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这本集子包括我在近几年写的有关明清时代(从万历到光绪)徽州地区土地关系或租佃关系的文章十六篇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研究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必须注意到地区间的差别。不仅少数民族地区和汉族地区有差别,牧区和农业区有所不同,就是老农业区和新垦区也各有其特点。即使同是老农业区,也可能由于当地社会传统习惯和地理条件种种因素的作用而呈现这样那样的差异。人们的认识过程总是先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如果不对各种类型的地区进行一番具体的深入的研究,而要得出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全貌和特点,那就只能是“空中楼阁”,或难免以偏概全或犯主观臆测之病。因此,地区研究很有必要。
徽州是一个早已开发的古老的农业区,“春秋时属吴,吴亡属越,越灭属楚”。
为了对土地关系史的研究有所突破,有必要在史料上和方法上做些新的探索。目前我国经济史学界一般是根据文献上的一鳞半爪的记载,间或利用现存的一些契约文书或官府档案。而这本集子所依据的材料几乎全部是私家帐册,如置产簿、分家书、地租簿等等。这类资料有其显著的特点。第一,所反映的情况比较真实。一般说来,地主阶级文人或官僚的有关论述,总不免由于阶级偏见,而或多或少歪曲实际,而地主的帐册则是供他们自己日后查考的真实记录。即使是公堂地主的收租簿,由于经手人轮流充任,互相监督,也是不允许漏记或私造假帐的。
我国经济史学界,尤其农业经济史工作者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将一些零零星星的事例综合起来,加以推论。从而得出这样那样的宏观结论。所谓宏观或以全国为范围,或以某一地区为范围。这种“归纳”加“演绎”的方法原是无可非议的,着眼于宏观也是必要的。问题是所根据的事实不够充分,往往只是三、五条片断的事例,而且未必具有代表性,由此而轻率得出的一般性结论自然是缺乏说服力的。至于将前一朝代甲地的某些事例同后一朝代乙地的某些事例相比较,从中得出什么“发展”、“变化”的结论,那就更加令人难以置信了。这种缺点有其客观原因,就是有关的史料极为贫乏,而这个问题一时不易解决。既然如此,不妨在方法上来点多样化。在材料许可的条件下,做一点微观分析,或个案研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解剖麻雀”。社会现象较为复杂,不象麻雀那样,任选一只可以大致代表一般;社会的个案总是带有比较难以分辨的特殊性的。但是在特殊性中存在着普遍性,在个性中存在着共性,从个案中毕竟可以找出某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因此,微观分析的方法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面上材料的不足。笔者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而采取后一方法的。这本集子里的文章无非是沿着时代的顺序,选择若干记帐时期较长,或记录事项比较详细的地主帐册,逐个地进行剖析,借以考察当时当地土地关系或租佃关系的通例及其变动。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对各帐册的内容加以分解,再将同类问题综合起来,然后按问题的逻辑系统进行论述,也许更加符合人们的习惯,在形式上似乎更为适用一些。但在案例还不够充分的条件下,匆忙作出概括,未必符合科学要求,而且这样一来,难免肢解和阉割各个案内部诸因素之间的生动联系,以致使人们的认识停留于概念化和表面化。当然,个案分析毕竟是为了理解整体。等到积累了足够的个案材料以后,有必要进行一些概括工作。希望以后能有机会继续去做这样的工作。
这本集子的主要任务在于提供一些生动的素材,确凿的史实,以便同行们去作进一步研究。对于一些重要问题,我只是在有关的地方约略提及,并未展开论述。科学研究必须从事实出发。如果根据不足,那就应该采取审慎和保留的态度。夸夸其谈,无济于事;如果掌握的史实比较充分,而又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那就不用争论,无须多费笔墨。这就叫做“事实胜于雄辩”。
虽然这本集子没有提供系统的结论,毕竟有不少问题在这些个案分析中,得到相应的反映或比较具体的解答。如有些论者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国家一直是最高的地主”,不存在土地私有制。从徽州地区土地买卖制度、地权转移有效的条件看,这个论点显然不能成立。又如,明清时代徽州地主经商者多,土地兼并是否有所缓和?尽管微观分析无从反映地权分配的全貌,但从一些编审簿和鱼鳞册,以及有关合业形式、地主对田皮的兼并和地价的增长等方面的记载,不难看出,直到清代前期,这一带地权集中现象并无缓和的迹象,相反,却有加剧的趋势。地主热衷于商业,甚至卖地经商者,固然有之,而经商获利,转而增置田产者,更为常见。又如有些作者强调中国封建社会的佃农同中世纪西欧农奴没有多少区别;另一些作者却强调佃农自由流动的一面,认为佃农可以随意离开土地,地主虽然可以行使超经济强制,佃农对地主并无人身依附关系。从徽州地主租簿所记录的佃人变动的情况看,一方面,确确实实佃农不象农奴那样牢固地附着于领主的土地上,没有离开的自由。虽然这一带存在所谓庄仆制,但也并非什么“主要租佃形式”。另一方面,长期佃户居多,不少是父子、祖孙相继的老佃,则又表明由于种种经济社会条件的作用,佃农别无生路,无法随意脱离原主土地。
以上是对这个集子主要内容和写作意图的简介。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低,掌握的材料也有限,而且未曾经过系统的深入的钻研,所以,这里提供的情况和论点难免有偏颇和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指正。再者,为了便于读者查考利用,本书尽量保存了一些比较有参考价值的原始资料,或经过加工的材料。但是大量的、复杂的统计数字也许会给一些读者带来不少困难,惟愿读者能够耐心地读下去,并从中有所发现,庶几这本集子的出版不至全然没有意义。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明清时代封建土地关系的松解
作者:李文治
图书 明清时代封建土地关系的松解
-
2
图书 鲁迅与明清小说关系研究
作者:吴金梅
图书 鲁迅与明清小说关系研究
-
3
图书 明清戏曲与同时期短篇小说关系研究
作者:刘玮
图书 明清戏曲与同时期短篇小说关系研究
-
4
图书 明清时期嘉绒藏族土司关系研究
作者:邹立波
图书 明清时期嘉绒藏族土司关系研究
-
5
图书 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
作者:程森
图书 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
-
6
图书 土地流转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作者:丰凤
图书 土地流转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
7
图书 元明清时期国家与边疆民族地区基层社会的互动关系研究——以法制变迁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方慧
图书 元明清时期国家与边疆民族地区基层社会的互动关系研究——以法制变迁为中心的考察
-
8
图书 明代徽州山林经济研究
作者:康健
图书 明代徽州山林经济研究
-
9
图书 明清徽州社会经济资料丛编(第二辑)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徽州文契整理组
图书 明清徽州社会经济资料丛编(第二辑)
-
10
图书 明清徽州社会经济资料丛编(第一集)
作者:安徽省博物馆
图书 明清徽州社会经济资料丛编(第一集)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