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回顾、反思与前瞻

ISBN:978-7-5161-5335-2

出版日期:2014-12

页数:269

字数:266.0千字

点击量:10201次

定价:55.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社区,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每天我都能感触到社区发展的脉搏在跳动,每天都能聆听到社区建设的音符在飞舞,思绪也不得不随之而旋转,生活中感触到的点点滴滴促使我对其进行反思性研究,特别是自中办〔2000〕23号文件为标志以来的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全面铺开,全国社区建设如火如荼,而至今正好历经10年历程,在建设时间阶段上进入“节点”转折时期,这增加了我对社区建设进行反思性研究的兴趣。一 研究缘由对我国社区建设实践的历程与模式回顾并进行反思性研究,不仅是笔者主观的愿望与诉求,从根本上说是我国社区建设的历程与实践,特别是近30余年我国社区建设的历程与实践强烈地震撼和触动着笔者思维与心灵的结果。几十年的城市社区建设,其成败得失时刻敲击着笔者愚钝的脑子:我国社区建设走的是何种道路?或者我国社区建设是何种模式?为什么我们会选择(或形成)如此社区建设的路径与模式?当前城市社区建设模式存在哪些深层次问题?这一连串的问题将笔者的思绪带入此课题的研究领域当中。具体来说:首先,生活在社区的切身体会启发和诱导着笔者的研究思绪。自从滕尼斯在《社区与共同体》这一经典名著中将“社区”引入理论视野,并以此来表达一种特定的社会单元之后,社区就成为研究人类生活的基本“群”之单位。作为生于斯(社区)、长于斯(社区)的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其中,甚至由于长时间、习以为常地、不能除却地沉浸在其中,或许因过于熟悉或而产生了自然而然之感,导致“审美疲劳”般失去洞察敏锐性,结果对社区的存在出现感知麻木,对其研究的欲望与冲动也随之消失。但这种沉浸与麻木不代表着社区的不存在或对于我们生活的无足轻重,更无法将我们的存在或生活与社区分割。或许正是因为此种麻木、“审美疲劳”的存在,我们曾经一度将其冷落,才有了后来“补课式”的、轰轰烈烈的社区建设运动;或许正是因为此种麻木与沉浸,才更有必要对其进行“自我”反思性研究。我们生活在社区中,体味着社区的每一丝气息,感触着社区的点点滴滴的新变化,社区的变化与每个人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享受着日益倍增的社区服务;同时,也曾因社区环境糟糕而懊恼,因社区服务短缺而郁闷。尽管有时我们没有用话语直接或间接地来表达着社区的存在与价值,但我们的行为与思维在很多时候总是与社区纠结在一起,因为它太重要了,其每一次的改革与变化,都关乎着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增减;同时,其存在与发展,也是每一个个人共同参与和作用的结果,尽管有时候我们并非有着明确意识去刻意与社区发生某种联系。我们的脉搏无时不在感知着社区每一点变化,我们没有理由不给予我们每天生活于此的“社区”以足够的关注与研究。其次,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社区建设历程与实践激发着笔者强烈的兴趣。尽管“社区建设”这一词语出现在正式的官方文件中和成为理论论题话语的时间不是很长,但其实,伴随着我国政权重建和经济社会建设重建的那一刻起,城市社区建设就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面目出现并延续下来,且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城市社区建设有着一定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只不过有时“社区建设”这一话语被其话语所代替或包含。在实践中,城市社区建设往往贯穿、渗透在其他诸如社会建设等实践活动中进行,社区建设的内容也分散在社会建设、国家建设等各个不同领域。社区建设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影响和制约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乎着国家权力在基层的延伸和国家政权的稳固,关系着基层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福祉。新中国成立以来,实际上城市社区建设一直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始终,对这多种形式、多种面目、多种路径而展开的城市社区建设,产生的千差万别的实践效果,激发着笔者一直在思考: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到底应该如何开展?我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城市社区建设?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历程与实践经验不仅是笔者研究的对象,也是笔者解开疑惑的基础。近年来,社区建设日渐获得在理论界和实践中的话语权,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明显下移,但城市社区基层的发展与稳定、管理与服务问题让我们感觉不到丝毫的轻松,这种社区建设的实践困境也强烈地鞭策着笔者将这种“一粒”绵薄之力置于“无止境”式的探索当中。再次,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进入“阶段节点”时期,内在地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总结与反思性研究。之所以说社区建设进入“阶段节点”时期,一是从时间线谱上而言,若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算起,我国的社会建设(内在地包含着城市社区建设内容)在社会主义的大道上也迈过了60余年的历程;若从改革开放开始算起,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也经历了30余年的实践探索;特别是从2000年中办、国办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政界和学界通常将其称为中办〔2000〕23号文件,后文没有特别说明,中办〔2000〕23号文件均指此“意见”。理论界一般认为该文件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全国铺开,该文件的颁布对于社区建设具有标志性意义。至今,恰好10年,不论是60年、30年的历程,还是最近10年的“显性”城市社区建设,不仅其实践历程足够满足进行反思性研究的需要,这些实践内在地迫切需要对其总结与研究,而且我国学界研究对这样“整十年”性的关键时间点做总结性的研究似乎情有独钟,每当一个研究对象发展历程发展到某一整十整百的时间点时,往往伴随着总结性研究高潮的来临。二是从已有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内容上而言,其“规律性”或“模式化”雏形日益显现。在前一时期城市社区建设探索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是中办〔2000〕23号文件颁布实施以来,不仅社区建设成果丰硕纷呈,社区面貌得以大大改善,社区服务水平快速提高,而且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建设模式如沈阳模式、江汉模式、盐田模式等,在理论上也有了相当理论提升及其成果。这些实践素材从本质上来说,已经包含大部分社区建设的基本因子,并且这些经验经过积累已经或正在升华,形成一个又一个具体的实践模式,社区建设的基本轮廓与规律日渐清晰,但这种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是探索性的,迫切需要对前一时期社区建设进行进一步理论整理与总结,才能对社区建设有更全面和更深入的认识,才能洞悉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特点与规律。三是从未来城市社区建设趋势来看,城市社区建设将充当更为重要的角色,具有新的内容与特点,阶段性特征明显。城市社区,必将成为城市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基础平台,承担的社会管理事务越来越多,需要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自然而然,社区必将成为城市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点,因而,社区对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社区组织在调节利益关系、融合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中处于“前沿”地位。这些都将意味着未来的城市社区建设将迎来一个新的局面。总之,在“阶段节点”时期对其反思性研究不仅是可能、可欲的,而且是必要的,有必要对前一时期社区建设实践进行理论反思与梳理,为下一步社区建设提供借鉴。最后,笔者在所在单位三年学习具备的条件和已有研究基础为本项研究提供了基础和便利。笔者所在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从2000年正式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我国城市社区建设领域的问题研究; 2004年先后成为民政部重点研究基地和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该中心遵循“社会调查——理论提升——社会实验”的研究策略和路径,在10余年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其研究对象的地域范围早已超出了湖北省(尽管该中心名称上还有“湖北”二字),参与了多项国家、省部级重要课题的研究任务,进行了多次全国性和地方性的普查和社会调查工作,积累了大量反映近年我国社区建设实况的第一手的实证素材,这些用汗水和智慧换来的来之不易的成果,极大地震撼和启蒙着我,也为我的研究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和方便;更为重要的是该中心在长期的研究中所积淀形成,并秉承坚持科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将我的研究视野和心境带入了另外一片广阔的天地,对我的研究方法与研究领域带来巨大的影响,将我的研究进路引入一条我自认为更加“务实”与“实用”的路径上来。自从笔者进入该中心以来,我从“殿堂”逐步走入“田野”徐勇、邓大才:《政治学研究:从殿堂到田野》,载邓正来、郝雨凡主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回顾与前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6页。(对于我而言,更多走入的是城市社区),从“上天”开始“入地”笔者在刚入校不久的一次讨论会上,导师颇似玩笑地说:“你以前做的都是上天的,从现在开始,你要下地了。”这听似笑侃,但准确地说,其蕴含着对我研究方法与领域转型的要求。,先后进入湖北、四川等多地社区的实地调研。在研究领域上渐渐从“形而上”开始更加注重“形而下”的问题了,从“田野”(社区)获取的原汁原味的知识将我的思维带入了另外一个崭新的世界,不但激起我强烈的好奇心,也考问着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与责任心,我发现自己已经沉迷于此不能自拔了,有太多的东西需要进一步地研讨与解答。总之,该中心的已有储备和我研究视野和方法的转变,促使我对本项研究具有了某种程度上的“自信”,当然,或许也是我“自负”愿望吧!二 研究意义科学研究的意义总体上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者的研究对研究对象或问题而言所具有的价值与意义,它回答的是研究者的研究对研究对象问题的解决及解决程度;二是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对人类、社会,包括自然界所具有的价值与意义,它回答的是研究对外界有何“用”的问题;三是某研究对于研究者本人而言所具有的价值与意义,它回答的是研究对研究者有何“用”的问题,如训练思维、陶冶情操等。这里所言的研究意义,主要是前两个方面意义上的,当然这种研究意义既有宏观的,也有具体的。总体来说,笔者认为该项研究主要有以下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学术意义:1.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进行反思性研究,力图发掘、构筑和完善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为我国社区建设实践提供更坚实的理论基础。理论来源于实践,但一旦理论形成和确立起来,就肩负着对实践的论证、阐释与指导功能。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也是一个理论与实践互动的过程,而且,实践探索的成分更突出明显一些,甚至可以说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是在探索实践中推进的当然,笔者并非是说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没有理论指导,而是认为在我国社区建设过程中,理论“自觉”意识不明显,这与我国社区建设是在现实需要的“逼迫”产生的,加上我国长期以来“致用”实践思维与行为方式的传统影响有关,使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很大程度上是在回应社会现实需求,其“逼迫—回应”特征十分明显。,这种实践探索极为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探索性的城市社区建设路径的形成有其现实客观条件和解决现实问题急切需要等因素的影响,但或许就是因为我们忙于甚至沉浸在实践探索的世界里,使我们无暇,或还没有来得及甚至不愿意详细、全面、充分地剖析其背后的理论与规律,导致在一定程度上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出现理论“局限”,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理论的“局限”将影响到社区建设实践本身的存在、运行及其生命力。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是“海市蜃楼”,终将是短命的。当前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迫切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发掘与提升,笔者就是力图通过对我国社区建设历程与实践的反思性分析,透视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所蕴含的理论,探索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规律与特点,使社区建设实践的过程与路径在理论上更加明晰。2.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正反经验进行理论探索与评析,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区建设理论,指导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向纵深发展。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蛮干”当然,有些时候我们实践的过程中是遵循了一定的理论指导,甚至我们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或丰富发展了某些理论,但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或没有进行理论提炼升华而已。,也是可怕的;理论的价值关键在于指导实践,不能指导和应用于实践的理论是“莫须有的”。笔者力图通过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和历程进行分析,探索其背后的原因与规律,在此基础上透视和凝练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理论,既是对现有理论的反思与完善,更在于指导我国未来社区建设实践。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呈现理论“自觉不足”现象,这就更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凝练与提升。当然,由于笔者主题所限,加上研究视角的选择,对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的透视与提升只能是局部的、具体的某一方面,并非是发掘和构筑绝对完善、包罗万象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笔者所力图努力的理论成果也并非解决当前我国社区建设所有问题的“一剂良药”,这是笔者无法做到的,也不是笔者的企图,而仅仅是选定一个具体对象,采用具体研究视角而进行的“一斑”性研究,这种“一斑”性研究结果能推动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3.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国家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相对稳定的发展策略与宏观布局,将决定和影响着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具体领域的决策。当前,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相对而言,我国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至少有15年,下一阶段,我国必将也必须进入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时期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学习时报》2010年8月30日。。而民生建设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和根本,于是,民生问题因其关系着国家的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而具有重大意义,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发展目标,并将成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重心工作。而“西方社会发展的一条根本经验是社会建设经由社区建设,社会发展经由社区发展”李雪萍、陈伟东:《论社会建设经由社区建设》,《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1期。,社区作为社会民生建设的一个基本落脚点,是微观具体领域的一个可操作性平台,其在民生建设中的地位是可想而知的,社区建设也被党和国家领导多次强调和重视,其地位也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社区建设已融入国家战略之中,并成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战略性的发展策略,必须有着充分、坚实的理论准备才能谋篇全局,才能使发展少走弯路。笔者对该问题的研究,适应当前国家的宏观战略发展策略的需要,为国家宏观战略发展策略提供理论的论证与参考。4.满足政府决策参考需要。当前,我国正处在“建设社区”笔者这里采用“建设社区”这一概念主要是为了表达我国当前社区建设的主要直接推动力来源于政府,主要靠外在力量将社区建设作为一个行动目标而进行的现实状况,与依靠社区内部力量进行的“社区建设”有着重大区别。阶段,政府在其中发挥着不仅是主导,甚至是主体的角色和功能。甚至一定程度上来说,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是在国家和政府的推动下而开展的,国家和政府是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角,因其掌握着重要而又巨大的资源,包括强势的行政强制执行力,社区建设呈现“建设社区”的现实合理性决定了在一段时期内还可能继续存在。而政府推动和实施社区建设而制定决策,不仅要有实践为基础,也要有理论为支撑,特别是需要应用性的、对策性的理论应对策略。同时,社会的繁荣发展与安定团结的落脚点在基层、社区,而基层发展与稳定的主导维护性力量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城市社区建设地方探索更需要可操作性的实践方案,特别是在地方政府“创新”政绩的冲动下,可行性的理论研究对其创新性的决策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对该课题的研究,力图为政府在社区建设领域的决策提供参考,或在实践方案的采纳过程中以供借鉴。5.在研究方法上的反思性研究,既有利于知识增长,扩充城市社区建设研究的具体内容,也有利于研究方法的完善和学术自主性的弥补。一方面,反思和批判是知识增长的一种方式。对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践进行总结与归纳,进而进行反思研究,更能深入研究对象的具体内容,将会展现新的内容,甚至可以说,归纳与反思性的研究是进一步研究的前提。另一方面,反思性研究在方法上有利于学术自主性和研究方法的完善。“任何科学理论都只是试探性的、暂时的、猜测的;都是试探性假说,而且永远都是这样的试探性假说。”[英]卡尔·R.波普尔:《科学知识进化论》,纪树立编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前言,第2页。既然是试探性的,那么就存在对其反思的必要。采取反思性的研究,在学术上有利于使研究本身向更加科学更加自主的方向发展,在当今有人呼吁“学术自主性匮乏”的时代,反思性研究的学术努力是显而易见的。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张勇.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回顾、反思与前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张勇.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回顾、反思与前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张勇(2014).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回顾、反思与前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