我们是透过其文学作品来了解这位文学巨匠的,所以这六个方面的矛盾冲突其实又正是他小说中的六种主要题材,这样我们又了解到了普鲁斯特的创作面貌。于是我们一方面可以说这六个方面的冲突就是普鲁斯特心里的六种情结(complex),另一方面这些心理内容又由于作家的揭示而具有了相当的普遍性。普鲁斯特所做的只是把“过去的体验的内涵从一片混沌昏暗中提炼出来,并且把它升华为精神的产物”。(见本书第260页)而或许每一位读者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与普鲁斯特发生共鸣,回忆起自己曾有过的生活经验,从而把这些经验从原来并无意识的潜意识层次中提升出来,变成观照、品味、评价、审美的对象。这大约既是普鲁斯特的原意,也是本书作者的用心所在。

每一位文学家都会有意无意地把自己最切身、最深刻的生活体验做为素材写进文学作品,同时也有意无意地给予加工、掩饰或变形,因而文学作品是诗化过的、象征化了的作家精神世界。莫里亚克现在所做的工作似乎是一种精神分析,他要通过作品分析找到普鲁斯特的精神特征,以描绘出这位文学家的心理肖像。但是,莫里亚克又并未将普鲁斯特的创作完全当做非理性的过程(因为这并不符合事实),他清醒地看到普鲁斯特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是自觉的,乃至在他的作品中有一种议论的或说分析的成分。他对他形象地描写的东西也加以分析;对于他如何将纯属个人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变成一种经过想象加工或文饰、经过一番思考处理的文学作品也有间接的说明。无论我们将来阅读普鲁斯特作品时是否喜欢这些议论,反正在今天,当我们希望比较理性地把握这位文学家的创作时,这种议论是不可忽视的,这便是本书前一部分的第三层内容,即普鲁斯特的文艺观。

当我们希望在一次阅读过程中汲取更多的内容时,是否也会赞叹本书作者驾驭素材的本领之高呢?!我相信,那些不仅对传记人物感兴趣、更对人类整个心灵的奥秘感兴趣的读者,那些不仅对书中所暗示的内容感兴趣、也对书的结构感兴趣的读者将会对本书有更深的理解并做出更高的评价。作为外国著名思想家译丛中的一种,我们更注重传记本身的思想性,注重传记作家的独特眼光。

本书第二部分的重要内容或说理解普鲁斯特思想和创作的关键是解破“幸福之谜”。可我知道,猜谜游戏最忌讳的便是由一个因某种便利而事先得知谜底的人一语道破天机,这就剥夺了其他猜想者的权利。所以我不如保持沉默:谜底在书中找。

提示总是允许的,尤其当设下谜语的人与猜谜的人分处两种文化和语言背景之中的时候就更有必要。我想,对于“现实”(英语reality,法语réalité)以及相关概念的准确把握对最终揭示谜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因为我们不知“现实”之所指,就根本无法获得普鲁斯特式的幸福体验。

在我们的语言和文化中,“现实”意味着发生过和正在发生着的社会生活流程本身,是各种可以为感官所直接把握到的客观事实本身,它常常被认为是最为真实、最为实在的东西。一般地说,在西方日常语言中reality的用法与中文“现实”的上述所指相同,而且可以与actuality(法语actualité)互质。但严格说来又并不那么简单,西方思想中有一种源远流长的分析传统。在古希腊,哲学家们就把事物的现象(phenomena)和它们的本质(essence)区别开来,认为不断变化着的是事物的现象,而事物的本质则是恒常不变、可以为人的知识所把握的。到了近代,哲学家们又意识到,人类总是以自己的感觉器官、人的理解结构来认识世界,而无论感性或是理性都赋予事物以形式,因而我们知识所描绘的只是世界在我们人的眼睛里或头脑里的样式,离开人的认识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我们实际上不可能描述。这样人们所说的现象又有了表象或印象的意思。在这样的传统和发展过程中,思想家们逐渐多地用reality来指称人的活动或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这种含义便可译为“实在”;在这种情况下,reality也有了与actuality(可译为“现时”)相反对的意义。reality的这一层意义是汉语“现实”一词原来所没有的,因为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并未有人提出过与西方哲学那些问题相近似的问题。而普鲁斯特恰恰要追求那种“现实”,他认识到“某种比事物本身更深刻的东西,这种东西才是事物存在的原因,才是它们的现实性”。(见本书第268页)这是普鲁斯特的文化传统所给予他的。

西方人,尤其是他们中的思想者不安于此岸世界,即现象界的、不完满或受到压抑、充满着罪恶和痛苦的生活,他们上下求索,探寻超越的可能性,努力去触摸、亲近那个更加实在的世界,无论它是神还是物质,也无论它是至善还是人最原始的欲望、本能。至于超越的方式则或云苦行,或云沉思,或云忏悔,或云顿悟。

也有些美学家或文学艺术家主张通过艺术创造与审美的情感体验实现超越。二者的不同在于艺术家们苦苦地搜寻能表达出他们内心体验的恰当文字(symbol);而美学家则努力说明艺术技巧、艺术形式与它深层含义之间的关系,但他们的共同目的都在于寻找一道通往实在的门径。作为艺术家,普鲁斯特成功了,他回忆说:“我敲遍了所有的门,它们全都紧紧地关闭着,唯有一道门可以打开、进去。本来,我也许要花100年的时间,徒劳无功地寻找这道门,但是,我盲目地撞上了它,门启开了。”(见本书第244页)作为批评家,莫里亚克注意到:“在表面的生命(人们总喜欢称其为‘现实的’)的背后,又一次突然出现了真实的生命(它是喜悦的化身)。叙述者再一次感到需要实现(réliser)这个不可感知的、无形的、转瞬即逝的现实。然而,通过何种途径?时光又一次逝去。突然,万特伊的音乐,或者不如说这音乐给人的感受,使叙述者茅塞顿开。”(见本书第238页)他也成功了。因而我们在寻找幸福之谜的解答时,一定不要走错门径。注意:在进入那个真实、永恒的世界时,时间也静止地绵延(durée)着……

我不得不就此打住,否则立即便会把幸福之谜的谜底和盘托出了。让我们记着:“谜底在本书中找!”

与对reality的理解相关的竟是普鲁斯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问题。莫里亚克从普鲁斯特追溯到巴尔扎克、福楼拜、甚至拉辛的传统,这个传统通常被称为现实主义(realism)或批判现实主义。这样,如果我们承认普鲁斯特是意识流作家,那么确定他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实际上就是要说明意识流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继承关系。这是一个我以前未曾加以注意的问题。

今天看,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一个重要的思想背景是西方近代以后兴起的科学主义、实证主义思潮。文学家们、人文学者们也希望使自己对于社会的研究与探索建立在一套科学方法的基础之上,希望摆脱主观的猜想与思辨,从观察出发,经过实验,逐渐获得关于像自然规律一样精确的社会法则的知识。这种社会法则便是社会或人的本质,便是真正的社会实在或现实(reality)。因而,当人们把这一批文学家及其创作冠之以“现实主义”的称号时,注重的并非“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式描写”,而在于他们能揭示出隐藏在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被我们的文艺理论家弄得玄而又玄的“典型化”概念,考其原文typification及词根type,也无非是“类型化”及“类型”、“代表”之义。它只会是归纳和概括的结果,其间体现着人文学者们的自然科学化的理想。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就易于理解为什么在巴尔扎克作品中有不胜其烦的细节描写和大量的分析性议论;为什么他把自己的作品分别称为“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而当我们读他的《长寿药水》中那些“超现实”描写时就不会感到惊愕和费解;当人们以“魔幻现实主义”和“结构现实主义”命名当代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和秘鲁作家略萨的作品时便会感到完全顺理成章。

普鲁斯特批评现实主义文学虚伪,他当然就不能被称为现实主义文学家。但是当我们以上述认识去衡量普鲁斯特,仍然可以找到他们之间的许多共同之处。普鲁斯特也主张写现实,他说的现实也是指现象背后的深刻本质;他的作品也记叙细腻、分析入微,他也追求一种正确的观察与“实验”。而真正的差异只在于普鲁斯特把现实理解为一种心理体验或说生命状态。“他在自己的内心找到了一个世界,他极为真实地描写了这个世界。”(见本书第244页)他要揭示出人们往往不觉察、却真正支配着人们行动的内驱力,要挖掘出人生的真正意义。正是由于普鲁斯特热中描写心理现实,而这种心理现实又多半为世人所不察的潜意识,因而他被当作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

但是,拿普鲁斯特与“意识流”那些后继者如乔伊斯或福克纳比较,或与马尔克斯比较,那自是小巫见大巫了。他的后继者们尽管本人精神未见反常,却专事展现错乱的、受到严重压抑与挫折的、变态或疯狂了的现代人心灵,丝毫不加评论,倒是稍带着把文学作品本身的形式,如结构、语法、标点、词汇等弄得面目全非。和这些后继者相比,普鲁斯特更像是弗洛依德或荣格一类的精神分析医生。他冷静,把文学家的自我看成科学家,以理性的态度去分析包括自己在内的世人世风。在这个意义上,即在我们习惯了乔伊斯、福克纳或马尔克斯的情况下,倒是难免觉得普鲁斯特的不厌其烦有些罗嗦,就像我们今天再读老巴尔扎克那样。

这样我们就看到,普鲁斯特在巴尔扎克和乔伊斯、福克纳或马尔克斯之间恰似一座彩虹般的桥梁,他昭示着文学发展史生动、复杂的继承关系。我如是理解普鲁斯特在法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好了,该读书了,去解幸福之谜……

章建刚

1987年10月于京西青年公寓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法〕克洛德·莫里亚克,许崇山,钟燕萍.普鲁斯特[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法〕克洛德·莫里亚克,许崇山,钟燕萍.普鲁斯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法〕克洛德·莫里亚克,许崇山和钟燕萍(1989).普鲁斯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