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年

ISBN:7-5004-2187-7

出版日期:1998-01

页数:507

字数:386.0千字

点击量:8925次

定价:23.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本书作为《中国知青史》的前半部分,迄止时间为1953年到1968年。虽然在后半部分也详细叙述了“文革”期间“老三届”知青下乡之前的探索、下乡的源起以及下乡后的经历,但更多的篇幅,还是集中在“文革”之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上。尽管这一时期并不像后来“老三届”的活动那样轰轰烈烈、有声有色,能够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可是既然本书的宗旨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以严肃客观的态度来思考这段历史,那么,探寻它最初的源起和发展脉络,就是一件不能避开的、必须投入大量精力的工作。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场长达20余年,涉及人数几达2000万的活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对这样一个复杂丰富的事件进行全面的研究,远非这本小书所能胜任。本书不过是择取其中几个侧面,进行初步的拓荒而已。

我们首先要强调的是,除了“文革”期间有过短暂的脱轨之外,总的说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是一场部署得相当完备,组织得堪称周密,操作一度进行得也颇为理想的活动。只有当国家机器非常强大,党和国家在人民尤其是青年中具有很高权威的条件下,这种运作才是可行的。然而,即使一度取得了成功,这场活动却终于未能避免失败的结局,教训是异常深刻的。分析和讨论这一决策产生的原因,国家为贯彻这一措施所进行的各种努力,并由此探究这一活动最终失败的教训,是本书的主题。

本书的另一个重点,是对知识青年群体的讨论。众所周知,这里所说的知青,并非如字面上的意思那样,是对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年人的泛指,它指的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它包括的是曾在学校受过教育,然后在“上山下乡”这个特殊的政策之下,由政府所组织的到农村或连续从事农业生产的那批青年人。这里的学校,指的是中小学,因为按照当时的规定,大学与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都由国家统一分配,即使被分配到边疆和农村,也以干部的身份出现,领取国家的工资。普通中小学的毕业生却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在理论上,他们是被作为农民的。这正是知识青年与其他到农村、边疆工作的人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即使是这样,知青也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系指所有未能继续升学而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的青年。家在农村,毕业后又回乡参加农业生产的“回乡青年”也包括在内。“文革”前后曾在党报、团报上名列显著位置,在一代青年中成为典范的知青先进人物,其中大多数,就都是家在农村的“回乡知青”。“回乡知青”与“知青”二者在宣传中并无区别,但在政策与待遇上,却有着严格的不同。回乡知青基本上是被作为农民对待的,对知青的一切政策很少顾及到他们。很少有人想到过,其实正是他们,才是中国知青上山下乡的开路先锋,也是人数最巨、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批人。

狭义的知青,特指1962年以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工作成为国家的一项专门工作,国家正式为下乡上山的城市青年学生发放安置费以后,从大中城市下乡的中学毕业生,其中“文革”期间毕业的“老三届”以及其后陆续从中学毕业的城市青年,就成为“知青”的主体。

本书的主题既然是讨论知青上山下乡的政策,它所涉及的范围,当然是广义的知识青年,他们作为同一政策下的同时代人,有过一段共同的人生际遇,面临过实质上相同的问题,所以本书与其他以知青为题材的作品不同的,就是用了大量篇幅讨论回乡知青这一群体和他们的经历。不过,狭义的知青,尤其是“文革”期间下乡的“老三届”,至今仍是知青中最活跃的一群,因此,他们也是本书的重点和注意的中心。

知青群体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不确定性。国家送他们下乡,是希望他们成为一代“新农民”,但对他们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尤其是他们最终的倒流回城,说明了他们始终未能融入、消失在那个广阔的天地中间。是农,又非农,今天是农,明天就可能不是农。结果他们便作为社会上一个非常独特的群体,载入了史册。这与国家的本来意愿是相反的。

知青问题至今仍是社会上的热门话题,有关知青的回忆文章、书籍已经蔚为大观。从最早的“知青文学”到集体撰写回忆录,直至最近知青书信、日记的结集出版,都引起了世人的瞩目。近年出版的一些文集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对当年经历的追忆,还浸入了多年之后对这段人生道路的严肃的思考。这一过程充分表现了知青一代人对自己那段人生经历,在不断地反省,而且这种反省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也在不断深化。仅仅是这段自我认识的过程,已经足够写上一本书了。但是这种自我认识,还不能代替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作者有过上山下乡的经历,又是受过严格训练的史学工作者。以自身的经历和感受来探讨这一政策的利弊,以这个群体的一员来认识这个群体的特点,自有局外人难以具备的长处,但也必然会带有种种局限甚至偏见,这一切,就留待后人评说吧。

本书的写作,得到了许多朋友的热情鼓励和热心帮助。在此谨向刘小萌、史卫民、马晓力、张木生、刘汉顺、张力、金佳、张三杰、庞京生、张景岩、胡岩、徐庭云、矫小红、孙东园、张重、李志伟、童长江、黄以平、陆小娅、方奕、姚安,以及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朋友,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作者谨识

1997年炎夏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定宜庄.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定宜庄.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定宜庄(1998).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