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
    2025-04

    让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真正融入各学科发展

      本报讯(记者查建国 陈炼)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主办的首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新型开放经济”学术研讨会近日在沪举行。会上成立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第一届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   与会学者提出,如何把党的创新理论引领贯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 07
    2025-04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清明祭仪式”在南京举行

      本报讯 4月4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清明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以下简称“哭墙”)前举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代表、青少年学生代表、国际留学生代表等手持菊花肃立,祭奠在88年前遇难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只要身体允许,我每年都来!”9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 07
    2025-04

    推进民办义务教育创新发展

      本报讯 3月29—31日,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小学初中分会主办的“第三届民办义务教育创新发展论坛暨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小学初中分会2024—2025年会”在辽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举行。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成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辽宁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白玮表示,民办教育要培养兼……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 07
    2025-04

    在传承与创新中唤醒城市文化记忆

      本报讯 (记者查建国 陈炼)4月1日,“理润申城·杨浦|理论Young帆”项目在沪启动。在首场活动上,与会专家学者以“文化传承与创新:释放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主题,在上海市杨浦滨江共话人民城市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上海市亟须继续着眼区域发展重点、基层治理难点、群众关心热点,为基层解疑释惑、为发展把脉出招、为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 07
    2025-04

    建立全面多元的古典学研究范式

      本报驻雅典特派记者 杨雪   雅典大学古希腊文学教授伊安尼斯·康斯坦塔科斯(Ioannis M. Konstantakos)长期致力于从文明交流的视角研究古希腊历史和文学。他沿着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足迹,在传说、神话和历史记录中寻觅希腊文明在小亚细亚、中亚乃至印度文化中的印记,探究它与当地传统的交汇与互动。他指出,尽管中国……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 07
    2025-04

    人类语言能力或可追溯至13.5万年前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人类语言的起源一直是语言学、考古学、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问题。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官网发文报道称,一项新分析表明,人类语言能力至少在13.5万年前就已经存在,而在那之后的3.5万年,语言才被广泛使用。   智人的语言起源时间因证据类型差异(从化石到文化遗存)存在诸多争议,该研……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 07
    2025-04

    《古代以后的希腊语》

      大卫·霍尔顿、伊奥·马诺莱苏/编著   英国劳特利奇出版社于3月31日出版了英国剑桥大学现代希腊语系名誉教授大卫·霍尔顿(David Holton)和雅典科学院现代希腊方言研究中心代理主任伊奥·马诺莱苏(Io Manolessou)共同编著的新书《古代以后的希腊语——历史语言学的进展与挑战》(The Greek Language after Antiquity—……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 07
    2025-04

    儒家“成仁”视域中的《人谱》

      仁是儒学的核心概念。孔子言仁,根据不同的弟子、不同的境域而有变化,如较为后进的弟子樊迟问仁,孔子曰:“爱人。”这样的回答简单通俗,“仁者爱人”的类似说法广为流传,如“泛爱众而亲仁”。朱子集宋代理学之大成,他认为:“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由此将仁赋予爱之理的进路。以上是儒学之仁最主流、最普遍的……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 07
    2025-04

    知礼成性

      明末士人受心学末流的影响,学风渐趋虚玄,同时,各种掺入佛教因果论的“功过格”在民间盛行,功利之习浃沦于人之肌髓。针对这两种极端的思想情形,刘宗周作《人谱》来引导世人,以儒学的心性学和工夫论指导人安立性命。   《人谱》全书分为三部分,正篇《人极图》是总纲领,《人极图说》是对《人极图》的解说。续篇……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 07
    2025-04

    《人谱》与儒家道德主体性的构建

      明末大儒刘宗周把自己毕生倡导的“做人之方”记录于《人谱》一书。《人谱》作为刘宗周最系统的一部哲学文献,其在儒家学术思想史上的地位类似于《四书章句集注》之于朱熹、《传习录》之于王阳明、《明夷待访录》之于黄宗羲,对于明清之际儒家道德主体性的构建具有典范性意义。   编撰缘起:儒佛之辨   《人谱》从批……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23456789> 跳转至共 1832 页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