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新批评”文集

ISBN:7-5004-0209-0

出版日期:1988-04

页数:597

字数:445.0千字

丛书名:《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书》

点击量:10993次

定价:3.85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新批评这个词在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中出现过三次:第一次是美国文论家乔·埃·斯宾加恩(Joel Elias Spingarn)于一九一一年出版的《新批评》(The New Criticism)一书提出的。斯宾加恩是克罗齐美学在美国的主要宣传者之一,他的所谓“新批评”就是克罗齐主义,但是克罗齐主义在英美始终未得到流行。

第三次是五十年代在法国出现的“新批评”(La Novelle Critique)。它是当时法国文学理论领域内纷纷涌现的各种学派(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等)的总称,由于这些学派构不成一个实体,因此当它们不再“新”时,“新批评”这个术语也就不必再存在。

第二次就是本书所指的“新批评”(the New Criticism)。它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个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派别。这个派别于一、二十年代在英国发端,三十年代在美国形成,四、五十年代在美国文学评论中取得主导地位。它是西方现代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对于西方文学,尤其是英美现代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在西方当代文论中留下了很深的痕迹。

因此,了解新批评之得失,是准确认识西方现代文学及其理论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国内一些同志就此开始作了某些探索。鉴于新批评派的原著国内很难见到,某些原文也不容易读懂,我们编选翻译了这本文集,以向文学研究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提供一批第一手资料。

所有的“新批评家”都矢口否认他们是名为“新批评”的一个文学理论和评论派别的成员。实际上的确也不存在这样一个明确的集团。而且“新批评”这个词也的确有点暧昧不明。新批评派一直在试图给自己另取一个名字:“本体论批评”(Ontologi-cal Criticism);“反讽批评”(Ironical Criticism);“张力诗学”(Tensional Poetics);“文本批评”(Textual Criticism);“客观主义批评”(Objectivistic Criticism);“诗歌语义学批评”(Semantic Criticism of Poetry),“新古典主义批评”(Neo-Classical Criticism),但没有一个能站得住脚。这本身就说明了新批评是一个相当复杂而混乱的概念。

落在这个相沿成习的名称下的批评家情况很不相同,新批评派应包括哪些人,各种文论史也说法不一。不过在这里,我们不得不给这个形式主义文论派别划个界限,指出它大致应该包括哪些主要人物,因为范围划得不一样,被称为“新批评”的文学理论具体内容就会很不相同。

新批评派的全部历史前后达四十多年,我们可以把这段历史大致分成三个阶段:

前驱期(1915—1930)

形成期(1930—1945)

极盛期(1945—1957)

新批评的先驱是英国美学家T·E·休姆(T.E.Hulme)。休姆在一九〇九至一九一二年的文学活动,推动了现代英美诗歌的第一个诗派——意象派的发展,但他的文学思想远远超过了意象派的实践所能体现的程度,而走向新批评派。休姆实际上是以一篇文章——即一九一五年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成为给现代英美文学理论运动踩上离合器的人。这篇文章宣布浪漫主义时代已经结束,一个“新古典主义”时代即将来临。休姆本人曾是柏格森的亲炙子弟,许多观点与新批评不一致,但这篇文章却预示了近二十年后新批评派的许多特点。

新批评理论的直接开拓者是美国-英国诗人T·S·艾略特(T·S·Eliot)和英国语言学家I·A·瑞恰慈(I.A.Richards)。艾略特的理论和创作早期同后期相比变化较大,为新批评奠定基础的是他的早期理论,二十年代后期起,他倾向于从宗教正统出发作道德批评,与新批评派不合。可是,他自己也承认在他的文学批评中,“真正产生影响的还是早期一些论文”。我们这里选译了他早年的两篇重要文章。

瑞恰慈在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初致力于把语义学和心理学引入文学研究,前者为新批评派所继承,后者受到新批评派激烈的反对。实际上新批评派理论似乎是在与瑞恰慈的心理主义论战中形成的。美国文论史家有人试图把英美现代批评分成艾略特和瑞恰慈两大系统。有人认为新批评派应置于艾略特门下,也有人直接把瑞恰慈称为新批评派首脑。应当说,新批评正是早期艾略特与瑞恰慈结合的产物:前者提供了思想倾向,后者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论。我们在本书第二部分“诗歌语言分析”中选择了瑞恰慈的《修辞哲学》(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在第三部分“细读批评”中选译了他的《实用批评》(Practical Criticism)序言,读者可以看出新批评派在比较具体的工作上受惠于瑞恰慈之处。

新批评派虽然源出英国,实际上是一个美国文论派别。一九二一年美国梵得比尔大学出现了由教师约翰·克娄·兰色姆(John Crowe Ransom)和他的一批同事和学生出版的小诗刊《逃亡者》,一九二五年这些人各自东西,杂志停刊,但兰色姆与其中的三个学生,即艾伦·退特(Allen Tate)、克林思·布鲁克斯(Cle-anth Brooks)和罗伯特·潘·沃伦(Robert Penn Warren)三人保持来往,并从创作转向批评,三十年代中后期他们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形成了被称为“南方集团”的文论派别。兰色姆是新批评理论的真正奠基者。本书所选的兰色姆三篇论文显示了新批评理论逐渐形成的过程。但是在一系列问題上兰色姆的观点与他这几个学生相龃龉,实际上新批评派的真正核心是他的这三个学生。由于沃伦主要精力花在小说和诗歌创作上,因此退特和布鲁克斯成了新批评派的真正核心,退特是新批评保守主义思想倾向的代表,从本书选译的他的文章《诗人对谁负责?》可以看到新批评派在三、四十年代卷入的意识形态争论。布鲁克斯是新批评派中最多产的评论家。他和沃伦在一九三五年出版的《怎样读诗》(Understanding Poetry)是作为大学教科书而编写的,此书为普及新批评观点,为新批评占领大学教坛起了极大作用。布鲁克斯一九四二年出版的《精制的瓮》(The Well Wrought Urn,书題得自玄学派诗人唐恩的名诗《圣谥》),是新批评派细读式批评和理论阐述的名著,有的篇章的确体现了新批评在发掘诗歌字里行间意义时精致的分析技巧。本书选译了其中三篇。

美国现代文论史还把三十年代开始活跃的另外几个与南方集团无关的批评家列入新批评派:R·P布拉克墨尔(R.P.Black-mur)是新批评细读式批评方法的出色实践者。但他在理论上(例如著名的《姿势〔geeture〕论》)却难与“新批评”合拍;艾伏尔·温特斯(Ivor winters)是保守的道德批评家,肯尼思·勃克(Kenneth Burke)则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试图把异化理论、阶级斗争学说、弗洛伊德主义和辩证法合成一个庞大的“象征行动”体系。这些人被视为新批评的外围,恐怕是因为他们多少对作品的形式分析表示关注,但只有在布拉克墨尔身上“新批评”色彩是主调。因此本书只选译布拉克墨尔的论文。

瑞恰慈在三十年代中期离开剑桥大学,就此洗手不搞文学批评,而去搞“基本”(Basic)英语教学法了。他的文论事业在英国后继无人。他最能干的学生威廉·燕卜荪(William Empson)一九三〇年在瑞恰慈启发下写出《复义七型》(Seven Types of Ambiguity)一书,成为新批评方法的第一个实践范例。此书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颇大。不过燕卜荪的第二本书(1935年的《牧歌的几种变体》)就离开了新批评的方向,此后再也没回来过。本书选译了《复义七型》二段。

以剑桥大学的李维斯夫妇为首的批评家集团自一九三二至一九五三年出版《审辨》(Scrutiny)杂志,他们的分析式批评方法与新批评的细读法相类似,因此被认为与美国“南方学派”相对应的英国文论派别。但他们却更着眼于从道德上评价作品,这与新批评大相异趣。因此,本书没有选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批评”在美国进入极盛期,控制了主要的文学评论杂志和大学文学系。此时,大批文论家、美学家和文学教授投向新批评派。“南方集团”的人似乎有意只写散篇论文,不愿意把新批评搞成一个体系,而新加入的新批评派里却有不少博学的学者,他们肩负起为新批评派作理论总结的工作。雷奈·韦莱克(René wellek)与奥斯丁·沃伦(Austin Warren)合著的《文学理论》(Theory of Literature,1949)、威廉·K·维姆萨特(William K.Wimsatt)与克林思·布鲁克斯合著的《文学批评简史》(Literary Criticism,a Short History)(1957),一横一纵,使新批评理论系统化体制化了。这两本书在新批评的发展史上很重要,但不好节选,只得割爱。前一书国内已翻译出版,读者可以参阅。

使新批评形式主义方法论的狭隘性暴露无遗的,是维姆萨特与蒙罗·C·比尔兹利(Monroe C.Beardsley)合著的两篇论文《意图谬见》与《感受谬见》。本书选入了这两篇重要论文。韦莱克、维姆萨特、布鲁克斯、沃伦四人四十年代后长期在耶鲁大学文学系共事,形成新批评派后期核心,人称“耶鲁集团”。“南方集团-耶鲁集团”是新批评派的主线。

自新批评兴起后,他们的评论家就不得不对付其它各学派的抨击,其中既有非形式主义的派别,也有形式主义派别。这时期新批评的大量论文都是论战性的。

五十年代末新批评衰落后,结构主义和现象学等欧陆派文论在美国风行。这两个学派显然比新批评视野开阔,它们对新批评派纠缠不清的一些难題提出了较为合理的见解。但它们无法不继承新批评的一部分遗产,虽则它们认为新批评派已经过时而轻蔑之。新批评派因此颇为恼火。本书选的最后一篇文章布鲁克斯的近作反映了美国当代文论界的这种复杂局面。

本书把入选的新批评派论文分成四个部分:一、新批评派理论与方法论;二、新批评派的诗歌语言研究;三、新批评派的细读法;四、新批评派的自我辩解。

所谓新批评派的理论,指的是他们关于文学与现实关系、文学特性、内容与形式关系,作品的辩证构成等问題的基本理论;所谓方法论,指的是批评的指导方针。这两者显然是互相联系的,方法论是从基本理论推演出来的。但新批评派的方法论往往比其基本理论更为狭隘。由于入选的大部分文章兼谈两者,所以我们合为一个部分。

新批评派在诗歌语言研究上做了大量工作,他们在这问題上提出的一系列见解也是新批评派工作中最使人感兴趣的部分。

细读式批评(close reading),是新批评派创造的一种具体批评方法,这是一种狭隘的形式主义方法,但由于集中精力于诗歌的语言和结构本身,所以有时能道人所未道。本书其它几部分也收有细读式批评的文章(当他们想从具体诗评中得出一般性结论时),所以我们在这一部分仅收入四篇,主要是给读者看一些细读的实例。

新批评的自我辩解大都作于五十年代。新批评的理论和方法排它性太强,因此与新批评对立的派别很多。有些当时重要的论战,如新批评与另一个形式主义派别——芝加哥学派在文类之重要性问題上的争论,今天看来已成历史陈迹,因此我们也不选收。我们主要选了新批评派在论辩中进一步说明其理论和方法论的一些篇章。

本文集编选的目的仅为研究者提供原始材料,因此所选的文章基本上是新批评派自己的文章,仅在卷末附有一篇评新批评的文章。我们在每篇入选的文章前都加了简短的编者按,其主要目的是介绍一些与此文有关的背景材料,介绍未选入本书的文章中的有关内容,以便使这些文章尽可能联成一片,而使读者不至于孤立地看这些文字。在可能的情况下,编者按中还提请读者注意新批评派这些论文中的谬误之处,或指出其中可取的论点。但没有一篇编者按是试图对文章作全面评价的,我们把这工作留给读者来做,这样更符合本书的编选目的。

每一部分的文章,基本上按年代先后排列,在个别情况下,为了让读者更容易看清新批评思想发展的逻辑顺序,编排次序与时间次序略有不同。

作为本书的附录,收了《“新批评”和资产阶级文学批评的发展》一文,这是民主德国文学批评家罗伯特·魏曼1962年出版的《新批评》一书的摘译。魏曼在他的这部专著中详细评述了新批评的兴起、发展以及就批评的方法和局限。我们节译的这一部分,作者从几个不同方面评述了传统批评的危机和新批评兴起的历史背景,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材料,对读者和研究工作者也许会有所帮助。

赵毅衡

一九八三年八月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赵毅衡.“新批评”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赵毅衡.“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赵毅衡(1988).“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