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与成功实践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超越了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种种误区,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结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开辟了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就其价值取向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相结合,把市场经济与小康社会相结合,把和谐社会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相结合,融汇了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积极要素,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基础上加以整合创新,具有巨大的思想魅力和实践活力,能够指引中华民族行进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前沿,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成功经验表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 超越对社会主义的误解,把握社会主义真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与成功实践,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社会主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过去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存在着几个关键性的误解。首先,我们以为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早已由马克思和恩格斯解决,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就是照图施工,因此一旦在社会主义实践中遇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往往不是从实践出发去努力发展理论,而是用理论来裁剪现实;其次,过去我们以为全球的社会主义都应当也只能有一种模式,因此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必须走同样的道路,一旦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在发展的具体道路与方式方面发生了差异和区别,就产生了正宗社会主义与修正社会主义之争,以致不同社会主义模式之间的论争有时比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论争还要尖锐和激烈;再次,过去我们以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水火不容、决然对立的两种社会,尤其是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东西全部看做是资本主义属性的坏东西而加以拒斥,而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社会也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较高阶段,资本主义文明中有许多是属于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所共有的东西,同样也是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建设和发展的东西,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会主义的学习能力,使社会主义的发展脱离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大道,脱离了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使中国共产党丰富和深化了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更清晰地认识到:“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不是两个问题,而是一个问题;它不是一个已经完全解决了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决定着我们的社会主义实践,反之亦然;社会主义在各国的建立和发展依托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必然有不同的革命道路和发展模式,不能强求一律;社会主义在各国的建设奠基于具体的发展水平和国际关系,更不可能是一个模式,需要各国的创造性探索与实践;中国的社会主义一定要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已经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展开的,因此要勇于和善于学习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积极成果,包括学习资本主义社会中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东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立足于中国优秀历史文化,为此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转化,加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同发展。 二 超越对现代化的误解,自觉加入现代化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也意味着中华民族超越了对于现代化在理论认识和实践模式上的种种误区,合理地确立了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和发展道路。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有两个基本的价值目标:一是社会主义,一是现代化,而这两个方面都应当是有中国特色的,结合起来就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现代化如果从其思想发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算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据研究,在本来意义上,现代化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一,它是以宣传和张扬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文化革命和与之相应的理性化的过程;其二,它是以自然科学和技术发明与运用为主要内容的工业革命和与之相应的工业化的进程;其三,它是以海外贸易和国际市场开拓为主要内容的商业革命和与之相应的市场化的进程;其四,它是以生产社会化和服务规模化为重要内容的城市革命和与之相应的都市化的进程;其五,它是以建立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为主要内容的民主革命和与之相应的民主化的进程;其六,它是以建立能够保障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法律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法律革命和与之相应的法制化的进程;等等。欧阳康:《现代化的“围城”及其超越》,《求是学刊》2003年第1期。了解现代化的这些本来历史内涵,对于真正理解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自1917年俄国革命成功后,现代化不再专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也开始了自己的现代化进程。尤其是在20世纪后半叶,产生了东亚式的现代化,造就了“亚洲四小龙”等。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现代化在20世纪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运动,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加速度的发展。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华民族却不仅一直未能自觉加入现代化,反而长期游离于其外,更对其有颇多的误解与歧解。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由于现代化成为帝国主义入侵和凌辱中国的手段,中华民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于现代化怀有畏惧心态,即便后来的“洋务运动”,直接看来是在学习西方的器物现代化,其目的在相当的程度上也是要“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以发展自己的现代化来抵御西方的现代化。五四运动表达了当时的先进思想家对于现代化的价值认同与自觉追求,遗憾的是这种热情很快便被紧随而来的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所转移。与当时的主权沦丧、国家分裂和民族危亡相比,现代化的紧迫性退居其次,未能成为全民族发展的共同主题。1949年中国革命成功和新中国建立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宏大的背景,但对于现代化的误解与操之过急的心态却使我们的实践不时偏离方向,产生了“大跃进”的急躁与冒进。在“文化大革命”中则走到了把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简单等同而一道加以彻底拒斥的地步,其典型表述就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统摄下,我们实际上忽视了经济建设和发展生产力,国民经济走到了崩溃的边沿。应该说,只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小平同志明确提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指引下,现代化才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和共同发展目标。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由于社会主义产生在落后的国家,因此生产力落后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先天性不足和历史性缺陷。为此,中国发展生产力的任务更加艰巨和紧迫,应当更加自觉和主动地加入现代化。当今的世界现代化具有许多时代性特点:第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要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体系和世界市场,要求相应的政治民主与法制建设;第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强,形成了“一超多强”的格局;第三,高新科学技术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就着全新的世界,也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几乎所有领域;第四,文化的多样化发展与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日显激烈与尖锐。在新的世界文化背景下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又能积极向世界先进文化学习,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历史使命;第五,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日益凸显,但意识形态的冲突并没有消除,而是以新的方式在继续和发展,各国的国际地位取决于其经济、军事和综合实力。这些都对中华民族构成了严峻的挑战,要求我们自觉应对与快速发展。中国必须加入和加速现代化,但中国的现代化既不可能是西方式现代化的简单移植,也不是当年苏联东欧国家的现代化的异地再现,更不是东亚现代化的直接模仿,而应当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是在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内在地结合起来,探索一种全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这在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是一次前无古人的重大思想变革与实践创新。30多年来我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经历了从人民公社到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单一公有制经济到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济形式并存,从单一计划经济体系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科技文化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由贫穷落后走向初步繁荣富强,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所指出的正确方向和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欧阳康、杜志章:《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2期。 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如何才能充满活力,快速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又一伟大创新就是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建设小康社会。过去我们以为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结果造成了体系单一,经济贫乏,社会僵死而缺乏活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之一,就是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内在结合起来,既保持了政府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控制和总体把握,又促进了微观经济发展,极大地增强了社会活力。市场化是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基本内涵之一。现代化的大生产需要大市场,现代化的国际化发展依赖于国际市场,经济全球化依赖于全球市场。没有大市场就不可能有强大而灵活的经济发展机制。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建立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由全社会的计划经济体系,通过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走向市场经济。1992年党的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WTO,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为中国的现代化确定了可行的经济运行机制,为造就当代中国经济体系奠定了基础,使得中国能够在经济上加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小康”是中华民族久远的社会理想,表征着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积极价值追求。几千年来,“奔小康”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懈努力奋斗。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重新理解是与对小康社会的目标确定密切联系在一起的。1979年邓小平提出了小康社会的发展构想,把现代化目标与小康社会目标内在结合起来,使现代化目标开始融入到小康社会目标的建设过程中。2000年,全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初步实现小康。在此基础上,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小康社会内在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使得现代化变得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也变得更加富有魅力和感召力。 四 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涵。古今中外,不乏追寻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与实践冲动。然而,把和谐社会作为中国道路目标体系的基本内涵,却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中逐渐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打破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实行效率优先的原则,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行业先发展起来,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调动了社会积极性,使经济社会获得了极为快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而随着不同地区、行业和个人之间的差距拉大,社会分化急速展开,社会矛盾迅速增加,社会稳定受到影响,社会不和谐因素加大。正是为了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内容中增加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要求中国社会更加自觉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议,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设定为全党全国的共同目标,提出“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和谐社会,是人们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睦相处、和谐有序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目标就是要做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原则就是要做到“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其途径就是要“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一重要特征是强调“以人为本”,把社会主义的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结合起来。马克思曾经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高目标和境界,把未来社会勾勒为“自由人的联合体”,指出,在这样一个联合体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因此,在最高纲领和最高目标——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指导下的现阶段的最低纲领——实现现代化,就必然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设定为自身的价值取向。这就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发展能够与未来社会中人的发展内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现实发展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社会成为为了人而发展、依靠人而发展、让人民分享发展的成果、让社会真正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在中国共产党人看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项事业和一切工作,都“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4页。因此,作为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作为其有机构成部分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必然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事实上也是如此。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以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价值诉求的。由上我们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值得我们坚持并加以实践,正在于它融汇了人类先进文明的几乎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和有利于生存发展的价值要素,并立足于中国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来加以整合和创新,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也标志着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等中华民族久远社会理想的当代复兴。这些价值要素各自有其具体的历史和实践内涵,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获得了统一的理解和阐发,并在实践中被内在有机地整合起来了,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目标体系,并在同一的发展过程中付诸实施,就使得它们各自的积极效能既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又能够克服各自的局限。因此,无论是对促进中国社会的整体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还是对推动人的个性自由解放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不仅能够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使中华民族能够为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中国陶瓷史研究方法论反思
作者:王洪伟
图书 中国陶瓷史研究方法论反思
-
2
图书 社会认识与中国道路
作者:欧阳康
图书 社会认识与中国道路
-
3
图书 中国道路研究
作者:朱炳元
图书 中国道路研究
-
4
图书 心理学方法论:心理学对象、理论、方法、技术的新视域
作者:葛鲁嘉
图书 心理学方法论:心理学对象、理论、方法、技术的新视域
-
5
图书 马克思对经济自由主义的批判
作者:冯静
图书 马克思对经济自由主义的批判
-
6
图书 元高等教育学论稿
作者:李均
图书 元高等教育学论稿
-
7
图书 新经济学原理(微观):综合、反思与发展
作者:刘明国
图书 新经济学原理(微观):综合、反思与发展
-
8
图书 《四库全书总目》学术思想与方法论研究
作者:赵涛
图书 《四库全书总目》学术思想与方法论研究
-
9
图书 列宁生态思想研究
作者:邓亚中
图书 列宁生态思想研究
-
10
图书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2021
作者:任平 庄友刚 桑明旭
图书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2021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