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规制经济学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一直处于零散状态,仅有少数经济学家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研究成果也乏善可陈。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艾尔弗雷德·E.卡恩(Alfred E.Kahn)的《规制经济学:原理与制度》的出版标志着规制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垄断行业与社会普通民众的利益冲突加剧,尤其是AT&A等行业巨头的存在,使得经济学家开始对这种资源分配模式效率进行思考。这一时期,著名经济学期刊《兰德经济学杂志》的前身《贝尔经济学杂志》相继发表威廉·鲍莫尔、沃尔特·奥伊、理查德·波斯纳、乔治施蒂格勤、威廉·维克蒂和奥利弗·威廉姆特(William Baumol,Walter Oi,Richard Posner,George Stigler,William Vickrey and Oliver Williamson)等著名经济学家的经典论文,这些文献对当时美国垄断规制模式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此后,一批具有杰出才华的年轻经济学家,如伊丽莎白·贝利、约翰·潘扎、罗伯特·威利格和戴维·西布利(Elizabeth Bailey,John Panzar,RobertWillig and David Sibley)等也投入规制经济学的研究中来。这些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使得规制经济学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分支。规制可以分为经济性规制与社会性规制。其中,经济性规制以垄断竞争理论为基础,重点关注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自然垄断约束而产生的定价、进入退出等行为,来研究其相关政策以及社会福利影响。社会性规制也是由于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市场失灵,政府在食品药品安全、控制环境污染等领域采取的旨在提高国民生活健康水平的行为。从学科发展历程看,经济性规制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从产业组织的哈佛学派到芝加哥学派,再到拉丰与梯若尔共同开创的新规制经济学,同社会性规制相比,经济性规制的学科基础成熟,也更早融入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中。由于社会性规制研究的问题更加广泛,大多研究以现实问题为基础,因此在学科发展中一直没有形成完善的学科范式,一直延续到拉丰与梯若尔将委托—代理以及机制设计理论引入规制经济研究,社会性规制才有了相对完整的分析范式。从最近西方文献来看,对社会性规制的研究大多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最近的研究则比较少见。但从中国的社会性规制研究发展来看,近十年规制经济学日渐兴起。中外关于社会性规制研究的不同趋势基本契合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如果从以上对比来看,社会性规制问题貌似属于发展经济学问题,长期可以自然得以解决。社会性规制影响着国民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问题的解决并不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自然得以解决,规制治理的每一个边际改善都需要科学规范的研究为基础。与西方有关社会性规制相比,中国的规制问题更具有特殊性。中国正经历全面深刻的经济转型与社会变革,这一过程充斥着各种利益纠葛以及矛盾冲突,必然对社会性规制体系构建以及运行产生影响。不仅如此,西方规制体系是由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为弥补市场不足而构建的机构体系,中国的社会性规制机构则大多是由管理部门逐步转变而来。受制度路径依赖的影响,不同的规制制度变迁可能产生不同的运行机制以及实施效果。在此背景下,本书研究制度因素对规制治理以及实施效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书虽然探讨社会性规制问题,但是其研究视角以及分析框架对于其他中国问题的分析也具有参考价值。进行中国社会性规制问题研究有三个“瓶颈”需要突破:一个是现象上升到理论的抽象过程;再一个是模型构建的适用性;最后一个是经验分析的数据获得问题。社会性规制往往充斥着很多现象以及案例,而且我们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比西方学者具有更直接的感知与体会,这是中国学者研究规制问题的优势之一。但是,由于学术积累、工具运用等因素的制约,我们在模型设定,尤其是数理模型解释现实问题方面稍显欠缺。再者,就是相关规制问题的量化以及经验分析也限制了很多问题研究的范围与深度。本书在观察中国的现实基础上,尝试进行一些关于制度影响规制运行的思考,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本书提出了一些基本概念,如“规制竞争”,虽然展开分析稍显不够,但这并不代表作者没有进行深入研究。从这些概念的提出可以看到未来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趋势以及可能的研究视角等。此外,为了更完整地呈现规制问题,作者主要以环境规制为例进行分析,但在具体问题上,作者也对煤矿安全规制等进行了分析,以此研究劳动者安全防护道德风险等问题。姑且不论文中的观点正确与否,作者为此做出的系列尝试与努力至少给广大研究社会性规制问题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思路。总体来看,本书行文逻辑清晰,使用方法科学规范,结论可靠。但并不代表本书没有缺点。书中研究的许多问题与现实相距较远,缺乏具体案例的有力支撑。与经济性规制不同的是,社会规制问题更能体现跨学科研究的特点,其不仅是产业组织问题,也是公共治理、新政治经济学问题,因而更需要补充案例的分析。当然,作为青年教师,作者在本书中表现出研究思维以及对科学规范方法的掌握仍然值得肯定,希望作者在未来的研究中在规范研究方面不断进步,取得更大的成绩。肖兴志2014年11月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广州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作者:郭艳华 邱志军 尹绣程
图书 广州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
2
图书 存款保险制度道德风险:理论与实证分析
作者:刘仁伍
图书 存款保险制度道德风险:理论与实证分析
-
3
图书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与实证分析
作者:李军 刘生龙
图书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与实证分析
-
4
图书 汽车产业技术进步路径转换研究——以辽宁省汽车产业为例
作者:佟岩
图书 汽车产业技术进步路径转换研究——以辽宁省汽车产业为例
-
5
图书 企业外向国际化竞争优势与行为模式研究
作者:姚书杰 蒙丹
图书 企业外向国际化竞争优势与行为模式研究
-
6
图书 分权治理、地方政府偏好与公共政策执行机制研究
作者:张为杰
图书 分权治理、地方政府偏好与公共政策执行机制研究
-
7
图书 日本中小企业发展与中小企业政策
作者:苏杭
图书 日本中小企业发展与中小企业政策
-
8
图书 政府卫生投入与城乡健康公平
作者:罗能生
图书 政府卫生投入与城乡健康公平
-
9
图书 中国储蓄之谜的系统解析:基于储蓄供需理论与人口结构视角
作者:李军 刘生龙
图书 中国储蓄之谜的系统解析:基于储蓄供需理论与人口结构视角
-
10
图书 制度逻辑与基层治理
作者:周少来
图书 制度逻辑与基层治理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