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品城:街巷背后

ISBN:978-7-5203-3745-8

出版日期:2018-11

页数:310

字数:283.0千字

点击量:8307次

定价:80.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作为中国第三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佛山市,其“得名于晋,肇迹于唐”,明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海禁开放以及澳门租借开埠,佛山因其便捷的内河交通网络,在珠江流域乃至两广、福建、江西、两湖及云贵地区逐渐构筑了庞大的内河交通运输网络,佛山由此开始繁盛,至清初康、雍、乾三朝发展鼎盛。佛山城市在清初成长为“全国四大聚”并称“四大名镇之首”,其城镇人口规模一度超越广州,成为珠江流域首屈一指的区域性、国际化工商贸都市。自中华民国起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佛山城镇规模相对较为稳定,自改革开放起至2000年,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佛山借改革开放以及珠江三角洲先行先试的倾斜发展政策东风,在经济发展、产业培育等方面取得日新月异的成就。2017年,佛山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近万亿元(9549.60亿元),居全国城市第16位,已然成长为中国城市发展序列中的前列城市。然而,与GDP发展水平相异的是,佛山的城市规模、知名度及其在国内城市系统中的存在感却依然极低,这种产城“两张皮”尴尬局面的出现,一方面说明佛山城市发展依然存在极大的提升和改进空间,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佛山城市的整体营销和对外推广宣传,做得有限,远远不够。与国内营销相对先进的地区和城市相比较,佛山需要加强和努力的地方太多太多,相对落后的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使佛山城市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地方虚无主义”,突出表现在城市建设和规划设计中,对本地元素的忽视和短见以及对外来因素的盲目崇拜,致使近年来在城市发展和建设中,存在严重的“去地方化”倾向,进一步弱化了佛山城镇的地方了解度和认知水平。重产轻城的发展倾向,在改革开放之初那种迫切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的“急务”之下,似可接受,但随着城市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佛山乃至珠三角地区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整体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市建设的滞后,城市文化历史及城市地方性挖掘的欠缺,使珠三角城市尤其是佛山及其周边地区,在与国内其他区域主要城市的综合竞争中,愈益处于不利地位,这显然不利于佛山城市的持续发展。

分析探究佛山城市认知的“地方虚无主义”,我们发现,对佛山历史城市的过往无从了解,欠缺认知,是产生这种倾向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当下佛山城市来说,在产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基础上,如何弥补城市发展“短板”,解决外界对佛山认知不足问题,其一是要组建一支对佛山地方发展有相对深刻认识,具有较强学术能力的“佛山研究地方队”,持续、长期地扎根和坚持佛山城市的本底问题研究,基于跨学科视角,从不同层面深入开展,长期耕耘。其二是要加强对佛山城市的普及化宣传,包括加强对佛山城市的民众普及化宣传,首先要通过不同渠道、出版物,使民众了解佛山的过去,向他们展示一个底蕴深厚的传统佛山;其次是要突出官方宣传的力度、密度和高度,加强基于国家平台层面的综合和整体宣传推广;最后要结合“一带一路”,外向推广和全球普及佛山城市、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特色。

围绕上述宣传推广,首先要解决内容问题,即搞清楚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佛山,历史上发生过什么,有什么特色之处、经验之谈。进而提炼整理,做实内容。其次才是宣传推广中说什么、怎么说、向谁说的问题。本书的写作目的,主要在做实内容,即通过系统的问题研究,搞清楚佛山这个珠江流域中的重要城市,在发展起源、传承演替、城市地方上的根本问题,从“我城来处”“初地芳华”和“街巷背后”三个角度,进行深入解析研究。讲清楚佛山的起源、来处和发展动力,解析支撑佛山城市不断前行的“初地”体系,以及存在于佛山老城区街巷阡陌之中的平凡故事、点滴风情。

为实现研究目的,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考察深度调研与城市演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的理论支撑主要有地方性理论、开放城市发展与演化经济学理论、全球视野与地方关照统筹分析相结合理论等。在工作方法上,本书采取持续、动态、深入的工作思路,本书团队立足佛山历史城市问题,长期贴近观察,并对历史文献和过往研究资料进行综合系统整理以期获得更加可信、相对科学的研究结论。

本书主要关注和讨论佛山历史文化名城的来处,地标及这座城市在平凡之处的点滴芳华。本书的写作重心有三:其一,讨论城之何来,即从历史、文化、区域互动的综合视角,系统地分析佛山城镇之所以曾经辉煌,以及至今仍能保持高效增长动力的根源。其二,分析佛山之所以能保持数百年来的生生不息,其决定性的根源——“城市初地”的指引和规范,在于我城的那些“城市初地”很好地支撑着这个城市前行。因此,通过对城镇“发展初地”“政教初地”“商贸初地”和“粤剧(艺文)初地”的系统梳理和分析,解析佛山之所以能成为佛山的本源要义。其三,着重从读者可以感知、可以发现的视角,基于街巷空间的角度,对佛山城镇现存和曾经的街巷风情、风土、风物进行重点梳理和介绍,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佛山。

本书是作者研究团队主持和承担的“佛山历史文化名城社会文化状况深度调研”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2017年佛山市禅城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佛山珠江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委托项目)。并得到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专项基金的特别资助,同时也获得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同期开展的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社区营造的传统村落旅游文化共同体及其协同进化研究”(16YJC850006)、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舞蹈地理视角下广场舞的混杂、体现和认同”(17YJZH065)和2013年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历史街区更新背景下的公众参与和城市社会文化空间建构”(2013—193)的支持。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杨俭波.品城:街巷背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杨俭波.品城:街巷背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杨俭波(2018).品城:街巷背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