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赵敦华
西北大学哲学学院决定将国内外专家所做的哲学学术报告集正式出版,这不仅对于新成立的学院自身,而且对于全国哲学学科发展,都是一件好事。多年来,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重点高校,都出版过学术报告集,在广大青年学子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于哲学普及和人文通识起到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
一位专家学者很不容易将自己积累多年的学识凝聚为一场报告,特别是像哲学这样一门需要反思深虑而不是记忆点滴知识的学问,听众可能不多,现场影响或有限,加上录音的整理修订、编辑出版是一件非常费力的工作,不少报告有可能像一阵风一样吹过,并没有留下与它的宝贵价值相称的深刻痕迹。我知道,这些报告文字稿集辑出版,极大地延长了报告的时效,不仅引起曾经亲临现场的人有一个回味和深思,而且为更多未能亲临现场的人提供了一个个点燃心智的机会,西北大学哲学学院不辞辛苦出版学术报告集,值得关注,值得提倡。
一场优质的学术报告应该使普及和提高能够双向受益。它为那些已有准备的人提供新鲜的空气和养料,也为那些尚无准备的人植入新的种子。哲学由于它的学科特殊性更在呼唤一些优质的学术报告,以便让我们的社会大众尤其青年学子能有机会获得非专业的哲学教育,也让哲学的进一步提高受到时代和大众的激励。黑格尔和马克思都曾指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意味着,哲学应来自时代和人民,也应把经过审视的时代精神回馈给时代和人民。
马克思还有一句著名的格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一百多年来,中国在西方强势文明的冲击下更多关注“救亡图存”和“奋起直追”的生存问题,这使原本就极为强调经世致用的传统文化更加向着急功近利的方向发展。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强调的实践功能或许往往被片面理解,因而一方面在强调哲学对于政治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却使哲学变成可有可无或随意揉搓的工具。生存问题迫使我们将有限的资源投身于科学技术发展,而包括哲学在内的人文学科被边缘化便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对于这种(很大程度上也是迫不得已的)片面发展的后果,我们现在正不得不承受,也不能不着手加以改变。
近几年,我一直在思考中国现代哲学的“三化”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西方哲学的处境化是中国现代哲学曾经历和依然在经历的三个基本维度。如何使中国当下三种基本哲学形态各自在回归原典和关注现实之间、粹取精华和面向现代之间、维持原味和适应中国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以辩证的思维方式和实事求是的基本精神促进中国哲学的综合创新,就不只是哲学学术圈的象牙塔事情,而且是社会大众和现代转型的共同事业。哲学一方面像黑格尔所说的“密纳发的猫头鹰,只在黄昏时才起飞”,在一个时代成熟甚至结束时才去总结它的精神,但是哲学另一方面也如马克思所说“在于改造世界”,积极地干预时代的变化和促进社会的进步。中国现代哲学的“三化”每一阶段都曾经与中国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密切相关,中国未来哲学的“三化”也同样离不开中国正在和即将进行的社会变革的大环境。
就中国当下的社会发展阶段而言,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只包括物质生活的更加丰裕,而且包含精神生活的更加充实。中国社会要能走向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阶段,甚至包括全社会的创新能力的提高,都必须更加重视包括哲学在内的人文学科的普及和提高。对于一个文明社会和伟大国家来说,仅仅有眼前利益和物质财富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在教育科技的创新上引领世界,必须在文化价值的创造上值得人们称羡,必须在素质心态上达到真正的平和幸福,必须在行为举止上成为促进和平、维持公正的真正力量。而中国不管是在内部治理上还是国际形象上距离这一目标还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哲学在促进人们的美好生活上究竟能起什么作用呢?这当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大课题,我在这里愿意借用大哲学家罗素在《哲学问题》中对于哲学价值的一些论述,说明哲学在提升人们精神生活方面的巨大作用。罗素认为,哲学可以“为心灵提供食粮”,“只有在心灵的食粮之中才能够找到哲学的价值;也只有不漠视心灵食粮的人,才相信研究哲学并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在罗素看来,“哲学之应当学习并不在于它能对于所提出的问题提供任何确定的答案,因为通常不可能知道有什么确定的答案是真确的,而是在于这些问题本身;原因是,这些问题可以扩充我们对于一切可能事物的概念,丰富我们心灵方面的想象力,并且减低教条式的自信,这些都可能禁锢心灵的思考作用。此外,尤其在于通过哲学冥想中的宇宙之大,心灵便会变得伟大起来,因而就能够和那成其为至善的宇宙结合在一起。”
罗素在这里还指的只是哲学对于个人所能起的心灵食粮作用,尽管这的确是哲学的重要作用。正如上面所说,哲学还有改造世界的重要作用。马克思曾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 hominem]。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当然,这种哲学普及工作不应急功近利,也不会一蹴而就。在我看来,哲学工作者在进行卓绝的哲学创造时,有义务进行哲学普及。因此,但愿有越来越多的哲学工作者能够将哲学提高和哲学普及结合起来,但愿越来越多高质量的高校哲学学术报告能够走出围墙,播撒于社会。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西北哲学讲坛.2019
作者:张学广
图书 西北哲学讲坛.2019
-
2
图书 西北哲学讲坛.2020
作者:张学广
图书 西北哲学讲坛.2020
-
3
图书 哲学与中国.2018年.秋季卷:总第6辑
作者:冯鹏志
图书 哲学与中国.2018年.秋季卷:总第6辑
-
4
图书 北京学研究.2018
作者:张宝秀 张勃
图书 北京学研究.2018
-
5
图书 哲学与中国.2018年.春季卷:总第5辑
作者:冯鹏志
图书 哲学与中国.2018年.春季卷:总第5辑
-
6
图书 东盟金融考察报告.2018
作者:赵慧 罗传钰
图书 东盟金融考察报告.2018
-
7
图书 复旦俄罗斯—欧亚研究:2018-2019
作者:冯玉军 赵华胜 马斌 徐海燕
图书 复旦俄罗斯—欧亚研究:2018-2019
-
8
图书 世界能源中国展望:2018—2019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能源室
图书 世界能源中国展望:2018—2019
-
9
图书 思想者的声音:在西外听讲座之2018
作者:韩伟 董佳 庞晨光
图书 思想者的声音:在西外听讲座之2018
-
10
图书 孔庙国子监论丛.2018年
作者: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图书 孔庙国子监论丛.2018年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