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视听媒体传播新论

ISBN:978-7-5203-5738-8

出版日期:2019-12

页数:284

字数:268.0千字

点击量:7918次

定价:96.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传播是信息与信息之间的交流。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从根本上讲,人类诞生之初的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相互结合是一种信息交流,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等粒子间高速运动也是一种信息交流,动植物之间如牛羊要吃草时也会进行信息的交流,牛羊嗅嗅草的味道,草会做出反应,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听不见的信息在秘密地传递并产生反应。现代意义上的传播通常是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的传播,一个人生产的信息传播给大多数人,或者一个组织机构生产的信息传播给大多数人,传播的内容还是信息,不管是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不管用的是什么传播媒介和传播手段,都是一种信息的传递。某种意义上,信息的流动构成了这个世界的多姿多彩。

时至今天,人类进入了视听媒体新时代,媒介革新和融合的结果,就是技术门槛不断降低,传统媒体逐渐消亡,新媒介平台不断激活着每一位个体的传播潜能,视频数量前所未有地繁盛并进行裂变式增长。可以预期,未来的传播是在视听传播基础上的视频互联、同步共享乃至人机一体化的智能化传播,植入随时可以通过人体每个人设备、外联设备来观看乃至触摸、感知世间万物、大千百态。视听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快速增长的媒体,会使人类真正进入福柯所说的全景敞开式监狱状态中?这时候,传播信息源会从哪儿来?谁是受众,谁又是传者?通过哪些渠道传播?并以什么方式传播?一种全新的媒介和传播方式将会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视听媒体的极大繁荣会相应改变传播伦理规则乃至引发时空嬗变激发有关人类生存、科技伦理、价值重估等议题的讨论。

视频跟文字、图片和语音手段一样是人类历史的记录符号。不过视频因其声画合一并直观生动更容易被人类理解和接受,同时综合了前面几种记录的手段。视听媒体的极大繁盛,在于对视频这一技术手段更符合人类的记录和传播方式。可以说,视听媒体发展到今天的地步,是技术手段支持下人类文明进化的一种需求,会呈现出迥异于以往的传播形态、特征、方式与价值,不断地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时空观念,带动视听信息的空前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升级。当然,大数据基础上的视听媒体在智能算法推荐下,有时会根据受众偏好形成一种信息闭合,造成信息短视、信息迷雾乃至信息茧房包裹起来的回音壁效应。同时,也会因为视频的内容来源、传播速度、技术规则等,引发一些难以解决的传播伦理价值问题。

不管如何,未来媒体的革新进化,将进入一个以多屏(全息方式的无屏等)为常态,一体化、精巧化、移动化、平台化、智能化、艺术化为主要特征的视听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人性化是其根本特征,从传播主体、内容生成、制作运营乃至对信息的主动选择等环节,全程以高科技为支撑,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发展方向。纵有千古,横有八荒,视听媒体不断拓展、延伸、叠加、置换着时空维度。就当下来看,以报纸、广播、电视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不断式微,以视频直播为基础的新的视听媒体创新求变,充满想象。和所有的信息流通的传播环节一样,当下视听媒体的传播由传播主体、信息内容、媒介渠道、运营扩散、受众反应等众多环节构成。概括而言,以视听媒体的传播主体为着眼点,以人类面临的媒介生态环境即受众被电子屏幕包围和裹挟的多屏媒介现状出发,从传统电视遭遇到的巨大冲击和媒介融合切入,提出后电视时代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加快视听媒体的开放平台建设、植入互联网基因、走产业化道路、多渠道占有受众等发展方向,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在此基础上,应该看到媒介技术变革对传播和承受主体在行为习惯、存在状态、思维模式、时空观念、价值体验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由此可以对多屏时代的视听媒体的特征做出以下概括:传播主体的不确定与广泛化、视听媒体内容形态的多元化和分众化、内容来源的多样化、盈利模式的丰富化、传播渠道(终端)的无所不在、开放式传播与更高的全程互动性等。另外需要认识到的是,视听媒体智能化的功能演化与场域重构,首先是大数据基础上的智脑芯片、可穿戴技术等带来的人机一体化,其次是智能传感等技术发展促使人会随时与万物信息相连,逐渐感触万物、空气、能量等;最终人脑与人脑相连,读懂对方想法与记忆;人脑与万物相连,感知万物生存的状态。人就成为信息的一部分,虚假时空中的ID 账号在媒介平台上升级迭代,成为智能体。应当说,人脑科学是智媒发展的根本所向。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类用脑率不断提高,智媒不断跟大脑一起自我进化、自动相连,并不断爆发出来,想法所至,相关信息快速呈现而且能自我辨别。这种状态下,每个细胞之间相互对话,互相交换信息,细胞聚集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交流网络,再转而形成物质。只有时间是度量单位。

当然,随着媒介形态的泛化,如格伯纳涵化理论所述那样,媒介的重度使用者会根据自己的偏好对世界形成一种认知偏见,信息过载导致的“信息疲劳”“信息迷雾”“信息茧房”等现状使传播环境更加复杂多样。在这样一个变局横生的传播环境中,针对不同的视听媒介、各异的视听内容、个性化的视听受众,需要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实施不同的传播策略。这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理念问题。就当下视听媒体领域来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媒介生态会从内容生产模式、盈利模式、运作体系等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视频网站、短视频平台、视频直播平台、手机电视、电影传媒等面临新的竞争态势,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生产、制作、运营,针对不同媒介渠道生产适合用户的视听产品,从内容之争、渠道之争转向数据之争、智能之争,同时考虑其中的人际信息、关系发展、关系维持、传媒效果等,是视听媒体需要提前布局的重心。另外,大数据时代具有数据海量化、搜集和处理数据能力规模化等特点,视听媒体利用大数据就得整合各类视听数据,细化相关受众,建立自己的用户群组,让数据“发声”,分享多源数据等,进而搭建受众所需的视听平台、与受众互动,集中优势打造精品节目或提供渠道方式激发每个平台用户的创造力量,推出个性化视听服务,根据用户需求去生产相关的视听产品等,以此让用户获得具有巨大价值的信息产品和服务,包括大数据基础上的深刻洞见与未来预测,来满足不同层面的信息需求。

具有公共属性和商品属性的视听媒体在当下传播过程中想办法做强做大,以便在网络世界中占据一席之地。一般而言,媒体发展中有着实体扩张的价值、保护版权的价值、建立品牌的价值、合作共赢的价值、形成产业链的价值等,而这些商业属性的挖掘,需要资本运作和媒体的产业化。在保护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如何探析当下视听媒体并购发展趋向及特征,找到更为合适的运作方式?目前,国内传媒业资本纵横捭阖的局面已经开始,并呈现出资本作用下视听媒体本土化、差异化竞争明显、对技术发展充满前瞻性判断、跨媒介经营形态不断增强等特点,视听媒体机构在资本并购中避免各种问题与风险,就需要整体上对发展状态有一个了解和掌握,并洞悉未来发展的趋势和价值趋向,才能打造出生态型智能化的媒介平台。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从信息接收视角而言,作为视听信息接收终端的媒介,在利用大数据过程中,其发展呈现出移动化、人性化、智能化、一体化等特点,这也是媒介技术发展不断贴近人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类想象力不断扩张,信息主动选择与运用信息提升生活品质和个人价值的能力逐渐增长。可以看到,未来视听媒体具有多方综合功能、多元动态智能、直播将进入常态化等特征;与此同时,运用大数据对受众进行精细化分析发现,视听信息过载对受众造成巨大冲击,多元化、圈子化和碎片化特征明显,再加上受众对世界的认知深受“我们头脑中的图像”影响,以及被视听媒体所传播的“拟态环境”所浸染的事实,时空观念逐渐嬗变,浮尘效应逐步显现,在这样的环境中受众如何提升媒介素养,彰显自我价值,在生态型媒介平台上实现ID不朽,智能体发展,同时又不被信息时代“异化”与“物化”,被技术力量所裹挟,须成为业界和学界继续探讨的话题。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冶进海.视听媒体传播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冶进海.视听媒体传播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冶进海(2019).视听媒体传播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