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李莉的博士论文即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她来信要求我写一篇序。说实在的,写序是我现在最畏惧的一项工作,这一方面是因为我觉得,序大多不是必不可少、不得不说的话,而常常是一些祝贺、称赞之类的套话、客气话,把这些不痛不痒的话放在一部学术著作前面不但不能给该著作增色,相反倒可能成为该著作的一大败笔,实在不是对作者表示尊重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序是一种很模式化的文字,而现在博士生数量越来越多,如果给每位博士都写一篇序的话,那话语的重复将是非常可怕的。但李莉的序我却似乎不得不写,这是因为我了解她的性格,她对学术有着令人敬畏的执着与热情,她敢于也有勇气和毅力做自己认定了的事情,在达到目标之前想要她改变或放弃,我知道很难。
李莉是从湖北民族学院考来做我的博士的。考试那一年恰逢“非典”,她当时已是高校的教师且已结婚生子,她放下一切千里迢迢来到济南,那种勇敢和气势我至今记忆犹新。她是文学理论硕士毕业,有很好的理论功底,同时对现当代文学也很有想法,且颇有学术抱负,很顺利地就被录取了。入学后,李莉学习的勤奋是出了名的,不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而且对各种文学理论书籍又进行了系统的领会。她性格开朗,勤于钻研和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她的问题常常五花八门,有的很高深,有的又似乎很幼稚,有的问题很有学术价值,有的问题又似乎只是“伪命题”,但她对每一个问题都是认真思考、严肃对待的,她确实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术上有独到的发现。李莉的勤奋还表现在论文的写作上,从入学到毕业,李莉大概是我这届博士中论文、发表论文最多的。她不断地写,不断地投稿,失败与成功相交织,文章越写越好,发表得越来越多,学术自信随之建立了起来。
李莉的博士论文《中国新时期乡族小说论》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题目。开题时,我就有担心,害怕她不能把“乡族”小说的概念界定清楚,不能有效地说清楚“乡族小说”与乡土小说、农村小说、农民小说等等的联系与区别。为此,直到论文最后完成,我们都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应该说,从论文的完成情况来看,李莉的努力还是很有成效的。首先,她借助“乡族小说”这个概念对新时期以来乡土题材和农村题材小说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重新梳理,提供了观照此类小说的一个全新视角,为文学史的重新叙述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其次,她在这个梳理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命题,比如说对于“乡土”的再认识,对于民间文化资源及其现代性的复杂性的认识,对于乡土小说叙事伦理与叙事情感的认识等等,都对深化乡土小说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再次,她在文本和作家阐释上下了很大的工夫,论文写得扎实厚重,对许多重要作家和文本的重读与阐释具有文学史“再发现”的意义。当然,就整篇论文来说,其学术上的局限也很明显。作者学术上的开拓性和创新意识固然值得肯定,但是论文中有些概念和范畴界定还不是很清楚,有时难免武断、牵强之嫌,理论上的说服力还不强;另一方面,论文的学术语言也还有进一步提升之处,口语化的倾向需要进一步克服。
据我所知,博士毕业回到工作岗位后,李莉的学习和研究更勤奋也更执著了,她仍然坚持着她的学术风格。她的文章不断地发表,档次不断地提高,学术专著又即将出版,而职称等方面进步的消息更是源源不断。在她那所学院,李莉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学术骨干和学术中坚,我相信,凭着她对学术的虔诚与执着,她还会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取得更为令人瞩目的成果。
是为序。
吴义勤
2007年10月于泉城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中国新时期文学自信力
作者:聂茂
图书 中国新时期文学自信力
-
2
图书 心灵的守望与诗性的飞翔——新时期女性小说论稿
作者:郭亚明
图书 心灵的守望与诗性的飞翔——新时期女性小说论稿
-
3
图书 中国新时期文学30年(1978—2008)
作者:和磊 陶东风
图书 中国新时期文学30年(1978—2008)
-
4
图书 人:小说的聚焦——论新时期三种小说形态中的人
作者:黄伟林
图书 人:小说的聚焦——论新时期三种小说形态中的人
-
5
图书 苏童小说论
作者:吴雪丽
图书 苏童小说论
-
6
图书 新时期小说的文学建构与嬗变
作者:郭亚明
图书 新时期小说的文学建构与嬗变
-
7
图书 新时期小说与影视传媒
作者:李红秀
图书 新时期小说与影视传媒
-
8
图书 陕西新时期作家论
作者:孙新峰 席超
图书 陕西新时期作家论
-
9
图书 当代江南小说论
作者:韩松刚
图书 当代江南小说论
-
10
图书 中国新时期翻译文学期刊研究:1978—2008
作者:李卫华
图书 中国新时期翻译文学期刊研究:1978—2008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