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理论、文化与实践

ISBN:7-5004-3368-9

出版日期:2002-04

页数:278

字数:223.0千字

丛书名:《南方文论丛书》

点击量:9177次

定价:20.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在人类学的理论视阈中,南方是一个神秘而又充满活力的概念。20世纪50年代,广西作家陆地的小说《美丽的南方》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一些热血青年就是受这部小说的影响来到广西工作并扎根广西的。

南方当然不应该局限于广西,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却又与广西有着密切的联系,广西地处祖国的南疆,属南方的一部分。新时期以来,广西的文艺学队伍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在学术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广西的美学理论、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刊物《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东方丛刊》、《民族艺术》、《南方文坛》在学术界就有一定的影响。然而,对于文艺学的建设和发展而言,特别是对于21世纪的中国文艺学建设和发展而言,南方文论意味着什么,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是我们目前正在认真思考的。

当代中国文艺学建设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已经产生并且还将不断产生更多的具有深刻思想和现实影响力的建设性理论,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代中国文论建设的学术资源,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传统,特别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传统、西方文论传统尤其是当代西方各种学术思潮、中国古代文化和中国古典文论传统,以及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实的文艺和审美文化现象,特别是民间的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和文化活动中包含着的新的积极因素。这些不同文化力量的相互碰撞、交融和重新组合,成为当代中国文艺学朝气蓬勃、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

21世纪已经来临。这是一个经济全球化进程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文化、大众文化影响越来越大的时代。在西方学术界,有学者将后现代时代的文化概括为具有精神分裂特征的文化,这种概括与马克思、卢卡契等曾经思考过的异化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关于当代中国文化和文学艺术的总体特征,国内学者也有不少研究和表述,钱中文先生用“新理性精神”概括,王一川先生称之为“杂语共生”时代。也有学者主张用“余韵风格”这样一个概念,其理论的基础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学生产方式论。这样一个关键概念自然一时不能统一,事实上也不需要统一,但是这些研究和讨论已经把问题提出来了。我们认为,这是当前文艺学建设的重要基础。当前中国文艺学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对当代社会急剧变化过程中产生的文学艺术实践方面的新问题作出建设性的回应和思考,这既是我们与西方学者进行有效对话的前提,也是有中国特色文艺学建设的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大众传媒获得文化支配权的社会和文化条件下,有特色和个性的文化受到重视和喜爱。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相对应,文化的个性化正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这并不矛盾,恰好是当代社会总体特征的两个方面。在“世界文学”不断发展的时代,文化和文学艺术的个性和特殊性受到越来越普遍的重视,这是有着深刻复杂的原因的。究其实质,可以看到两种相互对立的文化心态和理论动机:一种是西方社会和处于经济—文化优势地位的群体对于具有文化差异的异质文化的猎奇和对“他者”文化的热情,这种猎奇和热情事实上是自恋情结和内在虚弱的一种投影。这种投影服从于审美的一般原则:对现实生活中匮乏性存在的追求和渴望。相比之下,另一种文化心态和理论动机是,在全球化和大众文化平面化、标准化的社会和文化条件下,为了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标,努力阐释具有生命力和个性的文化、文艺现象的合理性和重要性,从而为不同于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作出分析和论证。在这个意义上,“南方”也就具有了文化个性的意义和色彩。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的一批中青年学者,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逐渐认同了以上理念,努力在当代社会发展和学术思潮的背景下,积极研究文艺学、美学、文化的一系列新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的当代性问题、审美人类学的学科构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学批评机制的转型、从中国学者的立场分析和评价当代西方重要的学术思潮等方面,进行了有一定深度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为了与学术界的同仁交流和对话,现将近期研究的部分成果集中在一起,以丛书的形式出版,并取名为“南方文论丛书”,以表达对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及其文化的热爱。

“南方文论丛书”突出当代性、建设性和开放性,不拘泥既有的观点和方法,鼓励学术创新,特别鼓励有明确学术立场、对当代文化和文艺学的重大问题作出系统研究和阐释的学术专著。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不断出版下去,也希望学界同仁参与建设和对话,共同努力,积极建设具有个性和理论生命力的中国文艺理论。

南方既是一个地理学的概念,也是一个文化学的概念。南方有青山绿水和富饶的物产资源,也有多元共生的文化生态和自强不息的优秀品格。南方意味着丰富和复杂,也意味着不确定性和未完成性。南方文化如此,南方文论也应该如此。收入丛书中的专著和论文集,尽管存在着不少幼稚和不成熟,但同时也蕴藏着发展和希望。我衷心地祝愿,在“歌如海,花如潮”的南方,理论也是美丽的。

王杰

壬午年正月初九于广西桂林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马驰.理论、文化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马驰.理论、文化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马驰(2002).理论、文化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