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宏观审慎监管理论及实践研究

ISBN:978-7-5161-2832-9

出版日期:2013-12

页数:276

字数:276.0千字

点击量:9475次

定价:49.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专题:
基金信息: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 展开

图书简介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改革的新方向:宏观审慎监管理论及实践研究”的结题成果。该课题主持人为王国刚。

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冲击,在诸多针对危机动因和引发根源的分析结论中,一个基本共识是,金融监管体系严重滞后于金融发展是此次危机产生和蔓延的关键性因素。鉴于此,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在积极救助金融市场和问题机构,促进经济复苏的同时,纷纷提出了各自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其中引进和强化宏观审慎政策成为各国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清算银行(BIS)以及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应对金融危机的工作重点。特别是在2010年11月召开的20国集团首尔峰会上正式通过了加强全球金融安全网建设,构筑全球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框架的议案,将宏观审慎监管实践推介给全部成员国。在此之后,世界各大经济体都在各自的金融监管改革中着重落实了宏观审慎的监管理念。

例如,2010年12月16日,欧盟成立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European Systemic Risk Board,ESRB),监测整个欧盟金融市场上可能出现的宏观风险,及时发出预警并在必要情况下建议应采取的措施。2011年1月1日,欧盟三大监管局——欧洲银行局(European Banking Authority,EBA)、欧洲保险与职业养老金局(European Insurance and Occupational Pensions Authority)和欧洲证券与市场局(European Securities and Markets Authority)正式宣告成立。这三大监管当局拥有部分超越成员国监管机构的权力,负责监督各成员国对欧盟金融监管政策的执行情况。英国财政部在2011年6月发布了《金融监管新举措:改革蓝图》,提出以确保“金融体系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性”为目标,重构英国金融监管体系。

危机爆发伊始,我国学界与政策当局便密切关注危机演化及全球金融监管改革动态,将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开展,并予以高度的重视。在2009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当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之一是总结国际金融危机教训,逐步建立起宏观审慎监管的制度并纳入宏观调控政策框架。在当年末举行的2009年企业竞争力年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指出,应特别注意宏观审慎监管的发展,将监管上升到宏观层面,形成宏观平衡、宏观稳定视角与审慎原则的有机组合。2010年年初,中国银监会召开的工作会议认为,实现银行业科学发展和科学监管必须坚持“四个结合”,其中之一就是必须坚持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2010年10月18日,周小川行长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召开的“宏观审慎政策:亚洲视角”高级研讨会的开幕致词中表示,“国际金融危机重大教训之一是,不能只关注单个金融机构或单个行业的风险防范,还必须从系统性角度防范金融风险,而宏观审慎政策正是针对系统性风险的良药”。2011年3月16日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评估体系和处置机制”。宏观审慎监管的规划与实施已经成为我国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在于,现代金融体系的快速发展与高度复杂化使得其中的系统性风险大大提高,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已经不足以完成保持金融稳定的职能。首先,影子银行体系的兴起和商业银行负债方式的变化,极大地扩大了私人货币的范围,使得存款保险制度并不能完全防止挤兑的发生。其次,资产证券化以后,金融机构持有流动性更好的证券资产,同未证券化的长期资产相比,尤其是资产按市值计价的情况下,其资产负债表更易受到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金融市场有可能加剧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不平衡,进而导致金融不稳定。最后,随着金融机构对金融市场依赖性的日益加深,传统的货币传导机制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甚至出现了“失灵”,货币政策的效能因此大大降低。经济金融体系的新变化给金融稳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复杂的金融体系下,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已经难以独立承担维护金融稳定的任务,不仅如此,它还产生了顺周期性等问题,从而使得自己本身成为影响金融稳定的一个因素。

每次金融危机的爆发,都预示着金融监管理论将发生重大的变革。宏观审慎监管便是本轮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方向,体现出金融监管理论最新的发展趋势。因此,加强对宏观审慎监管理论体系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准确把握金融监管理论的发展动态,推动金融监管理论获得更大的发展与突破。同时,从实践角度看,虽然本轮金融危机未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冲击,但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健全、不成熟、不完善,并具有新兴市场国家所固有的发展特性,存在顺周期性的系统性风险隐患,因此,与发达国家一样,我国对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有着急迫的需求。

基于上述考虑,本书对目前的宏观审慎监管相关理论和观点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危机爆发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在改革金融监管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并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系统、全面、深入地分析现代金融体系下金融监管面临的新挑战。本书还充分借鉴了国外针对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具体措施和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具体条件,提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并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和实施步骤。具体来看,本书的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如下页图所示。

本书共分八章。

第一章对宏观审慎监管相关理论进行了详细的诠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作出简要的述评。本章认为,相比宏观审慎监管改革的具体实际,宏观审慎监管的相关理论研究相对薄弱,这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

第二章以后危机时代各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动向为基础,全面介绍了世界主要国家针对本轮金融危机所采取的金融监管改革措施,作为宏观审慎监管改革的基础背景资料。本章主要介绍了美国、欧盟、英国以及主要国际经济组织在金融监管领域的改革措施,并提炼出了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趋势和特点。

第三章从宏观层面系统地分析了当前世界金融体系发生的新变化及其对金融监管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本轮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经济、金融体系发生重大变化,并表现出新的特点。本章重点分析了欧洲和美国的主权债务危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全球经济通胀趋势及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点。通过对以上几方面内容的深入分析,找出金融监管的薄弱点及对金融监管改革带来的难点。

第四章则以影子银行体系为主要内容,从微观层面分析新形势下金融监管改革面临的新挑战。本章主要介绍了现代金融创新趋势及影子银行的兴起,以及影子银行体系对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并以西方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针对影子银行体系提出的监管思路为基础,考察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特点及监管要求。

第五章系统梳理了世界主要国家针对宏观审慎监管所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和方案,以期为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启示。本章从全球宏观审慎监管改革共识、宏观审慎管理工具与框架设计、系统重要性机构监管动向、《巴塞尔协议Ⅲ》推行、主权债务风险监控与防范等方面入手,总结出全球宏观审慎监管改革的主要经验。

第六章以国外宏观审慎理念的最新实践应用,以系统重要性机构监管为主要研究内容。对大而不能倒和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理论基础及相关理论进行总结,系统地梳理了全球金融监管改革针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最新监管动向,并提出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甄别与差别化监管措施的政策建议。

第七章介绍和分析了我国在本轮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在宏观审慎监管改革方面主要采取的措施。本章从最新的社会融资总量概念、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及《巴塞尔协议Ⅲ》的引进与实施为主要研究内容,逐项分析我国宏观调控方式方法及金融监管所采取的最新改革措施与政策动向。

第八章则根据以上各部分的研究内容为基础,结合中国金融体系的特点与基础,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框架与具体措施。本章从分析中国金融市场及体系的特殊性、系统性风险特点入手,提出构建中国宏观审慎监管制度框架的目标与基本原则,并针对组织框架、政策工具、协调配合、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深感“宏观审慎监管”是一系列有待进一步探讨和厘清的问题,其中至少有五个方面的难点是需要研究深化的:

第一,概念的准确性。与“宏观审慎监管”一词类似的还有“宏观审慎管理”、“宏观审慎政策”等,那么,这几个用语的区别是什么、哪个更加合理?

第二,范畴的定位。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政策基本上是由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所构成,由此提出,“宏观审慎监管”在宏观经济政策中处于何种地位?假定“宏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政策”属于同义语,那么,宏观审慎政策是位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之上的政策范畴,还是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列的范畴,或是在货币政策之下的范畴?

第三,范畴的内涵。虽然可以将诸如逆周期调控、防范系统性风险、防止“大而不能倒”、影子银行等内容纳入宏观审慎监管中,但这些内容在没有“宏观审慎监管”一词时早已存在,并非由于有了“宏观审慎监管”才产生的,更不用说其中的一些内容(如逆周期调控)是否合适也还需要深入探讨。另外,一些人将《巴塞尔协议Ⅲ》的内容也纳入“宏观审慎监管”中,由此,更加提出了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第四,实践中的对应主体。贯彻落实“宏观审慎监管”的主体是货币政策当局还是金融监管部门或是二者?如果是货币政策当局,那么,它与金融监管部门是何关系?如果是金融监管部门,那么,诸如“逆周期调控”是金融监管部门所能做到的吗?如果是二者,那么,各自职能如何划分?

第五,实践效应。如果没有“宏观审慎监管”一词,是否逆周期调控、防范系统性风险、防止“大而不能倒”、影子银行监管等就落不到实处了?换句话说,有了“宏观审慎监管”这一抓手,是使得问题更加复杂了,还是使得监管体系更加健全了。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只能抛砖引玉,希望同人在本书的基础上深化研究,提出真知灼见,以为中国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完善作出新的贡献。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课题组的集体智慧结晶,书稿的各章主要执笔者如下:第一章为耿楠,第二章为汤柳,第三章为黄莺和李冉,第四章为周莉萍,第五章为汤柳,第六章为刘飏,第七章为王国刚、程炼和李广子,第八章为胡滨和尹振涛。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尽管本书各章由不同研究人员分别撰写,但其中的思路和内容是经过集体研究的,并且经过大家多次讨论和修改,因此,其存在的疏漏之处也理应由我们共同承担,敬请读者直言不讳地批评指正。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王国刚,胡滨.宏观审慎监管理论及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王国刚,胡滨.宏观审慎监管理论及实践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王国刚和胡滨(2013).宏观审慎监管理论及实践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