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从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是世界各国现代化必然经历的历史发展过程。现代化的完成,通常是以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为标志。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这个过程从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算起经历了200多年时间,若从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算起则经历了100多年的时间。中国自近代以来肇始的工业化、城镇化转型和社会变革,屡遭挫折,步履维艰。乡村建设问题在过去一百多年中,也成为中国最为重要的、反复出现的发展议题。各种思想潮流、各种社会力量、各种政党社团群体,都围绕这个议题展开争论、碰撞、交锋,并在实践中形成不同取向的路径。
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置于近代以来的“大历史”中审视不难发现,今天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对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最本质、最重要的发展议题的当代回应,是对解决“三农”问题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升华,也是对农村发展历史困境的全面超越。它既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历史问题。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新中国成立前,一些有识之士开展了乡村建设运动,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梁漱溟先生搞的山东邹平试验,晏阳初先生搞的河北定县试验”。
“乡村建设运动”是20世纪上半期(1901到1949年间)在中国农村许多地方开展的一场声势浩大的、由知识精英倡导的乡村改良实践探索活动。它希望在维护现存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前提下,通过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办理地方自治与自卫、建立公共卫生保健制度和移风易俗等措施,复兴日趋衰弱的农村经济,刷新中国政治,复兴中国文化,实现所谓的“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在政治倾向上,参与“乡村建设运动”的学者,多数是处于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中间派’,代表着一部分爱国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选择与探索。关于“乡村建设运动”的意义,梁漱溟、晏阳初等乡建派学者曾提的很高,认为这是近代以来,继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运动、五四运动、北伐运动之后的第六次民族自救运动,甚至是“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
“乡村建设运动”最早可追溯到米迪刚等人在河北省定县翟城村进行“村治”实验示范,通过开展识字运动、公民教育和地方自治,实施一系列改造地方的举措,直接孕育了随后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由晏阳初及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所主持的“定县试验”。如果说这个起于传统良绅的地方自治与乡村“自救”实践是在村一级展开的,那么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在其家乡南通则进行了引人注目的县一级的探索。
20世纪20年代,余庆棠、陶行知、黄炎培等提倡办学,南北各地闻风而动,纷纷从事“乡村教育”“乡村改造”“乡村建设”,以图实现改造中国的目的。20年代末30年代初,“乡村建设运动”蔚为社会思潮并聚合为社会运动,建构了多种理论与实践的乡村建设实验模式。据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的调查,当时全国从事乡村建设工作的团体和机构有600 多个,先后设立的各种实验区达1000多处。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梁漱溟的邹平实验区、陶行知的晓庄实验区、晏阳初的定县实验区、鼓禹廷的宛平实验区、黄炎培的昆山实验区、卢作孚的北碚实验区、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无锡实验区、齐鲁大学的龙山实验区、燕京大学的清河实验区等。梁漱溟、晏阳初、卢作孚、陶行知、黄炎培等一批名家及各自领导的社会团体,使“乡村建设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国内外影响。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民国史》,曾专辟“乡村建设运动”一节,讨论民国时期这一波澜壮阔的社会运动,把当时的乡村建设实践分为西方影响型、本土型、平民型和军事型等六个类型。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全国的“乡村建设运动”被迫中止,只有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晏阳初坚持不懈,撤退到抗战的大后方,以重庆璧山为中心,建立了华西实验区,开展了长达10年的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实验,直接影响了后来台湾地区的土地改革,以及菲律宾、加纳、哥伦比亚等国家的乡村改造运动。
“乡村建设运动”不仅在当事者看来“无疑地已经形成了今日社会运动的主潮”,
在知识分子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中,影响最大的当属梁漱溟主持的邹平乡村建设实验区和晏阳初主持的定县乡村建设实验区。梁漱溟和晏阳初在从事实际的乡村建设实验前,以及实验过程中,对当时中国社会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出路都进行了理论探索,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看法,成为乡村建设实验的理论根据。
梁漱溟曾是民国时期宪政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和实践者。由于中国宪政运动的失败等原因,致使他对从前的政治主张逐渐产生怀疑,抱着“能替中华民族在政治上经济上开出一条路来”的志向,他开始研究和从事乡村建设的救国运动。在梁漱溟看来,中国原为乡村国家,以乡村为根基与主体,而发育成高度的乡村文明。中国这种乡村文明近代以来受到来自西洋都市文明的挑战。西洋文明逼迫中国往资本主义工商业路上走,然而除了乡村破坏外并未见都市的兴起,只见固有农业衰残而未见新工商业的发达。他的乡村建设运动思想和主张,源于他的哲学思想和对中国的特殊认识。在他看来,与西方“科学技术、团体组织”的社会结构不同,中国的社会结构是“伦理本位、职业分立”,不同于“从对方下手,改造客观境地以解决问题而得满足于外者”的西洋文化,也不同于“取消问题为问题之解决,以根本不生要求为最上之满足”的印度文化,中国文化是“反求诸己,调和融洽于我与对方之间,自适于这种境地为问题之解决而满足于内者”的“中庸”文化。中国问题的根源不在他处,而在“文化失调”,解决之道不是向西方学习,而是“认取自家精神,寻求自家的路走”。乡村建设的最高理想是社会和政治的伦理化,基本工作是建立和维持社会秩序,主要途径是乡村合作化和工业化,推进的手段是“软功夫”的教育工作。在梁漱溟看来,中国建设既不能走发展工商业之路,也不能走苏联的路,只能走乡村建设之路,即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吸收西方文化的长处,使中西文化得以融通,开创民族复兴的道路。他特别强调,“乡村建设,实非建设乡村,而意在整个中国社会之建设。”
晏阳初是中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专家,1926 年在河北定县开始乡村平民教育实验,1940 -1949 年在重庆歇马镇创办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后改名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并任院长,组织开展华西乡村建设实验,传播乡村建设理念。他认为,中国的乡村建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乡村既是中国的经济基础,也是中国的政治基础,同时还是中国人的基础。“我们不愿安居太师椅上,空做误民的计划,才到农民生活里去找问题,去解决问题,抛下东洋眼镜、西洋眼镜、都市眼镜,换上一副农夫眼镜。”
可以说,“乡村建设运动”的出现,不仅是农村落后破败的现实促成的,也是知识界对农村重要性自觉体认的产物,两者的结合,导致了领域广阔、面貌多样、时间持久、影响深远的“乡村建设运动”。而在“乡村建设运动”的高峰时期,各地所开展的乡村建设事业历史有长有短,范围有大有小,工作有繁有易,动机不尽相同,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邹平实验区、定县实验区的影响。
20 世纪前期中国的乡村建设,除了知识分子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还有1927-1945 年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农村复兴运动,以及1927-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乡村建设。
“农村复兴”思潮源起于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大体上与国民政府推动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由社会力量推动的“乡村建设运动”同时并起。南京国民政府为巩固政权,复兴农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先后颁行保甲制度、新县制等一系列地方行政制度,力图将国家政权延伸至乡村社会;二是在经济方面,先后颁布了多部涉农法律,新设多处涉农机构,以拯救处于崩溃边缘的农村经济;三是修建多项大型水利工程等,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1933年5月,国民政府建立隶属于行政院的农村复兴委员会,发动“农村复兴运动”。随着“乡村建设运动”的开展,赞扬、支持、鼓励铺天而来,到几个中心实验区参观学习的人群应接不暇,平教会甚至需要刊登广告限定接待参观的时间,南京国民政府对乡建实验也给予了相当程度的肯定。1932 年第二次全国内政工作会议后,建立县政实验县取得了合法性,官方还直接出面建立了江宁、兰溪两个实验县,并把邹平实验区、定县实验区纳入县政实验县。
1925年,成立已经四年的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农村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性,努力把农民动员成一股新的革命力量,遂发布《告农民书》,开始组织农会,发起农民运动。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乡村的衰败是旧的反动统治剥削和压迫的结果,只有打碎旧的反动统治,农民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必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才能解放农村生产力。在地方乡绅和知识分子开展“乡村建设运动”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的江西、福建等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乡村改造和建设运动。它以土地革命为核心,依靠占农村人口绝大多数的贫雇农,以组织合作社、恢复农业生产和发展经济为重要任务,以开办农民学校扫盲识字、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强健民众身体、改善公共卫生状况、提高妇女地位、改革陋俗文化和社会建设为保障。期间的尝试和举措满足了农民的根本需求,无论是在政治、经济上,还是社会地位上,贫苦农民都获得了翻身解放,因而得到了他们最坚决的支持、拥护和参与,为推进新中国农村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与乡建派的乡村建设实践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通过领导广大农民围绕土地所有制的革命性探索,走出了一条彻底改变乡村社会结构的乡村建设之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进行的土地革命,也促使知识分子从不同方面反思中国乡村改良的不同道路。
“乡村建设运动”的理论和实践,说明在当时的现实条件下,改良主义在中国是根本行不通的。在当时国内外学界围绕乡村建设运动的理论和实践,既有高歌赞赏,也有尖锐批评。著名社会学家孙本文的评价,一般认为还算中肯:尽管有诸多不足,至少有两点“值得称述”,“第一,他们认定农村为我国社会的基本,欲从改进农村下手,以改进整个社会。此种立场,虽未必完全正确;但就我国目前状况言,农村人民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农业为国民的主要职业;而农产不振,农村生活困苦,潜在表现足为整个社会进步的障碍。故改进农村,至少可为整个社会进步的张本。第二,他们确实在农村中不畏艰苦为农民谋福利。各地农村工作计划虽有优有劣,有完有缺,其效果虽有大有小;而工作人员确脚踏实地在改进农村的总目标下努力工作,其艰苦耐劳的精神,殊足令人起敬。”
总起来看,“乡村建设运动”在中国百年的乡村建设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融汇中西的作用,它不仅继承自清末地方自治的政治逻辑,同时通过村治、乡治、乡村建设等诸多实践,为乡村振兴发展做了可贵的探索。同时,“乡村建设运动”是与当时的社会调查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批学贯中西的知识分子走出书斋、走出象牙塔,投身于对中国社会的认识和改造,对乡村建设进行认真而艰苦地研究,并从丰富的调查资料中提出了属于中国的“中国问题”,而不仅是解释由西方学者提出的“中国问题”或把西方的“问题”中国化,一些研究成果达到了那个时期所能达到的巅峰,甚至迄今难以超越。“乡村建设运动”有其独特的学术内涵与时代特征,是我们认识传统中国社会的一个窗口,也是我们今天在新的现实基础上发展中国社会科学不能忽视的学术遗产。
历史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利用是学术研究的基础,资料的突破往往能带来研究的创新和突破。20 世纪前期的图书、期刊和报纸都有大量关于“乡村建设运动”的著作、介绍和研究,但目前还没有“乡村建设运动”的系统史料整理,目前已经出版的文献多为乡建人物、乡村教育、乡村合作等方面的“专题”,大量文献仍然散见于各种民国“老期刊”,尘封在各大图书馆的“特藏部”。本项目通过对“乡村建设运动”历史资料和研究资料的系统收集、整理和出版,力图再现那段久远的、但仍没有中断学术生命的历史。一方面为我国民国史、乡村建设史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推进对“乡村建设运动”的理论和实践的整体认识,催生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另一方面,为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在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乡村教育的发展等提供参考和借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出应有的贡献。
由于大规模收集、挖掘、整理大型文献的经验不足,同时又受某些实际条件的限制,《20 世纪“乡村建设运动”文库》会存在着各种问题和不足,我们期待着各界朋友们的批评指正。
是为序。
2018年11月30日于北京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山东省鄄城县冀庄村调查报告
作者:张晓涛 于法稳
图书 山东省鄄城县冀庄村调查报告
-
2
图书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元阳县卷
作者:马翀炜
图书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元阳县卷
-
3
图书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勐腊县卷
作者:黄行
图书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勐腊县卷
-
4
图书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凤凰县卷
作者:刘小珉
图书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凤凰县卷
-
5
图书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鄯善县卷
作者:郭泰山
图书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鄯善县卷
-
6
图书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那曲县卷
作者:车明怀 班觉
图书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那曲县卷
-
7
图书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墨玉县卷
作者:刘正寅
图书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墨玉县卷
-
8
图书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洛扎县卷
作者:扎洛
图书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洛扎县卷
-
9
图书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墨脱县卷
作者:徐平 尹虎彬
图书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墨脱县卷
-
10
图书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富蕴县卷
作者:郭宏珍
图书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富蕴县卷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