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明与宜居城市建设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ND LIVABLE CITY CONSTRUCTION
图书简介
2016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呼吁包括政治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这对充分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政治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什么是政治学?在弄清什么是政治学之前,需要先弄清什么是政治。早在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那末,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又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毛泽东这段著名论述告诉我们,一个大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个部分组成。经济是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仅决定政治的上层建筑,而且进而决定文化的上层建筑。但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在一定条件下,政治对经济、政治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起着决定性的反作用。一定形态的政治又与一定形态的经济一道首先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所以,一定的政治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弄清什么是政治学,让我们进一步从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中寻找答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体现系统性、专业性。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在列举的所有学科中,习近平总书记没有直接讲到法学,这决不是总书记的疏漏。法学本身不是一个领域,它仅是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的一个工具,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是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学也十分重要。但在总书记的讲话中,法学在哪,我个人理解,法学涵盖在政治学的之中。
无论从毛泽东的论述,还是习近平的论述,都说明我们不能把政治学的内涵理解得过于狭窄甚至偏颇。政治学的研究领域十分广阔,其研究对象应该是经济、政治和文化这三者组成中的“政治”即也可以称之为“大政治”,应是与历史、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个领域相并列的政治领域,而不是仅仅限定于公共政策、公共管理、人事管理、社会调查与社会统计等方面的“小政治”。具体而言,政治学就是研究群众、阶级、领袖、政党、国家、政府、军队、法律以及统一战线、战略策略等方方面面发展变化着的活动及其联系并上升到规律和本质的学问。仅仅研究公共政策、公共管理、人事管理、社会调查与社会统计等方面的“小政治”学,既不能有效地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也不利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政治学的创新发展。
政治学作为治国理政的学问,其研究应当顺应历史趋势、围绕时代主题、坚持问题导向、满足人民期待。新时代中国政治学的创新需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紧随时代步伐,站在历史高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方向和学术方向,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总结和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在与政治建设和政治发展的互动中繁荣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政治学。
中国政治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服务,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今世情、国情、党情相结合,不断解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依法治国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当今世界,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政治学研究者应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政治学放到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历史中去创新,着力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学。
郑州大学政治学团队正是立足“大政治学”的研究视野,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研究“互联网国际政治学”“政治安全学”“文化政治学”,并取得了阶段性的丰硕成果。其中,余丽教授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出版了一部开创性学术著作《互联网国际政治学》,并入选2016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业界空白,对我国国际政治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都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在郑州大学政治学学科荣获河南省重点学科之际,郑州大学政治学学科团队出版“郑州大学政治学丛书”,助力推进郑州大学“双一流”建设。
李慎明
2019年7月于北京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全球城市建设的上海之路
作者:曾军
图书 全球城市建设的上海之路
-
2
图书 城市建设与政治关怀:国家视野下的民国市政思想
作者:高路
图书 城市建设与政治关怀:国家视野下的民国市政思想
-
3
图书 中国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方法与实证
作者:庄贵阳
图书 中国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方法与实证
-
4
图书 广州政治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作者:舒扬 莫吉武
图书 广州政治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
5
图书 新时代深圳民生幸福标杆城市建设研究
作者:倪士光
图书 新时代深圳民生幸福标杆城市建设研究
-
6
图书 超越卫生:上海市健康城市建设的政策过程研究
作者:李娟
图书 超越卫生:上海市健康城市建设的政策过程研究
-
7
图书 宜居中国发展指数报告:2017—2018
作者:刘志明 刘彦平
图书 宜居中国发展指数报告:2017—2018
-
8
图书 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现状与问题研究
作者:史丹
图书 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现状与问题研究
-
9
图书 国际化枢纽城市: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研究
作者:宫银峰
图书 国际化枢纽城市: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研究
-
10
图书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地方政府治理:西部地区的现实考量
作者:龙海波 申振东
图书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地方政府治理:西部地区的现实考量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