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一集
图书简介
一
从1961年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谈谈计划工作对统计的要求》短文开始,到2006年写出《大力开展博弈论与实验经济学的研究》为止,在长达45年的时间中,我出版了专著六部;合著的著作有四部;主编与合编著作共21部;大约撰写了200篇文章,其中大部分是自己写的,小部分是与别人合写的,还有一部分没有发表。
在文集的整理过程中,我遵循了三条原则:一是政治原则,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拥护改革开放;二是创新原则,文集的论文是按照这条原则挑选的;三是论文要符合文集的内在逻辑。
二
文集收集的26篇论文,分为宏观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与知识经济学三编。
第一编包括九篇论文,分为四组。
第一组只有两篇论文。所谓双重模式,是指经济体制模式与经济发展模式,它们都有新旧两种,总共有四种模式。有人对旧的双重模式持否认一切的态度,把它们说得一无是处。我不赞成这种看法。我认为,新中国成立后,从苏联和解放区搬来双重模式,有客观必然性,双重模式也发挥过有益的作用。随着国际关系的变化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我国改革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适应时代要求的举措,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研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时,人们只重视供给因素,我强调了社会需求对它的意义,推动了这方面的研究。特别是我利用一项研究成果的数字,将1978—1995年的GDP分成了粗放型与集约型两列,以投资与消费作为解释变量,拟合出两个方程。在粗放型GDP方程中,消费的参数值仅为0.4201,而在集约型GDP方程中,这个参数值高达0.7887,充分说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第二组包括两篇论文。买方市场的出现,表明我国经济类型发生了变化,对经济运行的管理应从直接控制转变为间接调控。我以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为指导,利用两大部类模型,对经济增长率进行了调控,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认为,国有经济是软预算约束。为了检验这种理论,我研制了一个包含12个方程的模型,估出的参数表明,确实存在这种现象,它使居民收入增长过快,引起了通货膨胀,在“收入赶物价”的压力下,居民收入增长更快。强烈的需求要求大幅度增加投资,这又引起贷款与货币发行的过快增长。我还提出了软硬结合、缺口互补的新非均衡理论的设想。
第三组只有一篇论文,即《国有企业、银行系统与居民之间的资金循环》。当时股市刚刚起步,规模很小,居民存款大幅度增加,稳拿利息,政府承担全部风险。我主张加快以股份制为主要内容的产权改革,变间接融资为直接融资,妥善处理“企业办社会”的问题,并对居民存款是不是“笼中虎”的问题发表了意见。
第四组的论文最多,共有四篇。研究表明,无论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是非均衡系统,一般均衡是特例,非均衡是常态。马克思的再生产公式是均衡的,为了使它符合实际经济情况,将它变成了非均衡模型。1996年,我发表了论文《就业、消费与投资的非均衡分析》,除讨论工资与劳动生产率概念外,还讨论了收入与消费、储蓄与投资的关系。经济系统的非均衡是各个经济主体(局中人)博弈的结果。经过长期思考,1992年我提出了理论经济学的一个假说,即经济博弈是因,非均衡是果,非线性、非稳定和经济周期是三种表现形式,《论经济对策、非均衡、非线性与经济周期的一致性》和《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两篇论文讨论了这个假说,如果这个观点能够成立,就为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第二编是数量经济学,收集了10篇论文,也分为四组。
从1979年3月成立中国数量经济学会,我就担任秘书、副理事长、理事长,到2000年为止,为它服务了21年。第一组两篇论文是我在学会年会上作的报告。第一篇论文提出了理论与方法论研究的任务,讨论了划分数量经济学发展阶段的问题。传统经济学注重定性分析,数量经济学注重定量分析,为了消除“两张皮”现象,应将它们融合起来。这种融合分为理论与应用两个层次,前者涉及劳动价值论与生产要素论,困难很大;后者可以避开理论争论,应当先行融合。
第二组选择了一篇研究经济理论的论文《积累与消费比例及其优化》,写于1983年。论文以长期居民福利基金最大作为目标函数,对优化模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讨论了实现积累与消费最优比例的途径。
第三组四篇论文都与经济计量学有关。经济计量学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当时出现了不顾中国国情、照搬西方经济理论的倾向。论文列出了我国的六大特点,指出这种技术本身不能分辨因果关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我在《时间序列生产函数》中讨论了它的各种用途,如开展多因素分析,计算劳动与基金的弹性,分析规模效益,研究生产要素的替代,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利用1985年工业普查资料,研制了横截面生产函数,使用不同技术水平的固定资产、劳动力数据,估算了它们的参数。这是一种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率的新方法,很有理论与实际价值。第四篇论文研究了居民收入。个别经济学家认为我国不能应用基尼系数,我用事实提出了反驳意见。
第四组是关于投入产出技术的三篇论文。经济系统分为实际与财金两个方面,投入产出技术局限于研究实际经济,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将两方面结合起来,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工作,为此,我撰写了《投入产出扩展模型》,基本思路是编制一张反映财金活动的辅助表,将它的合计额并入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动态模型是静态模型的发展,由于它涉及投资及其时滞,情况十分复杂,论文除分析投资矩阵、时滞因素外,还讨论了没有时滞、时滞为一年与时滞为多年的三种动态模型。《产业结构的变动因素》是一篇向国际会议提交的论文(合著),它应用中国四张投入产出表的数据,检验了两位外国学者提出的方法,此外,还提出并应用了产品替代的成本效益、部门技术变化的本部门和其他部门成本效益、联合与部门技术变化资源效益的比较、需求拉动的产出和技术变化的产出。虽然论文发表了17年,但至今无人超过它所达到的水平。
第三编知识经济学挑选了七篇论文,分为三组。
第一组的两篇论文讨论了知识经济的一般问题。《知识经济要义》给它下的定义是,所谓知识经济,是指知识劳动者利用高新技术创造价值与财富的经济,它是由知识的经济化与经济的知识化两大趋势融合的结果。此外,该文还讨论了这种经济在军事、经济与文化方面的负面影响。我将知识经济的特征概括为32条,是至今最全面的总结。
第二组的三篇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知识经济的现实意义。论文《知识经济与两个转变》全面地讨论了它与经济改革、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前者是体制、管理创新,属于知识经济的范畴;后者从低到高划分为四个层次。用蒸汽机代替手工劳动,用电动机、内燃机代替蒸汽机,属于工农业;而以电脑、原子能为代表的第三次,以生物工程、互联网为代表的第四次技术与产业革命,则属于知识经济。各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具有共同的规律性,科技进步与社会需求是推动和拉动其演变的主要力量,这两股力量都与知识经济有关。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反思传统工业化道路所取得的重要成果,1994年我国实施了《21世纪议程》,2007年又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这一方面是一个大国应该承担的国际义务,另一方面也是国内经济发展迫切需要采取的对策。
第三组是两篇重要的论文,一篇讨论了知识产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指出它的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继承与发展,在经济学中第一次分析了使用价值的分配问题。当投入以货币计量、产出不能进行货币计量时,就需要开展费用—效用分析。根据主要矛盾理论,一个时期只能有一个总战略,科教兴国抓住了中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知识经济的发展战略。知识经济管理的本质是管理人才,知识主管的主要任务是将隐性知识转化为可以共享的显性知识。为了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除一般政策外,还要制定企业、人力资本等各方面的政策。
三
文集具有以下六个特点:
(1)改革与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从第一篇论文《双重模式及其转变》到最后一篇论文《知识经济的发展战略、管理与政策》,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讨论这两大主题。经济改革属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无人质疑;而经济发展是不是属于它的研究对象,是有争论的。在我看来,经济发展分为社会与技术两个层面,前者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后者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
(2)文集的论文不是按时间顺序而是按内在逻辑排列的,把同一时期不同内容的论文堆集在一起,显得杂乱无章,而按内在逻辑排列,内容集中,思路清晰,就像一本专著。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是文集的又一特色。经济系统是质与量的统一,作为这个系统理论思维的成果,应该在质的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定量分析,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4)理论研究先行,将其成果模型化,利用模型开展预测,在一切可能的地方都遵循了这个“三位一体”的原则。
(5)文集三编的划分是相对的,特别是在第一编与第二编之间,这一点表现得特别明显,例如《积累与消费比例及其优化》开始放在第一编,考虑到它使用了较多的数学,将它移到了第二编。
(6)文集的内容主要是讨论国内经济问题,也涉及国外的经济情况。
四
在整理文集的过程中,我做了以下工作:第一,改正错别字;第二,删去重复部分;第三,个别地方有文字改动;第四,更新数据。数量经济学研究离不开数据,利用数据的根本目的是揭示经济运行的规律性。以前能说明当时情况的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关心过去,更加关心以前揭示的规律性是否发生了变化,只有增加新的数据才能回答这个问题。更新数据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加页下注,二是在统计表中增加了新的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对统计表中增加的数据,一般没有进行文字分析,请读者根据数据自己作出相应的判断。
五
文集的出版得到了以下同志的帮助: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朱长虹、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朱恒鹏、天津财经大学刘保珺、江西财经大学陶立新、《冶金经济与管理》编辑部王春媛、北方工业大学李则杲等,借此机会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欢迎读者对文集的错误、缺点提出批评、指正!
张守一
2008年2月16日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中国公共史学集刊.第一集
作者:姜萌 杜宣莹
图书 中国公共史学集刊.第一集
-
2
图书 明清徽州社会经济资料丛编(第一集)
作者:安徽省博物馆
图书 明清徽州社会经济资料丛编(第一集)
-
3
图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讨论集(第一集)
作者:《哲学研究》编辑部
图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讨论集(第一集)
-
4
图书 骆耕漠集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图书 骆耕漠集
-
5
图书 圆瑛集
作者:圆瑛
图书 圆瑛集
-
6
图书 何建章集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图书 何建章集
-
7
图书 侯外庐集
作者:侯外庐
图书 侯外庐集
-
8
图书 毛星集
作者:毛星
图书 毛星集
-
9
图书 李琮集
作者:李琮
图书 李琮集
-
10
图书 李凌集
作者:李凌
图书 李凌集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