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周易元义

ISBN:978-7-5161-4722-1

出版日期:2014-08

页数:291

字数:286.0千字

点击量:9636次

定价:58.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在中华文明的浩瀚长河中,《周易》是一部特殊的经典,人们一方面很尊崇它,一方面对它显得无所知,这种矛盾的交织,延续了两千多年。先秦时代,诸子虽偶有提及《周易》,始终未曾见到相对系统的阐述。迄至两汉,《周易》成为五经之一,但从历史记载上看,《周易》并未对社会起到大的影响作用,与其地位不相匹配。那么,到底是它徒有虚名,还是当时的人已经不能理解它呢?自魏国王弼以玄学思想作了《周易注》之后,其注释就成为正统,历经隋唐五代。纵览这个时间段的史书,可以感觉到《周易》的影响甚微,停留在经典学习的层面。到了宋朝,北宋五子以及朱熹等人,开始以新的思想来阐释《周易》,但基本限于学术范畴,且大多是以诠释自身思想的方式展开。在社会文化层面上依然缺乏《周易》的影响,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清末。简单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周易》一直未能融入社会,遑论影响民族的思想、文化、性格,反而在明清之后成为江湖术士借以抬高身价的工具。那么,《周易》的伟大,莫非仅仅只是一种传说?蒙蔽在《周易》上的面纱,可能很早就盖上了。其中的原因,或许在于《周易》的传承本来就局限在很小的范围之内,一旦因战乱等导致传承中断,后人就难以窥其全貌。孔子有“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的感慨,司马迁也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史记·孔子世家》),无大过则文质兼具,即彬彬。由此两条记载,可能在孔子的时代,《周易》本有思想的传承已经开始缺失,虽经汉代诸学者发覆,但并未得以形成一个有效的诠释体系。一部如此重要的典籍,却一直无法发挥与其相应的作用,令人遗憾。历代研究者做了大量的工作,试图从卜筮、文字、思想、取象、数、图、历史、天文历法等方面解释《周易》文本,但始终给人力不能支的感觉,其表现形式便是注释玄妙、解说牵强,令读者莫知所然,更不知其所以然,遂使《周易》成为“天书”。20余年来,在阅读了三十余家系统注解《周易》著作与众多易学著述之后,我逐渐意识到,历代研究者忽视了原始易理的平实性、逻辑性、系统性,未能从源头把握《周易》文本,反而因为使用过多的后世知识导致解释体系支离破碎,导致《周易》本有思想未能得以清晰阐发。《周易》来源于筮占,其文字以占辞的方式表达,但经过原作者的整理之后,已经完全不是筮占之书了。《周易》卦爻辞具有严密的逻辑编排,并借助卦画、卦象来阐述思想。在对先秦文明总体把握的基础上,我认为《周易》是周朝王室贵族用以修身行事处世,并以此来提高自身思辨力、洞察力、判断力的修行指导书。掌握《周易》本有思想,方能知《春秋》大义,方能通达《诗》、《书》、《礼》、《乐》,方能“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方能明晰《史记》、《资治通鉴》的深隐要义,故《汉书·艺文志》指出:“五者(指六艺里的诗、书、礼、乐、春秋),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故曰《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言与天地为终始也。至于五学,世有变改,犹五行之更用事焉。”鉴于上述思考,本书尝试走出自东汉以来2000年的易学研究体系,直接回归先秦《周易》文本,以卦画、卦象、卦爻辞为依止,遵循严谨、理性的分析原则,用白话文逐字逐爻逐卦疏解其要义,以求揭示《周易》中所蕴含的本有思想,阐发《周易》元始涵义。为方便读者,简单归纳本书的几个要点:一、总体舍弃王弼以来的义理学派解易体例义理学派的解易体例在阐述《周易》本有思想上存在着较大缺陷,故本书不取应、比、承、乘、卦主等用法,也不取他们对阴阳的理解。二、舍弃《周易集解》以来的象数学派解易体例象数学派的解易体例不符合《周易》原作者的思想,故本书不取卦气、爻辰、升降、爻变、卦变、纳甲、飞伏等用法。三、把阳气的生发、收藏、息长作为解易理论的主要思想阳气是《周易》思想的核心。在《周易》体系里,阳气是实体,在自然界中客观存在。于此基础上,再思辨地引出了阴、阳两个抽象的概念。四、将吉、凶、悔、吝、咎等断辞作为理解卦爻辞思想的枢纽断辞在连接《周易》文字与其表达思想上具有关键性作用,《周易》整个思辨的展开是围绕着断辞来说明、判断,通过对断辞的梳理,可以寻得卦爻辞所述之本。五、重视对乾卦卦辞“元亨利贞”的理解《周易》卦爻辞频繁出现“元”、“亨”、“利”、“贞”,乾卦卦辞特以标出,本书结合《说文解字》、《易传·文言》等的解释,以其本始含义贯通经文。六、所取卦象以《易传·说卦》为主《周易》卦象是卦爻辞的基础,也是连通卦画与卦爻辞的桥梁。对原作者如何取象的原则,可以通过《易传·说卦》来认识,但具体落实到每一字,则要持严谨态度。在本书中,对部分文字取象存疑的,不猜测取象,以免陷入误区。七、文字训诂以《说文解字》、《尔雅》为主历代《周易》注释由于无法把握《周易》所要阐述的思想,使得对部分文字训诂有误。在本书中,对字义不取先秦之后的用法,尽量回归先秦语境。八、客观定位《易传》《易传》是现存最古的《周易》系统注本,通行的《周易》注本是将《易传》作为经文的一部分。本书直接面对《周易》经文,故不疏解《易传》,但书中会根据需要适当引用《易传》。为了避免加入笔者的主观思想,书中用语比较简练,不展开来引述具体例子,以免因复杂发挥而使读者未能清晰把握《周易》本旨。每一个人都是独有的个体,在扎实理解《周易》每条卦爻辞的基础上,应该有自身的心得体会。书中特引用《易传·系辞》十九条论爻辞的文字,以使读者能参考先秦研究者的发挥思路。对《周易》一书的正本清源,于学术、思想皆有根本性的意义。中华文明经由追溯源头,继承先秦文化博大刚健的气象,而后再吸纳人类其他文明的精华,自可迎来充满勃勃生机与阳刚健动的复兴。尽管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去揭开笼罩《周易》两千多年的面纱,但这种尝试的效果如何,只能留待读者的评价。对那些在人生旅途上奋进的君子淑女,若此书能给予他(她)们以启迪、以智慧、以生机、以力量,帮助他(她)们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进而推动社会的前行,那么本书的目的就达到了。注疏《周易》这部中华文明的元典,不仅要有深邃的领悟力,还需要有古文字学家的精博、史学家的洞识、哲学家的思辨。本人学力有限,在著述《周易元义》一书的过程中,若有讹误,敬请读者不吝指教,以待再版时修正,联系电子邮箱:zhouyiyuanyi@163.com。王天苗二○一四年五月十七日于北京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王天苗.周易元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王天苗.周易元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王天苗(2014).周易元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