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国民经济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包括许多部门和单位,在中国,仅工业企业就有四十多万个。各部门、各单位都以其特定的职能,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一环扣一环,结成网络般的经济联系。一个单位发展了,马上引起其他单位的连锁反应,要求和推动其他单位按比例作相应的发展。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社会化大生产的普遍规律。
国民经济总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按其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要求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变革不适应其发展的生产关系,改革和完善已有的经济体制。然而生产力到底发展到多大程度才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到底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多大程度的推动和影响?这是不能靠任何复杂的数学公式加以推算的,它取决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以及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其他一系列主客观条件。因此,抽象地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仅是可以的,而且是必要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已经作出了榜样。今后需要继续研究,但不应停留在原有水平上,应该不断加以发展。社会主义已经历了几十年的历史,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丰富多样的实践经验。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原理,迫切需要建立一门以国民经济为整体,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合起来,既研究国民经济运动质的规定性,又研究其量的规定性的综合性学科,这就是国民经济学。本书着重阐明国民经济的运动机制,以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运用经济杠杆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控制和调节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至于这门学科的具体内容,在本书第一章第一节《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中,作了比较概括的介绍。
正因为国民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研究对象,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既研究质的关系,又研究量的关系,故本书的内容篇幅较大。其中部分章节,特别是第三章--国民经济部门及其数量关系,是吸收国外有益经验的研究成果,对于这方面接触较少的同志难免会碰到困难。但这是学习宏观经济、研究宏观经济的基本功,需要花些力气,掌握这些知识,会大大加深对宏观经济现象的分析和理解。
设想编写这样一本书已经有近十年的时间了。1972年,我们接受国家计委的委托,研究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的统计问题,初步研究了国民经济帐户。接着又开设了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课程,其中许多在西方属于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加之先后组织过省、地、县范围的国民经济核算调查,有所体会,当时很想写成这本书。然而编写此书的主客观条件都不具备,未能如愿。
恰逢一个很好的机会,全国经济学科规划组委托我研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北京签订议定书回校后,得到校领导的支持,成立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室,逐步配备了人员。更重要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清除“左”的影响,振邦兴国,创造了编写此书的政治条件。1983年8月,开始了这本书的材料搜集和编写工作。
参加本书编写的还有陈金瑞、池金明和李大进三位同志,他们都是六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有的是助教,有的是研究生。他们年轻、思想敏锐、接受力强、积极肯干,对编写本书抱有浓厚的兴趣,是我的得力助手。没有他们的参加,要在短期内完成这项工作是不可能的。
本书写成以后,在校内召开了讨论会。参加讨论的有吴宣恭,谢佑权、胡培兆、石景云,李绪霭、周元良、许经勇,黄良文、罗季荣、翁礼馨、曾五一等同志。以后,又约请京沪地区的专家审阅,参加审阅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国光、董辅 、杨坚白同志,国家计委柳随年、王积业同志,国家统计局李成瑞、张塞同志,中国人民大学宋涛、李震中同志,北京大学胡代光、厉以宁同志,复旦大学蒋学模、张薰华、蒋家俊同志等。专家学者和有关同志对本书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认为高等院校的经济类专业应开设《国民经济学》课程,对我们启发帮助很大,在此,谨向他们致以衷心的谢意。由于时间仓促,更主要的限于我们的水平,书中不妥乃至错误之处,恳请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钱伯海
1985年8月于厦大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国民经济中的利益分配
作者:刘凤歧
图书 国民经济中的利益分配
-
2
图书 国民经济新计算体系的特征
作者:日本经济企划厅经济研究所国民所得部 赵春福
图书 国民经济新计算体系的特征
-
3
图书 中国国民经济的变革
作者:许涤新
图书 中国国民经济的变革
-
4
图书 匈牙利国民经济计划工作的基础
作者:〔匈〕巴拉沙·阿科什
图书 匈牙利国民经济计划工作的基础
-
5
图书 经济思想的成长(上册)
作者:晏智杰 刘宇飞 王长青 亨利·威廉·斯皮格尔 蒋怀栋
图书 经济思想的成长(上册)
-
6
图书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若干理论问题
作者:刘国光
图书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若干理论问题
-
7
图书 关注“人”的经济学:现代经济学的定向批判
作者:朱富强
图书 关注“人”的经济学:现代经济学的定向批判
-
8
图书 中国工业经济管理(上册)
作者:中国工业经济管理研究会 《中国工业经济管理》编写组
图书 中国工业经济管理(上册)
-
9
图书 中国工业经济管理(上册)
作者: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会 《中国工业经济管理》编写组
图书 中国工业经济管理(上册)
-
10
图书 经济学集刊(3)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系 《经济学集刊》编辑委员会
图书 经济学集刊(3)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