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罗怙世系

ISBN:978-7-5161-9629-8

出版日期:2017-01

页数:852

字数:902.0千字

点击量:11537次

定价:198.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迦梨陀娑(Kālidāsa)是享誉世界的古典梵语诗人。他大约生活在公元四、五世纪。印度学术界一般认为他的传世作品有七部:抒情短诗集《时令之环》(Ṛtusaṃhāra,又译《六季杂咏》)、抒情长诗《云使》(Meghadūta)、叙事诗《鸠摩罗出世》(Kumārasambhava)和《罗怙世系》(Raghuvaṃśa)以及戏剧《摩罗维迦和火友王》(Mālavikāgnimitra)、《优哩婆湿》(Vikramorvaśīya)和《沙恭达罗》(Abhijñānaśākuntala)。其中,《云使》有金克木先生的译本,《沙恭达罗》和《优哩婆湿》有季羡林先生的译本。

这里介绍给读者的是《罗怙世系》。这部叙事诗取材于印度史诗和往世书中的古代帝王传说。罗怙世系属于太阳族,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吠陀时代的甘蔗王。迦梨陀娑的《罗怙世系》是以罗摩故事为重点,描写罗摩及其在位前后的一些帝王传说。全诗共有一千五百六十九节,分为十九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和第二章描写迪利波王(罗摩的高祖)的传说。

其中,第一章描写迪利波是一位贤明的君王,热爱正法,一心为民众谋利益。在他的治理下,国家和平繁荣。他的唯一缺憾是没有子嗣。于是,他偕同王后前往净修林,向极裕仙人求教。极裕仙人向他指出:他之所以没有子嗣是因为曾经怠慢如意神牛苏罗毗。如今只要精心侍奉神牛的女儿南迪尼,就能获得子嗣。

第二章描写迪利波王接受极裕仙人的建议,亲自在森林中放牧南迪尼,早出晚归,尽心竭力侍奉。一天,南迪尼为了考验迪利波王的诚心,幻化出一头狮子。这头狮子企图吞噬南迪尼。迪利波王抵挡不住狮子,便恳求狮子以他的肉身替代南迪尼。在迪利波王投身狮口之际,狮子的幻象消失。南迪尼向迪利波王说明真相,并答应满足他求子的心愿。

第三章至第五章描写罗怙王(罗摩的曾祖)的传说。

其中,第三章描写迪利波王获得南迪尼的恩惠,如愿与王后生下儿子罗怙。罗怙成年后,被指定为王位继承人。迪利波王指派他和众王子保护祭马,先后完成九十九次马祭。现在,迪利波王开始举行第一百次马祭。罗怙保护祭马周游四方。途中,因陀罗盗走祭马。因为因陀罗享有“百祭”的称号,害怕迪利波王完成一百次马祭,而威胁到自己的声誉。罗怙与因陀罗发生激战。最后,因陀罗敬佩罗怙的勇武,答应即使没有完成这次祭祀,也让迪利波王享有这次祭祀的功果。此后,迪利波王立罗怙为王,自己隐居森林。

第四章描写罗怙治国有方,政绩辉煌。然后,他在秋季征伐四方,所向披靡。完成统一世界大业后,举行“全胜祭”,全数施舍自己的所有财富。

第五章描写罗怙在“全胜祭”上施舍完毕一切财富后,一位名叫憍蹉的婆罗门刚刚完成学业,前来乞求一笔巨资,用以支付老师的酬金。为了不使憍蹉失望,罗怙决定劫掠财神。财神得知这一情况,主动降下一阵金雨。憍蹉的要求获得满足。由于他的祝福,罗怙和王后生下儿子阿迦。阿迦成年后,应邀参加毗达尔跋王的妹妹英杜摩蒂的选婿大典。途中,阿迦遇到一头野象攻击。这头野象原本是一个健达缚,因受一位大仙诅咒而变成野象。阿迦放箭射中野象的颞颥。野象由此摆脱诅咒,恢复健达缚原形,并赠给阿迦一件神奇的武器。

第六章描写在选婿大典上,女卫士苏南达引领公主英杜摩蒂面见一个又一个求婚的国王,逐一介绍他们的事迹。最后,来到王子阿迦前,英杜摩蒂一见钟情,选中了他。

第七章描写毗达尔跋王为阿迦和英杜摩蒂举行隆重的婚礼。然后,阿迦带着英杜摩蒂回国。途中,那些落选的国王合伙围攻阿迦,企图掠走英杜摩蒂。阿迦与他们展开激战。最后,他使用健达缚赠给他的那件具有催眠作用的神奇武器,击败众国王。阿迦回国后,罗怙让阿迦继承王位。

第八章描写阿迦和英杜摩蒂是一对恩爱夫妻,生下儿子十车。一天,阿迦和英杜摩蒂在花园游乐。天国那罗陀大仙途经花园上空。不料一阵大风吹落那罗陀大仙琵琶上的花环,恰好击中英杜摩蒂的胸口。英杜摩蒂倒地身亡。阿迦悲痛欲绝,哀悼不已。极裕仙人派徒弟前来劝慰,也无济于事。阿迦在忧伤中度过八年,最后将儿子十车扶上王位,自己绝食而死,升入天国与英杜摩蒂团聚。

第九章至第十五章描写十车王及其儿子罗摩的传说,故事情节与史诗《罗摩衍那》基本相同。

其中,第九章描写十车王是一位贤明的国王,按照经典规则保护家族和国家。他也是一位骁勇的武士,征战四方,一统天下。但他有一个缺点,即酷爱狩猎。在一个春季,他与后妃享受大好春光后,又渴望享受狩猎的快乐。于是,他前往林中狩猎。一次,他听到远处河中传来汩汩声,误以为是野象在喝水。他不顾“国王不应该射杀野象”的禁戒,放箭射击,结果射杀了一个正在用水罐汲水的少年。这个少年的父母是双目失明的苦行者。他们诅咒十车王到了老年,也会像他们那样,为儿子忧伤而死。

第十章描写十车王长久统治大地,但始终没有获得儿子。于是,他举行求子祭祀仪式。恰好这时,众天神受到十首魔王罗波那侵扰,请求毗湿奴大神保护。毗湿奴决定分身下凡,投胎十车王的三个王后。这样,大王后憍萨厘雅生下罗摩,二王后吉迦伊生下婆罗多,小王后须弥多罗生下罗什曼那和设睹卢祇那。

第十一章描写罗摩在年少时就显示非凡的威力。当时,憍尸迦仙人的净修林遭到罗刹侵扰。罗摩偕同弟弟罗什曼那,应邀前去保护净修林。途中,消灭女罗刹妲吒迦。到了净修林后,又消灭前来破坏祭祀的罗刹军队。然后,憍尸迦仙人应邀出席弥提罗王的祭祀仪式,带着罗摩兄弟俩前往弥提罗城。弥提罗王宫中藏有一张湿婆的神弓。弥提罗王曾许诺谁能挽开这张神弓,就将女儿悉多嫁给他。然而,始终无人能挽开这张神弓。罗摩来到后,轻松地挽开了这张神弓。于是,弥提罗王便将悉多嫁给了罗摩。罗摩偕妻子悉多返国途中,遇见与刹帝利结下深仇的婆罗门勇士持斧罗摩。罗摩战胜不可一世的持斧罗摩。持斧罗摩甘拜下风,决定以后朝拜圣地,过平静生活。

第十二章描写十车王进入老年,决定将王位交给罗摩。而这时二王后吉迦伊利用十车王过去曾允诺赐给她两个恩惠,向十车王提出两个要求:一是让她的儿子婆罗多继承王位,二是流放罗摩十四年。十车王为了信守诺言,只能同意她的要求。罗摩为了让父王不失信义,便偕同妻子悉多和弟弟罗什曼那离开都城,前往森林。罗摩离开后,十车王抑郁而死,应验了过去苦行者对他的诅咒。罗摩在林中流亡时,魔王罗波那的妹妹看中他,向他求爱,遭到罗摩拒绝和悉多嘲笑,又被罗什曼那割去耳朵和鼻子。这个女罗刹便怂恿哥哥罗波那为她复仇。罗波那施展诡计,劫走悉多。后来,罗摩与猴王须羯哩婆结盟。神猴哈奴曼跃过大海,在楞伽岛找到囚禁在罗波那宫中的悉多。于是,罗摩依靠庞大的猴军,架桥渡海,与罗波那展开一场大战。最后,罗摩杀死罗波那,救出悉多。

第十三章描写罗摩偕同悉多和罗什曼那,乘坐从罗波那那里缴获的飞车回国。在飞车上,罗摩向悉多指点大海和陆地上的种种美景,并触景生情,回忆他与悉多在流亡生活期间的种种往事。最后,到达阿逾陀城外,飞车降下,婆罗多和臣民们一起出城前来迎接他。

第十四章描写老臣们为罗摩举行灌顶登基仪式。罗摩登位后,平等对待三位弟弟,也同样孝敬三位母亲。他依法治理国家,并与悉多共享欢乐。不久,悉多怀孕。这时,罗摩得知市民中流传说他不应该接受曾在魔王宫中居住过的悉多。罗摩内心痛苦,明知悉多无辜,但为了不违民意,决定抛弃悉多。他吩咐罗什曼那将悉多送往蚁垤仙人的净修林。蚁垤仙人收留了悉多,并对罗摩的残酷行为表示愤慨。

第十五章描写罗摩抛弃悉多后,没有再娶。悉多在净修林中生下孪生子俱舍和罗婆。蚁垤仙人培养他俩,教他俩学习吠陀,也教他俩诵唱自己创作的《罗摩衍那》。在蚁垤仙人的鼓励下,他俩漫游各地,传唱《罗摩衍那》。这时,罗摩举行盛大的马祭,他俩也来到这里。罗摩出于好奇,聆听了他俩的诵唱,并得知《罗摩衍那》的作者是蚁垤仙人。于是,他去会见蚁垤仙人。蚁垤仙人告诉他俱舍和罗婆就是他的儿子,并请他接回悉多。而罗摩表示先要让悉多亲自向民众证明自己的贞洁。这样,悉多在民众集会上,发出誓言说:“如果我在思想、语言和行为上没有违背丈夫,那就请大地女神把我藏起来吧!”说罢,大地顿时开裂,大地女神显身,将悉多抱在怀中,进入地下。罗摩虽然于心不忍,也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而后,罗摩和三位弟弟安排各自的儿子统治各自的地区。罗摩完成化身下凡的使命,与三位弟弟一起返回天国。

第十六章至第十九章描写罗摩之后的罗怙族帝王传说。

其中,第十六章描写罗摩的儿子俱舍统治俱舍婆提城。罗摩升天后,家族旧都阿逾陀城荒芜。俱舍应阿逾陀城女神的请求,返回阿逾陀城。这样,阿逾陀城重放光彩。在夏季的一天,俱舍和后妃在娑罗优河中沐浴玩耍,不慎将自己的臂钏失落水中。渔夫们在水中遍寻不得,怀疑臂钏已被河中蛇王窃走。俱舍举弓搭箭,准备射杀河中蛇王。此刻,蛇王从水中出现,交还俱舍失落的臂钏,并献上自己的妹妹。俱舍与蛇王的妹妹成婚,生下儿子阿底提。

第十七章描写俱舍协助天王因陀罗作战,遭到妖魔杀害。于是,他的儿子阿底提继位。阿底提是一位贤明的君王,具备种种品德,平等对待法、利和欲三大人生目的,恪尽国王职责,受民众爱戴,即使征服敌人也采取合法手段,成为王中之王。

第十八章概略描写继阿底提王之后的二十一位帝王传说,依次为尼奢陀、那罗、那跋斯、莲花、安弓、提婆阿尼迦(天军)、阿希那古、波利耶多罗、希罗、温那跋、金刚脐、商佉那、驻马、维希伐萨诃、希罗尼耶那跋、憍萨利耶、波诃密希陀、布特罗、弗沙、达鲁伐商迪和妙见。他们都能继承罗怙家族传统,遵照经典治理国家,凭借威力统治天下,在年老时把王位交给儿子,自己前往林中隐居。

第十九章描写火色王的传说。这是一位背离罗怙家族传统的国王。他登上王位后,只履行了几年职责,就把王权托付给大臣们。此后,他不理朝政,耽迷声色。如果民众前来拜见,他也只是把双脚伸出窗外。他长期纵欲,漫无节制,结果身患重病,折寿崩逝。大臣们在御花园中秘密为他举行葬礼,并为怀孕的王后举行灌顶仪式。臣民们热切地期待着王子的诞生。

全诗至此结束。有些学者据此认为《罗怙世系》是一部未竟之作,迦梨陀娑没有写完而去世。这种猜测未必能成立,因为迦梨陀娑并非是在写作太阳族罗怙世系通史,他既然可以略去迪利波王以前的帝王传说,自然也可以略去火色王以后的帝王传说。而且,目前这样结束全诗,意味深长,正是迦梨陀娑的妙笔。

印度古代叙事诗发达。古典梵语叙事诗的专名是“大诗”(mahākāvya),意谓长篇叙事诗。它导源于印度古代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Mahābhārata)和《罗摩衍那》(Rāmāyaṇa)。但两大史诗属于口传文学,而古典梵语叙事诗属于书面文学,在艺术形式上讲究文采和修辞。

古典梵语诗学著作中对叙事诗这种艺术形式也有理论概括。这里可以引用檀丁(Daṇḍin)的《诗镜》(Kāvyādarśa)对“大诗”的定义:“作品开头有祝福和致敬,或直接叙事。它依据历史传说或真实事件,展现人生四大目的的果实。主角聪明而高尚。它描写城市、海洋、山岭、季节、月亮或太阳的升起、在园中或水中的游戏、饮酒和欢爱。它描写相思、结婚、儿子出世、谋略、遣使、进军、胜利和主角的成功。有修辞,不简朴,充满味和情。诗章不冗长,韵律和连声悦耳动听。每章结尾变换诗律。这种精心修饰的诗令人喜爱,流传的时间比劫还长。”(1.14—19)。

这是对包括迦梨陀娑在内的古典梵语叙事诗的描述性概括。迦梨陀娑的《罗怙世系》显然符合檀丁的这种概括。而《罗怙世系》与其他古典梵语叙事诗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采用帝王谱系的形式,不存在贯穿全诗的统一情节和单一主角。它总共描写了以摩奴为首的太阳族罗怙世系的二十九位帝王的传说。迦梨陀娑凭借他的卓越诗才,善于以诗人的眼光提炼和剪裁历史传说,着重描写罗怙世系中一些著名帝王的主要事迹,而在这些事迹中又突出某一侧面,或重彩描写,或充分抒情。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插曲,一幕又一幕奇妙的场景,一篇又一篇优美的诗章,令读者应接不暇。

受史诗和往世书传说的影响,罗怙世系中的有些帝王形象带有神性。但迦梨陀娑着重刻画的是他们的人性。他借助这些帝王传说,表达自己的社会和道德理想:国王应该恪守正道,依法治国,为民众谋利益。即使征伐四方,也是为了实现统一天下的理想,而不热衷杀戮。同时,国王应该有自制力,享乐适度,一旦年老就应该退位隐居。同时,迦梨陀娑也特别推崇夫妻之间的真挚爱情和互相忠诚。他倾心塑造的阿迦夫妇形象和依据《罗摩衍那》再创造的罗摩夫妇形象就是这样的楷模。可以说,迦梨陀娑的思想达到了他所处时代的所能达到的高度。

《罗怙世系》也展现了迦梨陀娑高超的诗歌语言艺术。古典梵语诗学著作将诗歌语言艺术统称为“庄严”(alaṅkāra),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修辞”。从公元一世纪前后的《舞论》(Nāṭyaśāstra)起,就出现对“庄严”的理论总结。《舞论》是戏剧学著作。但古典梵语戏剧中的人物对话都采用诗歌形式,故而,古典梵语戏剧实际上是“诗剧”。因此,从那时起,印度古人不断对包括戏剧诗在内的抒情诗和叙事诗的语言艺术进行总结。经过长期的诗歌艺术经验的积累,到了四、五世纪,出现迦梨陀娑这样一位天才诗人也就不是偶然的。

在古典梵语诗学著作中,经常将迦梨陀娑的作品作为诗歌语言艺术的范例引用。在《罗怙世系》中,明喻和隐喻比比皆是,夸张手法也随手可拈。这些是迦梨陀娑最常用的修辞方式。下面提供毗首那特(Viśvanātha)的《文镜》(Sāhityadarpaṇa)中引用的《罗怙世系》中的一些例举,以见迦梨陀娑修辞艺术的丰富多彩:

而罗摩射出的飞箭,

穿透罗波那的心,

又进入地下,仿佛

向蛇族报告喜讯。(12.91)

就是在这里,我寻找你,

在地上发现一只你失落的

脚镯,它仿佛因脱离你的

莲花脚而痛苦,沉默无声。(13.23)

这是“奇想”,即体现诗人奇特的想象力。这两首诗中,前者属于“结果奇想”,即对产生的结果的“奇想”,后者属于“原因奇想”,即对造成的原因的“奇想”。

太阳族的世系在哪儿?

我的渺小智慧在哪儿?

由于愚痴,我居然想用

小舟渡过难渡的大海。(1.2)

这是“例证”,即“可能存在的事物之间或有时不可能存在的事物之间发生联系,呈现镜子和映像的关系”。这首诗是诗人的谦辞,用小舟渡大海为例证,说明诗人想凭自己的“渺小智慧”描写伟大的太阳族世系。其实,这种修辞也可以归入隐喻类。

如果这个花环能够夺人性命,

放在我的心口,为何不毁灭我?

这一切都按照自在天的意愿,

毒药变甘露,或甘露变毒药。(8.46)

这是“间接”,即“从一般得知特殊,或从特殊得知一般”。这首诗描写空中被风吹落的一个花环,掉在阿迦的妻子英杜摩蒂心口,英杜摩蒂由此死去,说明“一切都按照自在天的意愿”。因此,这首诗是“从特殊得知一般”。

他让敌人妻子们的胸脯上

洒满大似珍珠颗粒的泪滴,

确实好像夺走她们的项链,

而后还给她们无线的项链。(6.28)

这是“迂回”,即“用另一种方式表达暗示的事实”。这首诗以敌人妻子们哭泣流泪暗示敌人们已被歼灭。其中,“无线的项链”比喻散落在她们胸脯的泪珠。

你是不生者,而采取出生,

你没有意欲,而消灭敌人,

你进入睡眠,而保持清醒,

有谁知道你的真实本质?(10.24)

这是“矛盾”,即“貌似互相矛盾”。这是一首赞颂大神毗湿奴的诗。

市民们为相同的美质结合感到高兴,

同声说出让其他国王听来刺耳的话:

“这是月光与摆脱乌云的月亮结合,

是遮诃努之女流入与她相配的大海。”(6.85)

这是“相配”,即“事物的结合恰到好处,值得称赞”。这首诗是称赞阿迦和英杜摩蒂的完美结合。诗中的“遮诃努之女”指恒河。

你是主妇、顾问和知心朋友,

也是通晓艺术的可爱女学生,

残酷无情的死神夺走了你,

请说,我还有什么没被夺走?(8.67)

这是“独特”,即“做某事,出乎意料完成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这首诗意谓死神虽然只是夺走阿迦的妻子性命,而结果却是夺走了阿迦的一切。

力量用于消除受苦者的

恐惧,博学用于尊敬智者,

不仅财富,还有品德,这位

国王都用于为他人谋福祉。(8.31)

这是“排除”,即“确认某物,而排除类似的另一物,或明说,或暗示”。这首诗中暗示的“排除”:不是为了折磨他人,不是为了争论,不是为了谋私利。

他甚至失去了天生的坚定,

发出哀悼,话音带泪而哽咽,

即使是铁,高温下也会变软,

更不必说对于血肉之躯的人!(8.43)

这是“推断”,即“从彼物推断此物”。这首诗以铁在高温下也会变软“推断”失去爱妻的阿迦由坚定变软弱。其实,这也是一种隐喻。

古典梵语诗学将“庄严”分为“音庄严”和“义庄严”。前者指词音修辞,后者指词义修辞。最早《舞论》介绍了明喻、隐喻、明灯和叠声四种“庄严”。前三种是“义庄严”,后一种是“音庄严”。后来,婆摩诃的《诗庄严论》介绍了三十九种“庄严”,包括谐音和叠声两种“音庄严”,明喻和隐喻等三十七种“义庄严”。而在后期的古典梵语诗学中,“庄严”的分类达到一百多种。以上《文镜》中的《罗怙世系》修辞例举都属于“义庄严”,下面我们提供“音庄严”的例举。“音庄严”中的“谐音”指“重复使用相同的字母”, “叠声”指“重复使用同音异义的音组”。相对而言,后者的难度大于前者。这些“音庄严”在翻译中是无法移植的。只有吟诵原文,才能领略它的悦耳动听之美。例如:

1

这位国王品性高贵,声名远扬,

热情好客,因为金钵已全部献出,

他便将待客的礼物放在土钵中,

迎接这位闪耀圣典光辉的客人。(5.2)

1

这位俱舍的孙子眼睛如同莲花,

思想坚定如同大海,手臂修长,

如同城门门闩,是唯一的英雄,

保护竖起唯一华盖的大地和大海。(18.4)

以上这两首诗都含有“叠声”。其中的重复的“音组”画线标出。这两首诗中的音组重复中,也含有同义音组的重复。需要指出的是,在古典梵语诗歌中,这种“叠声”修辞常常容易造成词义晦涩,而在迦梨陀娑的笔下,大多仿佛浑然天成。

除了“庄严”,古典梵语诗学中还有一种诗学范畴是风格。恭多迦(Kuntaka)在《曲语生命论》(Vakroktijīvita)中,将风格分为柔美、绚丽和适中三类。其中,“适中”是柔美和绚丽混合的风格。恭多迦将迦梨陀娑的作品风格归在“柔美”一类。他给柔美风格下的定义是:“从纯洁的想象力中绽开新鲜的音义之美,毫不费力,装饰不多而可爱迷人。以事物的本性为主,人为的技巧无足轻重,通晓味等等真谛的知音心中感受到美。不假思索就能感受到优美可爱,仿佛是创造主的完美创造。其中任何一点奇妙性都产生于想象力,流动着柔美,熠熠生辉。这是优美诗人采用的柔美风格,犹如蜜蜂围绕鲜花盛开的丛林。”他引用了迦梨陀娑的《罗怙世系》、《鸠摩罗出世》和《云使》这三部作品中的例举予以说明。其中引用的《罗怙世系》例举是16.45、9.55、13.28、6.40、5.75、16.50和6.72。无疑,恭多迦归纳的柔美风格特征,我们在阅读《罗怙世系》中都能真切感受到。

在古典梵语诗学中,还有两种重要的诗学范畴是“韵”和“味”。“韵”(dhvani)是指诗的暗示功能,即通过表示义暗示不同于表示义的另一义。“味”(rasa)是指“通过情由、情态和不定情敌结合”,传达人物感情,让读者品尝到相应的情味。有九种情味,分别是艳情味、滑稽味、悲悯味、暴戾味、英勇味、恐怖味、厌恶味、奇异味和平静味。

其实,“韵”和“味”是诗歌艺术表现形式的普遍法则,通常也是与修辞和风格紧密结合的,《罗怙世系》也不例外。这里可以直接利用恭多迦上引的例举,予以说明。其中,

在战斗中骑在化身大公牛的

因陀罗身上,呈现湿婆的姿态,

他发射利箭,使阿修罗妇女们

失去脸颊上的那些彩绘线条。(6.72)

这首诗暗示迦俱私陀王歼灭阿修罗,造成那些失去丈夫的阿修罗妇女们不再装饰打扮。

春天已逝去,爱神威力减弱,

又在妇女们的发髻中获得力量,

这些发髻因沐浴潮湿而披散着,

插上黄昏的茉莉花,散发芳香。(16.50)

这首诗暗示虽然春天已逝去,爱神威力减弱,而美女们沐浴后的发髻依然能激发爱情。

楞伽王曾战胜因陀罗,却被

关在他的监狱中,直至他开恩,

那些手臂被弓弦紧紧捆绑住,

动弹不得,那些嘴巴发出喘息。(6.40)

这首诗传达迦多维尔耶王降伏楞伽王(即十首魔王罗波那)的“英勇味”。

胆怯的女郎啊,我回想起

曾享受你浑身颤抖的拥抱,

当时好不容易熬过山洞中

盘旋回响的隆隆雷鸣声。(13.28)

这首诗传达罗摩和妻子悉多在流亡森林时期的“艳情味”。

应该说,迦梨陀娑的诗歌艺术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因此,自古至今,他一直被尊奉为印度的伟大诗人。一首流行的梵语诗歌称颂迦梨陀娑道:

自古屈指数诗人,

迦梨陀娑属小指,

迄今仍无媲美者,

无名指儿名副实。

印度古人用手指计数,以小指为第一,无名指为第二。这首诗中说“迦梨陀娑属小指”,也就是说“迦梨陀娑属第一”。

还有,七世纪著名梵语小说家波那(Bāṇa)在他的《戒日王传》(Harṣacarita)序诗中写道:

一旦诵出迦梨陀娑的

那些美妙言词,如同

这些充满蜜汁的花簇,

有谁会不心生喜悦?

而在迦梨陀娑的作品中,《罗怙世系》以它的绚丽多彩的画面和情味,优美的语言和韵律,温和的教诲,又被尊奉为古典梵语叙事诗中的典范之作。因而,它在印度世世代代广为传诵,而且至今仍是学习梵语的基本读物。

最后,说明一下本书的翻译缘起。我于2007年至2009年,开设了一个梵语研读班。学员都已具备梵语基础知识,我的任务是带领他们精读梵语原著,选用的教材大多是古典梵语文学名著。其中也选读了《罗怙世系》的前三章和第八章。而就在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接受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梵文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梵文研究中心执行这个项目。在培养人才方面,于2010年开设了一个为期三年的梵文班。我也承担了这个班的第二和第三学年的教学任务。我除了为学员讲授梵语佛经原典和哲学原典外,重点讲授的就是这部《罗怙世系》。因为我在前一期梵语研读班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对于梵语已经初步入门的学员,精读这部作品有诸多好处:扩大词汇量,熟悉各种语法形态和句法结构,同时能领略古典梵语诗歌的语言艺术,获得审美乐趣。在这期梵文班上,我带领学员们精读了《罗怙世系》的第四章至第七章以及第九章至第十九章。也就是说,上一期梵语研读班和这一期梵文班加在一起,我为学员们讲授了整部《罗怙世系》。

我的教学方法是要求学员们事先自己预习,然后在课堂上先由学员讲解,每首诗逐字逐句拆开连声,说明每个词的词义和语法形态以及词与词之间的联系,最后说出这首诗的句义。然后,再由我重复讲解一遍,并针对学员讲解中的有关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最后,我提供我的译文供学员们参考。

为了保存我们的教学成果,我先后指定三位学员协助我编写每首诗的语法解析。她们是党素萍(负责第一章和第八章至第十九章)、黄怡婷(负责第四章至第七章)和常蕾(负责第二章和第三章)。她们是第一期梵语研读班的学员,也参加第二期梵文班第二和第三学年的学习。工作方法是我讲授完一章,先由她们根据我的课堂讲授记录,并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整理出初稿,然后由我审核改定。此外,党素萍还协助我编制了《罗怙世系》词汇表。

在《罗怙世系》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感觉到学员们始终沉浸在学习梵语的快乐中,故而他们在学业上的进步超出我的预期。在读完《罗怙世系》后,每位学员读解梵语原著的能力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他们在梵语学习结业后,又要求我教授他们巴利语。考虑到有了良好的梵语基础,进入巴利语就会容易得多。于是,我又教授了他们一个学期的巴利语。看到中国新的一代梵语和巴利语人才正在成长起来,我感到欣慰和喜悦。

鉴于以上因缘,这部《罗怙世系》读本能得以完成,我不仅要感谢协助我工作的党素萍、黄怡婷和常蕾,也要感谢第一期梵语研读班和第二期梵文班的全体学员们。当然,我不会忘记还应该感谢我的两位先师季羡林先生和金克木先生,因为我是在传承他俩教授给我的一切。

本书中提供的《罗怙世系》梵语原文主要依据代沃达尔(C. R. Devadhar)编订本(Works of Kālidāsa, Volume 2, Delhi,1986),同时参考南达吉迦尔(G.R.Nandargikar)编订本(The Raghuvaṃśa of Kālidāsa, Delhi,1971)。南达吉迦尔的编订本附有印度古代著名注释家摩利那特(Mallinātha)的注释,同时在编订者本人的注释中,还征引其他古代注释家的说法,很有参考价值。

黄宝生

2014年2月

又记:

本书完稿后,党素萍作为特约编辑,又将本书梵文原文与原书核对一遍,并将语法解析部分从头至尾仔细检查一遍,改正了此前没有发现的一些文字错讹或疏漏。她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这种尽心尽力的敬业精神是很可贵的。在此,再次向她表示感谢。

2015年5月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古印度)迦梨陀娑.罗怙世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古印度)迦梨陀娑.罗怙世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古印度)迦梨陀娑(2017).罗怙世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