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元史研究论稿

On the Study of Yuan History

ISBN:978-7-5203-2549-3

出版日期:2020-10

页数:398

字数:403.0千字

点击量:9766次

定价:118.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我出生在浙江温岭一个教师家庭,初中、高中是在上海复兴中学、新沪中学度过的。1955年9月,我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当时反胡风斗争和“肃反”运动已经过去,学校教学秩序比较稳定,强调学生以学习为主。1956年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更增加了学习的气氛。但是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多久,1957年春天开始“大鸣大放”,接着便是“反右派斗争”,继之而来的是“双反”运动,拔白旗插红旗,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基本上是停课进行的。1958年夏天,北大历史系三、四年级的学生和部分教师,分赴各地,参加国家民委主持的三种丛书(民族史、民族志、民族地方自治概况)编写工作,我被分配到新疆调查组,调查编写哈萨克族社会历史。一年左右的时间,跑遍了新疆北部广大地区。1959年夏天,回到学校。这时“大跃进”的热潮已经退去,学校重新安排课程,争取在我们毕业以前多补一些课,同时要求学生自行选择“专门化”。我选择的是中国古代史,以为可以定下心来读点书了。同学们都很努力,都希望在离校前多学一些知识。当时系里开设了不少课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门课是“中国古代史史料学”,由擅长各时期历史的教授分段讲授,如翦伯赞讲秦汉史史料,邓广铭讲宋史史料,邵循正讲元史史料等。80年代前期,我和陈智超同志邀集历史所部分研究人员编写《中国古代史史料学》,成为大学历史教材,即由于当年听课的启发,感觉这门课对于初学者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但是好景不长,1959年秋天,又开始了“反右倾”斗争,继之而来的是学习《列宁主义万岁》三篇文章,与苏修论战,其间还有批判马寅初人口论,学校里正常的教学秩序再一次被打乱,毕业论文的写作不再提起,取而代之的是集体编书,当时认为这是防止知识分子修正主义化的重要途径。开始是各专门化选择一个项目,后来觉得这样还不够革命,于是整个年级一百来人齐上阵,共编一部书,题目叫做《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发展》。大家热情很高,日夜奋战,数易其稿,但最后是不了了之,成了一堆废纸。

回顾一下大学五年的历程,留下了颇多的遗憾。五年的时间,大部分是在政治运动和民族调查中度过的,书读得很少,教学计划中的不少课程没有学过。名义上是大学毕业生,实际上是不合格的。当然,应该看到,这一段大学生活,也是有收获的。从学校设置的政治理论课程和政治运动中,我和同学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在以后工作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参加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更使我大开眼界,对于民族问题在现实生活和历史上的重要性,开始有所了解。从此以后,我对民族问题以及民族史研究,一直有浓厚的兴趣。此外,尽管运动频繁,与老师接触不多,但北大特有的学术气氛,仍可以从他们的课堂讲授和零星接触中有所感受。学术气氛的熏陶对于初学者是至关紧要的,往往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他们以后的道路。从北大老师们的身上,我懵懂地领会到治学的艰辛和乐趣,从内心滋长了从事研究工作的强烈愿望。

毕业后,我分配到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历史研究所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几个学部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前身,在“文化大革命”中以简称“学部”闻名遐迩。我到历史所的时间是1960年9月,当时历史所同样大兴集体编书之风,新来者也立即被卷入这一热潮之中。历史所最重要的集体科研项目是郭沫若先生主编的《中国史稿》,动员了所内的主要力量,还有外单位的同志。力量不可谓不强,进展却相当缓慢。1961年以后,国民经济遇到困难,进行调整,科研工作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领导向年轻人提出了打基础的要求。对于我这样在大学期间没有认真受过训练的人来说,打基础当然特别重要。但是,如何才能打好基础,却是心中无数。可幸的是,历史所有一批学识渊博的前辈学者,又有不少奋发向上的青年伙伴,他们给了我种种教导、启发和帮助,使我能较快地走上独立从事研究的道路。

我初到历史所时,所领导曾向我征求个人意愿。我因大学四年级参加过民族调查,遂对民族历史产生兴趣,听说历史所设有民族史组,便报名参加。历史所为什么会设立民族史组呢?原来,1955年前后,中、苏、蒙三国协议共同编写《蒙古通史》,中方出席会议的代表是翁独健、韩儒林、邵循正三位先生。会议决定,由中方组织力量,整理有关汉文资料。历史所设立民族史组便是为了承担这一任务,翁独健先生则被指定为民族史组的负责人。1959年以后,中苏关系恶化,共同编书的计划作废,但民族史组却一直保存了下来。翁先生是我国著名蒙古史学者,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后来到美国和法国留学,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北京市教育局局长,后任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主任,兼任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虽然社会工作繁忙,翁先生很重视年轻人的培养,他经常到组里来,有时还找我们这些年轻人到家里谈话,循循善诱,指导制订研究计划,讲述历史研究的方法。正是在翁先生的启迪下,我用了两三年时间,比较系统地阅读了元代的各种文献,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开始了整理资料和专题研究的训练。

翁先生特别重视资料工作,他认为资料工作是研究工作的基础,只有学会资料的搜集、整理,才能做好研究工作。而资料的搜集应力求彻底、穷尽,即使不可能真正做到,也要以此为目标。对于资料,要认真加以整理,严格分辨原始资料和转手资料。对于研究工作,翁先生强调在了解前人研究基础上认真选题,立论必须言之有据,切忌空泛,论文写作应该交代以往研究情况及文献出处,等等。后来才知道,这些都是外国大学历史系一门课“史学方法”的基本内容,但是院系调整以后我国历史系都没有这门课。实际上,“史学方法”就是讲史学研究的一些基本训练,当时的年轻人缺乏的就是基本训练,翁先生为我们补上了这门课。他的指点,使我少走了许多弯路。

在翁先生的具体指导下,我和杨讷等同志一起编纂元代农民战争的资料,同时着手做一些专题研究。我们努力按照翁先生的意见全面系统搜集资料,多方扩大资料的范围,于是有许多新的发现。特别是地方志和金石志中大量有关农民战争的记载,是前人所未曾利用过的。这为我们研究农民战争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写的几篇元末农民战争的论文,对地主阶级的动向、农民起义的口号加以讨论,提出了不同于前人的一些看法。在这些论文中,我力求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比起以前的同一领域研究,有所进展,因而也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翁先生又要求我们,在农民战争之外,另择一题目做研究。杨讷同志选择元代村社,我则选择元代盐政。杨讷同志的《元代村社研究》完成以后,发表在《历史研究》上,迄今仍是这一问题的权威之作。我选择盐政,是因在辑集元末农民战争资料时,发现淮东张士诚、浙东方国珍起事,均与盐政有关。只有弄清元代盐政,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元末农民起义发生的原因。在研究元代盐政时,我严格按照翁先生讲述的治学方法进行,首先查阅以往研究成果,其次全面系统搜集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分析,拟出写作大纲,最后按科学规范写出论文。《元代盐政及其社会影响》一文,先后三易其稿,翁先生和组内同志提出过很多宝贵意见。这篇论文的完成,可以说使我得到一次严格的科学训练。

以上一些工作,是在1961—1963年进行的。从1964年起,我接连参加劳动锻炼(在山东龙口)和农村“四清”(在山东海阳,北京房山),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爆发,才回到历史所。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研究工作完全停顿。“文化大革命”后期,逐渐有所松动,大家半公开或不公开地恢复了部分研究工作。揪出“四人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方针的确定,使整个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历史研究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前期,我参加《中国史稿》的编写工作,负责元代部分。在准备写作时发现,元代经济史的研究是我国学术界的薄弱环节,除了蒙思明先生关于元代社会阶级关系的研究之外,其他几乎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日本学术界在这方面有相当可观的成绩,但也有许多不能令人满意之处。过去的通史著作,述及元代社会经济时,不是一笔带过,就是引用一些史料,草草了事。经济是基础,如果对一个时代的经济状况不能正确地说明,便无法对该时代的政治、文化作出合理阐述。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便集中精力对元代经济史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一些探索。

众所周知,《元史·食货志》和其他正史的《食货志》一样,是研究元代经济史的基本资料。历来涉及元代经济者,无不以《元史·食货志》为据。但是,试以《元史·食货志》和其他正史中的《食货志》相比较,便会发现其中颇有不同。其他正史的《食货志》大体都是“史官”将各种资料融会贯通以后执笔成文的,而《元史·食货志》则是将元朝官修政书《经世大典》《六条政类》中有关篇章加以删削而成的。一方面,应该看到,《元史·食货志》保存了元朝政书若干篇章的本来面目,从史源学的角度来说,有很高的价值。另一方面,这种编纂方式,也造成明显的弱点,具体来说是:(1)政书中没有的篇章,《元史·食货志》中也没有。例如一般正史《食货志》中放在首位的“版籍”(“户口”)、“田制”,《元史·食货志》就没有。赋役中的役法,是封建国家加在编户齐民身上的沉重负担,历代相承,元代亦不例外,但是《元史·食货志》却缺乏记载。(2)对政书的记载删削不当,以致无法理解或引起误解。例如,元朝在农村立社,《元史·食货志》记此事,说:“其合为社者,仍择数社之中,立社长官司长以教督农民为事。”到底是谁“教督农民”,是不清楚的。《经世大典》此篇原文已佚,幸好元代法律文书《通制条格》 《元典章》中保存有关法令的原文,作:“选立社长,官司并不得将社长差占别管余事,专一照管教劝本社之人。”显然,《元史》编者在删削时,多留了“官司长”三个字,以致文意不通。

有鉴于以上情况,我的元代经济史研究,可以说分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探索《元史·食货志》中缺乏记载的重大问题,例如户籍和役法,先后写出了元代户等、军户、站户以及役法研究等论文。另一方面是以《元史·食货志》中有关记载为基础,认真考辨、补充,这方面的作品有税粮制度、和雇和买、海外贸易等。我还对元代城市史做过一些研究,先后完成《元大都》和《元上都》(与史卫民合作)两书,城市经济的论述,在两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元大都》一书译成日文后在日本出版,国内还出版了蒙文译本,近年又出了英文译本。

参加《中国史稿》的编写,使我感到对有元一代史事的了解很不全面,需要补课,于是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元史的各个领域,选择一些专题,作多方面的探索。其中一项是元代画家资料的辑录。本来,绘画史的研究,属于美术史范畴,是专门之学。我对绘画史完全是个外行,在阅读众多有关元代绘画史的研究作品之后,深感元代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也是元代文化中引人注目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感觉到,以往的研究者,由于专业的局限,在资料的利用上,往往是不全面的,有的还有错误。于是不揣冒昧,着手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力求穷尽,仍是我辑录元代画家资料的指导方针,同时努力区别原始资料和转手资料。最后完成的《元代画家史料》一书,引用的文献达170余种,其中有不少是前人所未利用过的。我以这些资料为依据,结合自己对元朝社会历史的了解,给每个画家写了简单的介绍,其中对元代绘画史研究中一些常见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例如,以往研究中,不少人认为,生长于马上的蒙古君王不喜欢汉族传统绘画,废除了宋代的画院,影响了画家的出路。我则认为,在元代,有相当多的君主、贵族喜欢绘画,因而某些人便以此作为进入仕途的捷径。又如,有些研究者认为,元代不少名画家采取与元朝不合作的态度,寄情山水,作画表达自己这种感情。我则认为,元代著名画家中的多数人或是元朝的官员,或是元朝的臣民,真正反对元朝的只是少数,因此大多数以山水为题材的作品很难说蕴藏有什么政治倾向、不满情绪。我的这些看法基于我对元代士人动向的基本估计。在我看来,元朝统一以后,大多数士人已经接受了元朝统治的事实,不满者有之,反抗者很少。元朝中期以后,绝大多数士人已视元朝为合法的统治了。对于古代绘画的研究,我觉得应把它看成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受各个时代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也就是说,不了解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就很难对该时代的意识形态(包括绘画在内)作出适当的实事求是的分析。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新时代开始时,我已年近四十。1988年是我“知天命”之年。在这十余年间我有不少社会工作,但仍争取时间努力著述。元史是我研究的重点,有如上述。1987年我将此前自己所写的元史研究论文、札记辑成一书,名为《元史研究论稿》,由中华书局出版。除了元史研究以外,这一时期我还做了一些其他方面的研究工作。

一是海外交通史研究。20世纪70年代泉州湾古代沉船的发现,激起了学术界研究中国古代海外交通的热潮。围绕这一主题,我作了一些探索,写出几篇论文。例如,印度马八儿人孛哈里的研究。日本学者桑原骘藏的《蒲寿庚考》,是论述中国海外交通的权威著作。书中根据韩国史籍《东国通鉴》,讲述了马八儿王子孛哈里的事迹。马八儿是当时印度南部的一个国家,马八儿王子孛哈里侨居中国泉州,元帝赐高丽女子蔡氏与他为妻,这起跨国婚姻把印度、中国、朝鲜半岛联系了起来,是饶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桑原以为孛哈里可能是波斯湾怯失(Kish)岛人,是波斯伊儿汗合赞的使者。我根据元人刘敏中《不阿里神道碑》(《中庵集》卷4)、《元史》马八儿等国传等有关记载指出,孛哈里即不阿里,是马八儿国的宰相,因国内矛盾,投奔元朝,忽必烈将宫中高丽女子蔡氏许配与他,从此,在泉州定居。后来,他因蔡氏之故,曾派人向高丽国王献礼品。这样,孛哈里其人其事,都在中国文献中得到证实,并且纠正了桑原氏的错误。在中外关系史的研究中,文献资料的发掘,是至关紧要的。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新资料的发现,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就难以有大的进步。这是我在研究实践中深深体会到的。我还和其他同志一起写作了《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陈高华、吴泰)和《海上丝绸之路》(陈高华、吴泰、郭松义)两书。中国海外交通史一直是我关注的领域,我努力为这个学科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二是继续画家史料的整理,先后编写出版了《宋辽金画家史料》(1984年出版)和《隋唐画家史料》(1987年出版)两书。编纂的原则、体例和《元代画家史料》完全相同,力求穷尽原始文献,并将一个时代的绘画同该时代的政治、经济密切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这几种《史料》常为画史研究者征引。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傅熹年先生认为书画鉴定要重视题跋、题画诗等文献资料:“陈高华先生撰《隋唐画家史料》 《宋辽金画家史料》《元代画家史料》,搜集了大量的这方面的资料,对我们了解这方面材料有很大的帮助。”(《中国书画鉴定与研究·傅熹年卷》,故宫出版社2014年版,第24页)原来曾打算进一步扩大范围,编著明代的画家史料,但由于各种原因,这项工作只开了个头,没有进行下去。

三是中亚史的研究。我在大学学习期间曾到新疆参加民族调查一年,对中亚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世纪80年代又曾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的《中亚文明史》编委会,兴趣和工作需要促使我关注中亚史的研究。根据自己的条件,我先后编成《元代维吾尔哈剌鲁资料辑录》和《明代哈密吐鲁番资料辑录》两书。两书所辑录的资料,相当多是新的发现,很有价值。元、明两代西域史研究常苦于汉文资料的不足,这两本书可以说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在浩如烟海的元、明两代文献中寻觅西域史料,有大海捞针的感觉,每有所得,常为之狂喜。至今思之,仍觉欣然。在搜集整理元、明两代西域史料的基础上,我写了几篇有关的论文。

四是和陈智超同志一起,邀请历史所的一部分研究人员,共同撰写《中国古代史史料学》(1984)。此书被不少大学历史系列为参考教材,有一定的影响。

在古籍整理方面,我也做了一些工作,有《人海诗区》《滋溪文稿》等。

20世纪80年代末期起,也就是在50岁以后,我的研究范围有所调整,仍以元史为研究重点,但对其他领域已很少涉及。十余年间,我致力于元代专门史的写作,和史卫民同志合作,先后撰写出版了《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元代卷》(1996)、《中国经济通史·元代经济卷》(2000)和《中国风俗通史·元代卷》(2001)三部著作,还写了一些论文。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是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白钢同志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成果。“元代卷”的绪论和投下分封、监察、司法、人事管理等章由我执笔。元代政治制度,已往的研究成果颇多,我们必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原来史卫民同志在这方面有较多的积累,而我对元代政治制度则没有多少研究,承担这一工作后内心颇为不安,只能努力探索,力求有所突破。1992年,我应聘为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外国人研究员,根据所方的要求,我承担“中国近世(元明时代)政治与社会之研究”,需要在应聘期间(半年)交出一篇论文。这个课题和元代政治制度史的写作任务是基本一致的。我利用这一机会认真读书,了解日本史学界的研究动态,写出了《元代的审判程序和审判机构》这篇近5万字的长文,发表在该所刊物《东方学报》上。这一段经历对《中国政治通史·元代卷》的完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后期,历史研究所和其他科研单位一起,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经济史》,我负责元代卷。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我感到自己还要对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努力探索,为此先后写出元代商税、酒税、水利、土地登记等一系列论文。土地登记和土地籍册,是封建时代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汉迄唐,政府最看重的是户籍的编制,土地只是作为附带项目登记在户籍册中,当时的户籍具有地籍和税册的作用。宋代以后,私有土地日益发达,地籍逐渐取得了和户籍平行的地位。严格说来,宋、元是这种变化的过渡时期,元代的户籍登记,包括土地在内。但与此同时,开端于南宋的多种土地籍册,在江南一些地区普遍建立起来。历来研究中国土地制度史者,注意到了唐、宋之际的这一变化,但是对于元代的情况,却往往略而不谈。我的有关论文,回答了这一问题,同时也说明元代江南的土地制度,是前代的延续,并未因改朝换代有大的变化。此外,新发现的资料,促使我对南方的税粮制度重新进行论证,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如江南民田税粮数额的估计,便修正了我过去的论断。

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社会生活史的研究,逐渐在我国学术界兴盛起来。人们的社会生活,诸如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与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而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史的研究遭到冷落,元代社会生活史的研究,更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我想在这方面作一些努力。最初引起我注意的是刘子健先生关于马球的论述。刘先生是美籍华人,长期从事宋史研究,卓有成就。马球是中国古代盛行的一种体育运动,在唐代曾风行一时。唐代以后的马球状况,历来不为人们所注意。刘先生论文的题目是《南宋中叶马球衰落和文化的变迁》,把马球的盛衰和文化变迁联系起来,企图“说明中国传统社会,怎样受君主制度的影响,忽略了体育”。我觉得刘先生的出发点是很好的,但他认为元代马球“反倒消失”则是不对的。元朝蒙古君主“以马上得天下”,他们怎会废除马球这种马上运动呢?而且,不少记载也可以证明元代马球仍是流行的,只是刘先生不曾注意罢了。不仅如此,至少在明代前期马球仍是存在的,甚至在宫廷中流行。在此以后,我用较多的精力注意元代饮食史,先后对元代的酒、茶、舍里别等有所论述。在探讨元代饮食时,一是注意饮食与当时中外、国内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关系,例如蒸馏酒的出现、葡萄酒的流行和舍里别的传入等;二是确定元代饮食在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徐海荣、徐吉军同志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饮食史》中“元代的饮食”,便由我执笔(约10万字)。20世纪末,上海文艺出版社邀请我和徐吉军同志主编多卷本《中国风俗通史》,其中元代卷由我和史卫民同志撰写。除了原有的一些成果以外,我还对元代巫术、东岳崇拜、天妃崇拜、禳灾习俗、称谓习俗等诸多问题加以研究,陆续写成论文,这些问题大多前人未曾触及,从而使该书内容比较充实。

除了以上三部元代专门史著作及有关论文的写作外,这十余年间我还和陈尚胜同志合作,撰写出版了《中国海外交通史》(1997)。此书延续了以往的研究,对中国古代海外交通的发生、发展和演变作了简要的系统的叙述。

进入21世纪,我已步入花甲之岁,新世纪开端这十几年的工作主要是集中于元代文化史、妇女史、佛教史、法律文献等的研究。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著作在谈到元代文化时,基本都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元代除杂剧、散曲外,没有什么可取的文化。直到20世纪50年代这种看法仍很流行。这种观点后来逐渐得到修正,但仍缺乏认真梳理元代文化的著作。我与张帆、刘晓两位年轻同志合作出版的《元代文化史》,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妇女史研究近几十年方兴未艾,但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也有不少问题的讨论有待深入。我与其他同志共同主编出版了《中国妇女通史》10卷,其中的“元代卷”由我本人执笔,涉及元代妇女的政治生活、日常生活、文化生活、宗教信仰、服饰等方方面面。元代是中国佛教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我早年曾发表过一些这方面的文章,近年来因单位课题研究需要,我又开始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发表了一些论文。我对法律文献的关注,主要是《元典章》。我主持的《元典章》读书班从20世纪末开始,持续了十几年,参加者有历史所和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教师和研究生,还有国外的研究生和进修教师。《元典章》是一部元代法律文书的汇编,内容涉及元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对研究元史乃至中国古代社会,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但此书文字大多用当时的公文体,不易阅读;特别是,其中有不少所谓“硬译文体”(将蒙语直译成汉语)书写的公文,更难理解。我们用集体的力量,先对此书的“户部”加以整理,以后再扩展到其余部分。2011年出版了此书点校本,先后获得古籍优秀图书奖和中国出版政府奖。我希望通过《元典章》的整理,激发年轻学者的研究兴趣,同时对自己也有所促进。元代后期法典《至正条格》残卷在韩国庆州被发现后,很快也引起我的极大兴趣,发表了一些这方面的文章。

20世纪中国的元史研究,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到现在已粗具规模。开创这门学科的是中国史学界的几位大师:王国维、陈垣、陈寅恪诸先生,继之而起的是翁独健、韩儒林、邵循正、蒙思明、吴晗诸先生,四五十年代有杨志玖、蔡美彪诸先生。60年代以后成长起来的中青年学者,大多是翁、韩、邵、蒙、杨、蔡诸先生的门下。20世纪上半期,元史被认为是冷僻的学问,研究者甚少,作品寥寥。到八九十年代,随着中青年学者的成长,我国的元史研究已面目一新,足以与其他断代史、专门史研究并驾齐驱了。前辈学者说过,元史是“不中不西之学”。从20世纪初以来,元史研究便是一门国际性的学问。过去我们的研究落后,不受重视,现在在国际学术活动中有自己的独立的声音,足以引起他人注意了。

我所做的一些元史研究工作,都是在师友们教导、关心、帮助、鞭策下进行的,由于原来基础较差,加上主观努力不够,成绩有限,常感惭愧。至于史学的其他领域,如中亚史、绘画史等,虽曾涉猎,成绩更少。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如果说有什么经验体会的话,那就是:(1)必须高度重视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史料即史学”是不对的,但是史学研究必须以史料为基础,离开史料就无所谓史学。对于史料,必须力求全面、系统地掌握,既要熟悉已知的史料,还要下大力气去发掘未知的新史料。很多老问题的解决和新问题的提出,都有赖于对已知史料的重新认识和新史料的发现。我的每一篇论文都力求有不同于前人的新史料,有些论文的写作,即得益于新史料的发现。在史料上要有所突破,始终是我在研究工作中的座右铭。(2)必须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阶级与阶级斗争的理论,对于历史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种其他学说可以取代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我自己的研究工作,从一开始关于农民战争的探讨,到近年的法制史研究,都力求用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各种历史现象,以后仍将继续这样做。(3)必须努力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已成为当前科学发展的趋势。历史学以人类社会历史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无所不包,更需要了解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以及研究成果,才能把自身的研究,推向前进。我在研究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问题,迫使自己进行各种学科理论、方法的补课,深深感到这种补课的重要性。由于种种原因,我的补课缺乏系统性,起的作用也不够理想。衷心希望年轻的研究者重视这一问题,不断开阔眼界,不断改正思维方式,只有这样,研究工作才能出现新的飞跃。

研究历史虽然辛苦,但乐趣无穷。搜集资料、写文章的乐趣在于获得新的发现、新的体会,这也是我今天依然坚持研究的动力。现在客观条件比过去好多了,年轻人只要努力肯定会一代比一代强。六十年的学术经历使我相信,我国的元史和整个中国史研究,在21世纪一定会取得更为辉煌的成就。

陈高华

2011年首发于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6年春修订

This book collects the essence of the author's published papers over the years, and is published after the author's careful collation and revision. It covers the social economy, peasant war, religion, ideology and culture, Sino-foreign relations, major historical events and some important historical figures of the Yuan Dynasty. It is a remarkable and fruitful achievement in the field of research regarding Yuan history.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陈高华.元史研究论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陈高华.元史研究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陈高华(2020).元史研究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