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美国社会变革与工人运动

ISBN:7-5004-2182-6

出版日期:1997-01

页数:156

字数:343.0千字

丛书名:《中华美国学丛书》

点击量:9356次

定价:24.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专题:
基金信息: 美国福特基金会 展开

图书简介

1978年是我的教学生涯中的转折点。由于工作的需要,这一年年底,我从南开大学历史系世界近现代史教研室转到历史所美国史研究室工作。在此以前我未曾专攻过美国史,只是根据世界近代史教学的需要触及到美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例如,独立战争、内战等。围绕这些重大事件看过一些参考书,也通读过有限的几本通史。看得最多,从中受益匪浅的当首推黄绍湘先生的《美国简明史》和《美国早期发展史》。可以说,我对美国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没有什么基础和准备。转到美国史领域以后一切均需从头做起,所遇到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不过,也有有利的一面,那就是集中研究方向,从头做起,并全力以赴。

人的精力有限,而学术的海洋无涯。所以,一个人在从事研究工作的时候总得有一个方向,否则是很难有成的。不过,在选择方向的时候决不能赶时髦,见异思迁,至少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要有意义,二是要有兴趣。这两条原则是否合适,我不敢下定论,但对我个人确实是有帮助的。过去,我在世界史的教学、研究中,偏重国际工人运动部分。我作出这个选择并非出于一时冲动。我在大学时期就喜欢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在阅读过程中又对国际工人运动,特别是西欧的工人运动有所了解。随后就自然而然地去阅读一些国际工人运动方面的书籍。于是对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波澜壮阔的国际工人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才下定决心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改变专业以后,我自然倾向于美国工人史。但那时我却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70年代末,由于研究方向的拓宽,研究重点的转移和其他种种原因,国际工人运动史已经受到冷落,在专业队伍中改弦易辙者不乏其人。美国工人史的前景如何?颇令人担忧。我曾经在一段时间内犹豫不决。1980年和1981年,美国的著名工人史学家菲利普·谢尔丹·方纳和海曼·伯曼先后在我们这里讲学。他们对工人史的严肃认真和热爱专业的敬业精神对我的选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1982年,我又有机会作为富布赖特学者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修一年。在此期间,接触到更多的美国工人史学者,并阅读了相当数量的工人史书籍、资料和期刊文章,对美国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中的美国工人史教学和研究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在美国这样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在许多有名的大学里都设有工人史课程,工人史学者的队伍也相当可观,研究成果斐然。其地位和受重视的程度是我始料不及的。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自己,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从事美国工人史的教学和研究的人员却寥寥无几。过去,在中美两国处于敌对状态时,由于缺乏资料和两国学者间的交流,出现这种状况是不足为奇的。但两国建交以后仍然让这种状况继续下去,那就不正常了。

过去,在美国,工人史也是完全没有地位的。20世纪初以来,由于美国进步学者的不懈努力,工人史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美国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颇受学术界的重视。像美国这样一个发展迅速的先进的工业大国没有美国工人阶级的巨大贡献是不可能形成的。可以说美国工人阶级是美国历史的主人翁。如果不了解美国主人翁的历史,那就很难全面地、深刻地了解美国。但是在中国研究美国工人史和在美国研究不同。资料奇缺且不说,单是理论上的难题和工人史已经“过时”的风气就足以让人裹足不前了。所以长期以来,在我国的高校中,美国工人史的教学和研究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少有人问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第一步总得有人来走。这就是我涉足这块处女地的基本考虑。随着时间的推移,武汉大学的王锦塘先生和其他学校的学者陆续发表了几篇有关美国工人史的文章,使我大受鼓舞。陆镜生先生调到南开大学后,在历史研究所同我一道形成了一个两人的研究集体。“孤军作战”的局面总算是有所改变。

我是半路出家,从世界近代史改为美国史,从俄文改为英文,而且年近五旬,博览群书,显然是办不到了,但也不可能一头扎进美国工人史而不研究美国的政治、社会和经济问题。于是我在研究美国工人史的同时,选择了对美国社会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变革和政治、经济事件进行研究,并探讨它们同美国工人运动的关系。其中有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美国的现代化问题、美国的工农业革命以及西进运动等。如果不研究这些问题,那就很难理解美国工人运动的某些特点。例如,美国的早期工人运动没有经历过暴风雨似的革命阶段,美国工人阶级一直到19世纪80年代才趋于固定化,合法斗争对美国工人运动发展的重要意义等问题都必须在深入研究上述种种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接近正确的答案。人们往往责难美国工人阶级觉悟不高,没有在西欧工人运动高潮时期揭竿而起去反对本国的资产者,但却很少去研究这种现象的社会、经济的深层次原因,当然也不可能充分估计美国工人阶级在完全不具备革命形势条件下所采取的罢工和参加选举的重要意义。这样的评价当然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切合实际的。由此可见,研究美国的社会、经济问题对于美国工人史的研究是相当重要的。

十多年来,我在美国工人史和美国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围绕工人运动和美国社会变革、社会发展两个方面发表过一些文章和著作。今年夏天,在整理旧作的过程中发现几篇可供参考的文章,于是决定选编一部论文集。原来打算只收录美国工人史方面的文章,但在选编过程中发现,如果把同工人史有关的其他方面的文章选编进去,可能对读者更有裨益。这样,文集就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共25篇文章。三部分的内容不同,但却互有联系,总的说来,还是一个整体。第一部分是有关美国的政治制度、社会发展、社会变革的文章,共7篇,主要是向读者说明美国工人运动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是有关美国工人运动本身的文章,共14篇,按历史顺序排列,对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基本特点、思想倾向和主要的经验教训都有所论述,大体上勾画出了美国工人运动的历史轨迹和发展趋势。第三部分是论述有关问题史学的文章,共4篇,其目的在于向读者提供一点美国学术界研究工人运动和西进运动的信息,便于大家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理解美国工人的历史。

我在整理论文的过程中,做了一点统一译名、数字写法等规范化的工作,个别地方和文章题目也有所改动。为了编排方便,我还把原来文内和注释中的外文删去,读者如需要了解可以在原载刊物中查到。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谬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尚祈同行专家和读者不吝指正。

1996年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张友伦.美国社会变革与工人运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张友伦.美国社会变革与工人运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张友伦(1997).美国社会变革与工人运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