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正如学校的发展一样,办学历史越久,文化底蕴越厚重。同样,一门学科的发展水平,离不开对优良学术传统的坚守、继承与发展。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的发展,也正经历着这样的一条发展之路。回溯历史,西北师范大学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同时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共同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合大学下设的教育学院,后改为师范学院。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迁往兰州。从此,西北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人扎根于陇原大地,躬耕默拓,薪火相传,为国家培育英才。
教育学科是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传统优势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较强的实力。1960年就开始招收研究生,这为20年后的1981年获批国家第一批博士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时,西北师范学院教育系的师资来自五湖四海,综合实力很强,有在全国师范教育界影响很大的著名八大教授:胡国钰、刘问岫、李秉德、南国农、萧树滋、王文新、王明昭、杨少松,他们中很多人曾留学海外,很多人迁居兰州,宁把他乡做故乡,扎根于西北这片贫瘠的黄土高原,甘于清贫、淡泊名利、默默奉献,把事业至上、自强不息、爱岗敬业的精神,熔铸在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发展的文化传统之中,对西部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为西北师范大学早期教育学科的卓越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先生们,他们身体力行、典型示范,对后辈学者们潜心学术,继承学问产生了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体现了西北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人扎根本土、潜心学术、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培养培训优秀师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胸怀与本色。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历经历史沧桑的洗礼发展走到今天,已形成了相对稳定而有特色的研究领域。尤其是在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大背景下,西北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作为甘肃省《统筹推进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规划的一流学科建设项目,迎来了学科再繁荣与大发展的历史良机。为此,作为甘肃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成果、西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建设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科研成果,我们编撰了“西师教育论丛”,汇聚近年来教育学院教师在课程与教学论、民族教育、农村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学前教育等方面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大多数是在中青年学者的博士学位论文,科研项目以及扎根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的结晶。他们深入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村落、学校,深入大学与中小学的课堂实践,通过详查细看,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研究性学习等学科课程教育教学的问题研究,对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对教育发展前沿问题的探索……这些成果是不断构建和完善高水平的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体系,大力提高教育科学理论研究水平和教育科学实践创新能力,进一步发挥教育理论研究高地、教育人才培养重镇、教育政策咨询智库作用的一定体现,更是教育学学科继承与发展的重要过程。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目前付梓出版的这些著作不仅是教师自我专业成长的一个集中体现,也是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科发展与建设的新起点。当然,需要澄明的是,“西师教育论丛”仅仅是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者们在某一领域的阶段性成果,是研究者个人对教育问题的见解与思考,其必然存在一定的不足,还期待同行多提宝贵意见,以促进我们的学科建设和发展。
万明钢
2017年9月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作者:陈增红 杨秀冬
图书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2
图书 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作者:王玉香 吴立忠
图书 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3
图书 “一带一路”国际中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复杂动态理论视角
作者:郭旭
图书 “一带一路”国际中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复杂动态理论视角
-
4
图书 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作者:毛金凤
图书 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5
图书 社会现代化转型与军事教育变革研究
作者:张博文
图书 社会现代化转型与军事教育变革研究
-
6
图书 翻译硕士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作者:郝玉荣
图书 翻译硕士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
7
图书 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新探索
作者:黄兆信
图书 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新探索
-
8
图书 高新技术创新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作者:刘强
图书 高新技术创新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
9
图书 本科高职课程建设的研究
作者:鲁捷 王粤钦
图书 本科高职课程建设的研究
-
10
图书 中国中部地区的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作者:何爱红
图书 中国中部地区的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