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太虚思想研究

ISBN:7-5004-2099-4

出版日期:1997-01

页数:604

字数:450.0千字

点击量:5953次

定价:30.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太虚大师,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的一位具有广泛影响和重要地位的人物。他创办佛学院,开展僧教育,提倡僧制改革和教制改革,并且极力倡导建议“人生佛教”。在国内,他足迹遍及南北;在国际,他历游日本、南亚和欧美。从而使他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一位佛学大师。

虚老的思想,内而诸宗融合,外而兼容并蓄,不限一家、不拘一格。他的视野相当广阔,他的治学领域也相当宏博。他学兼内外,博古通今。他胸怀坦荡,与人无忤。而尤为可贵的是,虚老还是一位能够紧跟时代的足迹前进的人。

早在40年代初,作者曾有幸亲从虚老受学。由于走进了一个新的环境,从而使自己开始摆脱思想上的蒙昧状态,并开始接受和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新思想,新事物;从此,使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耳目为之一新,眼界为之大开!而在个人的思想上,也开始向一个新的方向发展着、前进着。

从某种意义上说来,虚老可说是一位悲剧性人物。除了在创办佛教教育方面,他可说是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之外,在其他的方面,诸如僧制改革、教制改革等等,他的宿愿,可说都未能实现。他也曾想借重某些外部力量来振兴佛教,结果也都落了空;而且,还因此遭受了教内外的一些人士的误解和非议。虚老去世时,还不到60岁,他可说是“赍志以殁”的。当然,虚老在许多方面之所以不能“如愿以偿”,乃是时代使然,而并非由于任何个人的因素。虚老在其《我的佛教革命失败史》一文中,不无伤感地写道:他“……在辛亥革命的侠情朝气中,提出了教理(那时叫学理)革命、僧制(那时叫组织)革命、寺产(那时叫财产)革命的口号,……我的佛教革命名声,从此被传开,受着人们的或尊敬,或惊惧,或厌恶,或怜惜。……我现今虽仍尽力于所志所学,然早衰的身心,只可随缘消旧业,再不能有何新贡献!”(《太虚大师全书》第五十七册,第[一]六一~[三]六三页)于此可以想见,虚老当时的心情该是多么的沉重!一方面,虚老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而同时,他又给自己提出了许多实际上难以实现的任务,“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注定了虚老必然要成为一位悲剧性人物!

本书意在对虚老的思想(不限于佛教思想),进行一些系统的研究,并尽可能比较全面地把虚老的思想介绍给读者;只是由于水平所限,研究不深,介绍的很可能还不够全面(甚而很可能会有错误)。不过,在系统地开始对虚老思想的研究方面,作者期望,本书能够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妥、甚至错误之处,尚望海内外的方家们批评、指教!

虚老虽然不幸早逝,但他却给我们留下了多达七百来万字的思想文化资料;对于虚老留下来的这些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料,进行系统的研究,这是攻治中国近现代佛教思想史的学者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方面,作者愿与海内外同仁共勉之!

作者

1992年5月10日于北京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郭朋.太虚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郭朋.太虚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郭朋(1997).太虚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