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中国工业现代化问题研究

ISBN:7-5004-4592-X

出版日期:2004-07

页数:408

字数:463.0千字

点击量:9535次

定价:39.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专题:
基金信息: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最终成果 展开

图书简介

在经过20余年高速工业化进程,到20世纪末,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在能源、冶金、化工、建材、机械设备和通讯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及各种消费品等工业领域形成了庞大的生产能力,绝大多数工业产品产量,如煤炭、钢铁、水泥、玻璃、纺织品和电视机等,已经居世界前列。到2002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达到53540.7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1.1%,而同期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占15.4%和33.5%,从这个角度我们甚至可以认为,中国的基本国情已经从农业大国转为工业大国。

然而,工业大国并不一定是工业强国。应该说,我国工业质量提高与数量扩张的进程并不是同步的,在工业高速增长、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同时,我国工业质量低、工业现代化整体进程还较慢的问题十分突出,这主要表现在我国工业存在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较低、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工业劳动率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等。在新世纪的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工业在自己国内也要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将有可能拉大中国工业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这使得提高我国工业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的任务更加迫切。新世纪中国工业发展战略必然是实现工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加速工业现代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后,围绕中国工业化、经济发展问题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文献,概括起来这些研究主要涉及的内容有:(1)有关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模式、政策和战略的分析,既包括经济理论分析,也包括大量的实证分析,还有大量从经济史角度的研究;(2)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两大推动因素或背景,大量文献集中研究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制度创新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影响;(3)改革前“赶超型”工业化战略导致了我国产业结构失调,以及受到外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研究成果的影响,经济结构调整于是构成了近20年来有关中国工业发展方面的大量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的主题;(4)关于中国工业化进程中若干关键问题,如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农业产业化问题以及外贸政策问题等;(5)东亚等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模式、经验和教训构成了另一个工业化问题的研究内容;(6)由于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许多文献集中研究不同区域的工业发展问题;(7)从我国工业化问题进一步延伸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现代化模式;(8)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些研究人员把注意力从工业增长的数量逐渐转移到工业增长的质量和中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问题。纵观这些研究成果,可以说我国国内有关工业化的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些研究也对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工业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迄今为止,我国绝大多数的研究还仅仅是围绕如上所述的各方面工业化问题展开的,而在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背景下、亟待研究的中国工业现代化问题,国内还缺少系统的研究。

《中国工业现代化问题研究》是国内首部系统全面地分析中国工业现代化的理论、模式、战略、评价标准、水平测量、政策及相关问题的专著,其基本内容包括三个大部分:工业现代化的理论基础与水平评价、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典型行业与地区的工业现代化。这三大部分又分为19章,具体有:新型工业化与工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的理论基础与经验考察、工业现代化的实现标志与评价标准、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和进程的基本判断、工业的技术进步与现代化、工业资源配置与人力资本积累、工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产业组织合理化与工业现代化、中国工业的区域分布与优化、信息化与工业现代化、中国工业管理的现代化、中国工业的国际化与国际竞争力、工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钢铁工业的现代化、机械工业的现代化、电子工业的现代化、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现代化、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现代化、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现代化,等等。作为我国第一本研究中国工业现代化问题的专著,本书试图在理论研究方面的突破主要有:严格界定了工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区分了工业化、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等概念,分析了工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从理论上归结和描述了工业现代化的动力机制,概括和总结出世界主要工业先进国的工业现代化模式和三方面经验性标志;构造了一套工业现代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工业现代化水平综合指数,为工业现代化水平的衡量提供了一个基本方法,等等。从方法创新和学术价值角度看,本书尝试给工业现代化问题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分析工具,期望从某种程度上有可能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大致的范式。不仅如此,本书对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的定量评价在国内还是首次,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工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这使得本书的内容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还更具有现实意义。本书的现实意义还表现在工业现代化模式、战略和具体的政策建议等方面,尤其是我们认为,要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进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现代化模式;正确处理工业现代化与扩大劳动就业的关系,使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协调发展;正确处理信息化与工业现代化的关系,我国应该以强有力的国家意志来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工业现代化”战略,等等。这些观点都对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本书对钢铁、机械、电子等行业,以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的工业现代化问题的专题分析,又使本书的研究十分具有现实针对性。

显然,本书关于工业现代化问题的研究仅是一个初步研究,从进一步研究看,应该在本书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完善评价工业现代化水平的方法和指标体系,应用相应的评价指标分地区、分行业进行具体的评价,使研究工作更加细化,并能够将工业现代化水平的评价工作持续化。同时,从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角度看,继续深入研究如何“以信息化推进工业现代化”问题,无疑是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这应该是进一步研究工业现代化问题的重要方向。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陈佳贵,黄群慧,王延中,刘刚.中国工业现代化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陈佳贵,黄群慧,王延中,刘刚.中国工业现代化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陈佳贵,黄群慧,王延中和刘刚(2004).中国工业现代化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