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人类学研究

ISBN:11190·133

出版日期:1984-01

页数:403

字数:319.0千字

点击量:10437次

定价:1.45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裴文中 秋浦

我国的人类学,在经历了十年浩劫之后,正迎来了阳光灿烂的春天。

开国以后首次举行的全国人类学学术讨论会,有十八个省市的代表参加,提交讨论的学术论文达一百余篇。在这批论文中,有对人类学所包含的内容及其社会地位的探讨,有对我国少数民族进行体质测量的调查,有对人类社会文化起源、发展的研究,还有人类学在工业、国防及日常生活中应用和实践的成就汇报。这都远非解放前人类学所处的那种若断若续、悲凉凄切的状况所可比拟的。这充分显示了我国人类学兴旺发达的大好局面,预示着我国人类学的发展,又迈出了新的可喜的一步。

人类社会迄今已有数百万年甚至比这还要长远的漫长的历史,有着极为广阔的领域需要人们去进行研究。人类学,顾名思义,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它是从人和人种的形态学和生理学过渡到历史的桥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具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又与众多的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应当占有自己应有的地位。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类学已经变为普遍重视的一门学科,在理论、实验及应用方而都有很大的发展,并在各学科相互渗透的趋势下,建立起许多分支学科。说明人类学是各民族、各地区共同关心的带有世界性的学科,是全世界人类的共同财富。为了发展我国的人类学,我们必须及时了解国外人类学的动向和研究成果,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取其所长,摒其所短,有所借鉴,有所创新,建立和发展我国自己的人类学体系。

应当看到,在多年的摸索中,我国的人类学工作者是作出了很大努力的。继发现北京猿人之后,近年内,又在安徽和县龙潭洞发现了猿人头骨化石,在云南禄丰发现了腊玛古猿头骨化石,这无疑都是重要的发现。而一系列研究人类发展的著作的出版,又极大地丰富了对于人类发展历史的认识。所有这些,都是我国人类学工作者所作出的贡献,都是应当肯定的。

但我们绝不应该陶醉于过去业已取得的成就,而只能把这看作是继续提高的基础,继续前进的动力。要使我国的人类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就需要我国的人类学工作者在今后的岁月中,通过日积月累,持续不断地作出努力,占有更多更大量的人类学材料。不仅占有大量的古代人类的材料,而且要占有大量的现代人类的材料;不仅占有大量的本国的材料,而且在可能的条件下,也要占有大量的国外的材料,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从中进一步得到规律性的认识。

应当承认,我们的前人曾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人类学遗产。我们伟大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饶,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是早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各种人类化石及文化遗址遍及各个角落。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第一部医学文献《黄帝内经》,就有关于人体的描述和记载。对于人的本质及人类起源的朦胧认识,更是散见于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在现时生活着的几十个兄弟民族中,体质的差异,语系的不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所形成的特有的文化,被公认为是一部绚丽多彩的活的人类社会发展史。凡此种种,都是极其珍贵的。我们应当很好地接受这一份文化遗产。但事物总是发展的,过去没有也不可能穷尽真理,仍然有许多方面需要人们去作出新的探索,有一些薄弱环节和空白点,尚有待于人们去设法充实和填补。我们既要怀有雄伟的长远设想,又要脚踏实地进行艰苦细致的工作,这样才无愧于伟大时代和伟大人民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要使我国的人类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还必须认真地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之作为开展人类学研究的指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面对着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有着一系列极为重要的论述。恩格斯的不朽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为我国人类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开拓了宽广的道路。我国的人类学工作者在自己的工作中,如果不学会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一锐利的武器,就容易使我们的研究工作偏离正确的轨道,甚至会完全迷失方向。可喜的现象是,收入《人类学研究》的许多论文的作者,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我们相信,我国的人类学在党的领导下,一定会沿着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道路胜利前进。

我们还要百般珍惜我国人类学工作者之间的团结。群策群力才有利于人类学的发展。要提倡顾全大局,相互尊重和支持。在向人类学的广度和深度进行探索时,人类学工作者之间有了这样或那样的意见分歧,这完全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仅不是什么坏事,而且还是一件好事,它必将推动着问题的进一步深入展开,有助于问题的更好解决。要发扬民主,允许自由争论,百家争鸣,这才是发展我国人类学的正确方针。我们决不能强制推行一种学派,压制另一种学派。

发展我国的人类学,有着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人类学既注视着人类的过去,也关怀着人类的未来。让我国的人类学在奔腾向前的历史洪流中前进,为这一门学科的建设,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实现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一宏伟的目标,为争取人类社会美好的前途,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中国人类学学会.人类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中国人类学学会.人类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中国人类学学会(1984).人类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