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一九五八年我刚得到哈佛大学的社会学博士学位,作为一个社会学者的第一步,就着手研究家族关系和心理卫生的课题,我试图通过国际间的比较来获得一般的结论。我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非因为我是日本问题专家,事实上关于日本我不知道的东西还很多,而是因为在现代国家中日本似乎是最特殊的,因而也能为检验现代社会提供最丰富的资料。为了对日本的家族和心理卫生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我确信首先必须深入到日本人的生活之中。为此,我和妻子在完全与其他外国人隔绝的条件下,深入到日本人之中生活了二年,学习他们的语言,研究他们的生活,我整个身心都浸透在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之中。后来我发觉自己对日本的浓厚兴趣已超过了我对一般社会学原理的探索;如在实地调查后写的拙著《日本的新中产阶级》一书中所反映的,我试图发掘的是日本家族生活的根源,而那些有关一般理论的研究也就留给他人去做了。那些起初作为我的研究对象的几个家族,后来都与我保持了很深的交往。
在以后的二十年中,我对日本社会的好奇心并没有减退。我几乎每年访问日本,总是重访旧友,阅读别人的研究报告。同时,我在哈佛大学讲有关日本社会的课程,每次总要重新考虑对日本的看法。在日本,新的秘密,新的微妙变化,新出现的方面,继续不断地源源而来。日本的层出不穷的变化对于我那追求知识的好奇心,犹如一个取之不尽的金矿。
然而,在最近几年中,我发觉自己和其他美国人一样,不得不更多关心美国国内所发生的情况,例如人们对政府的不信任在增长,我们在对付诸如犯罪、城市问题、失业、通货膨胀、政府财政赤字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一九六〇年我第一次访日归来,并没有怀疑美国社会和制度的一般优越性。当时几乎在所有领域中,我们实际上都超过日本;我们的研究和创新能力是无与伦比的;自然和人力资源似乎也是绰有余裕的。但十五年后的一九七五年,我象我的日本朋友们一样,对在美国所发生的事情就有疑虑了。
与此同时,我原先选择的研究对象——日本却飞跃发展,令人惊佩。其时日本尚未取得世界上最高的国民生产总值,在政治、文化方面也没有在世界上成为领先的国家。但当我在各个不同领域中仔细观察日本所取得的成就时,就确信日本以其有限的资源已经更有成效地解决了工业化以后的社会所面临的很多基本问题。在这些方面,日本远比其他国家先进,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日本名列世界第一。
日本的成就使我大吃一惊,我不禁陷入沉思:尽管日本缺乏自然资源,为什么她对一些连美国也似乎感到棘手的问题却有了基本的解决?我相信日本有值得其他国家学习的地方,因此我不再满足于将日本仅仅作为迷人的知识之谜。.我想通过研究具体问题来了解日本的成功经验。
首先我想到的是研究日本人的品德,例如勤劳、耐心、律己严、体贴人等;我研究这些品德和日本的组织、财界、官僚制度等的关系。但我越调查,越相信日本的成功与国民的传统性格的联系较少,日本的成功是取决于特殊的组织力量、方针政策和自觉计划等方面。这本书就是我几年来探索和研究日本成功之道的结晶。
我也曾感到奇怪,当最有见识的美国商界人士、有关的政府人员和日本问题专家们对日本的成就已经敏锐地觉察到之后,为什么没有把他们全面地介绍给美国公众?我得到的答案是出乎意料地简单。这就是多数日本人由于谦虚而低估了他们的成就,而较有心计的日本人在重振国内力量或为了减轻外国压力时产生了一种倾向,即有意识地强调日本将来可能产生的危险。在美国方面,我们自信西方文明的优越性,愿意把自己看成世界的第一流国家,使我们难以承认要向东方学习许多实际的东西。我现在相信,对于美国人来说,为了解决那些有关美国将来而急需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要直接对她进行研究。
本书所要写的,或许离开了美国的传统,因此可能会受到许多人的指责。有人会说我是戴了玫瑰色眼镜在观察日本的;或者说我只看到优点,看不到缺点;只调查特权阶级而忽视不富裕的人们;只注意到整体效率而忘记了民主;低估了向不同文化学习的困难,或者说我对美国缺乏信心,等等。我希望读者通过本书会得出结论,即我并非故意隐瞒日本的不成功的一面,因为本书的目的并非想将日本的社会结构到国民性格都描绘得面面俱到。我这本书的重点是介绍那些美国可以借鉴的好的东西。至于日本在制度等方面也存在着许多毛病,那是不需要美国去照搬的。同时日本的成功也是付出代价的,这也有必要进行研究。总之,日本决不是一个乌托邦,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世界上现代国家均具有的种种问题。如果读者读了本书以后,感到作者并没有将日本描绘成有种种复杂问题的现实国家,而是作为一个典范的样本,那么这并非是由于我的本意想把日本理想化;我只是想强调在一个典型社会中,美国可以采用的重要部分。日本制度的许多可取之点往往是建立在他们的文化基础上的,具有与我们迥然不同的文化特征,这里存在很大差距,不是可以简单采用的。但是按照日本引进西方文明的做法,即外国经验只要经过改造也是可能适用的,所以说,我们也是可以向日本学习的。
我写本书是由于我相信美国,相信我们不会回避困难,不会满足于藏身在“美国方式”这块招牌后面,去保留一些已经过时的、不受欢迎的东西;我也相信我们敢于学习,能作出必要的适应,即使是违背传统的知识去向那些过去我们不认为是良师益友的人们重新学习。
最后,谨向在我写作过程中赐予宝贵意见的许多人士深表谢意。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文学视域下的民间述史研究
作者:任雅玲 张爱玲
图书 文学视域下的民间述史研究
-
2
图书 《近代史研究》40年文存.1979—1990年
作者:《近代史研究》编辑部
图书 《近代史研究》40年文存.1979—1990年
-
3
图书 《近代史研究》40年文存.1991—2000年
作者:《近代史研究》编辑部
图书 《近代史研究》40年文存.1991—2000年
-
4
图书 《近代史研究》40年文存(2001—2006年)
作者:《近代史研究》编辑部
图书 《近代史研究》40年文存(2001—2006年)
-
5
图书 《近代史研究》40年文存.2013—2018年
作者:《近代史研究》编辑部
图书 《近代史研究》40年文存.2013—2018年
-
6
图书 《近代史研究》40年文存.2007-2012年
作者:《近代史研究》编辑部
图书 《近代史研究》40年文存.2007-2012年
-
7
图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浙江的实践.生态建设篇
作者:周志山 孙定建 向德彩
图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浙江的实践.生态建设篇
-
8
图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浙江的实践.新农村建设篇
作者:应小丽 郑海祥 傅庆芳
图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浙江的实践.新农村建设篇
-
9
图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浙江的实践.社会治理篇
作者:李伟梁
图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浙江的实践.社会治理篇
-
10
图书 日本文化史重构:以生命观为中心
作者:[日]铃木贞美 魏大海
图书 日本文化史重构:以生命观为中心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