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历史唯物主义问题探索

ISBN:2190·064

出版日期:1982-04

页数:514

字数:342.0千字

点击量:11246次

定价:1.5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一九八一年一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历史唯物主义讨论会开得生动活泼、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热烈的争鸣。这次会议对推动我国广大群众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研究将会起很大的作用。

马克思发现和创立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的理论基础。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历史,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大意义。我们党在建国以来三十二年的历史也充分证明,凡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我们的事业就获得发展和胜利,反之,就出现不同程度的曲折。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历史,总的说来,是我们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但是,我们对于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理论研究。建国以来,有的时候采取了一些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步骤,以致造成了一些不应有的挫折。我们理论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在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方面,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于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思想理论水平,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起到了不可忽视的良好作用。但是,我们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工作也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特别是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对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中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缺乏深刻的正确的研究和阐明,使实际工作的指导受到了不利的影响。这反过来也就进一步证明了认真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极端重要性。很明显,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有什么错误,而是我们的某些工作人员没有学好马克思主义,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所以犯了错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广大的理论工作者从过去盛行的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下解放出来,使党内外思想呈现了活跃局面,也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开创了新局面。全国历史唯物主义讨论会上不少有某些创见的报告、发言和文章,都是在党的三中全会的正确思想路线指引下获得的可喜成果。为了正确地贯彻执行解放思想的方针,党中央重申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四项基本原规。这也是我们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深刻地总结了建国以来三十二年党的基本经验,科学地阐明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上的丰功伟绩和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内容。这个《决议》集中了我们全党的智慧,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范例。这个《决议》在思想战线上为我们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工作树立了榜样和指明了前进方向。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是阐明社会发展的科学,而不是机械地重复背诵的教条。我们如果不愿脱离实际生活,就应当认真地研究实际的经验,把这门科学理论推向前进。我们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方针,要善于抓住马克思主义中的主要的、基本的东西,即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善于区别马克思主义的字句和实质,反对理论研究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倾向,进行创造性真正科学的理论研究。

列宁讲过:“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去考察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列宁选集》第2卷,第586页)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与对客观世界认识的高度的精确性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对社会生活的矛盾的趋向要运用现代科学所提供的一切科学武器进行全面而周密的研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规律和范畴进一步准确化。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论,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许多细节和联结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和说明。

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科学地阐释了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总规律,所以它能够使革命人民在复杂、曲折的斗争中冲破各种狭隘偏见的束缚,认清我们的社会的发展前途。尽管我们在路上要经过多少曲折、困难以至挫折,我们无产阶级事业必然胜利。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一些幼稚缺少经验的青年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怀疑。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我们要不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这些在他们心目中都成了问题。为什么他们在这些重大的问题上产生了糊涂思想呢?原因之一,是他们没有接受到深入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系统教育,相反却受到了资产阶级和封建主义的错误思想的影响,一句话,他们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牢固的无产阶级的人生观,而却受到封建阶级、资产阶级人生观的不同程度的影响。他们还不能够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对待过去十年动乱中和现在社会上出现的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我们必须对群众中出现的各种思想问题,给予科学的回答和阐释。而这里的根本问题,就是要辟除封建阶级、资产阶级的人生观,树立无产阶级的人生观;而其根本就在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我们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工作必须注意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必须注意对广大党员、群众,特别是对广大的青年深入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宣传和教育,在普及中,我们也就能够广泛接触广大人民中所发生的物质的和思想的各种复杂情况,也就能为“提高”提供确实的有根据的基础材料。

全国历史唯物主义讨论会贯彻了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会议围绕着生产力的范畴、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政治和经济的相互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政治对经济能否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等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学术讨论中,既要善于说明自己的意见,又要善于吸取别人好的意见,对人对己都要善于一分为二;既要敢于批评,又要善于进行同志式的、细微的探讨,要十分注意避免武断和简单化。在学术讨论中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是有利于我们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是有利于提高我们理论研究工作水平的。

我深信,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所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精神的指引下,我们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工作一定会更加蓬勃健康地前进,一定会涌现出更多的有成就的理论工作者。

吴黎平

1981年国庆于北京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历史唯物主义问题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历史唯物主义问题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1982).历史唯物主义问题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