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在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历代都不乏硕学鸿儒,他们常常在精心编撰鸿篇巨制的同时,往往又举重若轻地写一些随想录或笔记式的短篇。鸿篇巨制固然能成为传之后世的不朽名作,随想录式的短篇同样会成为“千秋绝调”。学术文章不以长短论高下,古今皆然。明代学人袁中道曾谓:“不知率尔无意之作,更是神情所寄。往往可传者,托不必传者以传。以不必传者,易于取姿炙人口而快人目。班马作史,妙得此法。今东坡之可爱者,多其小文小说。其高文大册,人固不深爱也,使尽去之,而独存其高文大册,岂复有坡公哉?”可见,“高文大册”与“小文小说”,各有其价值和特色,其卓异者,皆谓中华学术之瑰宝。
我国当代的著名学者,大多继承了古代学术的优良传统,于潜心研究撰写大部头专著的同时,也常有思想闪光与真知的发现,或在探研学术问题的深邃思考中,形成稍纵即逝的真理颗粒;或在对各种书籍的“序”、“跋”中,阐发个人对学术问题的独见;或在博览群书时,考释出对某人、某事、某书的真谛……这无疑都是学术研究中的宝贵结晶。对此,学者们也常率尔命笔,以随思录的形式形诸文字。倘能将这些文字汇集成册,当能促进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给众多学人与广大读者以启迪。
近年来,在图书出版界出现了“散文热”,但多属文艺性散文,而学术随笔尚不多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向以出版高层次学术著作为特色,根据我社的宗旨,特组编了《学术随笔文丛》(以下简称《文丛》),以繁荣图书出版。
《文丛》的特点,着意在“学术”与“随笔”上,即文章的内容须是学术性的,但并非长篇学术论文,而是短小精悍的随笔形式,且具有思想性、知识性与可读性;文风要清新、简炼、洒脱、活泼,富有文采,但又非一般文艺性散文。它既区别于现时出版的学术论集,又不同于文艺散文创作。
《文丛》的内容,力求丰富多采,涵盖面广,包括学术短论与考辨;读书札记及学术论著的“序”、“跋”、“评”;治学心得体会;学术人物的回忆与怀念;学术争论的回顾与思考;师友往来书信;学坛掌故轶闻;……等等。
《文丛》的篇幅,每本大致在15—20万字之间,以免篇幅过大。这样既促作者慎重选文,以保证该书的质量和特色,同时也便于读者阅读并减轻购书时的负担。
《文丛》各集所收文稿,以散见于报刊上发表过,既有价值而读者又难寻觅,以及未曾发表过的文稿为主。对已结集出版过的文章,尽可能不选。此乃针对时下某些结集出版过的同类读物,同一作者相同的文章,刚编入此书,旋又编入彼书,读者对此已深为不满,《文丛》将尽量避免这种重复出版的现象。
《文丛》第一辑,首先组编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有影响的老一辈著名学者的学术随笔,以后还将扩大遴选中青年优秀学者的书稿。无论是老一辈学者,还是中青年学者,《文丛》都将坚持高层次、高质量,以使《文丛》的出版对学术发展和文化积累有所裨益。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年10月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京城探案录
作者:刘延武
图书 京城探案录
-
2
图书 忏悔录(一)
作者:徐蕾 [古罗马]奥古斯丁
图书 忏悔录(一)
-
3
图书 沉思录
作者:〔古罗马〕马可·奥勒留 何怀宏
图书 沉思录
-
4
图书 左联回忆录(上)
作者:《左联回忆录》编辑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图书 左联回忆录(上)
-
5
图书 论语讲习录
作者:姜广辉 邓林
图书 论语讲习录
-
6
图书 清园近思录
作者:王元化
图书 清园近思录
-
7
图书 秘笈录存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
图书 秘笈录存
-
8
图书 国画闲思录
作者:王非
图书 国画闲思录
-
9
图书 忏悔录(二)
作者:[古罗马]奥古斯丁 徐蕾
图书 忏悔录(二)
-
10
图书 教育沉思录
作者:冯文全
图书 教育沉思录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