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文化现象常常瑕瑜互见。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不久出现过的一股“文化热”,使人们从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争论中冷静下来,思考了很多问题。
早在70年代,人们已经开始不满足“西方化”的“现代化理论”,即“经济增长第一”的现代化模式。同时,某些新的“发展哲学”和“发展理论”也骤然剧增。这些发展模式具有一种共同的特征,即从“纯经济型”的增长观念过渡到以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增长观,并更加强调“文化价值”的关键作用和文化模式的多元化。
而新的“发展理论”之更为直接的观察重点,是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成功地实现现代化这一举世瞩目的事实。许多西方学者把“亚洲四小龙”成功的根源更多地归结为它们具有的共同儒家文化背景,这些国家和地区被称为“亚洲伦理工业区”。虽然“儒家动力说”或“儒教资本主义”还颇有争议,但有一点没有疑义,即人们应该在现代化问题中更多地考虑文化层面,并去发现经济增长和文化伦理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经济文化丛书》的目的,正是为了促进这种新的观念和新的方法更好地研究和运用。
目前很难为经济文化下一个精确的定义,但是经济文化既不是关于经济的文化学,也不是文化经济学。它力图把经济和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系统来研究,并去考察经济现象和文化现象之间水乳交融的内在联系。以经济与文明交融实现现代化为例,欧美国家是现代化与资本主义文明交融,则东亚国家是现代化与资本主义文明、东方伦理文明交融,而当代中国将现代化与中国式文明交融。这里,文化背景与经济具体发展道路都有明显的特殊性。所以经济文化如果能形成一门学科,必然是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它将涉及众多的学科知识。如果这套丛书能够促进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得以确立,那将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人们不时在问:文化问题还会再“热”起来吗?马克思曾说历史重复的两次,第一次是悲,第二次是喜。如果经济文化“热”起来,那么,经过反复和沉思后对文化问题的理解,肯定更加成熟和透彻,为振兴国家经济的中华文化的复兴和重生将是不可避免的。
丛书主编 1993年12月12日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现代日本经济事典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日本总合研究所
图书 现代日本经济事典
-
2
图书 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
作者:(日)滨下武志
图书 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
-
3
图书 民国前期教育部研究:1912—1928
作者:阎登科
图书 民国前期教育部研究:1912—1928
-
4
图书 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
作者:王晓秋
图书 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
-
5
图书 中国近代留学教育比较研究
作者:朱孔京
图书 中国近代留学教育比较研究
-
6
图书 近代中国华商证券市场研究
作者:刘志英
图书 近代中国华商证券市场研究
-
7
图书 近代中日词汇交流与“的”“性”“化”构词功能的演变
作者:杨超时
图书 近代中日词汇交流与“的”“性”“化”构词功能的演变
-
8
图书 二次大战后的日本农业——日本农业经济学家访华学术报告
作者:农业经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图书 二次大战后的日本农业——日本农业经济学家访华学术报告
-
9
图书 “封建”考论(修订版)
作者:冯天瑜
图书 “封建”考论(修订版)
-
10
图书 日本历史镜鉴录
作者:王晓秋
图书 日本历史镜鉴录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