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中华思想史研究集刊.第3集

ISBN:978-7-5203-4358-9

出版日期:2019-04

页数:464

字数:452.0千字

点击量:8841次

定价:116.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王伟光

(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中华思想通史》编委会主任)

在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在改革开放40周年开启之际,第三届中华思想史高峰论坛在美丽温润的中山隆重开幕了。岁末年初,公事繁忙,大家能够聚到一起非常难得。很多同志是远道而来,有的还专门为出席会议调整了日程,我首先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华思想通史》编委会,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为会议提供宝贵支持的中山市委、市政府,以及在会议筹办中付出辛勤努力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中华思想史的核心基因与发展脉络”,希望大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砥砺思想,深入互动,为挖掘、追溯中华思想的核心基因、厘清中华思想的发展脉络凝神聚力,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下面,我就论坛主题谈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 继承发扬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传统,旗帜鲜明地坚持唯物史观在中华思想史研究中的指导地位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之一,也是人类思想史上全新的历史观,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历史唯物主义彻底地克服了旧历史观对人类社会认识的谬误观点和根本缺陷,创立了科学的历史观,唯物地、辩证地说明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找到了揭示历史发展秘密的钥匙。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指导中华思想史研究的锐利武器。只有在中华思想史研究、编撰中鲜明确立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将其作为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遵循,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方法,将思想史与社会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做好对中华思想的梳理、挖掘和提炼。

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华思想史,首先要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立场问题,说到底就是为什么人的问题。从根本上讲,一定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少数人的立场上研究思想史。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就会看到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就能看清历史上的思想家是站在什么立场上说话、著述的,就能辨清中华思想史上的是非对错、先进与落后。还要坚持唯物史观的观点。生产的、群众的、阶级的观点是唯物史观的三大基本观点,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就是在研究中坚持“生产的、群众的、阶级的观点”,突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基本原理。用这个基本观点分析中华思想史,就会搞清楚中华思想史上的各个流派、各种观点是从哪来的,为什么人说话,说什么样的话,起什么样的作用。也要坚持唯物史观的方法。经济分析、利益分析和阶级分析是唯物史观的三大基本方法,坚持唯物史观的方法就要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分析思想史实史料,运用经济分析、利益分析和阶级分析来研究人类思想史中的先进与落后的思想,分析人类思想如何产生,怎样产生能动的反作用。用这个基本方法分析中华思想史,就能够分清不同思想的所属阵营,精华是什么,糟粕又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坚持唯物史观,必须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历史研究领域,包括思想史研究中,一个时期以来,存在否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地位、否定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形态演变规律的观点,否定关于“五种社会形态”普遍规律的观点,否定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否定关于阶级社会中人类思想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观点,等等。有些著述站在错误的历史观立场上,恣意剪裁历史,将历史切割成彼此孤立不能相连甚至相斥的碎片,用碎片化的结论否定唯物史观对整个历史规律的揭示。这实质上是一种逆历史规律而动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其根本目的是为“告别革命”的错误思潮张目。历史虚无主义的反动恰恰表明唯物史观的真理性,表明坚持唯物史观真理是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伟大斗争,表明阶级社会的两大对立阵营始终贯穿着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真理与谬误的思想斗争。历史虚无主义就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捍卫历史唯物主义是一场长期的政治斗争。我们所着力构建的中华思想史当代马克思主义学派,就是要始终坚持运用唯物史观指导中华思想史的研究,延续老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光荣传统,讲真理,讲事实,反对唯心主义历史观,从学理层面反击历史虚无主义,遵从思想史的本来面貌,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精神实质真正体现出来。

二 抓住历史关键节点,突出主流意识形态,探明中华思想的核心基因与发展脉络

优秀思想是历史与时代的精华。中华民族5000余年文明史孕育了丰富而深邃的中华思想,凝结成中华民族强韧不散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之所以每次面临历史艰难抉择时,都能坚定信念、化解危机,开创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篇章,关键在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滋养的精神命脉延绵不衰、勇于自新。

第一,科学界定时代概念,明确中华思想发展的历史背景。

揭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的源与流,首先应问鼎于对时代概念的科学界定和对历史趋势的准确判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向世人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科学内涵,明确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定位、新目标和新要求。

当然,时代概念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时代概念是从历史观的角度对人类社会形态发展“大的历史时代”的判定。狭义的时代概念是从某个特定的角度对社会发展某个历史阶段的判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时代的概念,是从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出发,以社会经济形态为标准对大的历史时代的判定。要把历史观上从社会形态出发判断的时代与从其他角度出发判断的时代区别开来。

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对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的判断与《共产党宣言》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判定的“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也就是列宁所说的“大的历史时代”,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世界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全世界成为主导社会形态的历史时代。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至今,资本主义社会时代有400多年的历史,资本主义历经革命兴盛阶段,已进入衰落下降阶段;尽管社会主义这一新的社会形态从1917年成为现实,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发展,但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在世界上仍不占统治地位。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一确立,就充满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两条发展道路的斗争,且历史越前行,这种斗争越激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没有改变,人类社会演进的历史趋势没有改变,社会主义这一新的社会形态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没有改变。

人类社会演进的历史趋势和必然性是什么呢?邓小平同志说:“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5704336这是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角度,按照社会形态演变理论及其揭示的演变规律,对“大的历史时代”所作的唯物史观的判断,也就是说,人类由原始社会时代,到奴隶社会时代,到封建社会时代,到资本主义社会时代,再经过社会主义的长过程,到共产主义社会时代,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马克思主义关于“大的历史时代”的判断是绝对不能否定的,如果否定了,就会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就会误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存在了,误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570433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使用的时代概念不是唯物史观所讲的“大的历史时代”概念,是从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角度提出来的时代概念。这两种时代概念在唯物史观基础上既有区别,又是辩证统一的:从党和国家事业出发认定的时代服从于广义的“大的历史时代”,“大的历史时代”又是由狭义的具体的时代所组成。依据唯物史观所做出的“大的历史时代”的结论是正确的;新时代特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方位上,这个重大政治判断也是正确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5704338在全世界仍然处于资本主义时代背景下,中国已经迈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大的历史时代”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构成了中华思想发展的时代背景,为中华思想史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历史方位。只有站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大的历史时代”的广阔视野中,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特定角度上,将两种时代判断角度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意义。也只有深刻理解新时代的伟大意义,才能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价值。

第二,抓住历史关键节点,提炼中国社会形态演进主要线索。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只有把握中国社会形态演进的主线索,才能认清中国历史的发展逻辑,才能梳理清楚中华思想史发展的主脉络。要在产生思想变化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经济基础的根本性变化引发社会形态变化的内在关联,从而为从社会史看思想史提供历史根据。

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毛泽东同志《实践论》 《矛盾论》发表80周年。我们要读懂学好“两论”,充分发挥思想指导作用。“两论”明确指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人类的思想发展史,如同人类社会一样,是在对立统一中发展起来的,是在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中华思想史的过程中,不仅要探讨每个历史节点上生产工具变化引发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生产方式乃至社会形态等一系列变化;还要分析当时的生产斗争实践、科学创新实践、阶级斗争实践所引发的社会生产生活的一系列变化;更要分析中国历史各个时期的特殊社会矛盾所引发的阶级、阶层等各种社会关系的一系列变化,努力发现思想发展的原因及其分野和对立,从而才能提炼出社会思想演进的主要线索。

史学理论与历史发展的脉搏紧密相连。必须科学地认识“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要用唯物史观这个正确的“一般”认识来指导分析中国特色的社会形态演变规律,分析出中国社会形态发展和中国道路的基本规律、基本线索、基本特点,将各个时期社会形态演变的必然联系挖掘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出思想史的主要线索。

中国发展到今天,每一个历史节点的转变都是惊心动魄的,要把主要节点上为思想转变提供历史支撑的背景材料以“论”的形式提炼出来,要回答中华思想产生、转变背后的经济利益纷争、阶级阶层分野、主要矛盾转化和社会形态变化。譬如,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从公有观念、集体观念转变到私有观念、家天下观念,从“礼”到“儒”的转变,等等,要将这些重大转折点的思想轨迹梳理得清楚明白。

第三,突出主流意识形态,探明中华思想的核心基因与发展脉络。

中华文明绵延至今,是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华文明的核心是文化,文化的核心是思想。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道路决定该国家与民族的思想发展;反之思想发展又指导道路发展。中国独特的发展道路孕育着中国独特的思想发展。

中华思想的强大生命力源于中华思想的核心基因一脉相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他进一步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5704339

中华思想的核心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所在,牢固积淀在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中,成为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5704340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立足新时代研究中华思想史,探明中华思想史的核心基因与发展脉络指明了方向。在中华思想史的研究与写作中,一定要突出各个时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抓住主流意识形态转变的关节点。对于时代提出的问题,要注意观察思想层面是如何予以回应、解答的,要分析各个时期的思想形态、理论观点,剖析主流意识形态及其对立面,充分体现出中华思想的“通”与“贯”。

三 坚定文化自信,构建中华思想史学科体系,推进创建中华思想史当代马克思主义学派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内核,推出经得起历史与时代检验的过硬成果和传世之作,是《中华思想通史》项目的初衷所在。为此,必须将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学派创建三者有机统一,协调推进。

第一,坚定文化自信,以精深过硬的思想史研究成果推动中华思想的当代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5704341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从事中华思想史研究的学者,更要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阔志向,奋力开拓思想史研究新局面,以精深的思想史研究成果推动中华思想的当代创新。

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文化自信的核心是思想自信。立足中国社会形态的历史发展道路研究中国思想,本身就是创新性的学术路径,更是文化自信的体现。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5704342“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5704343可以说,经典著作都是历史与时代相结合的产物,都是思考和研究当时当地社会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结果。《中华思想通史》要成为深刻反映中国学术、中国精神和中国道路的标识性成果,为中华思想史的创新性研究树立学术范本,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思想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精神根基。

第二,精确把握中华思想史的学科定位和学术特色,构建中华思想史学科体系。

思想是人通过社会实践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不论人类历史如何发展,真正能够留存下来影响人们精神世界进而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的,不是帝王将相,不是名利金钱,而是用文字记载下来并持续产生作用的思想。

中华思想史学科以思想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历史学中形而上的部分,即意识形态上层建筑。中华思想史当代马克思主义学派,要站在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的立场、观点、方法上来研究中华思想的发展、演变及作用。要从社会存在、社会实践出发研究思想的形成、本质、作用及其规律,要研究阶级社会中思想的阶级性、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要仔细斟酌,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对思维、思想、意识、意识形态等概念予以清晰界定,对思想史、中国思想史、中华思想史的定位予以准确定义,提炼出标识性的概念和语言。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我们的态度是批判地接受我们自己的历史遗产和外国的思想。我们既反对盲目接受任何思想也反对盲目抵制任何思想。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5704344只有立足中国实际,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当代马克思主义特质的中华思想史学科体系,才能推动建设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思想史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我们要时刻注意,不要离开时代背景、经济基础、社会形态来研究思想史,不要把思想史碎片化、拼盘化、个别化,变成一个个毫无历史联系的、毫无逻辑关系的单独个人和事件的思维记录。要搞清楚每个历史节点上的思想史在整个思想史进程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达到了什么程度,有什么好的地方,存在什么问题。可以先从思想史重要节点着手,从小到大,逐步整合,为构建完整的中华思想史学科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厘清学术源流,推进创建中华思想史当代马克思主义学派。

创建中华思想史当代马克思主义学派,撰写一部无愧于人民与时代,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力作,是《通史》项目和中华思想史学科的目标所在,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光荣的学术创新工程。突出“马克思主义”,是指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分析中华思想史;突出“当代”,是与以往的马克思主义学派有所区别,意味着学术的创新。

在中华思想史的学术长河中,产生了一批重要学者,留存下一批经典著作,要仔细梳理思想史的学术脉络。特别要把中华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发展历程梳理清楚,把处于源头的、主要节点的代表性人物、代表作挖掘出来,确定关键节点,概括出思想史重要流派的主要观点及其演变规律,并将中华思想史最为精华的内容予以提升。通过这一系列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整理过程,中华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发展脉络就清晰了。

概括来讲,李大钊等人处于中华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学派的酝酿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成就是提出必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分析研究中国思想史,提出了不同于其他学派的、具有鲜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特色的思想史研究基本立场。到了郭沫若等人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创建阶段,运用唯物史观对中国思想史的基本线索进行了梳理,形成了学派基础。到了侯外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形成阶段,对中国思想史尝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尽管以往的中华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学派受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环境限制,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中华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基本学科体系已经确立下来了。

在首届中华思想史高峰论坛上,我提出“构建思想史研究的中国学派”的倡议,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学界的积极响应。在第二届中华思想史高峰论坛上,我们以“唯物史观视阈下的思想史研究”为主题,在“创建中华思想史当代马克思主义学派”这一定向上深化了共识。一年以来,《通史》项目成员不断推进“绪论”写作、资料长编编纂和《通史》正本提纲的拟定工作,部分编已开始正本写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为研究生开设了“中华思想史”课程。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质增效,及早实现“绪论”、长编和提纲定稿,将主要精力转到《通史》正本的写作上来,将项目工作推向新的阶段。

总体来看,要实现《通史》项目的初衷,拿出经得起历史与时代检验的精品之作,还要经历恩格斯所说的痛苦的“脱毛”过程。“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推进中华思想史的研究,既是思想史研究者树论立言的重要机遇,更是学者主动回应时代关切,以自身所学贡献于中华文明不断繁盛的使命担当。我们要深刻把握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与任务,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做出中华思想史当代马克思主义学派应有的贡献。

(本文系作者2018年1月22日在第三届中华思想史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中华思想史研究集刊》编委会.中华思想史研究集刊.第3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中华思想史研究集刊》编委会.中华思想史研究集刊.第3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中华思想史研究集刊》编委会(2019).中华思想史研究集刊.第3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