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

ISBN:7-5004-0396-8

出版日期:1989-10

页数:434

字数:333.0千字

点击量:9228次

定价:5.65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每一个民族都有她固有的文化传统。一个民族理论思维的发展,是这个民族自我觉醒的进程。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是东方文化的典范。中国有没有自己独特的哲学思维,有没有别具风格的哲学范畴,有没有由这些范畴构筑的哲学逻辑结构,这是当代中国哲学研究者不能不思考的重要课题。

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乃我于一九八一年出版的《朱熹思想研究》中所提出。该书《前言》中说:

近三十年来,对哲学家的思想,曾习惯地按其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伦理论、历史观等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和研究,这虽是研究工作的基础,是完全必要的,也取得了成绩,但停留在这个水平上是不够的。因为哲学家哲学体系的各个方面及其基本范畴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从而构成了一个整体。“分门别类”的研究,往往于整个哲学体系内在的逻辑联系注意不够,而只有深入揭示某一哲学体系的内在逻辑结构或联系,才能如实地反映该哲学体系的本来面目。

中国哲学逻辑结构不是从现成的原则、原理出发,也不承袭西方的分门别类,更不把中国哲学削足适履地去符合现成的原则、原理,而是从中国哲学的实际出发,试图疏理和总结出中国哲学固有的原则、原理、规律、方法。我认为,中国的理论思维将会大大丰富人类的理论思维。这是因为,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记载,保存了世界上最丰富、最全面、最详尽的各方面珍贵资料。现存的十五万片甲骨文以及经、史、子、集,蕴藏着对人类文化、社会发展阶段、规律、原理以及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具有启迪作用的东西。这些资料由于种种原因(文字艰难、传播困难亦是原因),西方有影响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理论家、思想家,都没有很好、甚至没有利用过它,而只是依据西方历史资料、经验、实践概括出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原则、原理、规律、方法,如果从中国的实际资料出发,总结概括,定会对人类文化、理论思维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向中国哲学的内在世界探索,从中国传统哲学范畴在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结构条件下的结合方式和人类认识发展史的角度,探索其逻辑结构的演变和发展,揭示中国哲学范畴横向联结和纵向承接关系,使哲学范畴的研究不停留在静态上,而在动态中探讨。这种根植于中国土壤上的哲学范畴逻辑结构的分析,可以在思维中再现范畴逻辑结构的具体形态,从而进一步揭示出中国哲学逻辑的结构。

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根据中国哲学思维的发展和哲学范畴的固有特点以及人类认识和思维发展的次序,提出了不同于西方的中国哲学范畴分类法。在西方,或者把范畴分为实体、属性、关系三类,或者把范畴分为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辩证的认识论等。这种分类方法或者不能确切说明中国哲学范畴的相互关系与内在联系,或者没有体现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本书依照中国理论思维发展的进程,即中国哲学范畴的历史顺序和逻辑顺序,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抽象——具体的发展,把中国固有的范畴分为象性范畴、实性范畴、虚性范畴三大类。从思维方法而言,即是直观的知性思维,思辨的理性思维和辩证的系统思维。从象性范畴阶段中可以得悉,在人类思维的幼年(初级)阶段,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东西方)的哲学思想,它们的共同点最多、最显著。比如中国以五行、天、气、道为世界万物的本原,古希腊以火、水、原子、理念等为世界存在的根据,古印度以地、水、火、风四大为世界万物的基础。随着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政治、经济的发展,哲学也在发展,各地区、各民族的理论思维差别越来越大。如果说象性范畴的直观知性思维,中外都是把世界本原看作抽象同一的东西,根据对象的外部形态,变化关系所作出的判断,认为A就是A,水就是水,火就是火,而还没有对对象的内部对待统一的关系作出深入说明,那么,实性范畴就揭示了对象内部的关系、变化,中国哲学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范畴和逻辑结构,这个哲学范畴逻辑结构是由世界存在、存在的形式等范畴构成的。如果说象性范畴、实性范畴属于客体性范畴,那么,虚性范畴便相似于主体性范畴。它是以主体为对象的范畴,这便是从客体到主体思维。

本书的结构,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论,是关于中国哲学逻辑结构的综合性论述,其中有对于何谓中国哲学逻辑结构的疏释;中国哲学逻辑结构研究法,包括思维方法和横向纵向研究;中国哲学范畴发展阶段的历史考察,说明中国古代早就开始对于哲学概念、范畴的研究;中国哲学逻辑结构系统的构想及其内在根据的探讨;中国哲学逻辑结构的解释,对哲学范畴进行具体、义理、真实三层次、表层、深层、整体三结构和句法、语义、网状、时代、历史、统一六层面的解释,以再现范畴的整体本质以及研究中国哲学逻辑结构的意义。第二部分是中国哲学逻辑结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象性范畴逻辑结构,阐述其性质和发展规律,通过五行、天、气、道、无、仁、数等单一范畴,论述由象形范畴逻辑结构到象实范畴逻辑结构再到象虚范畴逻辑结构的转化;实性范畴逻辑结构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的阐明,是通过天人、形神、宇宙、道器、有无、理气、心物、一二、动静、变化、知行、能所、格物致知、性情、阴阳等相对范畴的考察,论述由实象范畴逻辑结构到实体范畴逻辑结构再到实虚范畴逻辑结构的过渡;虚性范畴逻辑结构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的阐明,是通过刚柔、健顺、形而上形而下、体用等对待统一范畴的考察,论述由虚象范畴逻辑结构到虚实范畴逻辑结构再到虚体范畴逻辑结构的转化。第三部分是结束语,是关于中国哲学逻辑结构发展的趋势与预测。其中包括中国哲学逻辑结构的特质,它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揭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特点和中国哲学逻辑结构的特点;中西哲学范畴逻辑结构之比较,由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所面临的挑战而有中西哲学范畴体系之比较。这种比较不仅涉及历史与现实、传统与背景,而且涉及中西传统思维方式;中国哲学逻辑结构的发展趋势与预测,探索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体化、纵贯型与横贯型的统一、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统一观念结构的确立,说明中国哲学逻辑结构是一无限发展变化的动态结构。

本书关于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的研究,是改革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尝试,或许对具体科学的研究,也有哪么点方法论的味道。本书对中国哲学固有范畴所作的整体有机系统研究方法,揭示范畴之间联系的互斥、互渗、互转、互补方法,以及提出五行对应理论、阴阳平衡、转化理论、道器互涵理论、形神相即理论、动静互根理论、天人交合理论、体用一源理论,和中国哲学的混沌理论、系统与非系统理论、控制与非控制理论、有序与无序理论等等,是发象性、实性、虚性范畴逻辑结构之微。

既然哲学也是文化,本书又是“发微”工作,因此,本书在“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名目下又加一副题“中国文化哲学发微”,以求文与题名符其实。

认识是无限的。本书只是这次修改终稿时的认识,随着认识的深入,将继续求索。

张立文

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一九八四年六月初稿,一九八七年六月三日修改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张立文.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张立文.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张立文(1989).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