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曹禺“弥留之际”的诗意独白:话剧《弥留之际》排演与教学

ISBN:978-7-5161-7179-0

出版日期:2016-05

页数:278

字数:267.0千字

丛书名:《沈阳师范大学戏剧学科建设丛书》

点击量:8707次

定价:66.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富于个性的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之路

周靖波5304696

21世纪以来,各地大学新办了一些戏剧影视专业。有的是在原中文系等相关学科基础上扩充而成,有的是由校内资源和社会力量整合而成。沈阳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沈阳师大)的戏剧艺术学院就属于后一种模式。为了拉动和提升戏剧学科整体实力,沈阳师大又建立了校属剧场艺术研究所,特聘著名导演王延松为所长,并组建了全部由戏剧专业的文学博士组成的高端团队。王延松导演进入沈阳师大担任戏剧戏曲学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之后,以剧目创作和演出为龙头,带动戏剧戏曲学专业的学科整体建设,努力使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协调发展,提高艺术人才培养水平,把沈阳师范大学戏剧戏曲学办成了一个令社会瞩目、令同行羡慕的充满活力的新兴学科。

张荔教授是这个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她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被引入沈阳师范大学延松剧场艺术研究所,开始全方位地参与戏剧艺术学院和研究所的学科建设。几年来,她不仅在专业教学和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而且积极协助和配合王延松导演进行舞台艺术创作。王导在沈阳师大上演的几个戏,张荔都参与了筹划、宣传、排练和演出的全过程。《曹禺“弥留之际”的诗意独白》不仅是张荔对话剧《弥留之际》的舞台艺术创作过程的全记录,也是她对王延松导演艺术风格的一项专题研究,是关于当代话剧舞台艺术的一次探索。

《弥留之际》是老一代中国话剧史学者田本相先生的作品。田先生研究曹禺几十年,从20世纪80年代初对曹禺剧作鞭辟入里的分析,到20世纪90年代再现曹禺人生历程的人物传记,再到后来叩问伟大剧作家的苦闷灵魂的“访谈录”……可以说,田本相先生帮助读者逐步打开了曹禺的艺术世界,揭示了曹禺的人生秘密。但同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曹禺现象”的一些难题也成为田先生心中挥之不去、难以言明的困惑和疑团。因此,无场次话剧《弥留之际》的创作,不妨看作是田本相以艺术形象的塑造来替代学术难题的攻克,用形象思维的模糊性和包容性来替代逻辑思维的清晰性和排他性的一次写作操练。

《弥留之际》的剧本发表后,引起了话剧界的重视。香港话剧团和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在不同的场合(包括学术场合)上演了学术耆宿田本相先生的这部处女作。当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决定排演这个剧本时,已经在这两家剧院之后了。那么,王延松和他的团队在舞台上会怎样呈现这个剧本,以示与前两次演出有着不同的艺术追求呢?或者,用王延松的话说,要怎样富于个性地将“剧本”改写成“舞台叙述”文本呢?

王延松是与新时期话剧一道成长起来的导演艺术家。当他导演的《搭错车》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候,在观众的眼中,商业气息浓重的体育场演出与先锋性追求还是未加区分的。后来,王延松经历了在国内外的不同环境下的艺术实践,对不同文化语境中话剧艺术的存在方式进行了考察,终于一步步接近了经典,走入了戏剧艺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的世界,而他的导演艺术也日益炉火纯青,个人风格与经典精神找到了精妙的结合方式。在这个过程中,王延松对作为中国现代最优秀的剧作家的曹禺的作品有了独特的感悟,先后将《原野》、《日出》、《雷雨》三部剧作搬上舞台,并形成了自己成系列的舞台艺术作品“曹禺三部曲”。在走进曹禺的艺术世界的过程中,他与曹禺作品的权威阐释者田本相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田本相毫无保留地与王延松交流自己的研究心得,王延松也邀请田本相在第一时间发表有关他的导演作品的艺术评论。理性的研究成果和感性的二度创作就这样相互交融了。

因此,王延松导演《弥留之际》,有着不同于此前香港和天津两地演出的契机,一是曹禺作品对他的浸淫,二是他与田本相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深厚的情谊。前者使他获得了从整体人生历程的角度把握和阐释作品主人公“曹禺”这一艺术形象的优越条件,后者使他能够敏锐地把握住剧本的内在气质:这不是一部普通的剧本,是作者研究工作的延续,与作者的其他研究性著述之间乃是一种互补关系。王延松在导演工作中,首先注重的是剧本的学术意味。他提醒演员,这是一部通常意义上的“戏剧性”缺失的剧本,只有理解田本相的学术追求,才能够理解剧中片段化的情节,才能够理解剧中断续的人物关系,才能够理解剧中曹禺剧作与人生的互文性,理解这些属于不同历史阶段的文本之间的相互关系。王延松恰当地强调了剧本的学术意味,而沈阳师范大学的师生们也充分地理解了剧作的学术性和表演的艺术性之间的关系。这大概就是《弥留之际》的第三次舞台呈现区别于前两次的独到之处,也是该剧在沈阳和澳门等地成功的重要原因。

关于导演艺术的记录,我们读过的有不少,如《〈××××〉的导演艺术》之类。它们绝大多数都包括以导演为核心的创作团队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撰写的导演阐述、导演工作台本、舞台调度、布景设计、人物造型、道具设计安排、演员的表演体会等,是剧组创作过程中各类艺术文献的集合。《曹禺“弥留之际”的诗意独白》有所不同,它是张荔教授以团队骨干的身份,对《弥留之际》的舞台艺术创作过程的记录,其中既有对王延松执导过程的客观记录,又有对这一过程的反思和批判,还有对于团队的艺术事件的理性思考和升华。它与同时推出的另两本王延松团队的戏剧学科建设的著作一道,记录了近年来沈阳师范大学戏剧专业的师生们在艺术探索道路上留下的足迹,是当代中国高等院校戏剧艺术专业教学、科研与创作成果的生动体现。从整体结构上看,这本书将导演艺术与作品的文本研究相结合,将客观记录与学术总结相结合,视角和容量均超越了单纯的导演工作“记录”,在体例上也有某种开创性。对目前的高等院校戏剧戏曲学科建设而言,自有其独特价值。

在本书中,张荔完整而生动地记录了王延松的导演工作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分为六个阶段:(1)建组,导演面向全体创作人员对剧本进行阐述,介绍创作背景,揭示剧本主题,阐述导演构思;(2)坐排,通过朗读剧本,捕捉语言形象,帮助演员准确把握台词中所蕴含的生活真实,从而在演员心中构筑起一种“生活情境”(即符合艺术真实的人物关系);(3)初排,确认剧本与舞台之间的差异,确立文本解读与舞台创造之间的关系,找到富于个性地再现文本、创造独立而完整的舞台艺术作品的具体方法,准备让表演艺术的想像力腾飞;(4)细排,细致入微地细排抠戏(作为大学教授的王延松的特点主要集中在这个环节,他不厌其烦地引导和教诲学生,使他们明确如何“向人物更深、更准确的气质性的活动开掘”);(5)联排,导演的创作思维更多呈现为全方位、立体化的“围棋”思维,从借微观把握宏观,走向以宏观掌控微观,完成文学叙事向舞台叙事的转换;(6)彩排与演出,通过排演实现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以心灵与灵魂的沟通,从而打动观众的心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屡次写到王延松对学生演员的提示和启发带有一名教师特有的循循善诱和耐心细致,证明身为学科带头人的王延松的确是在履行着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在导戏的过程中,他把导演艺术家与大学教师的身份适当地做了某种切割。但是,这种切割是有条件的,依场合而定的。一旦进入正式演出,那么,所有的在场人员都成了舞台艺术的创造者,都必须为舞台服务。这时的王延松则变得不苟言笑,如果有谁破坏了创作氛围的严肃和演出艺术的完整,将会受到不留情面的批评。书中这类叙述为数不少,把导演过程中王延松身份的多重性揭示得明明白白。也只有对王延松的用心及其艺术创作过程有了切身的了解,才能有如此生动的描述。

在从事戏剧研究之前,张荔在大学里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2006年,她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戏剧戏曲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09年毕业后调入沈阳师范大学延松剧场艺术研究所。这些年来,她在王延松导演的领导和指点下,参与戏剧排演创作与教学,实现了知识结构的更新和治学方法的调整,她个人的感觉是:“理论之于我不再是艰深晦涩的,而是灌注于排练和演出的生气勃勃”(见本书“后记”)。可见沈阳师大的工作环境对她的影响是多么深刻。

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科同时推出关于王延松执导的三部中外戏剧的艺术实践的著述,体现了这个学科同人们的共同的追求:用著名导演和风格独特的演出推动教学和科研,走出富有个性的人才培养之路和学科建设之路。作为他们的同行,我很高兴看到他们的成果能够付梓,惠及更多的人,也衷心希望张荔教授在沈阳师范大学延松剧场艺术研究所的良好氛围中更加辛勤地工作,有更多的艺术创作成果和教学、科研成果问世。

周靖波

2015年1月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张荔,王延松.曹禺“弥留之际”的诗意独白:话剧《弥留之际》排演与教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张荔,王延松.曹禺“弥留之际”的诗意独白:话剧《弥留之际》排演与教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张荔和王延松(2016).曹禺“弥留之际”的诗意独白:话剧《弥留之际》排演与教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