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知识分子问题文献选编

ISBN:3001·1902

出版日期:1983-03

页数:309

字数:152.0千字

点击量:9627次

定价:1.55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胡耀邦同志一九八三年三月十三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卡尔·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报告(节录)

马克思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而且是伟大的科学家。他之所以能够创立科学共产主义,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就是他掌握了人类文化知识的优秀成果,并使它同工人运动牢固地结合起来。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本身的思想来源,就在于它批判地吸收了当时世界上三个最先进国家的三种主要思潮,即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5271310马克思学说之所以能够“掌握最革命阶级的千百万人的心灵”,也是因为它“依靠了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获得的那些知识的坚固基础”,并且借助于这种知识,丰富了它的结论。5271311马克思的学问博大精深,其领域之广,造诣之高,为世界历史所罕见,受到许多诚实的科学家、思想家和历史学家的敬佩。旧世界的辩护者们企图抹杀马克思,或者诬蔑马克思的学说早已“过时”,事实证明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一代又一代的学者、青年、工人运动家、民族革命家和一切立志改革的人们,从马克思主义汲取无穷无尽的力量和信心,这种情况是任何昙花一现的“新思潮”所不可能梦想的。马克思的勤奋和毅力是惊人的,他治学态度之严谨,尤其堪为一切科学工作者的典范。他历遭反动政府的迫害,颠沛流离,寄居国外,而斗志弥坚,在革命和科学的道路上奋战不已。他一生从未摆脱过物质贫困,只靠恩格斯的帮助才稍许减轻。他有四个儿女童年夭折,一个女儿死后,甚至没有钱买一个小棺材。5271312他以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智慧,以自己的最精湛的科学成果,献给工人阶级,献给全人类。他的献身精神,真是可歌可泣。马克思确实是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最高典范,是一位代表人类智慧和良心的最完全的知识分子。

在这个纪念大会上,当我们说到掌握人类文化成果对于马克思的伟大事业的重要性的时候,当我们说到马克思是最完全的知识分子的时候,我想利用这个机会,着重讲一讲我们党、我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应当如何正确对待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问题。

我们党成立六十多年来,主要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干两件大事。一件是推翻旧世界,推翻三座大山,一件是建设新世界,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推翻旧世界,需要知识和知识分子;建设新世界,更加需要知识和知识分子。而且应当说,在我们这样原来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能否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是决定建设成败的一个关键。但是,恰恰在这个关键问题上,我们曾经长期认识不足,并且被一些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念纠缠了多年。因此,如何正确对待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问题,就成为当前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

必须肯定,在解决知识分子问题上,我们党是有出色成就的。我们党的创立和发展,从来同革命知识分子分不开。在一九三九年抗日战争转入更加艰苦斗争的年代,毛泽东同志起草的《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就是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精辟分析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知识分子的特点,确定放手吸收知识分子的著名文献。这个战略决策,对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到建国以后我们事业的胜利,起了多么重要的作用,这是历史已经证明了的。建国初期,相当一段时间内,我们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比较谨慎,基本上是正确的。一九五六年,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根据毛泽东同志提议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同志在报告中系统地论述了知识分子问题同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第一次明确指出了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并且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科学教育文化事业取得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重大发展。我们在一系列科技领域,包括原子弹、氢弹、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等尖端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不但吸收了大量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而且培养了更大量的新的知识分子,包括人数在四百万以上的大专程度的知识分子。这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拥有的知识力量的重要基础。这支知识分子队伍正在继续增长,他们同广大工人、农民结合在一起,共同努力,是我们在本世纪末达到七、八十年代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依靠和希望。

但是,也应当看到,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我们在对待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问题上,逐渐离开了正确方向,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它的主要表现,就是轻视知识,轻视专业,给广大的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并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的知识分子戴上“资产阶级”的帽子,排斥和打击他们,使许多知识分子遭受压抑,以至蒙受冤屈;与此同时,又放松和取消了干部队伍知识化、专业化的战略任务。这种倾向,在“文化大革命”中发展到荒谬绝伦的地步,甚至把重视知识和知识分子说成是“搞修正主义”,有“亡党亡国”的危险。这样,在知识和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左”倾错误,就发展成为令人痛心的十年浩劫的重要组成部分。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情况已经大有好转。一九七八年,邓小平同志进一步阐述了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就使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开始重新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这是大家都看得到的。但是同时必须看到,无论在思想认识上,在社会舆论上,还是在各项政治、经济和组织措施上,都还远远没有彻底清除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影响。全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全党同志首先是各级领导骨干,必须对这个重大问题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深刻观念,以适应大规模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对我们是很宝贵的。现在,是毫不迟疑地下定决心,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同志们,朋友们!

在知识和知识分子问题上,我们应当从历史的曲折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呢?确立哪些马克思主义的真正革命的和科学的观念呢?

第一,一定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同人类文化成果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错误倾向,确立尊重科学文化知识的正确观念,动员全党全民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马克思主义是从哪里来的?从根本上说,当然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工人运动的产物;但它同时又是吸收人类几千年文化知识的结果。如果只有工人运动,不利用人类文化成果去科学地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论证工人阶级的长远的和根本的利益,那就只能产生形形色色的工团主义、经济主义、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等等,而不可能产生马克思主义。从另一方面说,我们的同志都有亲身的体验:为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学文化。单凭朴素的阶级感情,只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观点,而不可能系统地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至于我们今天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设新世界,要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成功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且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全体社会主义建设者,就更加需要不断批判地吸收当代科学文化的新知识、新成果。“知识就是力量”5271313。尊重知识,欢迎知识,渴求知识,努力把知识变成建设新世界的巨大力量,应当成为我们共产党人和一切建设者所应有的优良素质。

有一种谬论,说什么“知识越多越反动”,这在“文化大革命”中曾经猖獗一时。必须明确指出,在人类的知识体系中,自然科学知识,生产技术知识,历史和地理知识,当代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各门社会科学知识,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共同规律的经营管理知识,以及那些在历史上反映人类进步成果和进步阶级要求的各种文化知识,都包含着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长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真理的成份,都是人类辛勤劳动的积极产物,是人类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这样的知识越多,就越有利于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就是一些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但浸透了反动阶级偏见的东西,马克思主义者也应当加以分析批判,并且从中吸收有用的材料。所以,问题是在于对待知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般说来,知识多总比知识少要好,更不能说什么“知识越多越反动”。

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建立在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之上,这个基础就包括自然科学。明确这个观念,在我们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尤其重要。我想在这里特别讲一下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重视自然科学的。他们用心研究了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大量材料,用自然科学成果特别是十九世纪的三大发现,5271314论证了自然界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发展学说,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集中反映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提出了关于科学是生产力,而且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的著名论点。他站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立场上,高度评价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形象地把科学技术的一些划时代的成就说成是比当时一些著名革命家“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5271315。他在发电技术刚刚萌芽的时候,就敏锐地观察到人类即将面临的电能时代的曙光。当世界上第一条实验性输电线路刚刚出现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就给以极大关注,预见到电能将由此而远及穷乡僻壤,“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5271316。马克思在为推翻旧世界而斗争的时代,尚且如此高度重视科学技术;今天我们肩负着建设新中国的历史重任,难道不应当更加自觉地重视科学技术,更加自觉地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吗?毫无疑问,已经成为自己国家主人的我国亿万劳动人民,有了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科学文化的武装,就将成为更强大更活跃的生产力,干出一个翻天覆地的伟大事业。

第二,一定要反对把知识分子同工人阶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看成“异己力量”的错误倾向,确立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正确观念,百倍地加强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团结。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必须尊重和依靠知识分子,犹如我们必须尊重和依靠工人和农民一样。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知识分子从来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然知识分子按其社会地位,大都是从属于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但是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同时也受着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因而一部分知识分子直接参加了革命,一部分同情革命,还有许许多多知识分子怀有反帝爱国的志向。真正死心塌地站在革命人民的对立方面,为统治阶级效劳的反动知识分子,当然是无产阶级的异己力量,但那只是极少数。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知识分子的情况起了根本的变化。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积极为社会主义服务,而且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经受了建国以来长期的锻炼和考验。同时,我国现有知识分子队伍总数百分之九十几的人,都是新社会培养出来的,其中绝大多数还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尽管知识分子在劳动方式上,同工人、农民还有重要差别,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总体上说,从取得生活来源的方法和为谁服务来说,明确肯定我国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是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伟大成果,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果。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知识分子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按照科学和工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本质差别将会逐渐缩小甚至归于消灭,将会造就出体力劳动同脑力劳动在更高水平上结合的一代代新人。但这是远景,今天还办不到。也就是说,科学文化知识和脑力劳动相对集中在知识分子这一部分人身上的状况,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还会存在。因此,知识分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绝对必需的智力因素,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一定要造成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的社会风气,并且采取切实措施,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把这看成是“基本建设”,并且是“最基本的基本建设”。要向广大人民讲清楚,在社会主义社会,一般说来,科学文化程度高一些的比低一些的,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在物质待遇上高一点,不但是脑力劳动本身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更重要地将大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者的知识化,有利于鼓励工农子女努力学科学、学文化,从而培养更多的知识分子。很明显,这样的政策,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符合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的长远和切身利益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政策;反之,过去一个时期那种“左”倾错误政策,则是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原则背道而驰的政策。

我们说要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说可以轻视和贬低体力劳动,不是说可以轻视和贬低体力劳动者,那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所决不能容许的。一切有益于社会的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光荣豪迈的伟大事业。在我们国家,占劳动者总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们,今天都是在从事各方面的紧张的体力劳动。我们的一切财富,归根到底都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共同产物。当然,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脑力劳动所创造的成果会越来越显得突出,脑力劳动者在全体劳动者中的比重也会逐步增加。但是这个过程本身,就包括体力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体力劳动中的脑力劳动因素的不断增加,一批批体力劳动者按照社会需要转变为脑力劳动者;同时,广大工人、农民特别是有熟练技能的老工人和农村能工巧匠的创造性生产实践,又是科技进步的无穷无尽的丰富源泉。任何把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观点和做法,都是完全错误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任何知识分子,如果轻视和脱离工人农民,他们将很难真正发挥作用,并且将受到社会的纠正。同时还要看到,无论将来生产技术水平达到何等高度,也决不可能从人类社会劳动中完全消除体力劳动的因素,尤其不可能消除那些工艺性的手工劳动,不可能消除特殊环境和紧急情况下的重体力劳动。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一万年都有体力劳动。总之,社会主义社会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只是分工的不同,劳动复杂程度的不同,决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我之所以还要讲到这一点,是因为当着我们强调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的时候,一定要同时注意防止那种轻视和贬低体力劳动的错误倾向。我之所以讲到这一点,还因为象中国这样一个有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腐朽等级观念,根深蒂固。恩格斯曾经把鄙视劳动的恶习,叫做奴隶制遗留下来的一根毒刺。5271317我们一定要随时警惕和拔除这种毒刺。

我们说要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当然也不是说知识分子就是十全十美的,没有必须克服的弱点了。我国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都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优点和弱点。就总体来说,无论在思想上、业务上和实践本领上,我国知识分子都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对他们提出的更高要求。在新时期中,我们希望我国知识分子,以马克思、恩格斯这样的最完全的知识分子作为自己的崇高典范,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以来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光荣传统,学习彭加木、栾茀、蒋筑英、罗健夫、雷雨顺、孙冶方等同志的献身精神,更加努力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精益求精地掌握新的知识,脚踏实地地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自觉地增强组织性和纪律性,在改造客观世界的伟大斗争中,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做到又红又专。一切先进知识分子的经验证明:无论是谁,即使是很有权威的专家学者,在日新月异的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面前,都不能丝毫满足于已有的成就,而必须在思想上和业务上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水平。一切先进知识分子的经验还证明:只有同工人、农民更好地结合起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才能真正施展自己的才干,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光和热,才能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真正转化为造福人民的巨大力量。

九十年前,恩格斯给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写过一封信,热情地期望从他们中产生出“脑力劳动无产阶级”。这种脑力劳动无产阶级,能够同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兄弟在一个队伍里,肩并肩地在革命中发挥巨大作用。5271318今天,在我国新的历史条件下,恩格斯的这个期望,正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成为现实。现在有人说“老大靠了边,老九上了天”,这样把工人和知识分子区别为“老大”和“老九”,是不对的。至于说只有“老九”上了天,则是更加不符合事实的。我们的主张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在党的领导下,手拉手,肩并肩,一起飞上天!一起飞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天!

第三,一定要反对把坚持党的领导同实行内行领导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错误倾向,确立要领导就必须内行的正确观念,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在革命化前提下的知识化、专业化。

我们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知识和知识分子,这个指导思想,首先要在各级各部门领导机构的改革上体现出来,使干部队伍在革命化的前提下,实现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人们可能会问:过去我们干部队伍的知识水平并不高,不是也取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吗?不错,我们党的干部队伍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于长期处在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确实存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足的弱点。但是,我们党在当时条件下还是很重视有计划地培训广大干部和战士的,在延安和各根据地、解放区曾经大量地举办了各种干部学校。我们对于当时革命战争、根据地建设和白区工作所迫切需要的军事知识、社会知识和经济文化知识的学习和钻研,是很刻苦,很认真,并且是很有成效的。无论是从工农干部还是知识分子干部当中,都成长出成千上万优秀的各级领导者,其中许多人成为军事、土改、统战、财经、宣传文教等各方面工作的专门家。至于统帅我们全局斗争的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党的一大批杰出领袖人物,更是有高度理论文化素养的。他们精深地研究了中国革命问题,总结了中国社会发展规律,这样才形成了关于中国革命的有系统的科学理论,即毛泽东思想。历史表明,我们党的干部队伍从来就不是一支没有知识的,愚昧的队伍,而是一支真正掌握了当时革命斗争迫切需要的知识,精明干练,因而能够克敌制胜的队伍。不同的是,今天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全新的事业,规模广大得多,性质复杂得多,行业也多得不可比拟,就是军事工作也更加专门化了。在这种情况下,仅靠过去那些知识和经验已经大大不够了,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已经成为现实斗争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现在提出知识化、专业化的更高要求,难道不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完全符合历史发展的吗?

党的领导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是方针政策的领导,是对于各方面工作的检查督促,不可能也不应当包办代替各项具体业务、技术和行政工作。既然如此,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为什么还要专业化,还要变成内行呢?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正确的政治领导,就是要在各个领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实际和具体业务结合起来,调动和组织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卓有成效地实现党所提出的战斗任务。而要做到这一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不但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而且要熟悉各自领导范围内的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有关业务领域的具体情况,掌握它们的特殊规律。不然的话,只能是空头政治,只能不着边际,无所作为,或者瞎指挥。依靠这样的领导,四化建设是没有希望的。因此,要领导,就必须努力成为内行。

为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把党的方针政策同各个领域的具体业务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认识论上,就必须正确理解和处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个别与一般是相互联结的,一般寓于个别之中。只有深入地认识个别,才能更好地把握一般;而在认识了一般之后,还必须继续深入地去认识个别。关于一般与个别的这种辩证关系,毛泽东同志认为是辩证唯物论认识论的一个精髓,是我们必须时刻牢记的思想方法和领导方法的一个重要准则。如果我们的领导同志,只是停留在一般的“政治领导”上,不去深入个别,不去掌握为实行有效领导所必需的专业知识,甚至认为外行领导内行是天经地义,拒绝深入个别,拒绝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那是很危险的。因为那就从根本上取消了专业化的要求,堵塞了认识不断深化、领导水平不断提高的道路。

我们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知识化、专业化问题,实际上早在五十年代就曾经提出过。一九五六年九月,党的八大一次会议期间,毛泽东同志曾经强调指出,中央委员会的成份,反映了中国革命的过程,将来它的成份是会改变的,我们的中央委员会应该有许多工程师,有许多科学家。但是这个问题,连同各级领导干部的年轻化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现在,中央决心从这次机构改革开始,通过新老干部的交替,把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这样三个问题,联系起来逐步解决,这就是:大批老同志退下来,搞好传帮带;吸收大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知识分子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热情鼓励和组织那些有相当领导经验和政治水平,但文化程度太低的中年干部,下决心补习文化。这是一项保证我们党的事业继续蓬勃发展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措施。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知识分子问题文献选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知识分子问题文献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983).知识分子问题文献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