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伊斯兰教是怎样传入中国的,传入中国后发生了哪些变化,在中国传播的伊斯兰教都有什么特点,对从宗教和文化两方面确定中国伊斯兰教的地位,对今天和今后妥善地处理中国伊斯兰教问题有何意义,都是目前急需了解和认识的。为了尝试性地作出回答,我们撰写了这部《中国伊斯兰教》。
本书从伊斯兰教东传中国开始叙述。在传入时间上,选择了唐肃、代二宗朝即8世纪中的说法;在传入途径和方式上,认为主要是通过陆海“丝绸之路”、中国同阿拉伯伊斯兰国家人民传统友谊和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和平地传入的,既不是通过境外传教士的直接传教,也不是通过境外伊斯兰教政治势力的军事征服。
本书按五个历史时期叙述了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初期传播、普遍传播、完善成型为具有中国特点的伊斯兰教以及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两次重大变化而继续衍变的整个历史过程。重点论述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在适应中国国情的本土化和民族化的同时,保持了它作为一种信仰和生活方式的基本特质。
从本书中读者不难了解到在中国传播的伊斯兰教具有不同于境外伊斯兰教的特点。比如,同时具有伊斯兰教和中国双重品格;具有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10个民族的形式;形成回族等族(包括回、撒拉、东乡、保安)和维族等族(包括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系统;主要表现为一种信仰、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而不是一种政治制度、一种约束穆斯林全部行为的律法;身上负载着比儒佛道重得多的辛酸和痛苦,等等。
中国伊斯兰教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使它无论在世界伊斯兰教系列中,还是在中国传统宗教群落中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世界伊斯兰教分支中,中国伊斯兰教同波斯、印巴次大陆、中亚的伊斯兰教一样,都是很有地方、民族、文化特点的分支。中国伊斯兰教在中国传统宗教群落中,虽不像儒佛道三教那样在历史上曾占据政治文化中心位置,但是,须知中国伊斯兰教,是深深关系着十个少数民族的精神生活和西部地区发展稳定的一种宗教。而且它的现实意义也会愈来愈明显。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与作用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历史与现状相关联的角度审视和把握中国伊斯兰教所具有的这些特点,正如前述,在今天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会帮助我们坚信这样一个基本的道理,即在中国无论是土生土长的宗教,还是传入的宗教,只有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的才会有前途。它会帮助我们在面对宗教问题时,少一些偏见,多一些理解;少一些片面,多一些辩证;少一些笼统,多一些分析,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思考;少一些糊涂,多一些清醒;少一些感情,多一些理智;少一些盲目,多一些科学。
本书是由集体讨论、分头执笔完成的。唐宋及民国时期两编由秦惠彬同志执笔(西道堂的创建部分除外),元代一编由冯今源同志执笔,明清一编由李兴华同志执笔,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编由沙秋真同志执笔。
本书原书稿的明清部分篇幅较长,其中部分由甘肃省民族研究所高占福同志执笔。这次根据出版社的意见,明清部分作了较大的压缩,高占福同志执笔部分也在压缩之列。在此向高占福同志表示歉意。
本书《编写大纲》,曾征求过北京及新疆、甘肃、宁夏、陕西、福建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新疆、青海有关同志提供了一些未曾出版的资料。在某些部分的撰写中曾得益于西北五省(区)伊斯兰教学术讨论会的论文。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最终得以出版,得益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的出版资助、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领导和不少朋友的鼎力相助,在此,向他们表示诚恳的谢意。
中国伊斯兰教史的研究起步较晚,我们的研究水平也很有限,很难说准确地把握了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历史脉络,不足、缺点、错误在所难免,诚恳地希望有关的专家、学者、教内外朋友批评指正。
《中国伊斯兰教史》课题组
1996.7.25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伊斯兰教史
作者:任继愈 金宜久
图书 伊斯兰教史
-
2
图书 杭州伊斯兰教史
作者:马建春
图书 杭州伊斯兰教史
-
3
图书 中国伊斯兰教与传统文化
作者:秦惠彬
图书 中国伊斯兰教与传统文化
-
4
图书 中国伊斯兰教与传统文化
作者:秦惠彬
图书 中国伊斯兰教与传统文化
-
5
图书 伊斯兰教
作者:金宜久
图书 伊斯兰教
-
6
图书 伊斯兰教简史
作者:〔巴基斯坦〕赛义德·菲亚兹·马茂德
图书 伊斯兰教简史
-
7
图书 真主的法度:伊斯兰教法
作者:吴云贵
图书 真主的法度:伊斯兰教法
-
8
图书 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
作者:周燮藩 王俊荣
图书 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
-
9
图书 简明伊斯兰教法
作者:[印]穆罕默德·阿希格·艾勒哈·拜尔纳 金忠杰 丁生伏
图书 简明伊斯兰教法
-
10
图书 真主的法度——伊斯兰教法
作者:吴云贵
图书 真主的法度——伊斯兰教法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