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货交易
图书简介
陶琲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研究员)
交易是充满风险和机遇的。
在商品经济条件,人们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依据市场价格的变化而进行,因而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机遇性。机遇和风险同时存在,当交易一方承担了风险的时候,往往会使交易另一方获得机遇,交易过程正是这种风险和机遇的不断转移的过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市场空间的扩展,以及消费的频繁变化,交易的风险性不断加强,因此,人们努力在交易中去寻求一种能够缓解风险的交易形态。商人出现之后,生产者在把交易的机会让给商人的同时,也把交易的风险转嫁给了商人。现货交易包含着承担和转移风险的机理,在交易中排除现货交易的偶然性和实现前景的不确定性就成为扩大商品流通的必然要求。交易中买卖双方都希望通过预买和预卖的方式取得未来市场信号,减少实现过程中的风险。于是,一种新的交易方式——期货交易应运而生。
期货交易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不仅表现在通过公平竞争,促进企业提高生产水平,提高经营效益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期货交易的发展增加了交易机会,从而加强和加速了社会交易的联系。回避风险、促进正确的“远期市场”价格的形成,是期货交易的最基本的作用。由于期货交易是采取事先承诺然后履约的交易方式,把交易过程分裂为观念上、法律上的交易和实际完成的交易这样两个阶段。如果一方违约,另一方可以得到约定的赔偿,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交易的风险,减少了因交易风险可能给流通带来的不稳定性。在期货交易中由于期货价格代表了所有市场参与者对于未来市场价格的预期,所以,它是一种可以反映买卖双方的意见、需要和预期的价格。这种价格有利于生产者和投资者合理地确定生产量和产品价格,从而也有助于价格水平的稳定。期货交易正是通过它的上述独特作用得以发展,从而这种交易形态才能成为发达商品经济下的一种独特的交易形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市场商品量大幅度增长,市场机制作用明显增强。但是,由于市场发育不够完善,市场机制仅限于现货市场的机制功能。而现货市场所反映的即期供求关系和即期价格的局限性有着明显的“蛛网效应”,容易引起市场价格和供求的周期性波动,带来交易中的短期行为,加大市场调节与经济计划性的矛盾。为此,把发达的商品交易形态——期货交易引入我国市场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发展期货交易,以期货交易中的预期价格功能、保值功能、分散风险功能和长期交易等功能来弥补现货交易功能之不足,促进市场机制作用的完善,是进一步改革开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客观要求。
期货交易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有着几百年的历史,但是,如何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发展我国的期货交易,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众所周知,期货交易的特殊作用对于推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也必须看到,期货交易是一种买卖虚构商品的交易,这种交易吸引着大量的以追求价格差额为目的的投机资本。投机会歪曲真实的供求关系,助长价格的涨落。但是,如果没有投机者,就难以形成空间上、时间上的价格差,也无法形成吸收价格风险的机制。可见,期货交易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都是客观存在的。在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中,如何发展期货交易,如何引进这种机制,是当前理论研究和试点操作中应当注意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朱国华同志著的《商品期货交易》一书,系统地介绍了期货交易的过程和规范的操作程序。探索了期货交易形式、组织结构、期权交易以及价格分析预测和交易策略等问题,较为深入地研究了期货交易市场的功能和作用,探索了我国建立期货交易市场的必要条件等。该书具有理论性、知识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推进我国“期货交易”问题的理论研究和试点操作的进行。
1991年9月20日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股指期货研究
作者:严宝玉 蒋虹
图书 股指期货研究
-
2
图书 股票的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动态关系
作者:(美)俞卫
图书 股票的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动态关系
-
3
图书 股指期权·市场·套期保值
作者:魏洁
图书 股指期权·市场·套期保值
-
4
图书 剩余价值理论视野下的期货市场
作者:崔迎秋
图书 剩余价值理论视野下的期货市场
-
5
图书 历史信息、价格联动与期货套期保值决策
作者:郑尊信
图书 历史信息、价格联动与期货套期保值决策
-
6
图书 中国衍生债券融资条款与价值确定
作者:危慧惠
图书 中国衍生债券融资条款与价值确定
-
7
图书 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及相关监管制度建设问题研究
作者:王雪峰
图书 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及相关监管制度建设问题研究
-
8
图书 国际会展之都研究
作者:王先庆 戴诗华 武亮
图书 国际会展之都研究
-
9
图书 可再生能源电力政策研究:实物期权视角
作者:李庆
图书 可再生能源电力政策研究:实物期权视角
-
10
图书 碳期货与关联资产间的信息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谭雪萍
图书 碳期货与关联资产间的信息作用机制研究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