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ISBN:978-7-5203-3399-3

出版日期:2018-10

页数:234

字数:216.0千字

点击量:10756次

定价:59.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首次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2007年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并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对时势判断的基础上,提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的重大原则。2012年党的十八大在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并明确提出在当前情况下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对当前国内外形势作出深刻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从党一贯采取的发展战略来看,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我们党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高度关注和重视的全局性问题。目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三农”问题、城市病、不完全城镇化以及城乡差距大等诸多问题,要破除这些发展的问题,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的指导,这也体现了我国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

城乡关系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人类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的问题。在当时的社会发展背景下,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性地吸收他人思想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深刻分析了城乡对立的根源和局限性,开创性地提出了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并论述了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机理和路径。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的思想主要蕴含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共产主义原理》、《反杜林论》、《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论住宅问题》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一系列经典著作中。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指导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将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关于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的研究较为薄弱,不能满足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对理论的实际需求。因此,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二)研究意义

本选题主要对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的相关思想进行探索和研究,试图领会其深刻内涵,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揭示其对现阶段我国实践的启示及现实意义,从而为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因此,本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

本选题的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相关思想的研究有助于从整体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把握。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关系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始终高度关注的重点问题,他们一直将城乡关系问题作为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共产主义原理的一把钥匙。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要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共产主义原理,就不能回避和绕开城乡关系问题。从这一角度出发,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专门探讨城乡关系问题,而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共产主义原理》、《反杜林论》、《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论住宅问题》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一系列著作中综合论述了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由此可见,城乡融合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节点,是从整体上领会马克思主义必须把握的关键问题。因此,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相关思想的研究,是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键所在。

另一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相关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水平和层次。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国内学者侧重于从原著中梳理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城乡关系问题的基本内容,但在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内容体系的构建和现实价值的探索上稍显薄弱;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注重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探究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出现的城市问题,并没有对城乡关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的相关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对于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层次和水平,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本选题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相关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正确理解我国城乡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城乡关系问题的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含义,揭示了城乡关系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城乡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通过理解和把握这些哲学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我国城乡关系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对于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充分理解和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的相关思想,对于正确判断我国城乡关系发展的历史和现阶段形势,更好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相关思想的研究有助于为我国统筹城乡、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提供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相关思想是我国城乡发展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当前阶段,统筹城乡发展实践、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迫切需要这一理论的指导。而现阶段,关于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的研究较为薄弱,不能满足城乡发展实践对理论指导提出的迫切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相关思想的研究,将对推进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和思想启示,对于新时期更好地把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着力点,进而协调工农和城乡关系,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概念界定

(一)城市

传统意义上,城市(也称为都市或城镇)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人口等的集中地和中心地,是以非农业人口聚集和非农产业为主要特征的聚居地,主要包括行政建制内的市和镇。“城市”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城”的概念,即人口的聚居地,主要指城市的行政区划和范围。历史上早期的城市实际上就是“城”,主要用于军事防御和举行祭祀仪式。恩格斯认为,“用石墙、城楼、雉堞围绕着石造或砖造房屋的城市”5061922,指的是古罗马的城邦,是用于军事防御的建筑。二是“市”的概念,即商品交换的场所,指的是城市的商业属性。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著作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城市的理解,“随着城市的出现,必然要有行政机关、警察、赋税等等,一句话,必然要有公共机构,从而也就必然要有一般政治。在这里,居民第一次划分为两大阶级,这种划分直接以分工和生产工具为基础。城市已经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这个事实。”5061923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现代城市不仅是商业中心,同时也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我国的城市主要是指直辖市、建制市和建制镇。根据国家统计局城乡划分的相关规定,城镇包括城区和镇区两个部分。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中经规定划定的区域。城区包括: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居民委员会地域和村民委员会地域。镇区是指在城区以外的镇和其他区域中的如下区域: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5061924

(二)乡村

乡村(也称农村)是相对于城市或城镇而存在的,以农业人口集聚和农业生产为主要特征的聚居地或聚落的统称。乡村也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乡”的概念,《辞海》的解释为:“中国最低一级政权单位,县以下的农村行政区域。”二是“村”的概念,《辞海》的解释为:“中国农村中的居民点,多由一个家族聚居而自然形成,居民在当地从事农林牧渔业或手工业生产,往往由一个或几个村构成乡。”5061925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乡村”和“农村”“村落”是同一个概念,指的是农民的居住地,也就是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区域。他们认为,与城市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集中相比,“在乡村则是完全相反的情况:隔绝和分散”5061926

我国并没有直接对乡村这一统计指标的口径进行规定,仅规定了乡村总人口和市镇总人口这两个人口统计指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规定,乡村总人口是指县(不含镇)内的全部人口,市镇总人口是指市、镇辖区内的全部人口。也就是说,乡村在我国是指非城镇地区,即县以下的广大地区(不含镇)。在国外,根据对乡村的界定和划分标准,一般认为乡村具有人口密度较低,居住相对分散,以经营农业产业为主,经济社会结构相对简单,居民生活方式、建筑和景观等都明显区别于城市等特征。

(三)城乡关系

传统意义上,城乡关系就是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关系,即广泛地存在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是一定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关系在城市和乡村相互关系上的集中体现。城市和乡村,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共同存在的两个主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们通过相互之间的联系、交流和互动,形成了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关系,这种双向互动的关系广泛地存在于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城乡关系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关系,城乡问题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现状在城市和乡村层面的集中体现。所以,城乡关系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城乡关系一改变,整个社会也跟着改变”5061927。可见,城乡关系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发展面貌。

三 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者围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著对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的相关思想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研究成果主要以论文的形式出现。而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主要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观点和方法对资本主义发展中产生的城市问题进行研究,没有专门针对城乡关系问题的深入探讨。

(一)国内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学界提出有必要系统地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城乡关系问题的思想,把握其思想内涵,并运用到我国城乡建设的实践中。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任务之后,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的研究逐渐成了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不同的学者对这一研究所使用的名称不同,大体可归结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研究5061928、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研究5061929、城乡发展理论研究5061930、城乡观研究5061931、城乡融合思想研究5061932、城乡差别思想研究5061933,等等。

多年来,国内学术界通过系统地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有关城乡关系问题的论述,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从中梳理出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相关思想的丰富内容,并揭示了其对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重要启示。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的形成背景、重要内容、城乡分离与对立的辩证逻辑、城乡融合及其实现措施、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等方面。

1.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的形成背景

一是时代背景。陈睿5061934考察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其一,以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西方几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开始了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不断加剧;其二,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虽然这时城乡之间的关系依然对立,但在某些领域出现了城乡协调发展的萌芽。有关时代背景的研究对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的有关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思想背景。叶昌友、张量5061935认为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莫尔的《乌托邦》中就描绘了一个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此外,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则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城乡对立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提出了企图消除城乡对立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当时城乡发展状况作出判断的情况下,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学者特别是圣西门、傅立叶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城乡融合发展观点,着眼未来,通过一系列的著作论述了自己的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三是理论背景。马克思、恩格斯在剖析资本主义的本质时,经常分析城乡之间的对立和城市自身的问题,从而形成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周志山5061936认为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将城乡关系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加以论述,构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思想;吴学凡5061937认为在创立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关注城乡差别的现实问题,逐步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2.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

(1)关于城乡融合的发展阶段

国内学者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城乡关系的发展趋势以及城乡关系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对城乡融合的发展阶段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罗敏、祝小宁5061938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发展的思路是“城乡浑然一体→城乡分离与对立→城乡融合”。崔越5061939认为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城乡关系一般经历“城乡一体→城乡分离→城乡联系→城乡融合的过程”。费利群、滕翠华5061940认为城乡关系是沿着“城乡混沌→城乡对立→城乡关联→城乡统筹→城乡融合”的历史发展脉络推进的。虽然国内学者对城乡关系发展的具体阶段划分存在不同的意见,但都认为城乡关系的最终形式为城乡融合。曾长秋等(2013)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的发展趋势,认为从城乡浑然一体到城乡分离与对立再到城乡融合的趋势体现了城市和乡村的对立统一关系,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指出城乡融合的历史必然性和过程曲折性。

江俊伟(2009)认为从城乡浑然一体到分离与对立,再到城乡融合的过程,城乡之间的关系发展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文明从低级形态不断向高级形态演进的发展趋势。同时,他认为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是与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相协调、相联系的。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与城乡浑然一体及人类发展的“人的依赖关系”相对应的;生产力发展相对不足是与城乡对立及人类发展的“物的依赖关系”联系在一起的;生产力高度发展是与城乡融合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相一致的。

(2)关于城乡分离与对立的内在动力

徐勇(1991)认为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造成城乡之间形成尖锐利益对立关系的直接原因。由于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存在,城乡之间形成了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阶级对立关系,使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之中,城乡之间的分离和对立不断深化。岑乾明、宋卫琴5061941认为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和私有制的产生,进而造成了城乡背后利益的不同与分裂,城市和乡村因此走向分离与对立。所以,城乡分离与对立是整个社会分工的社会化产物,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分工使生活、生产等要素环节向城市集中,而城乡之间的分离与对立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

(3)关于城乡分离与对立的辩证逻辑

马克思、恩格斯对城乡分离与对立的考察是建立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作为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在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城乡分离与对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进步性和合理性。陈伟东、张大维5061942认为,在城乡关系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互动作用上,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城市的历史先导性,特别是高度评价了在工业化进程中具有突出作用的城市。城乡之间的分离与对立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前进方向,具有合理的一面;城乡之间的分离与对立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封建生产方式、近代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提供了可能,具有历史进步的一面。但城乡之间的分离与对立亦更多地存在着局限性和不合理性。第一,城乡之间的分离与对立产生了“城乡病态”。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城市功能和乡村功能之后,提出了“城乡病态”这一判断,“城乡病态”是指城乡分割发展使城市和乡村的功能都无法充分发挥,既带来了“城市病”,又导致了“乡村病”。他们分析了城乡病态的具体表现,即城乡差距过大,乡村相对“隔绝和分散”;住房紧张、人口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不断涌现;社会分工的对立和劳动活动方式的畸形发展使人成为“城市动物”或“乡村动物”;城乡分割的局面“破坏着人与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损害农业的持续发展。第二,城乡之间的分离与对立导致和促进了城乡差别。吴学凡5061943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四个方面分析了城乡之间差别的消极影响。在政治领域,城乡之间的差别强化了剥削与被剥削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在经济领域,城乡之间的差别凸显了“三农”问题,直接产生了工农差别;在社会领域,城乡之间的差别导致整个社会关系的消极变化;在文化领域,城乡之间的差别阻碍了乡村文化的发展。

(4)关于城乡融合及其实现措施

城乡融合是对城乡对立的整体否定,是指城乡之间在相互吸收各自生活方式优点的基础上社会本身的整体发展状况,是社会整体各子系统之间优势互补、协调统一的存在状态和发展态势。消除城乡对立、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石玉顶5061944认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乡村摆脱愚昧落后和农业发展的要求、解决“城市病”和大工业发展的要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要求。

国内学者还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述的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废除私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私有制是城乡之间分离与对立的制度根源,在私有制条件下无法解决城乡之间的对立问题。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前提条件。5061945因此,废除私有制之后,必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样,农民才能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通过合作社组合成大规模经济,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二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城乡融合发展是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相一致的。因此,必须大力推进生产力的发展,以发展消除城乡对立,发展是城乡融合的物质基础。

三是消灭旧的社会分工。张晓雯5061946认为消灭旧的社会分工与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是一致的,必须破除城乡产业分工的体制性障碍,打破城乡不平等的分工,从而消除城乡差别造成“城市动物”与“乡村动物”的对立,大力释放工农业中的生产力,强化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有机关联。

四是合理地布局城乡生产力和产业结构。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一方面提出了一些基本措施:首先,要将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联系与结合起来,这是当时发达国家所采取的主要方法,它将促进城乡之间的差别逐步消灭;其次,主张计划利用和平衡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工业应在全国范围内尽可能地平均分布,从而使社会生产力由社会成员的联合体计划地、共同地进行利用;再次,强调人口应在全国范围内尽可能地平均分布,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农村人口数千年来保持的孤立的、愚昧的状态。

五是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城乡融合发展必须重视农业的发展。何增科5061947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基础地位的观点进行了概括:①农业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创造历史”的首要条件;②超过农业劳动者个人需求的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③农业劳动生产率制约着工业和农业之间社会分工的发展程度;④农业劳动生产率决定着农业人口向城镇和非农业产业转移的规模和速度。

六是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陈明生5061948认为随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居于区域工业、商业、贸易、交通、市场中心地位的城市将形成巨大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并对摆脱乡村落后愚昧状态、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促进农业和农村大发展有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并非要消除城市这一物质实体,也并非要实现城乡无差别的统一,而是要在重视大工业和城市历史地位的基础上,发挥城市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实现“城乡更高级的综合”。

七是加强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要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加强城镇化建设,改变乡村人口相对分散的状况,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促进人口、消费、生产、政治和财产等各种要素的集中。同时,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工业部门自由流动,一方面,可以使流出人口成为产业工人,增加收入的同时享受了城市文明;另一方面,由于农业劳动力减少,在农业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的作用下,未流出农民的收入相应增加。

3.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国内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我国城乡发展实践,从而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对当代实践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是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费利群、滕翠华5061949认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沿着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从对立到融合思想的当代诠释,是实现我国城乡和谐发展的现实路径。首先要充分认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推动农村工业化,实现农业产业化;其次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物质基础;再次要打破城乡产业分工的体制障碍,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融合互动,协调发展。崔越5061950认为,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城乡产业之间实现有效的结合是走向城乡融合的客观要求。结合当前实际,要大力推动城乡产业融合,逐渐形成工农业互动发展的运行机制:①从整体上制定城乡产业发展规划,合理调整产业布局;②根据城乡经济优势互补的要求,努力探索城乡产业密切合作的产业组织形式;③推进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吸收城乡生产要素流入农业产业领域;④积极发展农业服务业,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是健康发展城镇化。常宗耀5061951认为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我国要实现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必须经历乡村到小城镇、小城镇到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到大城市的发展过程,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农民在城市中的边缘化和隔离化、农民在城市中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低下等问题需要解决。贾兆义5061952认为,要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需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原则,一方面建设现有的城市、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在有条件的区域建设和发展城市圈;另一方面,根据自身条件建设新城镇,提高城镇化水平。要逐步扩大城镇区域、增加城镇人口,推动城镇文明对农村的辐射与普及。

三是实现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屈愿5061953认为,马克思、恩格斯通过人口平均分布于全国的设想来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这一点在现实社会难以实现,但却启示我们可以统筹城乡劳动力资源和城乡就业,允许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以此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由城乡分离形成的二元制度(包括户籍制度、保障制度和教育制度等)成为农民就业受歧视的制度根源。目前,如何彻底消除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身份歧视,建立健全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体系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困难群体的救助体系等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长期来看,必须要将传统农民改造成各行业的现代劳动者,实现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使城乡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保持平衡,从而形成就业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四是重视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张晓雯5061954认为,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城乡关系发展的作用。这种作用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更加巨大了,以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来说,它已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直接影响着城乡关系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城乡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更加频繁,使城市的现代文明更便捷、更广泛地传播到农村地区,加速了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地区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因此,要积极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使城市间、城乡间的信息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与共享,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五是优化城乡社会分工。岑乾明、宋卫琴5061955认为,现阶段我国农村发展落后的原因在于分工的落后,我国大部分农村的生产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大量富余劳动力无法发挥生产力的贡献作用,这还使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经营无法实现。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应该通过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培育农业产业链,打造和发展农业前端和后端产业,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促进整个农业的发展。

此外,还有学者从其他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的相关思想。郭彩琴5061956认为,我国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是以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的相关思想为依据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对推动教育一体化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体来说,国内学者在探讨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中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从我国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对其理论指导的需求来看,其研究还较为薄弱,仍需进一步加强和深化。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对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的相关论述分散在一系列的经典著作当中,这使学者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发展难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如何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系统地梳理其内容体系,需要在下一步的研究中深入地进行探索。其次,学者们在研究中大多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来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而与我国城乡关系发展实践结合得不够,如何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更密切地结合起来,为我国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指导,应该成为下一步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二)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阶级矛盾的深化、城市财政危机的出现和城市中心区的衰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着一场城市社会危机。以列斐伏尔、卡斯泰尔斯、哈维等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面对资本主义城市社会里发生的这些冲突和危机,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比较系统地研究资本主义的城市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城市理论分散于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等不同的学科,分别被称为“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新城市政治经济学” “新城市社会科学” “结构主义城市研究”等,5061957将这些研究统称为“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并对其进行了系统梳理,其核心观点体现在城市空间、城市性、城市化与资本积累、集体消费、城市住房、城市阶级分析等几个方面。

1.城市空间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者高度重视城市空间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作用。卡斯泰尔斯在其研究城市空间问题的代表性著作《城市问题:马克思主义方法》(1972)中引入了“城市系统”的概念,以“城市系统”作为分析城市空间的基本术语。他在探讨资本主义城市系统时,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结构主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他认为城市内部之间的联系相较于乡村地区更加复杂,城市内部结构中的每一个要素都与其他要素有密切的联系,进而形成了有机的功能化整体。在他看来,城市空间指的是城市系统的、复杂的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包括意识形态、政治、经济三大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组合和由此产生的社会实践,这三大系统又区分为一系列不同层次的亚要素。卡斯泰尔斯认为城市系统中存在的不同亚要素及其作用和层次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社会结构的关系,规定了城市系统的组合。结构背景中支撑性活动者的介入将规定城市的社会实践,即我们所研究的唯一重要的现实。卡斯泰尔斯的观点对于加深认识资本主义城市的要素、亚要素、角色和层次内在联系过程有一定的启发性意义。另外一位学者列斐伏尔在其代表作《空间的生产》(1974)中阐述了其对城市空间理论的认识。列斐伏尔认为,空间组织和形式是生产方式的产物,空间具有政治性和策略性,是一种不能离开意识形态或政治内容而存在的科学对象。哈维将列斐伏尔评价为一直是努力将空间内容纳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最执着的作者。在列斐伏尔看来,空间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关系的再生产是通过空间的物质和文化生产实现的。因此,重视空间的生产成为资本主义维持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资本主义将空间纳入商品生产和资本积累轨道,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同时,空间结构的生产和组织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核心功能,不同的阶级和利益集团也会围绕空间的生产和占有而发生矛盾与冲突。正是由于空间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在政治和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者认为空间研究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足够的地位,成为社会理论的特定研究对象。

2.城市性质

作为现代城市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和命题,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者对城市性问题的探讨是从对芝加哥学派的批判开始的。卡斯泰尔斯指出,芝加哥学派关于城市性质的观点是一个误区,因为它是从意识形态上描述人类历史。建立在‘城市性质’概念基础上的城市社会学,是一种有关现代性的意识形态,它从文化上认同于自由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者在对这种传统城市研究的批判中,比较系统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分析城市问题,强调将城市化与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必要性,指出城市化发生于生产方式之中。列斐伏尔是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者中对城市性质的论述最多的,他从多种角度论述了城市的特点。列斐伏尔认为,城市是它的两种属性(同时性和中心性)的时空表现形态,是社会生活的所有因素聚集和冲撞的一种形式……城市如果没有一个中心——商业、文化、信息、决策等活动的中心,就不存在城市。城市的意义来自这样一个特性,它就是同时性。哈维认为,自己与列斐伏尔具有某种共识。他在《社会正义与城市》一书中提出,城市性质是资本主义社会关系框架内的一个有相对独立性和内在机制的结构,它反映了整个社会所建立的那些关系。进一步说,这些关系表现了城市现象所形成、变化的规律。城市性质与生产方式的具体联系体现在:一方面城市性质是一种具有自身内在变化规律和形态的独立结构;另一方面城市性是包含在更广泛结构中次级关系的表现形态。哈维对资本主义的城市性持否定态度,他认为一种真正人道的城市性应当被创造出来。这仍需要革命的理论来探索从一种基于剥削的城市性走向一种适合人类的城市性的途径,也仍然需要革命的实践来促成这个转变。

3.城市化与资本积累

哈维的研究重点之一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构建资本主义城市化的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内容在于说明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城市化的主要动因,是资产阶级受利益驱使的产物。首先,城市化是资本积累的重要形式,构成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基本条件。其次,城市建筑环境在资本积累中具有两重性,它既是解决危机的手段,又反过来引起进一步的危机。再次,资本主义条件下有三种资本循环形式:第一种用于普通商品的资本;第二种用于固定资产和消费基金项目的资本;第三种包括劳动力再生产过程和科学技术投入的各项社会开支。在此基础上,哈维又从不同角度对资本积累与城市化的关系进行了说明。一是资本积累得益于物质环境的建设,物质环境维护了资本主义的稳定;二是资本的第一循环和超积累实现了在城市房产、金融业和基础建设的资本投入,空间变化是以生产部门危机为主要动力的;三是在城市化与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充满了矛盾和紧张,资本主义社会的关系不可避免地大量产生激烈的相互冲突;四是政府政策和金融资本相结合,对调节城市建设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马克思指出,资本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物。哈维基于此认识,认为不应把城市化看成是一种物,而应该是一个过程。因此,应从运动和发展的视角来看待资本积累和城市化。哈维对资本积累和城市化的研究,开拓了多种资本相互关系和循环形态的认识。

4.集体消费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法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卡斯泰尔斯以“集体消费”为突破口,将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应用到城市理论研究中来。卡斯泰尔斯认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曾涉及了生产消费(涉及生产手段的再生产)、个人消费(涉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奢侈消费(超出需要的个人消费),但却没有区分当代消费过程中的一个基本区别:个人消费和集体消费。在他看来,集体消费主要是指国家用于教育、文化、社会福利、交通、住房和城市化等方面的支出,具有集体性、非生产性、非利润性、不可分割性等特点。首先,集体消费问题本身也是城市问题,城市内部各种空间形态表现了居民日常消费模式中的集体行为趋向。在卡斯泰尔斯看来,如何实现集体消费是当代资本主义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动因之一。其次,消费方式取决于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卡斯泰尔斯认为应从以下层面理解消费的意义:一是作为劳动力再生产的方式;二是作为阶级关系在产品分配上的反映;三是作为生产方式内社会关系的再生产。集体消费主要涉及劳动力再生产过程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过程。再次,卡斯泰尔斯认为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个基本矛盾在于,一方面集体消费为资本所需要,以实现足够的劳动力再生产,而同时也被大众所需要;另一方面,集体消费手段在资本主义生产中普遍没有利润可图。资本主义国家对公共服务的干预就是长期以来克服这一矛盾的结果。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对公共财政的干预和公共消费的扩大,造成了日益增长的公共债务和通货膨胀,也不断激化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5.城市住房

“住宅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城乡关系时重点关注的问题。虽然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者没有遵循马克思、恩格斯研究和探讨住宅问题的路径,但城市住房也依然是学者们研究和关注的重要问题。如卡斯泰尔斯就通过批判美国“城市更新”计划审视了城市住房问题。“城市更新”是指战后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政府制定和支持的城市改造计划和工程。卡斯泰尔斯通过访谈、收集资料和实地考察对美国的“城市更新”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他指出,虽然大城市中的贫民区和破落住房更加引起关注且成为更新计划的重点整治目标,但新建造的大部分是租金较高的、提供给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居民的住房,而提供给低收入者的住房非常有限,仅相当于原来拆掉的贫民区住房的十分之一。由于新建的公共住房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低收入的旧房搬迁户的需求,政府提供给搬迁户的租房补贴又不足,大量搬迁家庭仍被迫居住在条件差的住房中,而且其中许多家庭的住房支出负担加重。因此,他认为城市更新计划实际上加重了低价住房的短缺;它完全不是通过改善贫民区来满足社会需要的改革干预,因为它仅仅改换了问题发生的地点,并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卡斯泰尔斯指出,美国的城市更新计划作为一种国家干预,产生于美国大城市结构中的功能矛盾,然而这一计划却没有有效地化解这一矛盾,反而使这一矛盾不断激化。虽然卡斯泰尔斯并没有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像马克思、恩格斯一样尖锐而明确地指出住宅问题不可能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得到解决,但这些论述本身就是马克思、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最好的证据,是关于这一观点的当代阐释。

6.城市的阶级分析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者坚持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阶级和阶级冲突的观点,将阶级分析作为研究资本主义城市进程的重要工具。哈维肯定了马克思分析的资本和劳工的关系是形成资本主义阶级结构的主要力量,但又认为存在阶级结构的次级力量,使得资本主义社会不是绝对的两分的阶级结构,而是存在多层次多样化的阶级关系。哈维还主张围绕城市空间环境研究空间矛盾所包含的各种关系,认为这些社会空间关系可以看清那些对抗资本主义秩序永存的阶级结构因素与那些有利于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社会差别因素之间的长期斗争。列斐伏尔主张通过阶级斗争改变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关系,从而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由于资本主义通过创造自己的空间而得以自身再生产,城市实践只有在阶级斗争与空间剥夺相联系时才能取得成功,因此他强调向社会主义转变需要通过一种包含空间成分的政治实践方式加以实现。哈维则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关注了城市阶级问题。他指出,社会差异的增大和派生力量的相互作用导致了社会结构的持续分化,这种分化也反映在不同阶级的居住差异上。从马克思的存在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出发,居住差异是阶级关系和社会差异的产物,又反过来促成了阶级关系和社会差异的再生产。他指出,在工人阶级居住区的认知、语言和道德条件中成长起来的后代所形成的价值观,也必将使其继续成为工人阶级。他认为,造成这种再生产差别的根本因素是接受稀缺资源,尤其是接受教育资源的不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城市工人阶级根本无法摆脱自身的命运。

总的来说,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者对资本主义城市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贡献:首先,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等不同的领域研究城市问题,延伸了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研究领域,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方法;其次,从社会空间、城市性、集体消费等不同角度切入到城市理论研究中来,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研究视角,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内容体系;再次,在城市问题研究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工具的经验和方法,也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但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者在对城市理论的研究中也存在问题和不足。一方面,只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城市课题,没有继续探讨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城乡关系问题,如城乡分离与对立、城乡融合等,只是在一些研究中涉及住房、地租、全球性的城乡对立等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相关的内容;另一方面,一部分人不能长期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从而使研究方向出现了偏离,如法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卡斯泰尔斯在研究后期明确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四 研究方法

本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研究的方法。文献研究法是指在搜集、甄别、整理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和解读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的研究,必须忠实于他们的文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都蕴含在文本当中。因此,本书立足于研究和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了解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背景,梳理相关思想的丰富内容,揭示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的哲学意蕴,并探讨其对当代城乡发展的现实意义。

第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是辩证思维的重要原则和方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5061958本书将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置于其产生背景和整个发展过程中去理解和认识,从而避免逻辑与历史脱节。由于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因而必须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客观地分析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才能全面地理解其思想内容,准确地把握其精神实质,从而更好地为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提供指导。

第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理论只有为实践服务,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的思想来源于人类社会城乡关系的发展实践,又运用于指导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实践,必须将这两个方面联系起来研究,结合起来考察,从而避免了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来对其进行理解和探讨。本书从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的丰富内容和哲学意蕴出发,将其与我国城乡关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紧密地结合起来,揭示其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启示,从而为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推荐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李红玉.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及其现实意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李红玉.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李红玉(2018).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