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本书旨在研究清末民初时期中国农村手工业的发展情况。研究发现,虽然清末民初时期是中国对外开放通商口岸、洋货和机器制品大量涌入的时期,洋货必然会对传统的手工业部门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某些手工业部门,例如土布业,却在这个时期洋布和本国机布的双重夹击下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在华北和江南,形成了几个大而繁荣的织布区,在这些地区,农民几乎家家织布,织布收入超过了农业收入而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本文尝试探索土布业兴旺的原因。口岸通商带来的商业化进程使得土布业使用的原料由土纱变为洋纱,同时织布机器也由旧式的投梭机变为效率提高四倍的铁轮机,这都为土布业的繁荣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这些条件只是一些必要而非充分的条件,我们看到,土布业只是在一些特定的地区兴起,说明除了洋纱和铁轮机之外,土布兴起还有另外的因素。
在其他的因素中,我们发现最为突出的因素是一种生产和市场制度-包买制。我们的数量分析发现,包买制是决定一个地区土布业是否达到繁荣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包买制之所以有如此突出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它所需资本投入小、生产规模灵活、有着有效的控制产品质量的手段,这些优势高度适合当时中国农村金融状况恶化、资本市场不发达和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所以它对土布业的发展有着极为显著的作用。
此书稿的结构如下:
第一章:导论。评述有关清末民初商业化浪潮对中国农村经济之影响的主要观点。主流的观点倾向于认为对外通商是导致农村经济凋敝、小农分化和破产的主要原因。导论中指出这些观点对当时农村经济的认识有偏颇,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手工业的研究。
第二章:对手工业发展的文献回顾并提出本书的主要问题。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在国外洋布和国内机布的双重夹击之下,手工土布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那么问题是,在生产效率大为落后的情况下,手工土布为何会取得快速的增长?
第三章和第四章是对本书研究的两个重点地区:华北和江南一带棉纺织手工业发展的历史考察。这两章的观点是,到清末民初,这两个地区的土布业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变成了一种完全以商品生产为主、有着高度地区化分工的产业,已经实现了局部地区的工业化。
第五章是一个定量分析。本书利用华北冀鲁豫三省和江南两省(苏浙)的历史数据建立了一个Two-Step的数理模型。模型发现,促使这些地区土布业繁荣的是一种新的制度因素的出现,即包买制的出现。
第六章是一个在个案基础上的定性分析,力图探讨包买制作为一种农村地区的特殊的生产和商业组织,如何促使土布业的快速增长和繁荣。
第七章:结论。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农村地区的工业化有着其自身的规律。要解决农村商业化和工业化中的风险问题,使得农民真正能够从商业化中获得利益,生产和市场组织至关重要。这对今天的新一轮商业化中的农民收入增长问题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图本书的特点是利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经济社会史问题。以往国内的历史研究中定量研究极为缺乏,模型更为少见,本书是在这方面的一个努力尝试。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农村工业化论:从日本看中国
作者:周维宏
图书 农村工业化论:从日本看中国
-
2
图书 中国农村工业化道路
作者:陈吉元 韩俊
图书 中国农村工业化道路
-
3
图书 新中国传媒组织企业化制度变迁研究
作者:袁家菊
图书 新中国传媒组织企业化制度变迁研究
-
4
图书 村庄治理中的女性:角色、地位与制度变迁
作者:刘筱红 聂金山
图书 村庄治理中的女性:角色、地位与制度变迁
-
5
图书 制度变迁与转轨国家的金融发展
作者:滑冬玲
图书 制度变迁与转轨国家的金融发展
-
6
图书 挑战沼泽:浙江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
作者:卓勇良
图书 挑战沼泽:浙江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
-
7
图书 制度变迁中的县级政府行为
作者:胡伟
图书 制度变迁中的县级政府行为
-
8
图书 养老金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作者:刘昌平
图书 养老金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
9
图书 制度与制度变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作者:张海伟
图书 制度与制度变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10
图书 日本地方公务员制度变迁研究
作者:东晓
图书 日本地方公务员制度变迁研究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