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先秦汉语时间词汇形成发展的认知·文化机制

ISBN:978-7-5161-4431-2

出版日期:2014-10

页数:201

字数:201.0千字

点击量:9882次

定价:48.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专题:
基金信息: 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二五”规划资助课题三峡大学学科建设项目资助出版 展开

图书简介

时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先秦时期是中华先民时间观念由萌芽到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汉语时间词汇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本书以先秦时期卜辞和文献中收录的时间词为研究对象,从动力、方式、结构、效应四个方面完整地考察时间词汇的形成、发展,进而探索汉语系统词汇研究的多维视角和多向思路,突出人与生存空间互动这一主要视角,突出“认知·解释—文化—哲学”这一基本思路。具体说来,本书以殷商卜辞和春秋战国时期文献中收录的接近900个时间词为研究对象,首先探讨其形成发展的根本动因;其次分析时间词的系统结构和时间复合词语义关联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归纳时间词形成的基本方式;最后讨论时间词汇的形成发展给民族人带来的多重效应。本书以认知隐喻学的相关理论为背景,着力分析隐藏于时间词背后的,中华先民独有的时空认知模式和丰富的时空文化内涵,进而揭示民族人自身的“存在”。全书一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绪论”、“先秦时间词汇系统面貌”、“先秦时间词形成发展的根本动力”、“先秦时间词形成发展的认知方式”、“先秦时间词的结构”、“先秦时间词形成发展的多重效应”。其中,后四个部分为全文的重点所在。“绪论”首先指出时间词汇研究的对象、系统词汇研究和时间词汇形成机制研究的价值;同时,对时间研究的哲学、文化学、认知学、词汇学学术成果进行了回顾,对时间研究的理论背景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了下文将要用到的各种方法:(1)共时考察与历史比较相结合;(2)定量统计与系统分类相结合;(3)形式描写与深层解释相结合;(4)认知、文化、哲学多维结合。“系统面貌”章主要是收集和整理卜辞和典籍中出现的时间词。本章以断代为界,以专书为纲,遵循从宽原则,列出未经任何分类和筛选的时间词汇,一方面避免与后文结构章的分类相重合,更重要的是提供一个原始的语言材料,以供将来欲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继续使用,从而达到本书的第一个研究目标:系统、完备地收录先秦时期的时间词汇,为相关研究提供一手断代系统词库,或为中文信息处理中古汉语语料的时间智能识别工作提供资源。罗列之后有一个初步统计,得出结论:商周时期有80多个时间词,春秋战国时期增加到800余个,这些数据本身就能反映一些时间词汇发展的规律来。“动力”章主要观点是:人与生存空间的互动成为语词符号形成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根本动力在人的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上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却共同推动了远古时期人类社会语词符号系统的产生、发展和完善。时间词的形成、发展有其深刻动因。究其根本,时间词的产生是为了满足先民对于时间概念的表达需求。具体说来这一需求动力又有三个方面表现形式:第一,生存方式召唤时间词的形成和发展;第二,隐喻思维推动时间词的形成和发展。在时间表征的多种隐喻途径中,空间隐喻是推动时间词形成发展的最为关键的一种思维模式;第三,文化模式制约时间词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尚农重农、主和尚衡、循环不息、敬德保民、重视伦常等文化传统,对于时间词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制约作用。在这些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时间词作为先民时间表达的符号工具,在语言当中成长繁衍,自成系统。“方式”章主要从四个方面来探讨时间词汇的形成方式:一、分类与时间感知的类型化;二、概括与时间观念的词义化;三、表征与时间词汇的词符化;四、记录与时间词汇的字符化。本章将紧扣作为认知活动产物的时间词汇是怎样经由隐喻、推理、借代等具体方式,由无到有、由少积多的。时间词的形成、发展有其基本方式。时间词形成、发展的基本方式实际上就是人们认知、理解和表征时间概念的方式。我们强调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方法,研究汉语时间词汇形成发展的基本认知方式和根本认知规律,以此作为汉语时间词汇系统研究深层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是抓住时间认知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进程;研究分类与时间语词所指事物的类型化,它是时间词词义形成的先导;研究概括与时间观念的词义化,它是时间词词义形成的方式;研究表征与时间词汇的词符化,它是时间词形成的标志。研究记录与时间词汇的字符化,它是时间词形成的补充。“结构”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整理时间词汇的系统结构,第二部分整理时间复合词语义关联结构。本章旨在对先秦时期时间词的框架结构做些基本的梳理工作。时间词在形成、发展过程当中不断完善其结构。首先,作为语言当中一个主题词汇系统,它有着自身的系统结构,可以根据时间词汇的造词理据和指称范围,对其进行细致的梳理和划分。我们将时间词划分为测度时间词和标度时间词两大类。在测度时间词里又可以根据成员是否具备时间属性这一标准,将其分为本体时间词和代体时间词,进而根据不同的参照属性和理据特征对其作进一步细致的划分。而标度时间词又可以分为约量时间词、频率时间词、否定时间词、疑问时间词。其下亦可以作进一步细致的分类。从这种系统分类中,我们可以根据分类的细致粗疏、每一类别成员的多少,看到先民在表达时间观念时,注重哪些时间概念,忽略哪些时间概念,进而探察中华先民独特的存在方式。其次,我们可以根据时间复合词构成词素之间的因缘关系,将之划分为三类:并合关系、楔合关系、意合关系。考察这些关系有助于我们了解时间词的微观词义结构。“效应”章主要考察时间词汇的语言效应、认知效应和文化效应。时间观念和时间认知的语符表达形式——时间词,其形成、发展有其多重效应。首先,作为词汇系统中的一个支系统,时间词汇具备基本的语言效应,包括:满足社会生活中时间表达的需要;丰富词汇容量、凸显词汇系统性;反映汉语基本词汇发展一般规律等。其次,作为时间认知的一种结果,时间词汇具备深刻的认知效应,包括:彰显中华先民认知时间的角度;彰显中华先民认知时间的方式;彰显中华先民时空认知的模式。最后,作为文化传导的符号中介,时间词汇具有丰富的文化效应,包括:构建中华先民的社会文化制度;构建中华先民的传统时空观念;彰显中华先民的本体存在,等等。时间词汇的特殊性在于它凸显了民族人独特的时空认知框架,融入了汉民族博大精深的时空宇宙文化,因此对它的研究,如果脱离了“认知·解释—文化—哲学”的多元路径,也就无法真正实现终极使命——彰显“人”自身的存在及其与生存空间的互动共变。我们立足汉民族与其生存空间互动的历程,关注民族人的造词、用词、释词活动,以考察汉语词汇形成发展的动力、方式、结构、效应以及词汇的根本属性,将时间词形成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的运动机制来进行考察。唯其如此,我们才能开拓崭新视角,更新词汇观念,把握研究关键,于细微处窥天道,发现并强调以前不曾发现或强调的机制与规律、特性与功能。以实现“认知事物—解释世界—创造文化—发展自我”的研究目标。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吴芳.先秦汉语时间词汇形成发展的认知·文化机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吴芳.先秦汉语时间词汇形成发展的认知·文化机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吴芳(2014).先秦汉语时间词汇形成发展的认知·文化机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