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赫尔岑

ISBN:7-5004-0312-7

出版日期:1989-08

页数:318

字数:140.0千字

丛书名:《外国著名思想家译丛》

点击量:6840次

定价:2.4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赫尔岑(1812—1870年)是一团生命的活火。他一生都在燃烧自己。他想燃起熊熊大火,焚烧那黑暗的、精神病的世界,然而他自己又充满失望和怀疑。他既是一位战斗者、思考者,又是一位悲剧性的人物。这使他——伟大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充满炽热个性特色的政论家、文学家、哲学家的赫尔岑,——无论是他的作品还是经历,都特别感人。

赫尔岑的精神悲剧是时代的产物。19世纪上半叶,俄国农奴制度正处于崩溃的前夜,但是新的曙光还没有冲破漫长的黑夜。这是一个最黑暗、最寒冷、最残忍,然而在精神上又是最窒息的时刻。人们畸形地发展,麻木不仁,愤愤不平,社会象是荒诞的梦,到处是“黄色的树叶。”一切都变形了,盲目骚动而又死气沉沉,整个社会就象一个精神病院,人们的思想比精神病人还要空虚。赫尔岑在奋斗,他仿佛在空旷的沙漠中高声呐喊,再大的声音也没有回响。他苦恼、探索、徘徊。他把眼光转向贵族中的革命家,希望他们能象闪电一样照亮这黑沉沉的夜,用他们的睿智激发已经死去了的精神,用他们炽热的激情温暖人类已经冻僵了的躯体,唤起民众,用千万只手拨动历史的车轮。

赫尔岑对贵族革命家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生活道路的转折点,是由“十二月党人”指明的。他本人在莫斯科大学念书时就有着“贵族革命家”的称号。他两次被流放,最后在1847年被迫流亡国外。他曾以“贵族革命家”自诩。但是严酷的事实最终使赫尔岑认识到,“贵族革命家”同“平民革命家”相比有先天不足,他也不甘当“局外人”和“多余的人”。1848年,赫尔岑亲眼目睹了巴黎工人起义的失败,这引起他思想的激烈震荡和精神破产。赫尔岑陷入了巨大的精神悲剧之中。他怀疑、苦闷、动摇。然而这不是一种只会唱世纪末的悲歌的崩溃中的怀疑主义。赫尔岑的怀疑主义是深沉的怀疑主义,就象凤凰涅槃一样,死去的是旧的躯体,新生的是光明的未来。这是一种前进中的苦恼意识,是对已经发生的一切失望至极的反思,否定的是旧俗陈规和盲目的希望,迎来的则是充满生机的真正的理性之光。60年代,赫尔岑看到了新世界的曙光,这就是革命人民。他无畏地站到了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上。

这就是赫尔岑,他勇敢地战斗,也悲剧式地陷入到怀疑主义中,然而他始终“与人类共命运”,这使他不断获得精神上的新生。他是搏击长空的雄鹰,虽然有时匍伏在地,颤抖着他那受伤的翅膀,痛苦地叹着长气,然而一旦精力恢复,他会腾空而起,向着新的目标无畏地冲刺,决不会害怕那怪石嶙峋的峭壁,也不会在翻滚的乌云面前犹豫不决。他是勇敢的斗士,他一生的使命就是搏击、搏击、再搏击。

赫尔岑有着深切的人道主义精神,他仇视农奴专制制度。他从人的畸形发展,看到了社会的不合理性。他认为有罪的不是人,而是使人成为这样的环境。他挺身而出,为受压迫的农奴、小人物、妇女伸张正义,保护受欺侮、受凌辱的人,他以自己尖刻的政论猛烈地抨击着万恶的农奴制度。他的主要文学作品《一个青年人的随笔》、《谁之罪?》、《克鲁波夫医生》、《偷东西的喜鹊》、《往事和随想》,充分体现了艺术中的人民性,散发着对人的最热忱的关怀。赫尔岑的艺术感染力导源于他对社会不合理性的鞭笞,对于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的热切期望。

笑,是赫尔岑的投枪。他认为笑是破坏旧世界的强大武器。笑,可以使圣洁的神像变成虚假的幻影,可以使不可一世的人间偶像变成平庸的丑物。赫尔岑的笑既是辛辣的,又是高度艺术性的。他抓住旧式人物内心世界与外在假象之间的矛盾,廖廖几笔,便把那些暴力狂、权力迷、伪君子、假道学的面目淋漓尽致地暴露出来。赫尔岑使人们在笑中认识那些道貌岸然的大人物的阴暗心理。这种笑是对黑暗宣战的武器,它既使人民“高兴得象吃糖果点心一样”,也使那些黑暗的旧势力为之胆战心寒。对于旧世界来说,赫尔岑的笑是“执行死刑的高台”。

赫尔岑把笑发展到“荒诞”的高度,使人们意识到“荒诞”就在现实中。只有象赫尔岑那样既深刻体悟生活的本质,又有高度艺术技巧的思想家、文学家,才能使“笑”变成“荒诞”,由“荒诞”导致深思。赫尔岑的笑,“划着喜剧的小船,驶向悲剧的海洋”。他的笑,渗透于喜与悲,笑与哭,现实与荒诞,希望与失望,可笑与深思之间,既是喜剧又是悲剧。赫尔岑的“笑”已经成为现代文学的巨大宝库,他的“笑”具有永久的魅力。

赫尔岑集文学家和哲学家于一身。他的哲学既是文学,他的文学也是哲学。他极其厌恶“包装纸一样的晦涩的哲学术语”,这种术语读起来味同嚼蜡,不知所云,使人昏昏欲睡。他的哲学著作《科学中华而不实的作风》、《自然研究通信》以及在《钟声》、《北极星》杂志上的政论文,在内容上已经远远超出当时的哲学水平,在形式上富有激情和通俗性,他用对话、独白、通信等等体裁来阐明哲学思想,通过艺术形象、现实画面的速写、肖像手法以及巧妙的对比、比喻技巧,使哲学与文学浑然一体,理性与直观交相辉映。赫尔岑所开拓的这一方向,对于我们现代哲学文体的改革仍然有着它的借鉴意义。思想是“灰色的”,“灰色的”思想要有生命力,,就要投入到“绿色的”生活中去。

赫尔岑是俄国贵族革命家中的最后一批,他比“十二月党人”走得更远。他始终与人民共命运,这使他冲出了贵族革命家的营垒。他已经不再低吟旧世界的挽歌,而唱起了新世界的晨曲。赫尔岑的思想、著作连同他的生活道路,是遗留给我们的瑰宝。在这里,我们既能回首以往,透视现在,也能展望未来。

赫尔岑的一生,就是一团生命的活火。它曾彪炳史册,至今余辉犹在,它永远是在我们心中燃烧着的一团活火。

陈志良 宋志明

1987年5月8日于中国人民大学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苏〕Л.Е.塔塔里诺娃,陈志良,宋志明.赫尔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苏〕Л.Е.塔塔里诺娃,陈志良,宋志明.赫尔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苏〕Л.Е.塔塔里诺娃,陈志良和宋志明(1989).赫尔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